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用时:21ms

智能制造行业研究报告-PDF版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智能制造
  • 中国银行研究院:我国制造业结构变迁、发展趋势与政策思考(2023)(18页).pdf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经济金融展望季报中银调研宏观观察银行业观察国际金融评论国别/地区观察作者:梁婧中国银行研究院王静中国银行研究院电话:010 6659 6460签发人:陈卫东审稿:周景彤联系人:王静刘佩. 

    浏览量8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15 1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简道云:2023制造行业零代码信息化白皮书(73页).pdf

     零代码信息化白皮书2000+制造企业 300+专精特新制造企业 都 在 用 简 道 云 零 代 码 平 台2023制造行业零代码新动能NO CODE NEW ENERGY2023 制造行业零代码信息化.

    浏览量9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10 7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轻工制造行业深度报告:复盘家得宝发展史通时合变精进不休-230208(34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Info 行业研究/造纸轻工/轻工制造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3 年 02 月 08 日 Table_Invest. 

    浏览量1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08 3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船舶制造行业深度报告:周期轮回三十余年夜色渐退蓄势扬帆-230205(75页).pdf

     评级:推荐(首次覆盖)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2月05日航海装备船舶制造行业深度报告:周期轮回三十余年,夜色渐退蓄势扬帆许可(证券分析师)李然(证券分析师)李跃森(证券分析师)王航(联系人)S0350.

    浏览量24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07 7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猎聘:2022中国制造,制造强国(45页).pdf

    20222022年年1212月月L I E P I N20222022中国中国制造,制造强国制造,制造强国猎聘同道集团报告说明报告说明研究研究背景背景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

    浏览量132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31 4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先进制造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可期成长主导星光渐亮-230117(81页).pdf

     行业年度策略2023年1月17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复苏可期,成长主导,星光渐亮分析师:邹润芳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研究助理:唐保威证券执.

    浏览量42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30 8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高端装备行业之船舶工业产业升级篇:扬帆启航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趋势-221228.pdf(28页)

     Table_Yemei0 行内偕作行业深度报告 2022 年 12 月 28 日 Table_Title1 高端装备之船舶工业产业升级篇 扬帆启航: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趋势 产业发. 

    浏览量33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9 2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轻工制造行业:春节早叠加315如何看待家居需求复苏节奏-230107.pdf(15页)

     春节早叠加 315,如何看待家居需求复苏节奏 Table_Industry 轻工制造 Table_ReportDate2023 年 01 月 07 日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浏览量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9 1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机床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化替代步伐稳步迈进制造业回暖有望恢复上行周期-221229(49页).pdf

    机械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2022.12.29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海天精工 机床行业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看好看好(维持维持)最近 12 月市场表现 分析师分析师 佘炜.

    浏览量23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30 4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埃森哲:定制化生产(C2M)-数字经济时代下个十年的制造新业态(12页).pdf

    定制化生产(C2M)数字经济时代,下个十年的制造新业态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支持反向定制(C2M)、智能工厂等创新发展,增强企业柔性生产和市场需求适配能力。.

    浏览量54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9 1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埃森哲:高质发展智能制造:新蓝图新四化(22页).pdf

    高质发展,智能制造新蓝图,新四化目录概要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成绩与挑战并存“新四化”:智能制造新蓝图描绘智能制造发展阶段中国智能制造成熟度践行六大举措:加速智能制造转型1、确定价值场景 2、IT与O.

    浏览量134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9 2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波士顿咨询:3D打印有助于实现分布式制造的承诺(英文版)(15页).pdf

    2022 Boston Consulting Group13D Printing Helps Realize the Promise of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DECEM.

    浏览量14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8 1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青记智库:2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概况报告(2022)(44页).pdf

    “国字号”创新中心中的青岛力量22 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概况青记智库2021 年 11 月摘要1、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性:被看作是中国制造 2025的五大工程之首;麦肯锡将“制造业创新中心”形.

    浏览量4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7 4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协力:工业4.0时代下新加坡制造业的机遇(英文版)(20页).pdf

    Issue 24 November 2022|From Dezan Shira&AssociatesOpportunities in Singapores Manufacturing Sector i. 

    浏览量2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6 2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信通院: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报告(2022年)(45页).pdf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2022年12月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报告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报告(2022 年)(2022 年)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 

    浏览量53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3 4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inRiver:制造商走向现代化商业成功路线图(2022)(英文版)(13页).pdf

    a manufacturers roadmap to modern commerce successstarting with PIM or commerce?hint:theres no wrong.

