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行业知识 > 什么是数字孪生?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梳理

什么是数字孪生?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梳理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手段,数字孪生城市亦被视为智慧城市践行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那么,什么是数字孪生呢?数字孪生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是怎样的?本文将具体梳理。

数字孪生

1.数字孪生

2003年,密歇根大学迈克尔·格里夫斯博士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课程中最早提出数字孪生的概念,覆盖了包括从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在内的完整的产品全生命周期。”

2012年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又对数字孪生的概念进行了具体概括:数字孪生是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尺度的仿真过程,他作为虚拟空间中对实体产品的镜像,反映了相对应物理实体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所谓数字孪生是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和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和管控相对应的实体对象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2.数字孪生城市

数字孪生城市是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层面的应用,通过构建城市物理世界、网络虚拟空间的一一对应、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复杂巨系统,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之匹配、对应的“孪生城市”,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形成物理维度上的实体世界和信息维度上的虚拟世界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城市发展格局。

3.数字孪生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智能预测: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的高阶智慧

数字孪生城市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数据挖掘、深度学习、自我优化技术的应用,可使城市从以往单域智能、被动响应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全域协同治理、智能响应、趋势预判的模式,构建起高效、智慧的城市运行规则。经过不断地试错,推动系统不断自优化,实现数字孪生城市内生迭代发展,最终为城市提供智能预测,呈现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的高阶智慧。

(2)多维数据联动构建信息大脑

数字孪生城市从来不是一项技术,而是多维技术融合的综合应用。数字孪生能让城市从感知走向认知,构建出城市智能体的数字思维,极大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是对城市地上与地下、室内与室外、物理与逻辑等全域数据的充分采集,数字孪生将构建一个数字化的“虚拟城市”。在“虚拟城市”中,首先让城市知道自己是“谁”,并通过仿真模拟、回溯推演等方式,审视城市发展中决策与结果之间的各种可能,从而以最优的方式发展城市、治理城市。

(3)实时监测:数字孪生城市运行的基本诉求

数字孪生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级信息模型赋能体系,通过建立基于立体感知的数据闭环赋能新体系,利用关键技术,以积木式组装拼接,生成城市全域数字虚拟镜像空间,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监测。为了让数字孪生城市能够动态、及时地模拟出真实世界的运行,需要内置强大的计算能力运用模拟仿真技术,可进行自然现象的仿真、物理力学规律的仿真、人群活动的仿真、自然灾害的仿真等,为城市规划、管理、应急救援等制定科学决策,促进城市资源公平、快速调配,支撑建立更加高效智能的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城市运行态势的多维度、多层次精准监测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基本诉求。

(4)三维模型:数字孪生城市可视化的主要载体

在数字孪生时代,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从传统的地图产品制作转型为面向城市治理、社会经济、专业建设和大众民生应用的服务行业。

数字孪生城市更加需要新型测绘的强力支撑,在时空大数据管理、地理监测、高精度实体化测绘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新型测绘构建的城市三维模型是数字孪生城市运行的主要载体。

以上梳理了数字孪生的定义及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2200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什么是韧性城市?基本特征是什么?韧性城市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中国一线城市有哪些?2022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一览

什么是数字孪生矿山?矿山数字孪生系统及技术介绍

什么是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的区别在哪?

本文由作者2200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银监会: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管理白皮书(130页).pdf
银监会: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管理白皮书(130页).pdf

 中国银行业协会 CHINA BANKING ASSOCIATION 中国银行业协会 CHINA BANKING ASSOCIATION 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管理 白皮书 中国私人银行 发展报告 (2020) 中 国 银 行 业 协 会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私人银行研究课题组 著 目目 录录 市场中国财

益普标准:2018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78页).pdf
益普标准:2018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78页).pdf

发布机构:每日经济新闻 数据支持:普益标准 研究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2012018 8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2018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2 目目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大资管行业整体概述大资管行业整体概述.1 1 一、资管新规下的大资管行业新格局.1 二、资管子领域未来发

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白皮书—简版(39页).pdf
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白皮书—简版(39页).pdf

面对财富管理行业的复杂变革,理财师更需强化自身竞争力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变迁:通过报告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一方面,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在实现强劲发展,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财富管理行业不同主体发展分化,大量机构寻求转型,独立理财师/家办群体数量不断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

2021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及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格局研究报告(106页).pdf
2021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及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格局研究报告(106页).pdf

居民资产:房地产+低风险金融资产为核心总体来看,房地产+低风险产品仍是当前居民财富的核心。根据社科院国家资产负债表 2020 版的最新数据(截止 2019 年末),我国居民广义总财富共计 575 万亿,狭义总财富(不考虑非上市股权、厂房及个体经营权等,更具备“配置、交易属性”的资产) 420 万亿,狭义总财

2021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供需状况与平台型公司商业模式研究报告(51页).pdf
2021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供需状况与平台型公司商业模式研究报告(51页).pdf

供给:银行、第三方、券商三分天下银行:财富管理主战场,拥有高客主账户测算 2020 年个人可投资资产产品化规模 66 万亿元,银行占比 59%。根据前文测算, 2020 年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 200 万亿元,扣除其中现金及存款、股票、债券以及其它中的基础养老金,我们测算个人可投资资产配置产品类规模为 66

2021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供需状况及其商业模式研究报告(66页).pdf
2021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供需状况及其商业模式研究报告(66页).pdf

资产配置的前提之一是了解客户。投资者问卷有助于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但由于问卷信息量有限,以及客户可能并不真正了解自己,问卷结果可能包含投资者自我认知偏差,只有问卷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财富机构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历史投资行为分析,也可以通过投资顾问进行线下交流。帮助客户明确自己财富管理的目标资金

财富管理行业:财富管理时势造英雄产品、渠道谁与争锋?-220128(58页).pdf
财富管理行业:财富管理时势造英雄产品、渠道谁与争锋?-220128(58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非银金融 财富管理行业 1 / 59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财富管理时势造英雄, 产品、 渠道谁与争锋?财富管理时势造英雄, 产品、 渠道谁与争锋? 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2026 年我国公募权益基金市场 

【研报】银行业财富管理行业系列专题:美国大型银行财富管理借鉴-210509(35页).pdf
【研报】银行业财富管理行业系列专题:美国大型银行财富管理借鉴-210509(35页).pdf

 美国大型银行财富管理经验借鉴财富管理业务最核心的衡量指标是 AUM,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国和美国商业银行 AUM(Assets Under Management)统计口径的差距。美国商业银行AUM 一般指的是由银行进行投资管理,银行按资产市值的一定比例或约定方式收取资产管理费的资产。而银行销售其他金融机构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