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复旦智库:共识与分歧:美国各界对华科技政策态势与评估(12页).pdf

编号:14268 PDF 28页 1.0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复旦智库:共识与分歧:美国各界对华科技政策态势与评估(12页).pdf

1、 共识与分歧:美国各界对华共识与分歧:美国各界对华 科技政策态势与评估科技政策态势与评估 复旦复旦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展研究院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 20202020 年年 3 3 月月 1010 日日 2 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 沈逸沈逸、江天骄江天骄、吕雅吕雅、陆滨陆滨、雷婷雷婷、朱嘉豪朱嘉豪 3 目目 录录 一、一、 大国竞争焦虑下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不同观点呈现同质化大国竞争焦虑下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不同观点呈现同质化 倾向倾向 . 4 4 二、二、 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关于华为公司的案例分析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关于华为公司的案例分析 . 12

2、12 三、三、 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科研与人员交往受限的案例分析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科研与人员交往受限的案例分析 1717 四、四、 美国激进对华科技战略的影响美国激进对华科技战略的影响 . 2121 五、五、 可能的对策: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与推进合作可能的对策: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与推进合作 . 2525 4 在中美关系的发展沿革中,科技交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期,中国启动自身的改革开放进程以来,中美两国在科技 领域的关系和互动,就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领域。一般认为,这个领域的中美 关系, 能够以相对稳定的方式延续进行,并成为测量中美两

3、国战略关系健康与否 的关键指标之一。需要说明的是,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始,中美两 国的科技关系,从来都不是在一片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客 观属性,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变化,又被赋予关键的指标含义,用于观察中美关 系在某个时间范围内的总体特征,及其在可见的将来持续演变的客观态势。 科学技术本身具有的多重属性,及其与当代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的 复杂耦合,为分析和研判相关政策的中长期后果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但总体来看,中国与美国这样的国家,在科技领域更多的推进合作,而不是为科 技合作设置更多不必要的人为的障碍,是一种相对容易达成的共识,但是这种共 识在落

4、实过程中, 常常在具体政策制订、 落实以及践行过程中持续遭遇各种阻力, 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存在。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从 2016 年以来,中美两国在科技政策及其相关领域的 务实合作,特别是一些在具体合作中形成的具体而赋予弹性的机制,正日趋遭遇 来美国国内各种声音的冲击。一些建立在错误且过时的思想上的认知,以及由这 种认知支配和主导的某些具体的行动, 将不可避免的威胁中美两国已经在科技取 得的合作与进展。克服这些错误认知,重新将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拉回到 更加健康和良性的轨道上来,进而实现对中美两国分歧的建设性管控,正变得越 来越重要。 一、大国竞争焦虑下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不同观点呈现同质化倾

5、向一、大国竞争焦虑下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不同观点呈现同质化倾向 自 2008 年经济危机以来, 美国实力相对衰弱而中国快速崛起是客观的事实。 5 造成这种崛起的原因,在 2013 年以后,逐渐聚焦到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商业 机密以及高科技的窃取。虽然这种观点的内生逻辑是极为可笑的,但是,因为美 国国内对于中美实力的迅速接近普遍表示担忧, 所以国家安全焦虑迅速造成了比 较强烈的反应。尤其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通过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和国防战略报告等重要文件,大肆渲染“大国竞争”时代的到来,并明确将 中国列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1除了地缘政治方面的持续博弈之外,中美贸易摩 擦升温给两国关系带来了“

6、脱钩”的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屡屡制裁中国高 科技企业、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并限制中美学术交流和人员往来,这种恶性 竞争正逐步向科技领域蔓延。 尽管目前中美两国顺利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 但美方对中国的技术封 控正在持续强化。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以及网络 安全等相关问题无疑将成为双方第二阶段经贸谈判中的重点。总体上,美国各界 对中国科技发展威胁到美国的领导地位达成基本的共识, 但在具体的应对措施以 及如何协调各界的利益诉求方面仍存在广泛分歧。 通过对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以及 相关科技政策的观点进行综述, 或能够为中美关系在科技领域的走向提供一些线 索。 美国国安会

7、前东亚事务资深主任贝德(Jeffrey Bader)早在 2016 年就提出,在 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美国对华战略选择可以归为三种框架:迁就、遏制 与第三种介于前两者之间的措施。2具体到美国对华贸易与科技政策上,美国国 家亚洲研究局(NBR)的博斯塔尼(Charles W. Boustany)和傅莱堡(Aaron L. Friedberg) 提出四种政策选项: 持续接触 (维持现状) 、 协商解决、 部分限制 ( “半 1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8、 18,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anuary 19, 2018, https:/www.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 -