    浏览量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3 1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北大汇丰智库: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与挑战(2022)(30页).pdf

    摘要*全球制造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国坐稳世界工厂的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比重持续提升,最主要的增长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泰国是代表。美国是制成品最大的净进口国,中国是制成品最大的净出口国。全球区域之间制成品贸易主要是东盟 中日韩向北美自贸区出口制成品。高级技术密集型和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是制成品贸易增长的主要产品类型。汽车行业成长为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支柱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品牌车企“走出去”初见成效,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势增长。中国电子和电器行业面临供应链迁移的挑战,以越南、墨西哥为代表的国家,成为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和北美布局供应链的重要选择。美国市场上越南和墨西哥是中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欧盟市场上土耳其和印度是中国的直接竞争对手。东盟国家与中国既有竞争又有协同关系。中国制造业今后需要重点开拓欧盟和东盟市场。基于前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持续深入地做好面向企业的配套公共服务,为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提供更有利的制度环境和保障;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主动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国际产能转移和供应链布局;制造业企业重视面向欧盟市场的人才、技术和国际化的准备。北大汇丰智库国际组(撰稿人:蔡荣)成稿时间:2022 年 10 月 25 日 联系人:程云(,)专题报告系列 1 全球经济近年来一个重要趋势是产业布局区域化和供应链多元化。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以来,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大型跨国企业和机构着手准备“中国 N”的供应链调整,把订单从中国向东南亚、墨西哥、土耳其等地区转移;欧美国家希望推动制造业回流,世界正在形成北美、欧洲、亚洲和北非等区域产业集群中心。同时中国传统出口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开始向海外投资转移产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格局有什么特点?中国制造业在哪些方面具备了国际竞争优势,以及面临哪些挑战?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贸易替代情况如何?本报告通过对全球制造业生产和贸易数据在区域、国家和行业结构层面的综合分析,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具体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发展战略。一、1990 年以来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1.生产格局:中国坐稳世界工厂 集中度提升 2010 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排名第一的国家,经过十年的时间,2020 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 3.85 万亿美元,略高于美国、日本和韩国制造业产值的总和(3.76 万亿美元),“世界工厂”的位置可谓稳固。图图 1:1990、2000、2010 和和 2020 年制造业前五大国家的占比变化年制造业前五大国家的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22.4&.4.5.2%2.5%6.4.3(.6.9.7.4%7.7%9.5%6.7%6.4%5.2%1.5%2.6%3.0%3.0F.29.3C.58.390200020102020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其他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2 2020 年按照制造业产值排名,全球前五大制造业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1990-2020 年期间,中国和韩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占比有显著上升,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日本的降幅最大(下降了10.2 个百分点),而且制造业的集中度显著上升,前五大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合计占比从 1990 年的 53.8%上升至 2020 年的 61.7%,上升了近 8 个百分点。1990-2020 年全球制造业的产值,发达国家的份额从 83.6%下降至 51.5%,下降了 32 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除中国之外的份额由 13.9%上升至 19.9%,上升了6 个百分点,最主要的份额增长体现在中国(上升了 26 个百分点)。1990 年中国制造业仅占 2.5%,2020 年这个数据上升至 28.6%,比排名第二的美国(17.2%)还要高出 11 个百分点。图图 2:1990-2020 年全球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年全球制造业的产值占比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选取 10 个制成品出口占比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绝对规模增长最显著的国家和地区有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墨西哥和泰国,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1990-2020 年期间制造业增速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2020 年印度的制造业产值是中国的 10%。印度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占比从1990 年的 1.2%提升到 2020 年的 2.8%,提升了 1.6 个百分点,与韩国的提升幅度0 0Pp090369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192020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除中国外中国专题报告系列 3 相当,而且 2020 年印度的制造业产值为 0.38 万亿美元,与韩国当年 0.41 万亿美元的制造业产值也相当接近。2020 年越南的制造业产值(450 亿美元)是中国的 1.2%。越南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占比从 1990 年的 0.02%提升到 2020 年的 0.34%,提升了 0.32 个百分点。从总规模的角度而言,中国 2020 年制造业产值(3.85 万亿美元)是越南制造业的85 倍,规模的巨大差距预示着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里,越南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影响有限。