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公用事业行业:碳排放承诺对能源结构影响日益凸显-20200317[25页].pdf

编号:14327 PDF 25页 1.4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公用事业行业:碳排放承诺对能源结构影响日益凸显-20200317[25页].pdf

1、 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2020年03月17日 公用事业 增持(维持) 电力 增持(维持) 王玮嘉王玮嘉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7050002 研究员 黄斌黄斌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7060002 研究员 吴祖鹏吴祖鹏 联系人 施静施静 联系人 shi_ 1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 外延并购: 检测龙头必经之路外延并购: 检测龙头必经之路 2020.03 2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 行业周报 (第十一周) 行业周报 (第十一周) 2020.03 3公用事业公用事业: 国际油价对我国

2、天然气成本影国际油价对我国天然气成本影 响几何响几何2020.03 资料来源:Wind 碳排放承诺对能源结构碳排放承诺对能源结构影响日益凸显影响日益凸显 碳排放承诺对能源结构影响凸显,碳排放承诺对能源结构影响凸显,2030 年碳排放峰值承诺存不确定性年碳排放峰值承诺存不确定性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 2020 年及 2030 年两阶段碳排放承诺,其中 2020 年碳排放承诺已提前达成。我们预计 2030 年碳排放强度承诺大概率 实现, 但碳排放峰值承诺能否实现尚存在不确定性, 火电为核心变量。 2030 年前碳排放额见顶,对十四五及之后的电源装机结构和能源结构有重要约 束,根据我们测算,数年

3、内不大可能出现为了实现碳排放承诺而出台强硬 政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碳排放与碳交易机制对煤电行业影响总体有限, 对新能源产业利好明显, 典型新能源运营商业绩有望增厚 13%-16%, 此外, 碳排放约束之下国内实行双积分政策,有望驱动新能源汽车加速推广。 我国出台四大举措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出台四大举措应对气候变化,2020 年碳排放承诺已提前实现年碳排放承诺已提前实现 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对此我国向国际社会提出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 组织机构等四大举措,并就我们碳排放规模承诺如下:1)到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2)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

4、 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根据生态环境部披露数据,2018 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 下降 45.8%,已提前完成 2020 年碳排放强度承诺。 2030 年碳排放强度承诺有望实现,碳排放峰值承诺存在不确定年碳排放强度承诺有望实现,碳排放峰值承诺存在不确定 近年我国碳排放增速持续走低,05-10/11-15/16-18 三个阶段 CAGR 分别 为 8.2%/3.9%/2.8%,我们预计 2030 年碳排放强度承诺有望实现。但碳排 放峰值承诺能否实现尚存在不确定性,火电为核心变量,主因火电碳排放 占比最高,如果火电发电

5、量无法在 2030 年前达到峰值的话,碳排放峰值 承诺能否实现将存在较大疑问。 碳排放与碳交易机制有望显著利好新能源,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碳排放与碳交易机制有望显著利好新能源,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 碳交易机制短期利好大容量、低煤耗机组,长期将驱动火电企业向新能源 转型。考虑到煤电行业新增机组与存量机组度电煤耗差异较大,根据我们 的分类测算,基于 2019 年广东地区相关数据,碳交易有望驱动新增煤电 机组业绩增厚约 0.6%1.6%,对存量煤电机组业绩影响在-0.2%1.0%区 间,碳交易对典型新能源运营商业绩增厚比例约 13%-16%。此外,碳排放 约束之下国内实行双积分政策,驱动新能源汽车加速推

6、广,根据华泰电新 组测算,新版双积分政策有力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19-23 年销量 CAGR 有望达 30%左右。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非火电碳排放超预期增长。 (18) (11) (4) 3 10 19/0319/0519/0719/0919/1120/01 (%) 公用事业电力沪深300 一年内行业一年内行业走势图走势图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行业行业评级:评级: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2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全球碳减排持续推进 . 4 我国四大举措应对气候变化,碳排放 2020 承诺已提前实现 . 5 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组织机构 . 5 明

