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行业知识 > 回声室效应是谁提出的?和信息茧房的区别是什么?

回声室效应是谁提出的?和信息茧房的区别是什么?

你知道什么是回声室效应吗?回声室效应是由谁提出来的呢?它和信息茧房有什么区别?下面的文章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回声室效应是谁提出的?

据相关文献,“回声室效应”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956年(罗森伯格对于政治的研究运用,且多处于政治或经济方面的探讨)当时学者们意识到“个体的政治交流往往发生在熟人、朋友或具有相似观点的人们”之间,或“个体与具有相似习惯或意见的人交流会使信息广度缩减”,这便是“回声室效应”概念的雏形。

互联网早期,“回声室效应”概念在社交媒体中的体现起源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曾提出“the daily me”预言(即“个体每天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和兴趣选择阅读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份个人化报纸”)。

之后有美国学者凯斯·R·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概念,并在著作中提及“回声室”。

2008年,我国学者胡泳首次引进“回声室效应”这一概念,2015年对其进行详解。

回声室效应

对于网络媒体构筑的信息公共空间存在的“回声室效应”,在桑斯坦正式提出其概念前,也有学者进行相关探讨,形成了与“回声室效应”有部分相似之处的理论概念,其中以“信息茧房”、“意见传染”、“文化部落主义”等概念最为相近。

意见传染

“回声室效应”与“意见传染”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Yardi、Sarita 等学者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容易加强群体认同,而持有不同意见的个体之间容易产生分裂”。华莱士认为“在互联网中,个体最初或许会带着中立的观点看待问题,但在网络中与别人讨论后,意见可能会向边缘移动”。

文化部落主义

另一个新兴的用来描述这种“回声”效果的还有基钦在《网络:交织中的世界》中提出“文化部落主义”,而麦茨和伍德关于《分歧的后果:群体认知失调》一文中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异质的态度会在一个群体当中制造失调、紧张和不适。

安东尼·威尔海姆在《数字民主:信息时代的话语和决策》文章中表示,在一个讨论组内,大多数人对某个政治话题通常持有相同的意见。

政治家凯斯·R·桑斯坦从十几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中,提出“群体极化”的概念,美国心理学者 Sara Kiesler 通过研究证实“群体极化同样存在于网络中”,Russell Spears 认为这种现象在网络中更为突出。

信息茧房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R·桑斯坦通过对网民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在 2006 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信息茧房”即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2、回声室效应和信息茧房的区别

有学者认为“信息茧房”即“回声室效应”。

但是有国内学者指出,“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回声室效应”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一种意见被不断重复或夸大,个体缺乏或拒绝多元化观点的交锋,导致该环境中的大多数个体信念得到虚假的保证,甚至会扭曲观点。因而可以认为“回声室”是“信息茧房”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应,并不能单纯地诠释为“信息茧房”。

学术界对回声室效应的阐述

桑斯坦认为“回声室效应”是“个体经常通过选择与自己类似的信息来不断强化已有的观点,而规避性的忽视或者排斥不同意见”。

胡泳认为,所谓“回声室效应”即在一个网络空间内,如果听到的都是对自己意见的相同回响,就会扭曲自身对一般共识的认识。此一效应的存在常常同信息选择密切相关:个人总是倾向于选择接受协调性的信息而避免那些会带来不协调认知的信息。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教授Kathryn Jemison 和 Joseph Capela 著作的《回声室效应:拉什·林博和保守主义媒体的建设》认为,“回声室效应”是在媒体营造的相对较为封闭的意见感知环境中,意见相近的声音会被不断地重复、夸张和扭曲,从而让处于这个封闭环境中的人对这些夸张和扭曲的极端观点越来越深信不疑的现代传播学现象。

以上就是对回声室效应的简单介绍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相关知识,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了解。

推荐阅读

什么是信息茧房?信息茧房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信息孤岛是指什么?表现形式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新冠疫情对亚太地产市场的长期影响(13页).pdf
新冠疫情对亚太地产市场的长期影响(13页).pdf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 亚太区专题报告 新冠疫情 对亚太地产市场的 长期影响 2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 亚太区专题报告 2020 CBRE, INC. THE SHORT-TERM IMPACT 引言 新冠疫情对亚太地产市场的长期影响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 情(COVID-19)给

2020年大中华区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68页).pdf
2020年大中华区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68页).pdf

 世邦魏理仕 研究部 | 亚太区 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 展望报告展望报告 大中华区大中华区 2020 亚太区房地产市场展望| 大中华区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2020 CBRE, INC. 2 03 大中华区房地产市场十大趋势大中华区房地产市场十大趋势 40 香港市场香港市场 06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新型冠状病毒疫 

2019年第一季度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1页).pdf
2019年第一季度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1页).pdf

第一季度 广州房地产市场 回顾及展望 2019 Guangzhou 优质写字楼市场 优质零售物业市场 6.8 169.85.5 8.8 一季度优质写字楼新增供应与净吸纳量表现 一季度市场租赁需求来源分析 (按租赁面积) CBRE华南区顾问及交易服务|办公楼部主管程志文 表示:“2018年开始, 国家逐步开放 

由“韧”有“遇”— 2019中国商业地产投资策略报告(29页).pdf
由“韧”有“遇”— 2019中国商业地产投资策略报告(29页).pdf

? ? ? ? ? ? ? ? ? ? ? ? 2 0 1 9 ? ? ? ? ? ? ? ? ? ? ? ? RESILIENCE ? ? ? 2019 | ? ? | 2019 CBRE, Inc. 2 ? 03 ? ? ? ? 04 ? ? ? ? ? ? ? ? ? ? ? 07 ? ? ? ? ?

2019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0展望(6页).pdf
2019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0展望(6页).pdf

北京 供应高峰压力之下, 高品质项目更具韧性 2019年全年优质 写字楼供应总量超90万平方米, 历史上仅次于2009年; 其 中, 甲级供应量高达71.3万平方米, 创历史新高, 推升市场空 置率至13.8%, 创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 整体需求 疲软, 全年净吸纳量仅录得12.1万平方米, 

大中华区2030年展望报告:应运而胜(29页).pdf
大中华区2030年展望报告:应运而胜(29页).pdf

 大中华区 年展望报告 应运而胜应运而胜 应运而胜 I 大中华区2030年展望报告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 2020 CBRE, INC. P R E F A C E前言 长风破浪 扬帆远航 新的十年已经拉开帷幕,走出疫情阴霾的中国经济新的十年已经拉开帷幕,走出疫情阴霾的中国经济 将以城市化和内循环为核心开启可

2017年亚太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英文版_40页(41页).pdf
2017年亚太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英文版_40页(41页).pdf

REAL ESTATE MARKET OUTLOOK  CBRE RESEARCH    CBRE RESEARCH 2017 ASIA PACIFIC REAL ESTATE MARKET OUTLOOK  2   2017 CBRE, Inc. &nbs

2018中国投资市场报告.pdf
2018中国投资市场报告.pdf

无 界 2018中国投资市场报告 世 邦魏 理 仕 研 究 部 030417 引 言城 市 无 界区 位 无 界 273337 用 途 无 界金 融 无 界科 技 无 界 42 结 论 无界 中国投资市场报告2018 无界 中国投资市场报告2018 当今中国,地域与行业间的相互联系渐入肌理,边际正不断模糊乃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