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新冠病毒感染-220331(70页).pdf

编号:67566 PDF 70页 4.2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新冠病毒感染-220331(70页).pdf

1、1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医药生物证券分析师 :朱国广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70004联系邮箱:2022年3月2本报告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1. Omicron流行下全球疫情现状?Omicron的重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在未打疫苗的5岁以下儿童中,Omicron相比Delta急症就诊率降低29.4%,住院率下降66.9%,ICU住院率下降67%,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下降71%;全人群中统计发现,与Delta相比感染Omicron的患者住院率下降50%,ICU住院率下降75%,死亡风险降低91%。Omicron的致命性并不比流感强。在高疫苗接种比例/ 高人

2、群感染比例的国家,自然感染或疫苗带来的免疫屏障显著降低了重症死亡率,我国重症率不到0.1%,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达40%以上;Omicron削弱了疫苗的保护效力,疫情反复:两针灭活以及两针mRNA的保护效力不足,欧洲及亚洲国家疫情抬头,我国防控压力增大;在未形成医疗挤兑且人群通过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所建立的免疫屏障下Omicron并不是个可怕的敌人,而一旦疫情在没有免疫屏障的人群中,且医疗挤兑发生的情况下,Omicron的死亡率可以高达0.62%,远高于流感的死亡率,过高的传染系数以及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杀伤力使得国内无法将Omicron当成普通流感对待;国内将继续动态清零政策: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

3、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完全依靠接种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暂未充分验证其对人群的保护作用,国内医疗资源匮乏,易发生医疗挤兑,在未广泛接种加强针,特效药未普及,海外疫情暂未平息之前,将持续保持对放开管控的谨慎态度;2. 新冠诊疗指南的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投资机会?小分子特效药以及中和抗体将快速取代老药新用的,且被证明无效的抗病毒药物(例如利巴韦林,干扰素,阿比多尔等),成为新冠治疗的主力军;轻症无需住院治疗,口服特效药+中成药将成为轻症患者的核心治疗方式;美国的诊疗指南将两款中和抗体作为暴露后的预防用药,尽管我国指南未做此类推荐,但一款安全的预防用药,有助于在接触病毒的早期阻断病毒的入侵,有助于降低阳性个体

4、呼吸道的病毒数量降低传染性,也将成为我国指南的发展方向;3.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现状,哪种小分子药物能够走出来,以及潜在市场大小?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小分子特效药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已完成III期,君实生物的VV116正在具有高危风险的轻中症患者中进行全球多中心III期,此外在美国中期分析失利的普克鲁胺也已经改变自己入组条件,在具有高风险因素45周岁以上人群中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先声药业、歌礼制药、众生药业、云顶新耀等公司的3CL蛋白酶抑制剂也在紧锣密鼓计划推入临床;于此同时国家批准了辉瑞的Paxlovid在中国用于治疗高危因素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并已经开始了第一轮的采购;此外盐野义的3CL

5、蛋白酶抑制剂也展现出对病毒的显著抑制作用,有望被引入中国。按照历史疫情的经验,政府会按照总人口比例储备防疫药物,且发达国家存在严重超买现象,我们推测国内新冠小分子药物的储备量可达人口的8-10%,总储备量可能为1.12-1.4亿疗程;我们预计出于对用药安全性及为患者提供最佳用药选择的考虑,储备药物的种类将覆盖多种作用机制的药物,RdRp,3CL等多种作用机制的药物均可能包含在内;关注各个作用机制中进展最快的小分子药物,3CL建议重点关注辉瑞,RdRp建议重点关注君实VV116;关注鼻喷多肽类药物,我们认为当前Omicron及其变种的流行病学特征,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传染性高的问题,降低病毒的传播