7、确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 5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 . 5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 6 我国碳排放 2020 承诺已提前实现 . 7 碳排放究竟如何核算? . 8 碳排放测算框架 . 8 碳源测算 . 8 能源活动:碳排放增速趋缓 . 8 工业生产过程:目前碳排放已基本达到峰值 . 9 废弃物处置:碳排放增长较快,但体量较小 . 10 碳汇测算 . 12 2030 年碳排放承诺有望实现,但也存在不确定性 . 13 我国有望实现 2030 年碳排放强度承诺 . 13 2025-2027 年左右或达到碳排放峰值,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 14 火电发电量是决定碳排放峰值何时实现

8、的关键 . 15 情景一:非火电碳排放在 2025-2030 年达到峰值 . 15 情景二:非火电碳排放在 2025 年达到峰值,2025-2030 年每年降幅 0.5% . 16 情景三:非火电碳排放在 2025 年达到峰值,2025-2030 年每年降幅 1% . 16 碳排放与碳交易对煤电影响总体有限 . 17 碳交易利好新能源消纳,有望增厚运营商业绩 . 19 碳排放约束之下国内实行双积分政策,驱动新能源汽车加速推广 . 21 双积分政策成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期托手 . 21 新版双积分政策有力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19-23 年销量 CAGR 有望达 30%左 右 . 22 风险提示 .

9、 23 rQqPnNsOtOrPsQmNsNuNnO8ObP7NoMrRmOoOlOmMtQjMpOxP7NoOwOwMmPoMMYnMrM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3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全球温室气体结构 . 4 图表 2: 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组织机构 . 5 图表 3: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 . 5 图表 4: 碳交易原理 . 6 图表 5: 我国碳市场发展历程 . 6 图表 6: 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集中于“二省五市”试点地区 . 7 图表 7: 二氧化碳测算框架 . 8 图表 8: 能源碳排放系数 . 9 图表 9:

10、中国能源消费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亿吨) . 9 图表 10: 工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亿吨) . 10 图表 11: 废弃物处置碳排放因子 . 10 图表 12: 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亿吨) . 11 图表 13: 森林碳汇的测算结果(亿吨) . 12 图表 14: 我国碳排放量(亿吨) . 13 图表 15: 我国碳排放结构(%) . 13 图表 16: 分省份一次能源碳排放总量测算逻辑 . 14 图表 17: 分省份碳排放总量测算 . 14 图表 18: 2019-2030 年我国碳排放总量预测 . 15 图表 19: 2018 年我国碳排放量结构 .

11、 15 图表 20: 火电增长不止,则碳排放峰值不至(假设 2020-25 年、2026-30 年火电 CAGR 分别为 1%、0.5%) . 16 图表 21: 不同装机容量机组度电碳排放量(克) . 17 图表 22: 广东煤电机组碳排放基准值 . 17 图表 23: 碳交易对新增煤电机组利润增量在 1%左右 . 18 图表 24: 碳交易对存量煤电机组利润影响有限 . 19 图表 25: 风电弃风率(%) . 20 图表 26: 光伏弃光率(%) . 20 图表 27: 碳交易利好新能源异地消纳 . 20 图表 28: 碳交易对新能源发电商业绩增厚约 13%-16% . 21 图表 29

12、: 双积分政策实施逻辑图 . 21 图表 30: 新旧版本中不同车型的新能源积分规则对比 . 22 图表 31: 2018 年国内 EV 乘用车续航和对应的单车平均 NEV 积分 . 23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4 全球碳减排持续推进全球碳减排持续推进 温室气体催生的增温效应,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因之一,破坏力巨大。温室气体催生的增温效应,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因之一,破坏力巨大。温室气体成分主要 包括: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 化碳(PFCs)以及六氟化硫(SF6) 。 碳排放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