9、Summary.pdf 2 Jeffrey A, Bader, “A Framework for US Policy toward China,” Brookings Institute, October 10, 2016, 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a-framework-for-u-s-policy-toward-china-2/ 6 脱钩” ) 以及遏制战略 ( “全面脱钩” ) 。 3此处的遏制战略建议美国恢复过去冷战时 的战略姿态,即大幅减少与中国的贸易、投资、人员往来和技术转让,基本等同 于全面“脱钩” 。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J. St

10、apleton Roy)是维持现状并持续对华接触政策 的支持者。他曾多次建议美国政府回顾中美建交时期的宝贵历史经验,基于现实 主义而非价值观的考虑,通过对华接触谋求共同利益,这才是真正维护美国利益 的做法。4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科技问题专家刘易斯(James A. Lewis)同样认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的说法并不可靠。尽管美国在科技领 域的领导力出现下滑,但中美依旧存在相互依赖关系,而且中国对美国等发达国 家的出口市场和先进技术的依赖更大。因此,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基于互信互惠的 伙伴关系合作解决争端。5 所谓协商解决总体上与持续接触一派的观点比较接近, 但同时要求建立有效 的

11、协商机制以加强危机管控, 从而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布鲁金斯学会的亚洲问 题专家何瑞恩(Ryan Hass)认为,尽管中美两国长期处于相互依赖的状态,但同时 伴随着竞争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设计管控相关竞争领域,防止其外溢和升 级。尤其在科技领域,中美应当协商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竞争行为准则,对具有 未来性的技术(如新能源汽车)开放合作空间,共同设立市场标准。6 虽然对持续接触或协商解决持谨慎乐观态度的温和派不在少数, 但对中国采 取激进的科技战略的声音在美国两党精英之中越来越有市场, 并推动了近两年来 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对华科技战略的转变。而在激进派的内部,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3 Charles

12、W. Boustany and Aaron L. Friedberg, “Answering 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 Preserving Power, Enhancing Prosperit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February 20, 2019, https:/www.nbr.org/publication/answering-chinas-economic-challenge-preserving-power-enhancing-prosperity/ 4 J. Stapleton Roy, “

13、Did America Get China Wrong? The Engagement Debate,”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2018, 5 James A. Lewis,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China,”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November 30, 2018, https:/www.csis.org/analysis/technological-competition-and-china 6 Ryan Hass, “Principle

14、s for Managing US-China Competiti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August 2018, 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principles-for-managing-u-s-china-competition/ 7 为“半脱钩”和“全面脱钩”两大派别。其中, “半脱钩”要求对中国科技发展 采取外科手术式的部分限制,即不是整体上打压中国,而是在关键技术领域进行 对华限制,并对中国在科技领域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加强防范。美国联邦调查局 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指出, 应对中国

15、构成的长期威胁不意味 着不与中国进行经济往来、不接待中国游客、不欢迎中国学生、不与中国共处, 而是当中国违反美国法律和公认的国际规则时,美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追 究责任,并保护美国的创新和价值观不被破坏。因此,美国通过国内立法或是推 动国际规则制定的方式来遏制中国的科技崛起是必要且可行的手段。7美国国家 亚洲研究局(NBR)的博斯塔尼 (Charles W. Boustany) 和傅莱堡 (Aaron L. Friedberg) 在部分脱钩:应对中国经济竞争的美国新战略报告中提出了具体的科技脱钩 措施。 他们建议华盛顿避免华而不实的关税协议,要求中国在更为根本的产业政 策上做出让步,同时加

16、强应对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和渗透,并防止中国获取关键 技术。因此,美国应当推行更加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并限制部分中国产品、资 本和人员流向美国。8 部分限制政策的支持者提出了两大政策依据。 一是认为过分夸大 “中国威胁” 与渲染对中国的技术恐慌会反害自身。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所长 亚当珀森(Adam Posen)提出,真正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是相对有限的,完全 可以凭借严格且具有针对性的出口管制措施对尖端技术进行保护, 而全面管制是 行不通的。目前华盛顿的过度反应已然陷入一种对中国的“红色技术恐慌” (red tech scare) ,或将损害美国自身长期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竞争力