6、系数将会是下一个极有前景的开发方向。而鼻喷药物若其研发成功将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及健康人群的预防用药,可以通过外用鼻喷的方式,在接触病毒的早期阻止鼻腔内的病毒颗粒入侵细胞,且帮助建立粘膜免疫,对未感染者起到安全有效的预防作用,对已感染者,显著降低其唾液及鼻腔呼出气体的病毒载量,降低传染性。因此我们认为鼻喷多肽类药物,市场前景极大;4. 中和抗体是否还有机会?我国小分子特效药尚未广泛普及, 此外由于辉瑞的Paxlovid中利托那韦对肝功能具有一定影响,对部分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其他由肝脏代谢的药物以及肝功能有损伤的患者并不适用,这为中和抗体的使用留了一定市场空间,中和抗体是我国当前治疗方案中,重要的

7、一环,建议继续关注腾盛博药。风险提示:随着疫情发展,未来政策管控风险;药物研发进度,及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风险;新冠药物价格谈判结果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UUmVuYdWgVqYeX2XfWaQ8QaQmOpPsQtRiNnNqMeRmNpO9PrRyRwMnMzQMYrRnR3目录一、我国及全球新冠流行病学统计二、我国及美国新冠肺炎标准疗法三、全球新冠小分子药物研发现状四、全球新冠小分子原料药市场机会五、全球新冠抗原检测标的及市场4目录一、我国及全球新冠流行病学统计二、我国及美国新冠肺炎标准疗法三、全球新冠小分子药物研发现状四、全球新冠小分子原料药市场机会五、全球新冠抗原检测标的及市场

8、5新冠病毒的结构和靶标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胞膜蛋白RNA基因组核衣壳蛋白膜蛋白刺突蛋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 (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9年12月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特别是SARS-COV-2病毒的高变异能力,为全球抗疫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SARS-CoV-2是一种包膜病毒,包含一个正链 RNA 基因组和四种结构蛋白:包膜蛋白、膜蛋白、核衣壳和刺突蛋白。 刺突蛋白包含S1和S2两个功能亚基,两个亚基连接处有多氨基酸切割位点,可被弗林蛋白酶

9、或其他蛋白酶切割。 新冠病毒的主要靶标:中和抗体靶标:SARS-CoV-2病毒S1功能亚基C端结构域的 211 个氨基酸区域(氨基酸 319-529)作为受体结合域,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中起关键作用,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之一。小分子药物靶标3CL蛋白酶:3CL蛋白酶(又称主蛋白酶Mpro)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参与病毒中pp1a和pp1ab蛋白切割,变为成熟的16个无结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编码上述四种结构蛋白亚基因组RNA的产生,在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3CL蛋白酶没有人类同源物,且序列高度保守,是理想的抗病毒靶标。3CL蛋白酶抑制剂通过与3CL蛋白酶共价结合,使酶无法再正常结合底物,不可

10、逆的抑制病毒复制。小分子药物靶标RdRp: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是冠状病毒复制周期中的关键酶,具有从基因组模板转录mRNA和作为复制酶复制基因组RNA的双重功能,并且RdRp没有哺乳动物同源物,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是理想的抗病毒靶标。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属于核苷类似物,可在RdRp的活性中心取代正常核苷酸,竞争性抑制RdRp活性,起到阻碍病毒复制的作用。小分子药物靶标免疫抑制靶标:主要针对重症新冠患者,重症患者通常会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发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多脏器受损,是新冠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大量小分子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重症新冠患者。数据来源:Nature review, 东吴证券研究所

11、6数据来源:medRxiv, 东吴证券研究所尽管Omicron毒性降低,但高传染性所带来的高患者人数依然增加医疗负担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 SARS-CoV-2自2020年1月起,就从原始毒株不断演化分支出多个变异毒株种类。基于变异毒株传染性、临床致病严重程度和逃逸能力等特征,WHO将变异类型分为两大类:“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 (Variant of Interest, VOI)和“令人担忧的变异毒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 。VOC毒株相比VOI毒株的公共卫生风险更高,具备较强的传播能力,流行特点呈现向不良方向改变;毒株毒性提升,临床致病性增强