13、它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概念包括某个区域、某个群体或者某碳排放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概念包括某个区域、某个群体或者某 个生物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个生物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考虑到全球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比重近 80%, 并且相对于 其他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更容易引起气候变暖,因此,学术界对于碳排放多数仅研究二氧化 碳。同时人为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具有可控性,自然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测算繁杂,暂不在考 虑之内。 图表图表1: 全球温室气体结构全球温室气体结构 资料来源:生态学杂志,华泰证券研究所 衡量碳排放水平概念多样,碳排放总量及单位衡量碳排放水平概念多样,碳排放总量及单位 GDP 碳排放

14、量为主流指标。碳排放量为主流指标。碳排放水平的 衡量指标具体有:从国际公平原则角度提出国家碳排放总量,从人际公平原则角度提出人 均碳排放量,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累积碳排放量, 还有从效率角度提出碳排放强度等等。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碳排放总量衡量制定减排计划:日本提出到 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减少到1990年的25%水平, 美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新西兰承诺到 2020 年在 1990 年的基础上减排 10%20%; 俄罗斯承诺到 2020 年在 1990 年基础上减排 20%25%。 对于我国来说, 碳排放承诺主要为:对于我国来说, 碳排放承诺主

15、要为: 1) 到) 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年下降 40%-45%;2)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年下降 60%65%。 CO2 77% CH4 14% NO 8% CF4等 1%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5 我国我国四大举措四大举措应对气候变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碳排放 2020 承诺已提前实现承诺已提前实现 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组

16、织机构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组织机构 2007 年我国在国家层面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制定与气候变化有关 的政策和措施;国家部委层面在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司,具体负责国内气候变 化相关活动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地方政府层面在省级发改委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处,具体 负责省内气候变化相关活动的管理。 图表图表2: 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组织机构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明确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明确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2015 年 6 月,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递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方 案中明确提出,计划

17、2030 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同时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60%-65%。 2016 年 11 月,国务院发布的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国发201661 号)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5 年下降 18%,碳排 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力争部分重化工业 2020 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加强能源碳排放指 标控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 企业要率先公布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和控排措施。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

18、 为了使数据统计工作能够落地,国家发改委做了 2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布了 24 个温室气体 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指导企业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已有 10 个指南升级为国家 标准。二是建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 ,实现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数据直报。 图表图表3: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6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碳交易产生的原因:碳交易产生的原因:由于发达国家(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 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这些发达国家

19、(地区)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 展中国家(地区) ,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就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 同国家(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发达国家(地区)需求很大,发 展中国家(地区)供应能力也很大,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图表图表4: 碳交易原理碳交易原理 资料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在我国,企业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开展节能减排项目所产生的 温室气体减排量,称之为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可用于抵消配额进行履约使用。 目前我国共有 6 家 CCER 审定与核证机构,分别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赛宝认证中 心服务

20、有限公司、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图表图表5: 我国碳市场发展历程我国碳市场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现阶段我国 7 大碳排放交易试点根据七个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制定不同的配额分配机制,分配给各控排企业一定数量的碳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超出 所分配的碳配额,超出部分需购买;当企业实际排放少于碳配额,结余部分则可在碳交易 市场上出售。而除了企业外,目前自然人也可以在交易所内从事各类排放权产品交易。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

21、3 月 17 日 7 图表图表6: 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集中于“二省五市”试点地区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集中于“二省五市”试点地区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国碳排放我国碳排放 2020 承诺已提前实现承诺已提前实现 截至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年底,我国 2020 年碳排放承诺顺利实现。年碳排放承诺顺利实现。对于我国来说,碳排放领域承诺主 要为:1)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2)二氧 化碳排放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 2019 年 8 月 3

22、0 日,生态环境部在例行发布会中支出,近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截至 2018 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5.8%,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 长的局面,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 14.3%,为实现“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落实到 2030 年的国家自主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下一步主要工作,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任人说,在碳市场建设方面, 下一步将坚持以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定位,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 行条例立法进程,修订完善并印发全国碳排放权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 ,加快推 进全国碳市场相关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 行业研究

