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自主高端纯电车箭在弦上-220106(29页).pdf

编号:58962 PDF 29页 1.99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自主高端纯电车箭在弦上-220106(29页).pdf

1、汽车 2022 年 01 月 06 日 上汽集团(600104.SH) 自主高端纯电车箭在弦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公司报告 公司深度报告 推荐(维持)推荐(维持) 股价股价:20.95 元元 主要数据主要数据 行业 汽车 公司网址 大股东/持股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67.66% 实际控制人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总股本(百万股) 11,683 流通 A 股(百万股) 11,683 流通 B/H 股(百万股) 总市值(亿元) 2,448 流通 A 股市值(亿元) 2,448 每股净资产

2、(元) 23.18 资产负债率(%) 62.8 行情走势图行情走势图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上汽集团*600104*R与智己均独立运营、 合资车企第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 2021-10-31 上汽集团*600104*公司供应端受限, 净利润同比改善明显 2021-08-27 上汽集团*600104*期待自主品牌分层发展成效 2021-03-27 上汽集团*600104*高端品牌智己发布量产车型、前瞻布局未来 2021-01-14 平安观点: 窗口期仍在,上汽窗口期仍在,上汽自主自主高端新能源车高端新能源车箭在弦上箭在弦上。我国高端车容量较大,高端新能源车竞争尚不激烈,新能源车消费结构暂呈不成

3、熟的“哑铃型” 。上汽自主品牌分层发展,主打“科技”的飞凡和主打“智能豪华”的智己独立运营,兼具丰富产业资源与新机制活力,入场尤未晚。上汽自主具备打造单品爆款的成功经验与实力,2022 量产的高端智能车智能硬件处于第一梯队,在零束、Momenta 等科技企业加持下,上汽新一轮高端化突破有望获得成功。 体制改革释放灵活性,内生体制改革释放灵活性,内生+外合掌控智能车核心技术。外合掌控智能车核心技术。较早组建软件、云计算、 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五大中心, 零束科技独立, 预计 2024实现电子电气架构中央集中+区域控制,支持 L4+智能驾驶。与无人驾驶独角兽 Momenta 深度合作,上汽

4、自主量产车高阶辅助驾驶与 Robotaxi齐头并进。推动集团 14 家科创型公司分拆上市、解放市值。 合资底部已现,重整旗鼓再出发。合资底部已现,重整旗鼓再出发。2021 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业绩或已见底,2022 年两大合资有望迎来业绩边际改善。短期看上汽大众 ID.3上市将带动 ID 系列再上新台阶,奥迪品牌有望成为上汽大众新的盈利动能, 长期看大众全球战略转型坚决, 有望在智能新能源时代赢得一席之地。上汽通用三缸切换为四缸,品牌价值逐渐修复,商务车龙头地位稳固,奥特能纯电平台车型陆续上市有望提振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上汽自主高端智能车量产上市将开

5、启上汽自主品牌市值重估通道,合资公司利润底部即将迎来边际修复。我们认为公司估值处历史底部,市场缺乏对上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重估。鉴于公司 2022 年自主与合资有望迎来边际改善,我们调整公司 2021/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为 260/300/324 亿元 (原盈利预测为260 亿/279 亿/292 亿) , 维持 “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缺芯影响超出预期;2)飞凡、智己新车销量不及预期;3)公司海外销量不及预期;4)合资品牌销量下滑,公司造血能力减弱。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营业收入(百万元) 826530 723043 755

6、789 908404 1009368 YOY(%) -6.9 -12.5 4.5 20.2 11.1 净利润(百万元) 25603 20431 26015 29950 32408 YOY(%) -28.9 -20.2 27.3 15.1 8.2 毛利率(%) 12.2 10.8 11.3 11.3 11.3 净利率(%) 3.1 2.8 3.4 3.3 3.2 ROE(%) 10.3 7.9 9.4 10.2 10.3 EPS(摊薄/元) 2.19 1.75 2.23 2.56 2.77 P/E(倍) 9.6 12.0 9.4 8.2 7.6 P/B(倍) 1.0 0.9 0.9 0.8 0.