12、;变异毒株导致新冠治疗手段有效率下降是定义为VOC的必要条件。目前VOC变异株包括Alpha(B.1.1.7,2020年9月出现于英国)、Beta(B.1.351,2020年5月出现于南非)、Gamma(P.1,2020年11月出现于巴西)、Delta(B.1.617.2,2020年10月出现于印度)和Omicron(B.1.1.529,2021年11月出现于南非)。Nextstrain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开始,Omicron突变株成为新增COVID19患者中的主流变异株,而同时在中国大陆,自奥密克戎2022年1月9日在天津检出后,后续又在河南、辽宁、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多地出现,成为新一轮的

13、防控焦点。 新型突变株Omicron凭借其更强的传染性已超过Delta成为全球新冠主流毒株,在未经疫苗接种的美国5岁以下儿童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在7198名感染Delta和Omicron的儿童间,急症就诊率降低29.4%,住院率下降66.9%,ICU住院率下降67%,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下降71%。 在不区分是否打疫苗的全人群中,通过对52000名Omicron感染者和17000名Delta感染者进行统计发现,与Delta相比感染Omicron的患者住院率下降50%,ICU住院率下降75%,死亡风险降低91%。值得注意的事,Omicron患者的住院时间中位数仅为1.5天,而Delta为5天,9

14、0%的Omicron患者3天以内即可出院,在这52000位Omicron患者中,无人使用呼吸机,而在17000位感染Delta的患者中11位患者使用呼吸机。尽管Omicron的重症死亡率显著低于Delta毒株,但其高传染性所带来的患者数量的增加依然会给卫生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认为在海外疫情平息之前,以及新冠特效药在真实世界中没有被证明具有显著缓解医疗压力的情况下,我国依然会采取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不会贸然敞开国门。21J (Delta)21M(Omicron)20I(Alpha)20H(Beta)20J(Gamma)21A(Delta)21I(Delta)21G(Lambda)7数据来源:

1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Our World in 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 国家 疫情实时数据 2022.03.19序号国家累计确诊(人)累计死亡(人)累计疫苗剂量(剂)完全接种疫苗人口百分比死亡率(%)1美国79,717,247970,806558,121,10866.10%1.22印度43,004,005516,2811,809,917,05059.84%1.23巴西29,584,800657,098405,634,64875.07%2.24法国24,143,852141,869153,822,23878.18%0.65英国2

16、0,243,940164,099141,905,28173.70%0.86德国18,585,957126,872171,361,76775.81%0.77俄罗斯17,264,828356,327161,844,76650.10%2.18韩国9,038,93812,8-0.19日本6,016,17826,952244,711,87579.58%0.410澳大利亚3,859,2845,72255,608,91882.21%0.111中国1,143,61210,0373,209,041,00088.66%0.9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022

17、年3月19日,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累计约4.6亿人,已导致607万人死亡,死亡率达1.3%,死亡率相比2022年1月公布的1.6%有所下降,主要系毒性更小的Omicron毒株的流行,以及由于大范围的疫苗接种及感染使得人群对新冠毒株的免疫力提升。 由于受到欧洲和亚洲疫情反弹的影响,截至3月17日,近1周全球新增确诊人数1261万人,较上周增长11%,但其余各地区的每周新增病例最近都呈下降态势。全球核心地区疫情概况全球主要大洲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情况(截至2022 年 3 月 17 日)新增患者数(人)8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GISAID,东吴证券研究所Omicron疫情患者死亡峰

18、矮且持续时间短,美国巴西疫情缓和,欧洲疫情出现反复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欧美核心疫区每百万人口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7天滚动平均值欧美核心疫区完成疫苗接种方案的人数比例(截至2022 年 3 月 17 日)在疫情较严重的欧美国家,由Omicron引发的第四轮疫情确诊人数达到历史高峰,但疫情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之前三次疫情,也没有造成较高的重症住院率和死亡率。目前美洲每日新增确诊数据呈下降走势,疫情有所平息;而近期欧洲疫情在骤降后出现反弹,综合其原因可能有四: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感染性强但肺毒性明显减弱的特性,占欧美新增病例的99%;由于疫苗接种率的上升,虽然疫苗针对Omi

