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智能网联汽车系列报告之一: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20200322[34页].pdf

编号:13194 PDF 34页 2.31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智能网联汽车系列报告之一: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20200322[34页].pdf

1、 深 度 报 告 【 行 业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智能网联汽车系列报告之一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5G 应用及特斯拉技术革新将驱动智能网联快速发展。应用及特斯拉技术革新将驱动智能网联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 5G 核 心应用领域之一,随着 5G 商用的正式落地,5G-V2X 建设有望加速。特斯拉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目前是全球领先公司之一, 未来其规模的扩大将推动智能 网联的发展。特斯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从分布式到集中式,通过软件系统的 OTA 升级, 实现对汽车整体功能和性能的升级。 特斯拉的快速发展, 预计将拉 动包括智能驾驶传感器、车联

2、网设备以及智能座舱系统等快速发展。 智能汽车:智能汽车:ADAS 系统、智能座舱是核心组成部分系统、智能座舱是核心组成部分。智能汽车涉及 ADAS 系 统、 智能座舱系统、 汽车安全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 热管理系统和其他等。 ADAS 产业链核心点:芯片、算法、智能转向、制动、雷达。进入门槛较高的智能制 动和智能转向领域,国内供应商以部分细分产品为突破口,有望获取一定市场 份额。芯片和算法具有高技术难度,该市场主要是龙头公司之间竞争,国内科 技龙头包括在华为、寒武纪、地平线以及在算法领域的 BAT 等。毫米波雷达 国内供应商中,德赛西威和华域汽车等公司的 24GHz 实现了量产,77GHz

3、也 稳步推进。车载摄像头技术相对较低,国内供应商具有较大机会。 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是核心,部分公司已布局。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是核心,部分公司已布局。域控制器实现量产的国外 主要包括伟世通、博世、安波福、大陆集团和电装。域控制器 2019 年渗透率 不到 1%,未来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德赛西威基于高通 820A 打造的智能座舱 控制器,非上市公司中,布谷鸟科技基于恩智浦芯片打造了 Auto Canbin 座舱 域控制器。国内企业与国外零部件巨头在技术积累、量产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较 大差距。智能座舱布局的公司:德赛西威、华域汽车、均胜电子。 车联网:汽车行业主要突破口是车载终端及软件系统车联网

4、:汽车行业主要突破口是车载终端及软件系统。车联网产业链中,上游 和中游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更重要。上游汽车行业主要参与软件系统领域,汽 车公司由于掌握丰富车辆行驶资源和数据, 对于开发和推广高精度地图具备较 大优势,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参与该领域。在应用软件领域,零部件公司根 据客户需求,进行汽车软件开发。在产业链中游,V2X 车载模块是汽车公司切 入领域,已有部分公司完成 V2X 车载模块的量产。计算芯片主要仍由半导体 龙头垄断,汽车公司可以基于外购的芯片进行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开发。汽车公 司中,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在车载终端设备以及软件系统等车联网产业链部 分有产品布局。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投

5、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未来智能汽车、网联汽车渗透率有望逐年提升,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的公司有望 受益。建议关注:均胜电子、华域汽车、德赛西威、拓普集团、科博达、伯特利、 保隆科技、银轮股份、三花智控、星宇股份、得润电子。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汽车需求、自动驾驶汽车推广进程低于预期、企业自身自动驾 驶进程低于预期、疫情控制时间不确定性影响汽车需求。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中性 看淡 (维持)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22 日 行业表现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姜雪晴 *609

6、7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2060001 联系人 周翰 -7524 相关报告 若出台刺激需求政策, 疫情控制后将加强需 求释放的力度: 2020-02-24 疫情影响行业利弊均有, 继续看好特斯拉产 业链及低估龙头公司: 复盘非典汽车行 业表现及现阶段投资策略 2020-02-04 特斯拉国产化率提升, 预计更多公司将进入 配套体系: 特斯拉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二 2020-01-06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每股收益使用最新股本全面摊薄计算,(上表中预测结论均取自最新 发布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可能未完全反映该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发布之后发生的股本变化等因素