7、8 证券研究报告 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2/ 31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一、一、 简介:自主简介: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汽车行业巨头合资双轮驱动的汽车行业巨头 .5 二、二、 自主品牌分层发展、高端纯电车蓄势待发自主品牌分层发展、高端纯电车蓄势待发 .6 2.1 自主高端纯电品牌双箭齐发 . 7 2.2 荣威名爵探索个性消费趋势 . 11 2.3 体制改革释放灵活性,掌控智能车时代核心技术 . 14 2.4 全球业务多点开花,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 . 18 三、三、 合资底部已现,重整旗

8、鼓再出发合资底部已现,重整旗鼓再出发 .20 3.1 上汽大众:ID.3 带动 MEB 放量,大众战略转型坚决 . 20 3.2 上汽通用:商务车优势突出,奥特能平台 2022 年量产 . 23 3.3 上汽通用五菱:宏光 MINI EV 引领小型新能源车市场 . 26 四、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8 五、五、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29 pOoQpNsMtPzRoMmPxOwOwP6M9RaQsQoOsQsQfQrRoPeRpPqPbRqQzQNZrMpQNZnRoN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

9、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3/ 31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及净利润 单位:亿元 . 6 图表 2 上汽集团主要销量构成 单位:万辆 . 6 图表 3 上汽集团净利润主要构成 单位:亿元. 6 图表 4 上汽乘用车销量结构 单位:辆 . 6 图表 5 上汽集团 2021 年 111 月新能源车销量结构 . 7 图表 6 上汽乘用车销量 单位:万辆 . 8 图表 7 上汽母公司报表营收与毛利率 单位:亿元 . 8 图表 8 飞凡汽车 R-TECH 高能智慧体. 8 图表 9 R 品牌 2021 年月销量 单位:辆 . 9 图表 10 搭载 R-TECH 的飞凡 R7 .

10、 9 图表 11 智己 L7 外饰. 9 图表 12 智己 L7 内饰. 9 图表 13 智己 L7 与主要竞争对手性能对比. 10 图表 14 智己当前车型开发推进情况 . 11 图表 15 上汽集团 SIGMA 架构 . 12 图表 16 荣威品牌销量 单位:万辆 . 13 图表 17 荣威 ME 系列首款车型荣威鲸 . 13 图表 18 SIGMA 架构首款 SUV 车型 MG ONE 外观 . 14 图表 19 SIGMA 架构首款 SUV 车型 MG ONE 内饰 . 14 图表 20 电子电气架构变化重构汽车价值链并加速软件迭代 . 15 图表 21 零束科技全栈 3.0 解决方案

11、 2024 上车,实现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器,可支持 L4+智能驾驶 . 16 图表 22 零束科技全栈 3.0 . 16 图表 23 Momenta 的“飞轮”模式. 17 图表 24 上汽与其他车企的自动驾驶系统对比 . 18 图表 25 上汽集团海外市场布局 . 19 图表 26 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增长迅速 . 19 图表 27 2025 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目标 150 万台. 19 图表 28 上汽大众销量/市占率 单位:万辆 . 20 图表 29 上汽大众营业收入/净利润 单位:亿元 . 20 图表 30 上汽大众 ID 系列销量 单位:辆 . 21 图表 31 大众 ID.

12、3 . 21 图表 32 上汽大众 ID.3 与主要竞争对手对比 . 21 图表 33 上汽奥迪 A7L . 21 图表 34 上汽奥迪 Q5 e-tron . 21 图表 35 大众未来收入为硬件+软件+电池与充电+移动服务 . 22 图表 36 大众汽车简化硬件平台 . 22 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4/ 31 图表 37 产品差异化由不同高价值模块组成 . 22 图表 38 大众电子电气架构路线图. 23 图表 39 大众软件自研比例提升至 60% . 23 图表 40 上汽通