19、cron的免疫有效性下降,但其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欧美主要疫区的大量人口既往感染过病毒,从而形成了对SARS-CoV-2的免疫屏障;欧洲多国放宽疫情管控,加之BA.2已成为主导毒株,其传染性比原始株高30%-34%,使得近期欧洲疫情出现反复,3月10日17日期间,德国(新增137.4万例)、英国(新增41.7万例)、意大利(新增34.7万例)新增确诊病例周环比增速均在20%以上。欧美核心疫区Omicron变异株占比情况(截至2022 年 3 月 17 日)BA.1BA.2新增患者数(人)新增死亡数(人)英国欧洲美国巴西英国欧洲美国巴西9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东

20、吴证券研究所亚洲多国正经历疫情最大感染潮,我国外防输入压力增大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虽然全球新增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很多亚洲国家正遭受Omicron变异新冠病毒的猛烈冲击,明显形成了新一波的疫情高峰,很多国家都进入疫情暴发以来最为紧急的时刻。韩国每百万人口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7天滚动平均值韩国目前是全球疫情增长最快的国家。3月13日,韩国新增报告新冠确诊病例621,317例,为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纪录,也是过去7天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最高的国家,其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占到全球的六分之一。日本每百万人口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7天滚动平均值今年2月上旬,日本遭受疫情暴发以

21、来的最大一波感染潮,2月3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创纪录的104,345例。进入3月以来,日本疫情逐渐得到缓和,但目前日增确诊病例仍处于较高位。此外,在东南亚地区,越南、马来西亚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疫情虽有缓和迹象,但也仍处于高峰之中。截至3月19日,近1周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再次出现反弹,其中40%以上集中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新增患者数(人)新增死亡数(人)新增患者数(人)新增死亡数(人)10数据来源:百度网站整理及各省市地区卫健委,Our World in 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国内疫情再抬头,形势逐渐严峻,

22、新一轮疫情重症率不到0.1%截至 2022-3-31 国内疫情数据国内本土单日新增确诊病例(2022/1/12022/3/31)截止2022年3月31日,全国(含港澳台)累计确诊新冠肺炎461,152人,累计死亡13,316人,死亡率2.89%;3月1日至31日,我国本土新增感染者(阳性)103965万例,其中确诊37,807例,无症状66,158例。从病情来看,以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占比达到了95%以上。而重型和危重型占比不到0.1%。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已在全球迅速传播,成为主要流行株。从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香港发生BA.2变异株诱发的第五轮疫情,在70%疫苗覆盖

23、率下,共新增感染者(阳性)1,144,784人,死亡共7612例,病死率0.66%,处于高峰平台期。上海此轮疫情流行的也正是BA.2变异株,据统计加强针接种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5.3%,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超过95%,感染者中位数年龄40岁,60岁以下感染者比例占84.5%,无症状、轻症转为确诊的比率约在2%5%之间,尚无死亡案例。目前国内疫情呈快速发展趋势,短时间内难以平复,好在激增的疫情并未造成大面积重症和死亡。由于疫情反复,国内对于新冠主线的需求及关注度显著增加,3月12日国家已批准首批5款抗原自测试剂盒完成应用变更。2022年2月,辉瑞的新冠治疗口服药物Paxlovid附条件获批,并

24、在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中成为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主要治疗措施。国内仍然需要丰富新冠特效药物以应对新冠肺炎散点式爆发的风险,市场需求的骤增无疑会加速各公司研发进度。我们认为在海外疫情动态平稳之前,以及新冠特效药在真实世界中没有被证明具有显著缓解医疗压力的情况下,我国依然会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会贸然敞开国门。国内本土单日新增死亡病例(2022/1/12022/3/31)新增患者数(人)新增死亡数(人)11数据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东吴证券研究所奥密克戎在群体免疫屏障之下流行的结果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从大流行开始到2022年1月12日,南非豪登