图图 3:1990-2020 年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年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2.贸易格局:中国出口优势扩大 越南、墨西哥和印度紧跟 2021 年全球制成品出口规模排名,前五大国家依次为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中国、德国和韩国的制成品出口份额要高于生产份额,即中国、德国和韩国制造业具有更为明显的“出口导向”特征。美国是制成品最大的净进口国,中国是制成品最大的净出口国。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中美经贸会谈能够融洽顺畅的推进,在当前对于保障中美双方关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4020022004200620082001620182020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墨西哥土耳其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孟加拉国越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4 从进口需求的角度,欧盟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两倍,东盟 日本 韩国的市场规模也与美国接近,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制成品可以重点在欧盟、东盟 日本 韩国区域提升市场份额,从而实现更为均衡的贸易增长。图图 4:2021 年主要国家和组织的制成品出口份额和进口份额年主要国家和组织的制成品出口份额和进口份额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图图 5:2011 和和 2021 年主要制成品出口国的市场份额变化年主要制成品出口国的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20.9%9.0%7.1%4.3%3.7%8.12.3.2%6.6.7%2.9%2.4%7.4).1%0%5 %05%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东盟欧盟出口份额进口份额15.5%6.4%2.2%1.3%0.9%4.2%8.4.8%6.4 .8%8.1%2.5%1.6%1.2%3.7%7.1%9.0%4.3%5.3%1.6%0.3%0.3%0.2%-0.4%-1.3%-1.8%-2.1%-5%0%5 %中国东盟墨西哥印度土耳其韩国美国德国日本20112021变化专题报告系列 5 2021 年和 2011 年相比,前五大制造业国家中,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制成品出口份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合计下降 5.6 个百分点,中国一枝独秀份额增长了 5.3 个百分点。值得特别说明的一点,2018 年以来,虽然遭遇中美贸易战叠加疫情冲击的影响,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份额在 2018-2021 年连续四年实现了正增长,份额提升了 3.2 个百分点,2021 年达到 20.8%创历史新高。同时东盟增长了 1.6个百分点(越南增长了 1.3 个百分点,在东盟国家中遥遥领先),墨西哥增长了 0.3个百分点,印度增长了 0.3 个百分点,土耳其增长了 0.2 个百分点。3.产品结构:高级和中级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制成品出口中,规模上处于第一和第二位的产品类别是: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精细化工,制药,高技术电器和电子产品等)和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机械,化工品,标准化的电器和电子产品以及汽车等),两者合计占制成品出口的 77%;排名第三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食品饮料,烟草,木材,染料,皮革和有机化学品等)占比13%,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织物及服装,鞋类,皮革制品,玩具,简单钢铁制品,简单塑料制品、家具和玻璃制品等)占比最低仅为 10%。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类别是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图图 6:2021 年全球制成品出口按产品类型划分的市场份额年全球制成品出口按产品类型划分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13%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10%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33%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44%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6 2011-2021 年,全球制成品出口贸易规模上升 3.68 万亿美元,其中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增长 1.94 万亿美元,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增长 1.07 万亿美元,两者贡献了增长的 82%。未来贸易增长的主要产品类型,与中国加快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方向高度匹配,即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图图 7:2011-2021 年全球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各类别出口年全球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各类别出口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具体拆分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结构,出口规模前三位的产品类别是:高级技术密集型:电子和电器产品,中级技术密集型:工程制造,简单技术密集型:(除纺织品、服装和鞋类)其他产品。从增量贡献的角度,2011-2021 年,全球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规模上升 3.26 万亿美元,其中高级技术密集型:电子和电器产品出口增长 1.22 万亿美元,中级技术密集型:工程制造出口增长 0.56 万亿美元,简单技术密集型:(除了纺织品、服装和鞋类)其他产品出口增长 0.51 万亿美元,三类别产品贡献了 70%的增量。2011-2021 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类别是:高级技术密集型:电子和电器产品,高级技术密集型:其他产品,简单技术密集型:(除了纺织品、服装和鞋类)其他产品。(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精细化工、制药、高技术电器和电子产品等,皮革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000202021高级:电子和电器产品中级:工程制造简单:其他产品中级:中间品中级:汽车高级:其他简单: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专题报告系列 7 制品、玩具、简单钢铁制品、简单塑料制品、家具和玻璃制品等产品的贸易增速最快。)二、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1.东盟 中日韩与北美的制成品贸易重要性持续提升 以东盟 中日韩、欧盟、北美自贸区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四个区域划分全球制成品贸易流,2021 年东盟 中日韩的出口份额高达 37.1%,而进口份额为 22.9%,是制成品的主要净出口区域,北美自贸区的出口份额为11.0%,而进口份额为19.6%,是制成品的主要净进口区域。简而言之,全球区域之间制成品贸易主要是东盟 中日韩向北美自贸区出口制成品。