7、,敬请注意,如有需 要可参阅对应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2 目 录 1 5G 应用及特斯拉技术革新将驱动智能网联快速发展 . 5 2 智能网联产业链 . 9 3 智能汽车:ADAS 系统、智能座舱是核心组成部分 . 10 3.1 智能汽车产业链 . 10 3.2 ADAS 系统:国内企业突破口 . 11 3.2.1 ADAS 产业链核心点:芯片、算法、智能转向、制动、雷达 11 3.2.2 从竞争格局分析国内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突破 12 3.2.3 ADAS 已经布局的公司分析 16 3.3 智能

8、座舱系统:域控制器是核心,部分公司已布局 . 17 3.3.1 智能座舱系统构成 17 3.3.2 智能座舱系统国内外差距 18 3.3.3 域控制器国内外竞争格局 19 3.3.4 其它硬件产品竞争格局分析 21 3.3.5 智能座舱布局的公司:德赛西威、华域汽车、均胜电子 22 4 车联网:汽车行业主要突破口是车载终端及软件系统 . 25 4.1 车联网产业链的核心构成 . 25 4.2 汽车行业在车联网产业链中的突破口 . 26 4.3 主要汽车公司车联网布局 . 27 5 主要投资策略主要投资策略 . 30 6 主要风险主要风险 . 31 qRsNnNtPqNtNtRqRrOwPtQ6

9、M8Q6MnPnNmOrRiNmMoNlOoMsObRoOzRxNsPuMuOqNnM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3 图表目录 图 1:国内 5G 已经进入商用阶段 . 5 图 2:智能驾驶与网联化发展紧密结合 . 6 图 3:5G 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往智能网联方向发展 . 6 图 4:特斯拉 Model S 与其他车型 ECU 数量对比 . 7 图 5: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进化路线 . 7 图 6:特斯拉 OTA 升级示意图 . 7 图 7:特斯拉 Autopilot 示意图 . 8 图 8:特斯拉持续促进行业往智能网联

10、化发现发展 . 8 图 9:智能网联汽车体系的主要构成情况 . 9 图 10:智能汽车的构成部件情况 . 11 图 11: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各部分技术含量高低 . 12 图 1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各部件竞争格局与进入门槛情况 . 12 图 13:智能转向和智能制动领域国内公司机会 . 13 图 14: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份额情况 . 14 图 15:国内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情况 . 14 图 16:2018 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情况 . 15 图 17:国内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情况 . 15 图 18: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份额情况 . 16 图 19:智能座舱系统主要构成情况 . 18 图 20:国内

11、智能座舱系统主要差距方面 . 19 图 21:国外主要供应商推出座舱域控制器的时间情况 . 19 图 22: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和渗透率情况 . 20 图 23:全球液晶仪表盘市场份额情况 . 21 图 24:全球抬头显示市场份额情况 . 22 图 25: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主要产品构成情况 . 22 图 26:理想 One 四屏互动系统产品示意图 . 23 图 27:华域汽车智能座舱构成情况 . 24 图 28:华域汽车智能座舱概念图 . 24 图 29:均胜电子智能座舱系统构成情况 . 25 图 30:均胜电子智能座舱电子类产品配套情况 . 25 图 31:车联网产业链主要构成情况 . 25 图

12、 32:汽车行业在车联网车联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参与情况 . 27 图 33:德赛西威车联网解决方案情况 . 28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4 图 34:德赛西威车联网产品布局情况 . 28 图 35:均胜电子车联网解决方案 . 29 图 36:均胜电子车联网产品布局情况 . 29 图 37:公司为一汽大众开发的车联 CNS 3.0 系统车机 . 30 表 1: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对网络通信传输的要求 . 6 表 2:智能转向和智能制动产品国内外主要供应商情况 . 13 表 3:国内外激光雷达公司的产品布局情况 . 15

13、 表 4: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国内公司落地情况 . 17 表 5:国外部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情况 . 18 表 6:国内外座舱域控制器主要供应商情况 . 21 表 7: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产品主要客户情况 . 23 表 8:车联网产业链各部分核心组成部分及其竞争壁垒 . 26 表 9:汽车板块上市公司在车联网产业链各部分的产品情况 . 27 表 10:德赛西威车联网产品客户情况 . 28 表 11:均胜电子车联网产品客户订单情况 . 30 表 12:主要智能网联汽车公司估值表 . 31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5