25、省因新冠导致的每日病例(黄色)、每周住院(蓝线)、记录到的每日死亡(灰线)和每周超额死亡(红线)2022年2月2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发表一项来自Omicron流行地区南非的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大规模人群具有免疫力情况下Omicron流行的结果。这篇文章也是第一篇证明真实世界免疫屏障对预防重复感染具有显著保护力的研究。Omicron流行前已有超七成人群有抗体,且多数是由于既往感染而产生的抗体南非豪登省(南非疫情的爆发中心且拥有南非26%的人口)于2021年1月22日完成了一项全人群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19.1%人群血清呈新冠抗体阳性。此后从4月7日直至11月1日,南非经受了第三波德尔塔(

26、delta)新冠疫情冲击。2021年12月9日,南非豪登省再次更新了血清调查结果:其中83%样本是在11月25日首次发现Omicron变体之前获得,因此这次最新血清学调查数据可视为第四波疫情前的人群免疫水平。这次调查共抽样7010人,其中1319人(18.8%)已接种新冠疫苗。所有参与者中,总体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73.1%。对比1年前的抗体阳性率,结合接种率,这提示大量人口是由于既往感染而产生的抗体。人群免疫水平:超七成人群有抗体。免疫屏障效果可观:感染病例多,重症死亡少相比前三波疫情,在以Omicron变体为主的第四波疫情期间,虽然短期出现大量感染,但感染高峰消退更快。第4波疫情从出现到

27、峰值的时间为1个月,相比之下,第三波疫情(delta为主)为2个月。南非豪登省第四波(2021/10/262022/1/12,Omicron)疫情中的新冠病例总数(226,932人)高于第二波(2020/11/142021/3/30,Beta)疫情(182,564人),低于第三波(2021/3/3110/25,Delta)疫情(511,638人);而第四波疫情住院率(0.102%),死亡率(0.007% )和超额死亡率(0.012%)显著低于第三波疫情(0.398%、0.092% , 和0.197%)。病例数和住院/病死数间存在明显的分离;即由Omicron引发的疫情高峰没有造成相对应同样显著

28、的患者住院和死亡数。12数据来源:自然杂志, 东吴证券研究所两针灭活和mRNA疫苗对奥密克戎保护效力低,异源加强针显著提高保护效果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近期,多篇研究就当前新冠疫苗和抗体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防护治疗有效性的问题在Nature杂志上进行详细的讨论,还详细分析了国内大规模接种的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作用。中和作用的高低,是决定疫苗、抗体免疫效果/保护效果的关键,中和抗体滴度越高其效果越好。多数中和抗体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无效,主流疫苗效果降低辉瑞、莫德纳、强生以及阿斯利康4种疫苗中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效果明显比其中和祖先病毒的效果差。其中,BNT162b2疫苗所

29、激发的对奥密克戎的中和作用下降了22倍。临床或在研的9种单克隆抗体中,6种(bamlanivimab、etesevimab、casirivimab、imdevimab、tixagevimab 和regdanvimab)对奥密克戎无效;2种抗体(cilgavimab 和 adintrevimab)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活性比对德尔塔降低了约20倍;1种抗体(Sotrovimab)降低了约3倍。只有中国批准的腾盛博药BRII-198保持显著的活性。接种2剂灭活疫苗的中和能力较差,但灭活疫苗加强针可提升重症保护作用研究团队对科兴灭活疫苗(CoronaVac)的中和抗体滴度和记忆B淋巴细胞抗体谱系进行了系统

30、分析。在两剂接种组中,没有血清样本中和抗体滴度大于8,即接种两剂对奥密克戎的预防效果几乎为0。在第三剂加强针疫苗接种后,有助于提升血清中的存量中和抗体,当人体被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时,约7%的记忆B细胞会被特异性激活并增殖,产生大量能分泌高效中和抗体的浆细胞,从而实现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重症保护。临床和临床前单克隆抗体对Delta和Omicron的中和作用4种主流疫苗对Omicron的中和作用科兴灭活疫苗CoronaVac对Delta和Omicron的中和作用两剂mRNA疫苗对奥密克戎无效,但接种异源加强疫苗效果更佳辉瑞假病毒试验表明接种两剂疫苗21天后,针对奥密克戎株的中和抗体结果为阴性,表明无