图图 8:2021 年全球制成品主要区域出口年全球制成品主要区域出口/进口份额进口份额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东盟 中日韩取代欧盟成为制成品的第一大出口区域,尤其是中国和东盟的市场份额上升最快,这反映出制造业的生产环节日益向中国和东南亚区域聚集。2011-2021 年期间,全球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区域分布最主要的变化是,东盟和中日韩的市场份额上升了 4.5 个百分点(东盟 1.6%,中国 5.3%,韩国-0.4%,日本-2.1%),欧盟的市场份额下降了 3.5 个百分点,北美自贸区的份额也下降了 1.3 个百分点,37.12.3.0.6.9).1.6(.4%0%5 %05%东盟 中日韩欧盟北美自贸区其他出口进口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8 而其他区域的份额微升 0.3 个百分点。图图 9:2011 2021 年全球制成品出口主要区域的市场份额变化年全球制成品出口主要区域的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图图 10:2011-2021 年全球制成品进口主要区域的市场份额变化年全球制成品进口主要区域的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欧盟保持了制造业第一大进口区域的位置,东盟和中日韩区域、北美自贸区的份额上升,尤其是中国和东盟的市场份额上升最快。2011-2021 年期间,全球制造业进口贸易的区域分布最主要的变化是,东盟和中日韩的市场份额上升了 2.1 个百0.0%5.0.0.0 .0%.00.05.0.0 000202021东盟 中日韩欧盟北美自贸区0.0%5.0.0.0 .0%.00.05.0 000202021东盟 中日韩欧盟北美自贸区专题报告系列 9 分点(东盟 1.2%,中国 1.4%,韩国 0.1%,日本-0.6%),欧盟的市场份额下降了 1.3 个百分点,北美自贸区的进口份额也上升 1.5 个百分点,而其他区域的进口份额下降了 2.3 个百分点。未来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市场,除了传统的北美和欧洲市场之外,东盟也是一个重要的区域。2.中级和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是中国未来出口增长的关键 美国在中级技术密集型、简单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等三个类型制成品方面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2021 年欧盟的总制成品进口额 4.44万亿美元大约是美国(2.24 万亿美元)的两倍,中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级技术密集型和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生产企业,今后可以把欧洲作为重点市场进行深入拓展。东盟在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级技术密集制成品两类产品的进口需求规模也很可观,也是中国未来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图图 11:2021 年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各类型制成品进口额年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各类型制成品进口额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观察 2021 年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出口产品结构,美国和韩国在高级技术密集型具有相对更强的出口优势,分别占各自制成品出口的 51.2%和 52.2%,;日本和德国在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方面具有相对更强的出口优势,分别占各自制1.03 0.91 0.39 0.23 0.19 0.58 1.76 0.37 0.85 0.39 0.12 0.11 0.30 1.59 0.08 0.17 0.10 0.03 0.04 0.13 0.50 0.07 0.32 0.13 0.07 0.04 0.11 0.60 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东盟欧盟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10 成品出口的 53.9%和 47.1%。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上的优势最为显著,出口占比 18.9%,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方面也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高级和中级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在 80%-90%,显著高于中国。图图 12:2021 年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各类型制成品出口占比年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各类型制成品出口占比 单位:单位:%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图 13:2021 年主要出口国家各类型制成品市场份额 单位:%图 13:2021 年主要出口国家各类型制成品市场份额 单位:%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39.25.5Q.23.2R.2V.47.90.6G.16.7S.91.8 .69.4.4%8.8%6.5%9.9.2%6.5.5.9%8.6%5.6%3.1%3.9.5.2%0 0Pp0%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东盟欧盟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18.7%7.3%8.3%3.3%4.4.2.8%7.8%7.0%3.6#.6%7.9%4.6%4.2%4.51.1%6.1%3.1%1.0%1.1%0.0%5.0.0.0 .0%.00.05.0%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专题报告系列 11 横向比较主要出口国家各产品类型的市场份额,美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是高级、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市场份额最高,德国和日本的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市场份额最高,韩国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市场份额最高,中国市场份额最高的产品类型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在制成品出口产品结构上,中国应当继续向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学习,提升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中级和高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发挥 RCEP 和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的效应,与东盟各国继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协同和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合作共赢。3.中国汽车行业成长为制造业的出口支柱之一 2011-2021 年,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汽车出口格局的变化,展示了中国、墨西哥和东盟从传统汽车大国德国、日本和美国手中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期间中国、墨西哥和东盟的市场份额提升了 7.6 个百分点,而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则下降了 7.1 个百分点。