23、/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8 碳排放究竟如碳排放究竟如何核算何核算? 碳排放测算框架碳排放测算框架 目前学术界测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包括碳源和碳汇两个方面: 1)碳源,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源,依照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根据我国 2004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可知,我国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 源主要来自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以及废弃物处置四个方面; 2)碳汇,指二氧化碳的吸收源,主要指森林的碳吸收能力。 由此可构建碳排放测算框架如下: 图表图表7: 二氧化碳测算框架二氧化碳测算框架 资料来源: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4、华泰证券研究所 碳源测算碳源测算 能源活动能源活动:碳排放增速趋缓:碳排放增速趋缓 能源活动通常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排放源,据统计在发达国家能源活动通常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排放源,据统计在发达国家 90%以上的碳排放量和以上的碳排放量和 75% 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来自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来自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自论文(引自论文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异质性及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异质性及 减排对策减排对策 ( (2013 年) )年) ) 。能源活动中主要依靠化石燃料燃烧和燃料逃逸排放温室气体,根。能源活动中主要依靠化石燃料燃烧和燃料逃逸排放温室气体,根 据据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指出

25、,其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指出,其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在化石燃烧过程中,根据排放源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静止排放源和移动排放源。其中静止 排放源产生的碳排放能达到 75%左右,大部分来自于能源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移动 源燃烧造成的排放量主要产生于交通部门,约占能源部门排放量的 25%。 计算方法: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是能源活动中最主要的部分,由于不同品种的化 石燃料具有不同的碳含量,不同燃烧技术反映不同的碳排放系数,因此化石燃料燃烧产生 的碳排放量计算由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碳排放系数共同决定。 根据 IPCC 方法, 基于分部门、 分燃料品种、

26、分技术水平的能源消费量数据,以及相应的碳排放系数,得到不同部门、不 同燃料品种、不同技术水平下的能源燃烧碳排放量,然后通过逐层累加得到能源燃烧产生 的碳排放量。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9 图表图表8: 能源碳排放系数能源碳排放系数 能源种类能源种类 碳排放系数(吨碳碳排放系数(吨碳/万亿焦耳)万亿焦耳) 折合标煤系数折合标煤系数 能源低位发热量(亿焦耳能源低位发热量(亿焦耳/吨)吨) 原煤 26.8 0.7 209.1 洗精煤 25.8 0.9 263.4 焦炭 29.2 1.0 284.4 汽油 18.9 1.5 430.7 煤油 19.5 1.5 430

27、.7 柴油 20.2 1.5 426.5 天然气 15.3 1.2 389.3 液化石油气 17.2 1.7 501.8 原油 20.0 1.4 418.2 燃料油 21.1 1.4 418.2 焦炉煤气 12.1 0.6 173.5 炼厂干气 18.2 1.6 460.6 电力 10,069 1.23 36.0 热力 9.5 0.03 / 资料来源:IPCC 2006 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华泰证券研究所 基于前面测算框架,可测算得到能源消费领域我国碳排放规模,可以看到,2012 年之后 我们碳排放增速显著下行,碳排放增量趋小。 图表图表9: 中国能源消费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中国

28、能源消费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亿吨亿吨) 年份年份 碳排放量(亿吨)碳排放量(亿吨) 碳排放总量碳排放总量 增速增速 煤炭煤炭 石油石油 天然气天然气 2000 23.9 6.9 0.54 31.3 -0.6% 2001 24.4 7.0 0.60 32.1 2.5% 2002 27.0 7.6 0.64 35.2 9.8% 2003 32.0 8.3 0.76 41.1 16.8% 2004 37.0 9.6 0.84 47.4 15.3% 2005 42.7 10.1 1.06 53.8 13.4% 2006 47.4 10.8 1.23 59.4 10.4% 2007 51.2

29、 11.2 1.53 63.9 7.6% 2008 54.3 11.4 1.77 67.5 5.5% 2009 59.8 11.8 1.97 73.6 9.1% 2010 61.3 13.3 2.35 76.9 4.4% 2011 66.0 13.9 2.86 82.8 7.7% 2012 67.60 14.5 3.25 85.4 3.2% 2013 69.04 15.2 3.70 87.9 3.0% 2014 68.53 15.8 4.05 88.4 0.5% 2015 67.11 17.0 4.97 89.1 0.8% 2016 66.24 17.4 5.34 89.0 -0.1% 201