31、法有效预防奥密克戎。接种三剂疫苗针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滴度为154(科兴CoronaVac为15.4),表明接种mRNA加强针有更好的保护效果。钟南山院士和疾控中心高福主任相继表明异源加强有助于提升中和抗体水平,安全性可靠:用重组蛋白疫苗加强优于用灭活疫苗加强;接种2剂灭活疫苗36个月后用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抗体会升高约200倍(是用灭活疫苗加强的10倍以上)。13Omicron等于“大号流感”吗?全球多个国家Omicron的死亡率重症率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数据来源:Eurosurveillance,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NEJ

32、M,香港特区政府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国家/地区挪威法国马赛丹麦南非香港调查时间2021/12/62022/1/92021/11/282022/12/312021/11/222021/12/72021/3/312022/01/122021/12/312022/3/26病例数(人)91,0054,19419,922738,5701,107,839病例性别分布(人)女性:50%(45,262/91,005)男性:50%(45,743/91,005)女性:52.1%(2,187/4,194)男性:47.9%(2,007/4,194)女性:50%(9,989/19,922)男性:50%(9,933/19

33、,922)-病例年龄分布(人)0-29:50.1%(45,773/91,005)30-64:45.9%(41,742/91,005)=65:3.8%(3,490/91,005)0-29:30.2%(1,266/4,194)30-64:53.9%(2,259/4,194)=65:15.9%(669/4,194)0-29:45.9%(9,163/19,922)30-64:44.4%(8,838/19,922)=65:9.6%(1,921/19,922)-病例疫苗接种情况(人)接种:66%(60,004/91,005)未接种:34%(30,961/91,005)接种:42.1%(1,172/2,78

34、1)未接种:57.9%(1,609/2,781)未接种:43.0%(8,310/19,334)至少一剂接种:53.6%(10,371/19,334)加强接种:3.3%(653/19,334)-变体类型分布(Delta和Omicron)Delta:56.6%(51,481/91,005)Omicron:43.4% (39,524/91,005)Delta:73.3% (3,075/4,194)Omicron:26.7% (1,119/4,194)Delta:96.1%(19,137/19,922)Omicron:3.9%(785/19,922)Delta:69.3%(511,638/738,57

35、0)Omicron:30.7%(226,932/738,570)Omicron:99%变体病例性别分布(人)Delta女性:50%(25,577/51,481)男性:50%(25,904/51,481Omicron女性:50%(19,685/39,524)男性:50%(19,839/39,524)Delta女性:51.3%(1,576/3,075)男性:48.7%(1,499/3,075)Omicron女性:54.6%(611/1,119)男性:45.4%(508/1,119)Delta女性:50%(9,637/19,137)男性:50%(9,500/19,137)Omicron女性:45%(

36、352/785)男性:55%(433/785)-14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数据来源:Eurosurveillance,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NEJM,香港特区政府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国家/地区挪威法国马赛丹麦南非香港变体病例年龄分布(人)Delta0-29:50%(25,606/51,481)30-64:46%(23,656/51,481)=65:4.3%(2,219/51,481)Omicron0-29:51%(20,167/39,524)30-64:45.9%(18,086/39,524)=75:3.2%(1,271/39,524)De

37、lta0-29:25.9%(796/3,075)30-64:60.0%(1,846/3,075)=65:14.1%(433/3,075)Omicron0-29:42%(470/1,119)30-64:36.9%(413/1,119)=65:21.1(236/1,119)Delta0-29:46%(8,794/19,137)30-64:44%(8,473/19,137)=65:10%(1,870/19,137)Omicron0-29:47.0%(369/785)30-64:46.5%(365/785)=65:6.5%(51/785)-Omicron0-29:22.3%(240,467/1,078