中国的汽车出口份额在 2020-2021 年上升最为显著,而且在 2022 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销量累计达到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保持强劲增长。图图 14:2011-2021 年中级技术密集型:汽车,主要出口国家和区域的市场份额年中级技术密集型:汽车,主要出口国家和区域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0%5 % 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德国日本美国中国墨西哥韩国东盟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12 中国汽车及零配件出口增长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1)全球汽车生产进一步向中国集中,中国汽车近年来产能大增,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要出口国。2021 年中国巩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基地的位置,占全球汽车生产份额的 32.5%,美国的汽车产量占全球 11.4%,居于全球第二位,日本的汽车生产份额占全球 9.8%,是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21 年日本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出口国,出口量为 382 万辆,德国以 230 万辆排名第二,中国以201.5 万辆的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三,创造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超过 100%。2022年 1-8 月,中国的汽车出口量 191 万辆,同比增长 47.5%,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图图 15:2011 年年 vs 2021 年全球前五大汽车生产国的产量占比变化年全球前五大汽车生产国的产量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OIAC(世界汽车工业国际协会),北大汇丰智库。2)欧美国家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主要出口目的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 年中国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国家依次是美国、墨西哥、日本、德国、俄罗斯联邦、韩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和越南,中国向十国出口金额合计达到 602.8 亿美元,占全部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 47.6%。3)品牌重点车企奇瑞、长城、长安、吉利、比亚迪等在出口方面表现持续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势增长。2017-2019 年新能源车出口基本以微型低速电动车为主,2021 年高端电动车出口也开始快速增长。新能源车出口主要是欧洲和23.12.5.8.4.5%9.8%7.7%4.1%4.9%5.5C.06.6 112021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其他专题报告系列 13 东南亚两大市场。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2022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 36.85 万辆,同比增长 113%,其中出口比利时、泰国、美国的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57%、253%和 40%。不同于以前燃油车主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出口到一些发达国家且形成了一定规模,比如比亚迪先后进军荷兰、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发达国家。图图 16:2022 年上半年部分中国车企出口年上半年部分中国车企出口/海外销量及增速海外销量及增速 单位:万辆,单位:万辆,%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公司半年报,北大汇丰智库。4)供应链优势。疫情冲击导致汽车海外供应链遭遇较长时间的缺芯危机,中国受影响相对小,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95%以上国内基本能够供应。2020 年以来的疫情冲击,叠加暴雪、地震、火灾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行业的供应体系面临严重中断冲击和供给不足。全球汽车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大幅度提升汽车芯片的需求(电动车的芯片搭载量为燃油车的2倍以上,而智能车更是传统车的5-6倍)。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 预测,欧洲地区和北美地区是汽车芯片供应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中国高度重视集成电路、汽车等重点产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和政策推进落实,使相关产业受到的冲击影响尽量减少。38.714.8109.718.766.2848%3d%2%0 00054045上汽集团奇瑞集团长安汽车特斯拉中国吉利汽车长城汽车2022年上半年出口/海外销量同比增速(右轴)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14 4.中国电子和电器行业面临供应链迁移的挑战 全球电子和电器产业的制造环节经历了从美国向东亚,接着从东亚向东南亚/南亚逐步转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电子和电器行业在全球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2021 年中国贡献全球电子和电器产品总出口额的 29%和总进口额的 19%,而且该产品类别的贸易顺差 5016 亿美元,比 2011 年增长超过 50%。2018 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先后加征四轮“301”关税,对超过 36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高达 25%的关税,覆盖商品集中在航空、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机械和电子产品、服装、皮具和棉毛织物等中国主要出口的产品类别。以电子和电器工业为代表的部分制造业产业链开始从中国向东南亚及其他海外国家转移。图图 17:2011 年年 vs 2021 年全球电子和电器产品主要国家的出口份额年全球电子和电器产品主要国家的出口份额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相比 2011 年,2021 年中国的电子和电器产品出口份额由全球的 25%提升到29%以上,另一个行业出口的赢家是越南,份额由 0.6%提升至 3.5%,韩国的出口份额由 5.1%微升 0.3 个百分点至 5.4%,而同期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份额均下降了1-2 个百分点。全球电子和电器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零部件生产(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组装环节)的出口市场份额变化显示:中国和越南在零部件环节的出口份额显著上升,损失出口份额的是日本、美国和德国;在组装环节,中国、越南和墨西哥的出口份25.2).1%8.1%5.9%5.8%4.4%5.2%3.2%5.1%5.4%0.6%3.5P.0H.6 112021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越南其他专题报告系列 15 额显著上升,损失出口份额的是美国、日本和韩国。