13、用销量/市占率 单位:万辆 . 23 图表 41 上汽通用营业收入/净利润 单位:亿元 . 23 图表 42 2021 年 1-11 月 MPV 车型销量 单位:辆. 24 图表 43 奥特能平台电池包安全性设计 . 25 图表 44 凯迪拉克 Lyriq 外饰 . 26 图表 45 凯迪拉克 Lyriq 内饰 . 26 图表 46 Lyriq 与主要竞争对手参数对比 . 26 图表 47 上汽通用五菱销量 单位:万辆. 27 图表 48 上汽通用五菱营业收入/净利润 单位:亿元 . 27 图表 49 MINI EV 与主要竞品参数对比. 27 图表 50 五菱星辰 . 28 图表 51 银标

14、五菱 2021 年月销量 单位:辆. 28 图表 52 上汽集团重点公司经营业绩预测 单位:万辆、亿元 . 28 图表 53 上汽集团可比公司估值 . 29 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5/ 31 上汽集团高端新能源车上市在即,我们认为上汽集团站在一个边际改善的重要时点。对于上汽集团,我们有如下主要观点: 1) 自主高端智能车竞赛刚刚开始,自主高端智能车竞赛刚刚开始,窗口期仍在。窗口期仍在。2025 年之前国内智能车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电子电气架构总体还处于走向中央集成前的过渡阶段。上汽

15、自主 2022 年初推出高端纯电车型,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并不晚,上汽高端自主品牌新车搭载的智能化硬件属国内第一梯队,已公开的市区智驾视频显示其智能驾驶体验不输于人。另外从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来看,中国高端智能车市场空间较大,但目前玩家还不多,主要是特斯拉、新势力,其它车企的高端智能车品牌也在 2022 才开始陆续落地。上汽拥有丰富的资源来赋能自己的智能车高端品牌,两个高端智能车全新品牌独立运营,较早成立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五大中心,实现了智能网联技术的战略布局,在自动驾驶领域上汽是 Momenta 最大的机构股东,在量产车辅助驾驶和 Robotaxi 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上与 Mo

16、menta 紧密合作。 2) 解决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解决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释放活力。释放活力。上汽过去在自主品牌发展历程中走过一些弯路,但近几年上汽加快了体制改革步伐,整车品牌飞凡、智己独立运营,基于软件中心成立零束科技,从根本上解放体制束缚,激发团队活力,更好投身智能车竞赛中。上汽全面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到 2025 年将在智能电动等创新领域先后投入 3000 亿元,重点培育了14 家科创型公司,并积极筹划登陆资本市场,以改革激发创新转型的内生动力。管理层激励也逐渐市场化,强化干部队伍的激励约束退出机制,运用项目制、首席顾问等合作新模式,吸引更多的跨界领军人才。我国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

17、化发展的积极性强,上汽作为上海市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能如此快速推进体制改革适应新形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3) 合资车企业绩或已见底合资车企业绩或已见底,大众,大众 MEB与通用奥特能加持,与通用奥特能加持,电动车渗透率有望提升。电动车渗透率有望提升。过去几年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销量和利润下滑较大,上汽大众 MEB 开局不及预期。随着大众、通用自身转型战略的推进和供应链紧缺的逐步缓解,我们认为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基本面或已见底,2022 年两大合资公司将迎来业绩边际改善期。上汽大众方面,短期来看上市不久的 ID.3 有望成为大众 2022 年 ID 系列增长的新动能,

18、上汽奥迪未来三年将会推出四款新车型,有望成为上汽大众新的业绩增长点,长期看,大众汽车集团是转型动作最坚决的国际汽车巨头,大众依然有望在智能新能源时代赢得一席之地。上汽通用方面,三缸机已切换为四缸,品牌口碑有望重塑,GL8 在所在细分领域地位稳固,盈利能力稳居高位。上汽通用将在 2022年基于奥特能平台推出纯电车型,到 2025 年将打造 10 款,覆盖旗下三大品牌,奥特能平台有望成为推动上汽通用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强劲动能。 4) 自主高端自主高端新能源新能源品牌的成功有望成为公司市值的催化剂。品牌的成功有望成为公司市值的催化剂。自从2018 年上汽自主的光之翼高端突破失败后上汽集团股价一直表现