30、7 66.28 18.1 6.14 90.5 1.7% 2018 66.86 19.0 7.22 93.1 2.9% 资料来源:Wind, 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2013 年),华泰证券研究所 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目前碳排放已基本达到峰值:目前碳排放已基本达到峰值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指工业生产中除能源活动碳排放外通过化学过程或物 理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一般包括建材产品、化工产品、金属产品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 碳排放,例如,水泥、石灰、钢铁、电石、合成氨等。 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来自于其中间产品熟料的生产过程,在熟料的生产过程 中,水泥生料经过高温煅烧发

31、生物理化学反应后排放出二氧化碳。根据 IPCC2006 指南给 出的数据,水泥生产(二氧化碳/吨熟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 0.52。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10 钢铁: 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可大致分为碱性氧气转炉(BOF)、 电弧炉(EAF)和平炉(OHF) 三个阶段产生。根据 IPCC2006 指南给出的数据,上述三个阶段粗钢生产(吨二氧化碳/ 吨熟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别为 1.46、0.08、1.72。考虑到目前粗钢生产技术路线总 体较成熟,我们认为短期内上述三个参数总体保持稳定。 合成氨:目前我国合成氨产量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合成氨产业从生产规模

32、、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融资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合成氨产量大幅增加。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随之增加,目前根据业界测算,每生成一吨合成氨需要 1.46 吨二氧化 碳,因此计算中合成氨碳排放因子大致可为 1.46。 图表图表10: 工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工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亿吨亿吨) 资料来源:Wind,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2013 年),华泰证券研究所 废弃物处置废弃物处置:碳排放增长较快,但体量较小:碳排放增长较快,但体量较小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的碳排 放主要是废弃物中的矿物碳(

33、例如塑料、纺织物、橡胶等)在焚化过程氧化产生的,其排 放量主要由废弃物中碳含量比例决定。 图表图表11: 废弃物处置碳排放因子废弃物处置碳排放因子 资料来源:IPCC 指南 2006,华泰证券研究所 0 5 10 15 20 2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水泥钢铁合成氨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 2020 年 03 月 17 日 11 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这部分数据我们主要援引辽宁大学管理学院基于 CGE 模型的中 国减排政策模拟分

34、析等相关课题数据:测算结果表明,1978 年以来我国固体废弃物焚 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整体上呈现波动式变化,1995-2004 年间碳排放量始终徘徊在 3000 千万吨上下,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很小,多年来一直低于 1%,值得注意的是 2005 年以后碳排放量快速上升,年均增长率为 19.9%,特别是 2011 年碳排放量较上年增长 104.74%。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固体废弃物焚烧产生的碳排放量有 97%来自于 危险废弃物焚烧,2005 年以后危险废弃物焚烧量快速上升,引起我国废弃物焚烧产生的 碳排放量急剧上升,尤其是 2011 年危险废弃物焚烧量高达 3431.22 万吨。 废弃物处

35、置碳排放增速较快,但是总量仍较小。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碳排放测算分 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2013 年) 等相关课题数据的基础上, 根据我们进一步测算, 2018 年废弃物处置总体碳排放约为 11 亿吨,仅为能源消费过程中碳排放量的 12%左右,对于 碳排放管控总体目标影响相对较小。 图表图表12: 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排放量的测算结果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亿吨亿吨) 注: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2013 年)等相关课题测算中,给出了 1978-2011 年固 体废弃物焚烧处理等相关领域碳排放量,其中 2007-2011 年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废弃物焚烧碳排放年化增速分别为 16%、 34%、32%,在此基础上,我们预计 2012-2018 年期间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废弃物焚烧碳排放年化增速分别为 15%、25%、 25%,在此基础上大致匡算出对应的碳排放量。 资料来源: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2013 年),华泰证券研究所 0 2 4 6 8 10 12 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公用事业行业:碳排放承诺对能源结构影响日益凸显-20200317[25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