证实了全球经济近年来一个比较重要的趋势性变化“产业布局区域化和供应链多元化”。表 1:电子和电器产品及零部件主要出口国国际市场份额,2011-2021 vs 2018-2021 表 1:电子和电器产品及零部件主要出口国国际市场份额,2011-2021 vs 2018-2021 中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墨西哥 越南 中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墨西哥 越南 电子和电器产品零部件 电子和电器产品零部件 2011-2021 4.6 11-2021 4.6%-2.1%-1.7%-3.0%0.6%-0.6%3.5%3.5 18-2021 1.0 18-2021 1.0%-0.8%-0.8%-0.4%-1.4%-0.4%0.6%0.6%电子和电器产品 电子和电器产品 2011-2021 3.7 11-2021 3.7%-1.9%-0.2%-1.4%-0.8%0.8%1.7%0.8%1.7 18-2021 4.0 18-2021 4.0%-1.3%-0.2%-0.3%-0.6%-0.1%0.3%0.3%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图图 18:2021 年苹果年苹果 200 大供应商工厂的地域分布大供应商工厂的地域分布 数据来源:苹果公司,北大汇丰智库。苹果供应链的制造环节高度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2021 年苹果 200 大供应商的 620 家工厂分布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有 259 家工厂占比 42%,日本以 96 家工厂位居第二,东南亚地区合计有 91 家工厂,其中越南有 23 家。另一家手机大厂三星 2019 年关闭最后一家中国的手机工厂后,将手机产能全部向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转移,带动了约 200 家供应链厂商向东南亚迁移。目前三星手机约有 60%在越南基地生产。2022 年上半年三星从越南的出口收入为 343 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越南上半年出口总额的 18%,截止 2022 年 6 月,三星集团在越南的总投中国大陆42%日本16%东南亚地区15%美国8%中国台湾6%韩国5%印度2%其他6%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16 资额已超过 200 亿美元。现在已经有部分低技术附加和高成本敏感度的代工环节从中国大陆向以越南为首的东南亚地区转移,未来可能还会有半导体、后端模组等附加价值相对较低的加工环节伴随组装环节向东南亚地区迁移。基于中国本土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手机市场,同时中国制造逐渐走向智能化和数字化,不断积累效率和以及电子产业链齐全的“聚集效用”和质量效率优势,中国展现出更高的产业链“韧性”并且仍然能够保留很大一部分的高附加值制造产能。另外,苹果供应链中的中国企业未雨绸缪,早早就着手在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布局设厂投资,由中国公司主导的电子制造业产能投资,将在很大程度上会带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电子制造业零部件和产成品贸易,中国企业也开始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例如,立讯精密与苹果合作生产无线耳机(AirPods),四个供应据点其中三个在中国一个在越南,近年来逐年加大对越南的投资。歌尔股份在 2012 年成立歌尔电子(越南)公司,2019 年又成立歌尔科技(越南)。2021年,歌尔科技(越南)实现营收 206.51 亿元,净利润达 12.8 亿元。此外,在越南设厂的苹果中国供应链公司,还包括显示面板、被动元件、玻璃盖板等零部件公司。三、中国制造业在多大程度上遭遇贸易替代?1.美国市场:越南和墨西哥是直接竞争对手 特朗普政府于 2017 年 3 月发布首份“总统贸易议程”报告将美国制造业贸易平衡数据列为历届政府失败的指标:2000 年,美国制成品贸易逆差为 3170 亿美元。2016 年是 6480 亿美元,增长了 100%。2016 年美国对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逆差 3104亿美元,占美国制成品贸易逆差的 48%。2018 年开始美国政府分多次对于中国商品征收高额 301 关税,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由 2017 年的 2.7%跃升至 2021 年的 11.3%,而世界出口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仅为 3.0%。同时美国政府还通过中美经贸谈判,将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以及禁止美资投资名单等方式对中国企业及相关机构进行多种限制,对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制造业贸易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冲击。专题报告系列 17 2021 年美国对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逆差为 4719 亿美元,仍然比 2016 年增长了52%。被看做美国制造业重振标志的富士康美国超级工厂在拖延 4 年之后于 2021年将投资计划大幅缩水,同时计划新增就业岗位也从 1.3 万个减少至 1454 个。202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 2.32 万亿美元,比 2017 年增长 3.3%,增速与全球制造业持平,2020 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市场份额也与 2017 年持平,从这个角度而言,“制造业回流”的情况尚不明显。图图 19:2016-2021 年中国与美国制成品贸易规模和贸易差额年中国与美国制成品贸易规模和贸易差额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中美贸易战之后,美国进口贸易发生了两个明显的改变:1)进口来源地区的多元化,中国的制成品确实在美国市场上面临贸易替代。根据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PPI)测算,相比 2016 年,2021 年美国从越南、墨西哥、印度、中国台湾等地进口的商品取代了约 1000 亿美元的中国原产商品,主要是服装和消费电子等制成品。同时,2021 年中国的制成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升至 24.9%,比 2016 年提高了 3.6 个百分点,这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稳步提升。3737.93 4167.18 4658.67 4060.82 4386.64 5579.97 634.28 703.22 710.29 702.10 738.81 860.53(3103.64)(3463.96)(3948.38)(3358.73)(3647.84)(4719.44)2001920202021中国出口美国美国出口中国美国逆差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18 图图 20:2016-2021 年中国、墨西哥、越南和印度出口美国的制成品市场份额年中国、墨西哥、越南和印度出口美国的制成品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图图 21:2017-2021 年美国部分制成品类别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变化年美国部分制成品类别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电子和电器产品的零部件领域,2018 年以后越南获得了更多的美国市场份额,中国损失了份额;电子和电器产品领域,中国的出口份额在 2019 年下降后,20200.0%0.5%1.0%1.5%2.0%2.5%3.0%3.5%4.0%4.5%0.0%5.0.0.0 .0%.00.0 01920202021中国墨西哥越南(右)印度(右)专题报告系列 19 和 2021 年又恢复了大部分的份额,墨西哥和越南获得了份额增长。纺织服装和鞋类,中国的出口份额微增,越南市场份额明显持续提升,印度份额也有一定的增长。汽车领域,墨西哥在美国市场份额一直上升,中国在 2020 和 2021 年开始赢得更多份额。