19、不佳,这几年公司自主电动车高端突破失利,加上两大合资公司销量利润下滑,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站在目前时点,上汽集团的高端智能纯电车蓄势待发,合资品牌纯电车陆续渗透,边际改善拐点渐行渐近,上汽集团有望迎来估值提升。 一、一、 简介:简介:自主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汽车行业巨头合资双轮驱动的汽车行业巨头 上汽集团前身可以追溯到 1955 年成立的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当时主要经营汽车零配件。1958 年,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后更名为上海牌)在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上海汽车工业由此从零配件进入轿车制造的时代。1985 年,与德国大众合资组建上海大众,合资生产桑塔纳轿车。1997 年,合资组建上海

20、通用,深化合资经营道路。2002 年,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和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上汽通用五菱,开始进入微型车制造领域。2006 年,上汽集团推出自主品牌“荣威”,上汽集团正式迈入自主+合资共同发展的时代。 上汽集团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物流、进出口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等。公司的整车业务主要包括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商用车等。零部件业务主要由下属子公司华域汽车开展。 2020 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销售 560 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 21.9%,集团营收 7421 亿元,位居世界 500 强第 52 位。 上汽

21、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6/ 31 图表图表1 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及净利润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图表图表2 上汽集团主要销量构成上汽集团主要销量构成 单位:万辆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自主业务长期亏损,利润主要来自合资企业以及投资收益。自主业务长期亏损,利润主要来自合资企业以及投资收益。上汽集团的自主业务(包括自主乘用车、商用车和本部费用等)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其利润主要来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

22、、华域汽车等企业。 图表图表3 上汽集团净利润主要构成上汽集团净利润主要构成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2014A 2015A 2016A 2017A 2018A 2019A 2020A 上汽大众 140 125 129 134 140 100 77 上汽通用 74 83 85 77 78 55 21 上汽通用五菱 26 25 26 27 21 9 1 华域汽车 27 29 35 38 47 38 32 上汽自主 -63 -65 -48 -45 -36 -71 -75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平安证券研究所 附:上汽自主盈利测算口径为母公司报表净利润-投资收益 二、二、 自主品牌分层发展、高端纯电车蓄

23、势待发自主品牌分层发展、高端纯电车蓄势待发 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目前主要由荣威、名爵贡献,20182020 年的公司两大自主品牌合计销量在 6670 万台之间,2021 年 111月,上汽乘用车销量接近 70万台。目前荣威品牌的主销车型主要包括 SUV车型 RX5、RX3、RX8、轿车 i5、i6,名爵品牌的主销车型包括轿车 MG5、MG6,SUV车型 MG ZS、MG HS等,其主销车型的售价主要在 815万元之间。 图表图表4 上汽乘用车销量结构上汽乘用车销量结构 单位:辆单位:辆 2018A 2019A 2020A 合计 701885 673255 657867 SUV 414421

24、 371839 342173 轿车 287464 301416 305338 MPV 10356 年度主销车型 SUV:荣威 RX5、RX3、RX8、Marvel X、MG ZS、MG HS、MG GS SUV:荣威 RX5、RX5 Max、RX3、 RX8、Marvel X、MG ZS、MG HS、MG GS SUV:荣威 RX5、 RX5 Max、 RX3、RX8、MG ZS、MG HS、MG 领航 05003003504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0920017

25、2019左轴:营业收入右轴:净利润005006007008002009200172019其他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7/ 31 轿车:轿车:荣威i6、荣威i5、荣威360、 荣威 950、 MG 6、MG3、MG GT 轿车:轿车:荣威 i5、荣威 i6、荣威360、荣威 950、MG 6、MG3、MG GT 轿车:轿车:荣威 i5、荣威 i6、科莱威、MG 6、MG 3、MG 5、ER6 MPV:荣威

26、 iMAX 8 资料来源:中汽协,平安证券研究所 过去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过去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2020年,公司新能源车销量 32万台,新能源销量占比 5.7%。2021年 111月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量达到 63.8万台,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 13.3%。但从销量结构来看,A00级新能源车宏光 MINI EV占比超过 60%,另外在荣威品牌新能源车销量结构中,售价不足 5万元的 A00级纯电车科莱威占比达到 50%左右,上汽过去在中高端新能源车领域一直表现欠佳。 图表图表5 上汽集团上汽集团 2 2021021 年年 1 11111 月新能源车销量结构月新能源车销量结构 资料