14、1 5G 应用及特斯拉技术革新将驱动智能网联快速发展应用及特斯拉技术革新将驱动智能网联快速发展 5G 的落地对于汽车智能网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G 作为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经过近年来的实验室测试、场外测试、规模试验、预商用、规模部署之后,在 2020 年已实现正式 商用。智能网联汽车是 5G 的核心应用领域之一,随着 5G 商用的正式落地,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 展。 图 1:国内 5G 已经进入商用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东方证券研究所 5G 对于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驾驶和网联化发展是紧密结合的。在部分自动驾驶阶段,要实现车道内自动驾驶、换道辅助等

15、 功能,网联化需要逐步发展到联网协同感知阶段。在有条件自动驾驶阶段和完全自动驾驶阶段,尤 其是实现协同式队列驾驶、车路协同控制等方面,必须联网进行协同决策与控制。 目前的智能驾驶汽车主要为自主式智能驾驶汽车, 采用车载传感器探知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 自主 做出决策判断,是独立于其他车辆的自动驾驶。进一步发展到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与网联功能充分 融合,5G 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汽车的网联化。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6 图 2:智能驾驶与网联化发展紧密结合 资料来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16、3:5G 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往智能网联方向发展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东方证券研究所 5G 已经可以满足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技术要求。对自动驾驶而言,其对网络通信的传输延时和传 输速率要求逐步提升。L2 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即要求传输时延在 100 毫秒以下,而目前的 4G- LTE 网络的传输时延在 98 毫秒左右,已很难满足 L2 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而目前 5G 网络的传 输时延是 1 毫秒,可以满足所有自动驾驶级别的时延需求,为智能网联发展提供技术先决条件。 另一方面,对于车联网 V2X 系统,5G 将推动 LTE-V2X 系统向 5G-V2X 系统全面升级。根据发改 委的规划, 到2020

17、年, 国内大城市、 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覆盖率将达到90%, 同时加快推进 5G-V2X 系统的建设。随着 5G 商用正式落地,5G-V2X 建设有望加速。 表 1: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对网络通信传输的要求 自动驾驶级别自动驾驶级别 自动化程度自动化程度 传输时延(毫秒)传输时延(毫秒) 传输速传输速率率/车(车(Mbps) L1 驾驶辅助 100-1000 0.2 L2 部分自动化 20-100 0.5 L3 条件自动化 10-20 16 L4&5 高级自动化/全自动化 1-10 100 资料来源:华为、东方证券研究所 特斯拉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面目前是全球领先的公司之

18、一,未来其规模的扩大将推动智能网联 的发展。 特斯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首先体现在其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上。特斯拉在最初研制电动车时就开始 逐步摆脱传统汽车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尽量减少 ECU 的使用数量,从而对汽车的电子电气架 构进行统一的管理。在 Model S 上,特斯拉的 ECU 数量相较于传统燃油车以及普通新能源车已经 大幅下降;据统计,相同级别传统燃油车中 ECU 数量大约是 70 个,普通新能源车日产 Leaf 上有 约 30 个,而 Model S 仅有 15 个左右。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7 Mod

19、el 3 电子电气架构进一步集中化,架构仅包括 CCM(中央计算模块)、BCM LH(左车身控制 模块)和 BCM RH(右车身控制模块)三个模块。其中 CCM 负责信息娱乐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和 车内外通信;BCM LH 和 BCM RH 负责车身、底盘、安全及动力系统等。对照博世提出汽车电子 电气架构进化路线,Model 3 已经直接达到 Vehicle Computer 层级,是目前行业中最先进的汽车 电子电气架构。 图 4:特斯拉 Model S 与其他车型 ECU 数量对比 资料来源:第一电动、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5: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进化路线 资料来源:博世、东方证券研究所 以集中式的