2)产品结构的转变。特朗普对钢铁、铝和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集中在金属、汽车零部件、电力转换器等工业投入品上。美国同类商品的生产商确实受惠于关税上升带来的国内产量提升,另一方面美国的汽车、机械、啤酒和汽水罐制造商、工具制造商等制造商为了吸收投入品的成本上升,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负面影响,反而使得美国相关制成品的赤字有所扩大。2016-2021 年,美国各类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逆差普遍扩大,逆差扩大幅度最大的产品类型是电子和电器产品,其他高级技术密集型产品,工程制造类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其他初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逆差基本稳定的产品类型是汽车。图图 22:2016-2021 年美国主要制成品类别的贸易差额年美国主要制成品类别的贸易差额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拆解美国重要产品类型贸易逆差的国别来源,发现:a)纺织服装和鞋类的逆差向中国和越南集中,两国竞争最为直接,这也与中国纺织、服装和鞋类企业积极出海向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的发展态势高度匹配。b)其他初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是美国的最大逆差国。c)电子和电器产品,中国、(0.35)(0.30)(0.25)(0.20)(0.15)(0.10)(0.05)0.000.050.0021加工类制成品其他高级技术密集型汽车纺织品、服装和鞋类工程类制成品其他初级技术密集型电子和电器产品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20 墨西哥、越南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逆差均有快速增长,增速最快的是越南和墨西哥,这也印证了电子和电器产业链在区域之间的迁移和调整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当中。d)工程类制成品的逆差在向中国和墨西哥集中。图图 23:2016-2021 年美国部分制成品类别的贸易逆差的国别来源年美国部分制成品类别的贸易逆差的国别来源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2.欧盟市场:中国份额提升 土耳其和印度是直接竞争对手 2016-2021 年,中国与欧盟之间制成品贸易额的年均增速 11.6%,显著高于中国与美国的制成品贸易额增速 8.1%。期间,欧盟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额从 1427 亿美元增至 2233 亿美元;欧盟自中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则从 2721 亿美元增至 4952 亿美元,而且欧盟对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从 2016 年的 1293 亿美元扩大至 2021 年的 2719 亿美元,增长了 110%。欧盟市场上,中国制成品的主要竞争国家是土耳其和印度。2016-2021 年,中国出口欧盟制成品的份额上升了 2.9 个百分点,土耳其出口欧盟制成品的份额上升了 0.1 个百分点,土耳其出口欧盟制成品的份额上升了 0.1 个百分点。专题报告系列 21 图图 24:2016-2021 年中国与欧盟制成品贸易规模和贸易差额年中国与欧盟制成品贸易规模和贸易差额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图图 25:2016-2021 年中国、土耳其、越南和印度出口欧盟的制成品市场份额年中国、土耳其、越南和印度出口欧盟的制成品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电子和电器产品的零部件领域,2018 年以后中国获得了更多的欧盟市场份额;电子和电器产品领域,中国的欧盟出口份额在 2019 年后也持续上升。纺织服装和鞋类,疫情影响中国在 2020 年的出口份额上升了 3.3 个百分点,中国、土耳其、2720.993025.233383.783492.063740.534951.901427.721692.661910.141879.451926.732232.97(1293.27)(1332.57)(1473.64)(1612.60)(1813.80)(2718.93)2001920202021中国出口欧盟欧盟出口中国欧盟逆差0.0%0.2%0.4%0.6%0.8%1.0%1.2%1.4%1.6%1.8%2.0%0.0%2.0%4.0%6.0%8.0.0.0 01920202021中国土耳其(右)越南(右)印度(右)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22 越南在欧盟的市场份额也是此消彼长。汽车领域,中国从 2020 和 2021 年开始赢得更多的欧盟市场份额。图图 26:2017-2021 年欧盟部分制成品类别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变化年欧盟部分制成品类别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欧盟在制成品贸易上总体保持贸易顺差,而且各类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顺差总体平稳,略有上升。2016-2021 年欧盟顺差扩大幅度最大的产品类型是工程制造类的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其他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汽车的贸易顺差微降。逆差的产品类型是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电子和电器产品。拆解欧盟重要产品类型贸易顺差/逆差的国别来源,发现:a)工程制造类制成品,欧盟对中国的逆差在扩大,而对于土耳其、越南、印度及其他国家均为顺差。b)其他高级技术密集型产品,欧盟对中国的顺差自 2019 年之后缩小,而对于土耳其、越南、印度及其他国家的顺差持续扩大。c)纺织服装和鞋类的逆差向中国和土耳其集中,土耳其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纺织品出口国。d)电子和电器产品,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增速最快,越南的逆差增速也较快。专题报告系列 23 图图 27:2016-2021 年欧盟部分制成品类别的贸易顺差年欧盟部分制成品类别的贸易顺差/逆差的国别来源逆差的国别来源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3.东盟国家与中国:既有竞争,又有协同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制成品,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以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为代表)类型上有较强的竞争关系,而在中级技术密集型产品(以汽车为代表),高级技术密集型产品(以电子和电器产品为代表)类型上处于协同合作(共同提升市场份额)关系。主要原因是东盟制造业的所处阶段与中国尚有差距,且产业链的系统程度和规模也与中国存在较大差距。2011-2021 年,中国和东盟四种类型制成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变化提供了清晰的证据。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24 图图 28:2011-2021 年中国和东盟部分制成品类别的全球出口份额变化年中国和东盟部分制成品类别的全球出口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全球份额有见顶的迹象。2015 年达到32.9%后连续三年下降,2018 年后有所反弹,2021 年恢复到 31.1%(与 2013 年的水平相当)。东盟的份额逐年攀升,十年时间提升了 3.5 个百分点,从 2011 年大约是中国的四分之一提高到 2021 年大约是中国三分之一的规模,增速高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相关制造行业从中国向东盟地区转移是“顺势而为”的选择。