27、来源:中汽协,平安证券研究所 2.1 自主自主高端纯电高端纯电品牌品牌双箭齐发双箭齐发 历史证明历史证明上汽上汽自主有实力打造爆款单品。自主有实力打造爆款单品。从上汽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司不缺乏打造爆款车型的潜力。2016 年上汽与阿里合作推出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 RX5,首次定义了“互联网汽车”这一全新品类,RX5 一经上市便大获成功,上汽乘用车销量由 2015 年的17 万辆,增长到 2018 年的 70 万辆,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60%。 Marvel X探索高端纯电市场探索高端纯电市场折戟折戟。2018 年,荣威推出了全新纯电 SUV Marvel X,续航里程 370400 公里,

28、官方指导价26.8830.88万元,但此后 Marvel X销量不及预期,2019年销量仅为 2184台,宣告荣威冲击高端纯电市场失败,随后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进入平台期。 高端纯电冲击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这款产品与竞品对比优势不足,劣势明显:Marvel X续航里程偏低、售价偏高,在我国电动车发展的初级阶段,荣威当时的品牌溢价能力尚不足以弥补续航短板,因此未能承担起高端新能源车突破的使命。 宏光MINI EV61%荣威15%名爵6%大众ID5%飞凡3%其他10%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8

29、/ 31 图表图表6 上汽乘用车销量上汽乘用车销量 单位:万辆单位:万辆 图表图表7 上汽上汽母公司报表营收与毛利率母公司报表营收与毛利率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平安证券研究所 飞凡独立运营,主打科技路线飞凡独立运营,主打科技路线 上汽集团在 2020年推出 R品牌,并在 2021 年 10月正式独立运营,品牌名称改为飞凡汽车。上汽持有飞凡汽车 95%的股权,员工持股平台占 5%的股权。 2021 年 3月上汽集团发布了历时 5年研发, 总投入超 200亿元的 R-TECH 高能智慧体, 总结来说, R-TECH 是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

30、动力电池和充电补能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可实现硬件可插可换可升级,软件可买可卖可定义,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R-TECH 将首次搭载到飞凡 R7 上,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飞凡汽车的科技属性和品牌定位。 图表图表8 飞凡汽车飞凡汽车 R R- -TECHTECH 高能智慧体高能智慧体 自动驾驶 智能驾驶系统 PP-CEM,感知设备包含 1 个激光雷达、2 个 4D 毫米波雷达、6 个长距离毫米波雷达、12 个高清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标配高精地图、5G V2X,采用英伟达 Orin 芯片,算力达到500100TOPS。 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定义权交给用户。SOA软件平台:应用开发者可对汽车进行软件自定

31、义;AIoT 硬件即插即用,用户能够“像玩乐高一样玩车”。 动力电池 零热失控管理,电池支持换电与升级服务 充电补能 可快充、可快换、可升级、可互充; 充电 5 分钟,续航里程增加 135 公里; 建立“1 公里能源补给生态”,中心城区的用户在 1 公里的范围之内能找到飞凡汽车 APP 接入的公共充电桩; 2 分钟快速换电服务,成为继蔚来之后又一家向私人用户提供换电服务的新能源车企; 引入自动补给机器人 资料来源:飞凡汽车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主打主打中高端中高端新能源市场新能源市场, 市场空间广阔市场空间广阔。 飞凡汽车的品牌定位是覆盖荣威品牌无法覆盖到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 主打 “科技”标

32、签。从市场定位以及产品售价区间来看,飞凡与小鹏汽车具有一定的重叠,我们认为该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巨大,并且智能化对传统汽车的颠覆也最强烈,飞凡有望通过差异化的技术与服务与新势力展开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飞凡汽车的“开山之作”飞凡汽车的“开山之作”飞凡飞凡 R7拥有多项黑科技加持。拥有多项黑科技加持。飞凡目前在售的两款车型更像是基于荣威的纯电车型的改款升级,与荣威品牌并没有明显的区隔,从两款车型的定位以及销量来看,已经难以继续维持飞凡品牌的市场定位,飞凡品牌需70 0070802009200172019765 0%5%10%15%20%25%0

