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行业知识 > 数字经济包括哪些行业?发展痛点在哪?

数字经济包括哪些行业?发展痛点在哪?

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出现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国家方面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那么,你知道数字经济包括哪些行业吗?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痛点在哪呢?本文将具体分析。

1.数字经济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数字经济主要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其中,数字产业化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产业数字化主要包括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具体细分领域如下:

(1)数字产品制造业

计算机制造,通讯及雷达设备制造、数字媒体设备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

(2)数字产品服务业

数字产品批发,数字产品零售,数字产品租赁、其他数字产品服务业

(3)数字技术应用业

软件开发,电信广播电视与卫星传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其他数字技术应用业

(4)数字要素驱动业

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与媒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与交易

(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

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其他数字化效率提升业。

数字经济

2.数字经济特征

(1)以大数据为关键要素

大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移动存储设备的推陈出新,让大数据成为当前发展潮流,给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数字经济的创造潜能也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此外,网络数据信息的进步,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具有可复制、可传输、可共享的优势,为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不断壮大提供了无限可能。

(2)以创新驱动为内生动力

创新驱动是数字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人类漫长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得知,一些关键领域的创新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放眼当下,数字技术正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21 世纪以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VR 虚拟现实等前沿数字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将数字经济推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此外,数字技术加快向制造业、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渗透,在加速这些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行业进步。

(3)以信息产业为基础和保障

信息产业是当前数字经济最关键、最核心的产业形式。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初期,信息产业就得到快速发展扩张。到如今,信息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且逐渐稳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明显。有关数据显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研发投入占全部产业研发投入的比重高达20%,有的国家投入占比甚至超过40%。究其原因,就是信息产业研发的高投入,带来的是高回报。所以,发展信息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4)以产业融合为主引擎

就目前而言,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形式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数字经济加速向传统行业渗透。从消费到生产、从商品到服务、从线上到线下,数字经济在传统行业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催生了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消费体验。另一方面,传统行业也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传统行业看到了数字技术无比的潜力,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从事者更加积极地向数字经济领域转换。

(5)以平台化为显著特征

平台化是数字经济又一显著特征,它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配置资源最为便捷高效的方式。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涌现,广泛渗透到生活、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同时,传统行业也加快了自身的平台化进程,一些传统互联网巨头也开始逐渐重视平台化。无论是新兴数字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他们都充分认识到了平台化的重要意义,采取最为积极的平台化策略,全力打造更为智能、更为高效的生态系统。

(6)以线上+线下为发展方向

数字经济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空间被无限放大,线上+线下成为主流发展方向。一方面,以往根植于互联网的网络巨头开始开拓线下市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全球互联网巨头正加快调整自身的战略布局,不断进军实体线下市场。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开始向线上发力。传统行业企业因较长时间的发展沉淀,实体线下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要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在线上开拓新的市场。部分制造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属于自己的平台生态系统,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逐渐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

3.数字经济发展痛点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以下挑战:

(1)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2)不同行业、区域、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3)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

(4)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2200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2022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政策汇总一览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数字经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重点政策一览

本文由作者2200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研报】双周期共振下的智能汽车产业(27页).pdf
【研报】双周期共振下的智能汽车产业(27页).pdf

整车巨头:丰田发力下游移动出行服务市场全球第一大整车制造厂商丰田瞄准了未来移动出行服务市场,创造了一个新名词Autono-MaaS,意为利用自动驾驶车辆的移动出行服务。2018 年,丰田(TM US)在美国举行的 CES 上展示了新一代电动汽车(EV)“e-Palette Concept”以及新一代自动驾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20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37页).pdf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20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37页).pdf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顺义指数2020针对国家、城市和企业三个维度产业所涉及的关键要素以及指标数据获取度不同,分别针对各维度产业特点,设立三套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一级指标以及二级指标进行计算获取该维度的指数值,即全球指数、中国指数和企业指数。由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于2019年在北京顺义智能网联

【公司研究】天味食品-首次覆盖报告:天高海阔味传神州-210303(41页).pdf
【公司研究】天味食品-首次覆盖报告:天高海阔味传神州-210303(41页).pdf

 股权结构集中,创始人即实控人。公司实际控制人邓文、唐璐夫妇合计 持股 78.49%,同时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 84.23%,股权结构稳定。 股权激励落地,自上而下利益绑定一致。2020 年 5 月,公司向董事、高 级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实施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拟向激励 对象授予权益总计 73 

汽车行业2020年中国智能互联~汽车产业变革研究报告:探讨汽车智能化、互联化发展对汽车产业影响(67页).pdf
汽车行业2020年中国智能互联~汽车产业变革研究报告:探讨汽车智能化、互联化发展对汽车产业影响(67页).pdf

中国智能互联-汽车产业变革 研究报告 2020年 探讨汽车智能化、互联化发展对汽车产业影响 2 2020.12 iResearch Inc. 摘要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绘制。 国内目前主推单车结合车联网共同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路线,车联网产业发展将会 经历路端/网络覆盖从无到有的过程,车联网功能也将会从最简单

通信行业·产业追踪(41):智能汽车专题华为发布首款鸿蒙汽车重视智能汽车产业链-20211226(40页).pdf
通信行业·产业追踪(41):智能汽车专题华为发布首款鸿蒙汽车重视智能汽车产业链-20211226(40页).pdf

0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HTTP:/WWW.CINDASC.COM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2021年年12月月26日日智能汽车专题:华为发布首款鸿蒙汽车,重视智能汽车产业链信达通信产业追踪(41)蒋 颖通信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S02+86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2020)(147页).pdf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2020)(147页).pdf

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 白皮书 (2020)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工作组 2021 年 5 月 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华

创业邦:软件定义汽车拥抱智能空间-2020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研究报告(31页).pdf
创业邦:软件定义汽车拥抱智能空间-2020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研究报告(31页).pdf

软件定义汽车,拥抱智能空间2020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研究报告创业邦研究中心一、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二、智能汽车重点赛道分析三、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02一一、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随着能源、环境、安全及交通拥堵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智能汽车能够综合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及舒适行驶,提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白皮书(62页).pdf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白皮书(62页).pdf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 白皮书 (2020 年)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 10 月 i 目 录 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白皮书编制概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