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报告解读 > 亿欧智库: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附下载地址)

亿欧智库: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附下载地址)

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2018年7月,浦发银行推出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业界普遍认为中国进入开放银行发展元年。之后,各大银行和具有科技能力的中小银行纷纷开始布局开放银行。据亿欧智库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5月,超过50家银行已经上线或正在建设开放银行业务。那么,什么是开放银行?金融科技在开放银行浪潮中发挥什么作用?开放银行又将给银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为了解答以上问题,亿欧智库通过桌面研究、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并将研究成果结成此份《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报告主要分为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开放银行的挑战与趋势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明确开放银行定义,从开放银行的发展背景出发,分析开放银行国内外实践情况;

2.第二部分构建开放银行生态图谱,全面剖析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开放银行,并分析开放银行的三种形态;

3.第三部分通过研究开放银行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本报告是国内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第一份探讨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的研究报告,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明确开放银行定义,并总结目前全球范围内开放银行发展情况;第二,从国内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开放银行的特点及金融科技在其中的作用。


1_页面_01.jpg

1_页面_02.jpg

1_页面_03.jpg

1_页面_04.jpg

1_页面_05.jpg

1_页面_06.jpg

1_页面_07.jpg

1_页面_08.jpg

1_页面_09.jpg

1_页面_10.jpg

1_页面_11.jpg

1_页面_12.jpg

1_页面_13.jpg

1_页面_14.jpg

1_页面_15.jpg

1_页面_16.jpg

1_页面_17.jpg

1_页面_18.jpg

1_页面_19.jpg

1_页面_20.jpg

1_页面_21.jpg

1_页面_22.jpg

1_页面_23.jpg

1_页面_24.jpg

1_页面_25.jpg

1_页面_26.jpg

1_页面_27.jpg

1_页面_28.jpg

1_页面_29.jpg

1_页面_30.jpg

1_页面_31.jpg

1_页面_32.jpg

本文标签

本文由作者亿欧智库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银监会: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管理白皮书(130页).pdf
银监会: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管理白皮书(130页).pdf

中国银行业协会 CHINA BANKING ASSOCIATION 中国银行业协会 CHINA BANKING ASSOCIATION 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管理 白皮书 中国私人银行 发展报告 (2020) 中 国 银 行 业 协 会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私人银行研究课题组 著 目目 录录 市场中国财

顺丰控股:碳目标白皮书(23页).pdf
顺丰控股:碳目标白皮书(23页).pdf

开篇致辞我们的承诺我们的战略实施路径路线图我们的行动以科技助力低碳快件绿色机场: 从设计到运营供应链合作数智物流我们的方案引领可持续包装创新零碳路上的合作伙伴结语附录温室气体核算边界温室气体核算方法00981819CONTENT开篇OPENINGCarbon Ta

大易:地产行业招聘管理白皮书(27页).pdf
大易:地产行业招聘管理白皮书(27页).pdf

地产行业 招聘管理白皮书 导语 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一年的房地产行业,大概就是波涛汹涌, 国家调控政策,金融去杠杆,巨头裁员,房地产行业面临着不小 的挑战。有人说这是最坏的一年,却也有人说是最好的时代,挑 战总是伴随着机遇,房地产行业在激荡变化中正式进入下半场。 有人在困局中放手一搏,冲出重围,而有人却只能

顺丰:顺丰碳目标白皮书(20页).pdf
顺丰:顺丰碳目标白皮书(20页).pdf

 为助力“双循环”新格局的发展,顺丰积极推进业务模式革新和战略转型升级,为各行业提供端到端、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将自身科技积累和运营经验进行推广,为全社会迈向低碳未来提供有力支持。新经济需要数智物流新经济模式下,客户体验与服务品质重新成为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同时,随着现代社会产业升级,电子、汽车、医药等高端 

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22页).pdf
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22页).pdf

  能源领域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部门,2020 年碳排放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 45.8%。尽管过去十几年国家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是在未来,中国在能源领域减碳进程上依然面对不同阻力。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燃煤电厂为发电主力,煤炭消费量大,部分机组发电效率较低。 可再生能源

碳资产白皮书(37页).pdf
碳资产白皮书(37页).pdf

2018年以来,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 “碳中和”的目标或愿景,其中大部分计划在2050年实现27。随着国家和地区碳中和承诺的推进,领先企业也积极参与碳中和以及净零行动中。近两年,加入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和承诺净零的公司飞速上涨(图8)28。根据统计,加入联合国 “奔向零碳(Race to Ze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