20、电子电气架构为基础,特斯拉可以通过软件系统的 OTA 升级,实现对汽车整体功能和 性能的升级。通过 OTA 技术对车载软件进行更新,实现 AP、地图、娱乐系统等功能升级,不断改 善用户体验;OTA 升级可以解决特斯拉用户遇到的汽车使用故障问题,从而避免去实体店进行维 修,有效降低使用成本。OTA 升级有效提升了特斯拉的服务附加值,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汽车 的价值链。 图 6:特斯拉 OTA 升级示意图 资料来源:特斯拉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8 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硬件设备中,Autopilot

21、套件包括 8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传感器和一个增强版 前向毫米波雷达。 计算芯片是基于英伟达的芯片而自主研发的 Tesla FSD。 FSD 采用双芯片设计, 同时集成了 CPU、GPU、NPU 等核心部件,在性能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在智能网联方面的技术优势,使得特斯拉的车型在全球畅销,推动汽车行业持续变革。 图 7:特斯拉 Autopilot 示意图 资料来源:特斯拉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在供应链上,特斯拉的快速发展,有望拉动包括智能驾驶传感器、车联网设备以及智能座舱系统等 一系列零部件及系统的快速发展,推动零部件供应商持续变革。 特斯拉智能网联汽车的迅速发展也迫使传统车企持续进行变革

22、,将长期发展重心转向智能网联汽 车,同时更加关注消费者乘车的智能驾驶体验。特斯拉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吸引 了大批互联网科技巨头加入,包括谷歌、微软、百度等,有利于产业的良性竞争,同时激发了更多 的创业公司在智能网联行业发展。 在需求端, 特斯拉的车型凭借其先进的智能网联化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汽车消 费习惯。目前消费者对汽车智能网联的需求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图 8:特斯拉持续促进行业往智能网联化发现发展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9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2 智能网

23、联产业链智能网联产业链 智能网联汽车以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汽车与交通服务的新业态,达到全面改善 汽车驾驶感受、提升交通效率的目的。 相较于传统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区别在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和车联网系统。 ADAS 系统有效解放了驾乘人员在驾驶和乘坐汽车时所受的约束, 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舒适性和便 利性,降低汽车的使用门槛等。智能座舱系统将汽车从普通的乘坐出行工具打造成集出行、生活、 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场景。车联网技术将汽车置身于 V2X 的网络体系中,打造更高效的汽车 交通体系。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上,V2X 车联网系统将各个终端连接起来。在地面上,车与

24、车、车与人、车 与路侧设备进行 V2V、V2P 和 V2I 的信息通信。通过实时获取车辆周边交通环境信息,与自身车 载传感器的感知信息融合, 作为车辆的决策与控制系统的输入。 导航卫星等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高 精度地图导航。云端决策平台通过 V2N 连接,对地面上各个交通设备进行全局交通规划,有效协 调地面交通,从而提升整体交通效率。内容和服务提供商通过 TSP 服务集成商,再通过 V2N 链 接,实现对智能网联汽车内容服务支持。 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体系构建, 产业链下游可以进一步发展无人驾驶物流、 共享出行等新的 产业业态,从而持续扩大整个智能网联汽车体系的发展空间。 图 9:智能网联汽

25、车体系的主要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 车联网白皮书 、东方证券研究所 智能网 联汽车 V2V 行人移动 智能终端 移动网络 与云端 路侧设备 V2P V2I V2N 智能网 联汽车 V2X全局交通规划 云端决 策平台 智能 汽车 智能驾驶 辅助系统 车联网系 统 智能座舱 系统 内容、服 务提供商 TSP服务 集成商 导航 卫星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10 3 智能汽车智能汽车:ADAS 系统、智能座舱是核心组成系统、智能座舱是核心组成部分部分 3.1 智能汽车产业链 相较于传统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在多个系统方面均有

26、了较大的变化和改进, 涉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智能座舱系统、汽车安全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热管理系统和其他系统等。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三大核心部分。 感知层主要传感器包括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智能照明系统等。车辆 自身运动信息主要通过车身上的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惯性导航系统等部件获取。 决策层根据智能驾驶汽车感知层获得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作 出相应的决策判断,达到替代人类驾驶员判断的效果,决策层的核心是算法和芯片。 执行层主要包括智能驱动、智能转向和智能制动三个部分。智能驱动系统中电机系统提供动力,电