33、05006007008009002009200172019营业收入毛利率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9/ 31 要强有力的产品塑造品牌定位。飞凡独立后的首款车型飞凡 R7将于 2022年下半年上市,定位纯电轿跑 SUV,是首款搭载R-TECH 高能智慧体的车型。 飞凡 R7提供单电机、 双电机版本, 搭载容量为 77/90kwh的三元锂电池, 是首款搭载 R-TECH高能智慧体的车型。 多个智能硬件首发于飞凡, R7的科技硬件配置属于第一梯队,

34、 飞凡 R7搭载全球首发的 1550nm Luminar Iris激光雷达, 以及两颗中国首发的采埃孚4D毫米波雷达, 算力方面搭载的是英伟达的Orin芯片, 算力达到5001000TOPS。基于 R-TECH加持,飞凡 R7能够实现智能硬件实现可插拔、可扩展、可持续性的迭代升级;软件方面基于零束科技研发的“SOA 软件平台” ,支持可自定义,用户可定制专属数字化应用服务。 图表图表9 R 品牌品牌 2021年月销量年月销量 单位:辆单位:辆 图表图表10 搭载搭载 R-TECH的飞凡的飞凡 R7 资料来源:中汽协,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智己汽车智己汽车定位纯电豪

35、华、定位纯电豪华、探索自主品牌新高度探索自主品牌新高度 首创首创用户持股,实现员工与用户的双轮驱动。用户持股,实现员工与用户的双轮驱动。智己汽车成立于 2020 年 12月,上汽集团持股 54%,张江高科、阿里巴巴分别持股 18%,并将 10%的股份分为 5.1%的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和 4.9%的用户权益平台,实现核心员工和用户的双轮驱动。2021 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 智己汽车正式启动用户权益计划, 公司拿出 4.9%的股权收益回馈给为智己汽车贡献数据的用户,用于收集用户的“行驶数据”和“养成数据” ,通过用户共享行驶数据,解决自动驾驶长尾场景。 首款车型首款车型 2022 年一季度交付年一季

36、度交付,定位豪华智能纯电轿车,定位豪华智能纯电轿车。智己 L7 车身尺寸超过 5m,轴距达到 3.1m,风阻系数仅为 0.21,全系标配 93kwh 动力电池,续航里程 615km。同时是全球首款支持大功率无线充电的量产车型,支持最大 11kW 的充电功率,配合智能泊车,用户可以享受到高效快捷的补能体验。搭载华域汽车研发的 DLP 数字投影大灯可以自定义投射灯语、导航、警示等交互信息,ISC智能交互尾灯能够支持丰富多变的表情能力。内饰搭载 39英寸巨幅智慧场景屏和 12.8英寸中控屏。 图表图表11 智己智己 L7外饰外饰 图表图表12 智己智己 L7内饰内饰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

37、所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Marvel RER6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10/ 31 自动驾驶与自动驾驶与 Momenta深度合作。深度合作。智己 L7搭载 IM AD智能驾驶系统,芯片选择的是英伟达 Xavier 芯片,搭载 12颗高精度摄像头, 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同时智己L7拥有英伟达O

38、rin和三颗激光雷达的升级能力, 算力超过500TOPS,自动驾驶算法主要来自与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Momenta 的合作。 市区智驾路测市区智驾路测 40分钟全程分钟全程 0接管接管。 此前智己公布了智己 L7在上海市区的路测视频, 智己 L7在 40分钟的自动驾驶过程中,全程 0接管,路况包括市区拥堵路、高速路、上下匝道、人车混流道路等各种复杂驾驶场景,这充分显示了 Momenta和上汽集团在自动驾驶方面合作的实力。 配置丰富,性能参数强劲。配置丰富,性能参数强劲。智己 L7搭载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后桥的主驱电机同时采用了 8层 Hair-pin扁线绕组和直瀑式油冷两项前沿技术,百公里加速