38、,642)30-60:50.9%(548,791/1,078,642)=60:26.8%(289,384/1,078,642)变体病例疫苗接种情况(人)Delta接种:55%(28,566/51,481)未接种:45%(22,915/51,481)Omicron接种:80%(31,478/39,524)未接种:20%(8,046/39,524)Delta接种:40.3%(789/1,955)未接种:59.6%(1,166/1,955)Omicron接种:46.1%(383/826)未接种:53.6%(443/826)Delta未接种:44%(8,199/18,549)至少一剂接种:52.6%(

39、9,753/18,549)加强接种:3.2%(597/18,549)Omicron未接种:14%(111/785)至少一剂接种:78.4%(618/785)加强接种:7.1%(56/785)-未接种:5.8%至少一剂接种:77.4%加强接种:16.8%变体病例住院情况(人)Delta 1.1%(552/51,481)Omicron 0.23% (91/39,524)Delta 11.9%(367/3,075)Omicron 1.9% (21/1,119)Delta 1.5%(290/19,137)Omicron 1.2% (9/785)Delta 0.398%Omicron 0.102%目前住

40、院数 10,799变体病例重症情况(人)-Delta 3.1%(94/3,075)Omicron 0.1% (1/1,119)Delta 0.11%(22/19,137)Omicron 0.13% (1/785)-目前重症数 105变体病例死亡情况(人)Delta 0.156%(80/51,481)Omicron 0.022% (9/39,524)Delta 1.3%(39/3,075)Omicron 0.1% (1/1,119)Delta 0.07%(14/19,137)Omicron 0% (0/785)Delta 0.092%Omicron 0.007%Omicron 0.62%(6,8

41、88/1,107,839)死亡病例中96%为60岁以上患者(6,606/6,888),其中69%未接种疫苗(4,568/6,606)从目前已有的统计数据来看,Omicron的死亡率和重症率明显低于Delta毒株,我们发现在挪威、法国、丹麦 Omicron的重症率仅0.1%左右,而死亡率均小于0.05%(虽然法国马赛的死亡率为0.1%, 但实际死亡人数仅1人,在数据统计的时间点,样本量太小导致),而在中国香港Omicron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高达0.62%,这和香港老年人中疫苗接种比例太低,以及香港人口密度大造成短时间内大范围感染,从而造成的医疗挤兑有关系。由上述数据可见,在未形成医疗挤兑

42、且人群通过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所建立的免疫屏障下Omicron并不是个可怕的敌人,而一旦疫情在没有免疫屏障的人群中,且医疗挤兑发生的情况下,Omicron的死亡率可以高达0.62%,远高于流感的死亡率,过高的传染系数以及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杀伤力使得我国不应该将Omicron被当成普通流感对待。Omicron等于“大号流感”吗?全球多个国家Omicron的死亡率重症率15数据来源:柳叶刀杂志, 东吴证券研究所Omicron等于“大号流感”吗?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2022 年 1 月 19 日,The Lancet 上发表美国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主任Chris M

43、urray的评论文章 “COVID-19 will continue but the end of the pandemic is near”(新冠会持续,但是大流行即将结束)。文章指出:1. 全球COVID-19大流行很可能会在不久后结束。根据现在疫情流行情况,届时全世界50%人口将感染Omicron突变株,集合了多种突变株突变的Omicron突变株的感染可以对其他突变株产生保护力,因此可以帮助全人类建立免疫屏障,预防今后的突变株。2. Meta分析显示至少40%的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为无症状感染。根据南非和英国官方数据计算得出Omicron的无症状感染比例可能高达80-90%。以医疗条件为