27、控系统实现控制。智能转向系统主要包括 EPS 电子辅助转向系统、SRW 线控转向系统和 AIFS 主 动前轮独立转向系统等。智能制动基本部件包括传感器、电控单元、电子真空泵等,系统级的部件 包括 ESP 车身稳定系统、IBS 智能刹车系统等多个系统。 智能座舱的构成主要包括全液晶仪表、大屏中控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流媒体 后视镜等核心部件是域控制器。 智能汽车中,传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进一步智能化,其中智能安全气囊可以根据碰撞情况、乘员情 况等,调整打开时间和强度,实现最好的保护。驾驶员检测系统、胎压检测系统也逐步成为智能汽 车的标配,通过车载摄像头、TPMS 部件等实现。 智能

28、照明系统包括主动转弯照明、弯道灯照明、汽车夜视系统等;通过这些智能照明系统,驾驶员 可以有效拓展视野,提升对道路上的车辆行人的辨识度,提高驾驶安全性。 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相较于传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新增了电池热管理、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同时对 汽车空调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热管理系统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还包括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车辆远程控制系统等。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11 图 10:智能汽车的构成部件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东方证券研究所 3.2 ADAS 系

29、统:国内企业突破口 3.2.1 ADAS 产业链核心点:芯片、算法、智能转向、制动、雷达 ADAS 产业链中决策层的芯片和算法,执行层中智能转向、智能制动和电控系统,是目前智能驾驶 系统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 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人才支持以及经验积累等, 产品包括 ECU、DCU、AI 芯片等各种类型,逐渐由专用型转向通用型,行业技术持续变革。智能 驾驶算法解决方案是实现各种 ADAS 功能的核心, 目前常见的 ADAS 功能包括 ACC 自适应巡航、 LKA 车道保持、LCA 变道辅助等,不同的功能均需要相对应的算法支持,复杂度高。 智能转向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到 EPS、S

30、BW、AIFS 等,技术基本由龙头供应商垄断。智能制动技术 持续变革,产品包括传感器、电控单元、电子真空泵、ABS、ESP、AEB、IBS、ISA 等多种类别。 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是 IGBT、功率 IC、功率分离器等半导体元器件,技术含量较高。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12 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技术含量较高。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以及执行层的电机产品的技术 含量相对较低。车载摄像头领域,COMS 图像传感器对像素要求低于消费电子产品,镜头组和模 组组装技术难度也相对较低。超声波雷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感器,技术

31、门槛相对较低。 图 11: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各部分技术含量高低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3.2.2 从竞争格局分析国内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突破 根据竞争格局的稳定程度和进入门槛的高低, 可以将智能驾驶辅助各部件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竞争 格局较为稳定,进入门槛较高的智能制动和智能转向领域。第二类是竞争格局尚未稳定,但进入门 槛较高的的部件,主要包括决策层的芯片和算法、感知层的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第三类是竞争 格局尚未稳定,但进入门槛较低的部件,主要包括执行层电机电控和感知层车载摄像头。在不同类 别的部件领域,国内供应商面临不同的发展机会。 图 1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各部件竞争格局与进入门槛情况 资

32、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 13 在执行层的智能转向和智能制动系统领域, 国内外市场基本被国际龙头公司所垄断, 整体格局较为 稳定;且由于转向和制动系统产品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累积,进入门槛较高。国内供应商以 部分细分产品为突破口,有望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图 13:智能转向和智能制动领域国内公司机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东方证券研究所 在智能转向系统领域,包括 EPS、SRW 等产品领域,国外供应商包括采埃孚、捷太格特、博世、 天合等公司技术成熟先进,市场属于寡头垄断的状态。国内公司中德尔股份、北特科技等公司生产 转向系统的部分部件,但在系统级别产品领域未有突破。 在智能制动系统领域,国外供应商包括采埃孚、大陆和博世等公司占据了国内外主要市场。细分产 品中,国内公司在 ABS、IBS、ESP 等产品领域取得一定进展。国内公司华域汽车、拓普集团等在 推进 IBS 产品的研制,伯特利等公司的 ESP 产品已经实现量产。 表 2:智能转向和智能制动产品国内外主要供应商情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智能网联汽车系列报告之一:智能网联中汽车公司的突破点及布局-20200322[34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