表 2:中国与东盟的制成品国际市场份额,2011 vs 2018 vs 2021 中国 东盟 表 2:中国与东盟的制成品国际市场份额,2011 vs 2018 vs 2021 中国 东盟 2011 2018 2021 2011 2018 2021 2011 2018 2021 2011 2018 2021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 28.0).21.1%7.0%9.1.5%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 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 16.9.4#.4%3.7%4.8%5.9%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 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 10.8.8.1%4.1%4.9%5.0%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 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 15.1.7.6%9.0.0.4%数据来源:UNCTAD,北大汇丰智库。专题报告系列 25 中国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幅度最大,而且与东盟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开。中国的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份额在2021 年创出 23.4%的新高,特别是 2021 年单年提升了 1.7 个百分点,显示在相关行业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处于领先位置。中国的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在 2019-2021 年连续三年份额显著提升,相关行业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在进一步加强。中国高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十年间提升了 3.5 个百分点,其中2020-2021 年份额提升了 2 个百分点,显示中国开始在部分高技术行业赢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四、结论和建议 全球制造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国坐稳世界工厂的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比重持续提升,最主要的增长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泰国是代表。美国是制成品最大的净进口国,中国是制成品最大的净出口国。全球区域内制成品贸易主要是东盟 中日韩向北美自贸区出口制成品。高级技术密集型和中级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是制成品贸易增长的主要产品类型。汽车行业成长为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支柱之一。全球汽车生产进一步向中国集中,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品牌车企“走出去”初见成效,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势增长。中国电子和电器行业面临供应链迁移的挑战,以越南、墨西哥为代表的国家,开始成为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和北美布局的重要选择。美国市场上,越南和墨西哥在电子电器产品及零部件市场与中国产品直接竞争,越南和印度则在纺织服装和鞋类市场上与中国产品直接竞争。美国在纺织服装和鞋类的逆差向中国和越南集中,电子和电器产品的逆差增速最快的国家是越南和墨西哥,工程类制成品的逆差向中国和墨西哥集中,其他初级技术密集型产品逆差主要来源是中国。欧盟市场上,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份额持续提升,土耳其和印度是直接的竞争对手。欧盟在工程制造类制成品方面对中国的逆差在扩大,而其他高级技术密集型产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演变态势与最新挑战 26 品,欧盟对中国的顺差自 2019 年之后缩小,纺织服装和鞋类的逆差向中国和土耳其集中,电子和电器产品方面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增速最快。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简单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以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为代表)有较强的竞争关系,在中级技术密集型产品(以汽车为代表),高级技术密集型产品(电子和电器产品)类型上处于协同合作关系。基于前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持续深入地做好面向企业的配套公共服务,对标 RCEP 的相关规则,特别是在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和透明度等领域引入更高标准的规则,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普惠性支持,对于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提供更有利的制度环境和保障。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主动进行国际产能转移和供应链布局,同时在东南亚地区培育和建设本地化的生产服务网络。龙头企业尽早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或合资办厂,一方面可以输出资本、技术和经验,整合当地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开拓东南亚地区市场,培养当地人才,积累产业合作的经验。欧盟市场对于工程制造类制成品,纺织服装和鞋类,电子和电器产品的需求强劲。欧盟市场对于认证和环保有强制性准入要求,并且还有大量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在欧盟市场的开发端做好深入研究,做好人才、技术储备和国际化准备。【声明】本文版权为北大汇丰智库所有。北大汇丰智库(The PHBS Think Tank)成立于 2020 年 7月,旨在整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各院属研究中心,统筹协调资源,重点从事有关宏观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金融改革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城市与乡村发展、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与合作等领域的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新型智库平台。北大汇丰智库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兼任主任,智库副主任为王鹏飞、巴曙松、任颋、魏炜。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2 3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思科(Cisco):制造业解决方案白皮书(56页).pdf

      跨越 IT-OT 鸿沟驱动数字化转型思科制造业解决方案白皮书前言:智能制造全面驱动数字化转型编织完美数据纽带:智能制造全数字化价值链综述布局新蓝海:研发与创新解决方案探寻灯塔之旅: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全生.

    浏览量5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0 5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604条  共31
前往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