44、全球中位水平的希腊为例,今冬很多国家的感染数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但住院人数并没有增加;而在北半球,今冬Omicron引发的人口死亡率和严重流感接近(2017-2018冬季,美国52000人死于流感,平均1500人/天)。3. Omicron传播能力极强,使公共卫生措施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下降。根据Rt和incubation time计算,今后四个月即使80%的人口戴口罩,仅能将感染率降低10%,这源于Omicron的极强传播能力。4 疫苗接种可以在人群水平大幅减少Omicron感染引起的重症和死亡。这其实是Omicron感染接近流感病死率的关键因素,因此,Omicron疫情是一个大幅推进全人类

45、疫苗接种的重要契机。结论:所谓结束,只是结束了大流行,新冠病毒并不会离开我们,只是变成了地方性/季节性流行病,COVID-19会持续存在,但全人类大流行(Pandemic)会在不久的将来结束。目前,一些媒体和公众提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等同于“大号流感”,我国是否需要借此时机改变防疫政策?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我国在特殊时期特定阶段选择的防疫政策,未来可能会根据疫情发展,药物获批等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但针对当前西方国家将奥密克戎导致的新冠等同于“大号流感”,实施与病毒共存的宽松政策,我国当下的情况不宜借鉴,原因有二:1.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远远

46、低于西方国家,完全依靠接种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而当前国内大规模接种的两剂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几乎没有保护作用,虽说加强针可提升重症保护作用,但我国第三针加强针的接种率不高(41%),以上均是我国在免疫屏障方面存在的短板。2.国内医疗资源不及欧美发达国家,如发生大面积感染入院,会产生难以承受的医疗压力。若演变出新的变异株,其传播性与危害性也无法预知。我们没有必要在此时全球疫情高峰时期改变政策敞开国门,可以静观西方“与病毒共存”政策的效果,结合未来新冠特效药在真实世界中的积极结果,再协调转变我国的防疫政策。16目录一、我国及全球新冠流行病学统计二、我国及美国新冠肺炎标准疗法三、全球新冠小分子药

47、物研发现状四、全球新冠小分子原料药市场机会五、全球新冠抗原检测标的及市场17中国标准治疗方案(第八版)中轻中症及疑似患者以中药治疗为主,急需小分子特效药新冠流行病学新冠疗法新冠药物原料药抗原检测COVID-19*第八版新冠诊疗方案中已有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第八版新冠诊疗方案中已有的免疫治疗方案文字格式备注疑似患者(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治疗)轻型&普通型患者(定点医院可多人同一病室治疗)重症倾向&疾病进展较快患者(定点医院可多人同一病室治疗)重型/危重型病例(危重型需要ICU治疗)中药治疗乏力伴胃肠不适患者: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乏力伴发热患者: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

48、解毒胶囊(颗粒)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持充分能量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检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浓度等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及时给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氧疗等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用广谱抗菌药物中药治疗清肺排毒汤(适用于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寒湿疫方(轻型患者)、宣肺败毒方(普通型患者)等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病程早期使用,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患者

49、)-干扰素,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用),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免疫治疗(疾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可用于疾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可用于疾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和重型患者)IL-6拮抗剂托珠单抗(可用于双肺广泛病变及重型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在一般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治疗基础疾病,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感染呼吸支持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经鼻高流氧疗或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并发症控制循环支持(合并休克

50、)、抗凝治疗(合并血栓栓塞风险)、急性肾损伤和肾替代治疗(合并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等中药治疗清肺排毒汤(重型),湿败毒方(重型),喜炎平注射液(重型) ,血必净注射液(重型、危重型),热毒宁注射液(重型、危重型) ,痰热清注射液(重型),醒脑静注射液(重型、危重型),参附注射液(危重型),生脉注射液(危重型),参麦注射液(危重型)等*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中已有的中成药治疗方案在第九版方案中被删除,已经被获批的中和抗体及辉瑞的小分子特效药代替数据来源:新冠标准诊疗指南, 东吴证券研究所18中国标准治疗方案(第九版)轻中度高风险患者推荐小分子特效药及中和抗体COVID-19医学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新冠病毒感染-220331(70页).pdf)为本站 (小时候)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