39、3.87s。搭载 Brembo高性能对向四活塞全铝卡钳和倍耐力 P ZERO高性能轮胎,百公里制动距离 32.69m,同时智己 L7还拥有稳态最大侧向加速度 0.968g的极限操控能力,支持四轮转向,转弯半径仅为 10.8m。 智己智己 L7 全面对标蔚来全面对标蔚来 ET7,有望打开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市场空间。,有望打开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市场空间。智己 L7 是上汽集团整合其产业资源优势打造的一款高端纯电动汽车,从性能参数来看,L7无疑是一款硬件配置丰富、性能强劲的高端纯电轿车,与蔚来旗舰轿车 ET7具有很高的可比性,两款车在市场定位、车身尺寸、动力性能、硬件配置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自动驾驶方

40、面,低配版智己 L7 搭载英伟达 Xavier 计算平台,无激光雷达,但高配版 L7 拥有三颗激光雷达的升级能力,计算平台选用的也是与 ET7 同样的英伟达 Orin计算平台,ET7则全系标配一颗激光雷达。底盘方面,ET7搭载空气悬架,智己 L7则标配 CDC电控减震器,同时搭载后轮转向技术,转向更加灵活。动力系统方面,智己 L7标配 93kwh电池,比 ET7的 75kwh更具优势,入门版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都更有竞争力,智己 L7 低配版采用后驱单电机,续航里程可以达到 708km,ET7 则全系搭载双电机四驱。座舱方面,智己 L7搭载的是 12.8英寸中控屏以及可升降的 39英寸的巨幅场景

41、屏,蔚来在屏幕尺寸上稍逊,但搭载有蔚来专属的 NOMI人车交互系统。总体来看,智己 L7 与 ET7 各有优势,两款车是 2022 年国内高端纯电轿车市场的重磅车型。在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始终难以突破中高级轿车的天花板,而在智能新能源时代,以小鹏 P7、比亚迪汉 EV 为代表的中级轿车在 2021 年已经占据相当份额,接下来定位更高端的智己 L7 和蔚来 ET7 有望在 2022 年进一步打开高端轿车的市场空间。 图表图表13 智己智己 L7与主要竞争对手性能对比与主要竞争对手性能对比 智己 L7 ET7 极氪 001 小鹏 P7 交付时间 1Q22 2022.03 2021.10 2020.

42、04 售价(万元) 40.88 (预售价) 44.852.6 29.936.8 21.9940.99 长(mm) 5098 5098 4970 4880 宽(mm) 1960 1987 1999 1896 高(mm) 1482 1505 1560 1450 轴距(mm) 3100 3060 3005 2998 电池容量(kwh) 93 75/100/150 86/100 60.2/70.8/80.9 续航里程(km) 615 550/705/1000+ 526/606/712 480/586/706/670/562 最大功率(kw) 425 (双电机) 480 (双电机) 400(单电机) 2

43、00(单电机) 196(单电机) 316(双电机) 百公里加速(s) 3.87 3.8 3.8/6.9 6.7/4.3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根据智己统计数据,预订智己 L7 的天使轮用户中,年龄集中在 26 岁至 40 岁之间,40 岁以下人群占比超 72%,整体呈年轻化态势。另外,天使轮用户中,增换购用户占比 78%,其中 75%以上拥有以 BBA 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即近 60%的天使轮用户是传统豪华车主。我们认为,智己作为全新的汽车品牌,首款车型智己 L7 在配置性能方面竞争力较强,在起步阶段的用户运营和品牌塑造也较为成功,作为上汽集团首款豪华智能纯电动车型,在公司自主

44、品牌向上突破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11/ 31 品牌定位高举高打,发展思路或可借鉴蔚来汽车品牌定位高举高打,发展思路或可借鉴蔚来汽车。智己在 2022 年将推出两款新车,除智己 L7 外,三季度智己还将推出第一款 SUV 车型智己 LS7。智己定位豪华纯电品牌,目前该市场的玩家主要包括特斯拉、蔚来以及理想汽车。我们认为智己的发展思路或许可以借鉴蔚来品牌的发展历程, 2022年智己将通过两款高端车型培育起市场认知, 从 2023年起或将推出售价相对较低的车型,进

45、而扩大市场规模,这与蔚来品牌的发展思路大致是相同的。 图表图表14 智己当前车型开发推进情况智己当前车型开发推进情况 资料来源:智己汽车,平安证券研究所 看好看好公司高端新能源车发展,飞凡、智己有望成为公司市值催化剂公司高端新能源车发展,飞凡、智己有望成为公司市值催化剂 智能车发展窗口期仍在智能车发展窗口期仍在, 飞凡智己飞凡智己 2025年年销量销量有可能达到有可能达到 60万台销量万台销量。 我们认为 2025年之前国内智能车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上汽集团在 2022年将推出高端智能纯电车型,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并不晚,而且新车搭载的智能化硬件以及智能化体验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从市场的竞争格局来

46、看,目前智能高端纯电的竞争尚不激烈,从 2022年开始传统自主品牌成立的高端新能源车将陆续落地,主要包括上汽智己/飞凡、吉利极氪、长城沙龙、长安阿维塔等。另外新能源车目前“哑铃形”的销量结构显示新能源车的消费结构还不成熟,与传统车的“纺锤形”结构还有很大差异。上汽集团规划到 2025年集团新能源车销量将超过 270万台(包含自主与合资品牌) ,以飞凡、智己为代表的高端纯电品牌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上汽集团在汽车产业链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是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所不拥有的优势。考虑到公司即将推出的新车数量 (估计飞凡汽车将有 4款车在 2023年年底前面世,智己已公开披露的车型有 3款) ,

47、并考虑对标车型目前销量规模,我们预计到2023 年底智己、飞凡的年销量分别达 10万台左右,到 2024年两品牌年销量分别达 20万台,2025年两品牌年销量分别达30 万台。 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成功有望成为公司市值的催化剂。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成功有望成为公司市值的催化剂。随着智己、飞凡新车上市,上汽自主业务有望获得市值重估,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估值可参考吉利汽车的极氪科技,极氪科技目前估值接近 600亿人民币,极氪 001于 2021年 10月开启交付,2021 年内累计交付 6007 台,估计单车成交均价 34 万元左右,规划是 2025 年实现 65 万台销量。 2.2 荣威荣威名爵

48、探索个性消费趋势名爵探索个性消费趋势 SIGMA 架构开启上汽乘用车智能新时代架构开启上汽乘用车智能新时代 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12/ 31 上汽早在 2010年就启动了 A架构的开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架构开发经验,在 A架构基础上,上汽于 2015年正式启动了第二代架构的开发,并命名为 SIGMA,相较于 A架构,SIGMA架构新增了驱动架构及智联架构。SIGMA作为上汽集团面向智能时代开发的全新一代架构,不仅代表着燃油车时代的终极高度,也奠定了上汽进入智能时代的起始厚度。 车

49、型覆盖方面,车型覆盖方面,SIGMA架构是上汽集团研发的智能全球模块化架构,通过百余种高价值模块梯度柔性组合,SIGMA可打造家用、运动、越野等多种风格的车型,满足用户的多场景、多元化使用需求,SIGMA 架构的轴距范围为 26003050mm,轮距范围 15501700mm,可以覆盖从 A级到 D级 4个尺寸级别,覆盖 SUV、轿车、MPV等 5大品类,实现紧凑级到中高级的全覆盖。 动力系统方面,动力系统方面,SIGMA架构可支持燃油、电动和氢动三大能源组合,可提供 9大动力类型和 18款动力组合。为主力车型所提供的新一代发动机,响应速度比上一代提升 20%;混动四驱车型最大输出功率 510kW,百公里加速仅需 4.5 秒,实现极致的动力性能;新一代 CVT和湿式 DCT,传动效率高,响应快,换挡更平顺。 底盘方面,底盘方面, SIGMA架构能提供多种前后桥组合, 打造运动、 舒适及经济多种驾驶模式, 满足多种驾驶风格需求。 同时, SIGMA架构乘坐空间效率最高可达 70%,能让造型发挥到极值。 安全性方面,安全性方面,SIGMA架构在安全上进一步升级,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高达 87%,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和保险星级,在安全方面可以比肩国际品牌。 智能化方面,智能化方面,SIGMA架构采用了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融合 CAN FD、千兆以太网、5G等不同的网络通讯技术,确保车辆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上汽集团-公司深度报告:自主高端纯电车箭在弦上-220106(29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