17、。9美国前助理 7 Christopher Wray, “FBI Director Christopher Wrays Opening Remarks: China Initiative Conferenc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February 6, 2020, https:/www.csis.org/analysis/fbi-director-christopher- wrays-opening-remarks-china-initiative-conference 8 Charles W. Boustany

18、and Aaron L. Friedberg, “Partial Disengagement: A New US Strategy for Econom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 November 4, 2019,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https:/www.nbr.org/wp- content/uploads/pdfs/publications/sr82_china-task-force-report-final.pdf 9 余东辉,中评关注:美专家吁政客莫煽动红色技术恐惧,中国评论新闻网, 2019 年

19、7 月 23 日,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18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 Jane Perlez, “F.B.I. Bars Some China Scholars from Visiting US over Spying Fears,” New York Times, April 14, 2019

20、, 20 Stu Woo and Kate OKeeffe, “Washington Asks Allies to Drop Huawei,” Wall Street Journal, November 23, 2018, 21 James Dobbin, “Engagement vs. Competition: The China Policy Debate,” RAND Corporation, December 31, 2018, https:/www.rand.org/blog/2018/12/engagement-vs-competition-the-china-policy-deb

21、ate.html 22 James L. Schoff and Asei Ito, “Competing with China 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October 10,2019,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19/10/10/competing-with-china- 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pub-80010 12 备脱离美国自主进行科技研发的能力,脱钩的预设前提是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

22、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主要依靠对美国的“窃取” ,因此脱钩战略可以有效的阻断 中国实力整体提升,威胁美国优势地位的过程;第二,中国本质上是极为脆弱, “脱钩”尽管会导致美国遭遇损失,但必然会导致中国承担更大的代价,因此唯 一的结果是在短期内的快速崩溃, 而那时美国的相关企业以及技术专利等可以以 更加优厚的条件,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市场,更多的份额,其汇报足以弥补这些企 业支持美国政府脱钩政策所需要支付的经济成本。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因为过于乐观的相信所谓遏制战略会迅速生效,所以 从本质上看,美国采取的具有某种脱钩隐喻的政策,具有分散性、碎片化和孤立 性特征。其中,指向中国的华为公司的实践,具有某种极

23、为重要的指标意义和象 征性。 二、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关于华为公司的案例分析二、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关于华为公司的案例分析 华为是当前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因为其在 5G 领域的领军地位,被认为 是中国威胁美国战略优势的具象化代表, 亦是美国激进派要求防范和打压的重点 对象。对此,美国共和党国会议员迈克尔加拉格尔(Michael Gallagher)的话 颇具代表性: “美国及其盟友面临的最紧迫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就是华为始终坚 持主导 5G 领域。为了施加最大限度的压力,所有的选项都应该摆在桌面上。 ”23 目前,美国对华为的主要遏制措施包括:出口管制、司法起诉、禁用设备、联合 盟友抵制以及限

24、制科研交流等。 美国对华为的遏制政策是逐步升级的,表现为措施涵盖领域越来越广泛,实 施力度越来越猛烈, 并呈现出以司法手段打压升级的态势。 在出口管制方面, 2018 年 8 月, 2018 年出口控制改革法正式生效。该法案旨在以国家安全为由扩大 23 Alexandra Alper, “Exclusive: White House Considered Kicking Huawei Out of US Banking System -Sources,” Reuters, December 3, 2019, white-house-considered-kicking-huawei-out-o

25、f-us-banking-system-sources-idUSKBN1Y717U 13 商务部对相关新兴和基础技术的出口管制。242019 年 5 月 15 日,美国商务部宣 布, 将华为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命令未经批准的美国公司不得 销售产品和技术给华为公司。25这意味着美国从相对模糊的基于技术的出口管制, 转向了明确具有针对性的、对华为进行卡脖子式的供应链管控。但同时,多家华 为的供应商开始寻找美国出口管理条例里的“夹缝” ,并陆续恢复对华为的 供货。 在司法起诉方面, 2018 年 12 月 1 日, 加拿大警方应美国政府司法互助要求, 逮捕了在温哥华转机的中国华为公司副

26、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 导致中、 美、 加三国在司法、政治、外交领域关系紧张。2020 年 1 月 28 日,美国司法部以金 融欺诈的名义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设备美国公司、Skycom 技术有限公司 和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提出指控。 262 月 13 日,美国司法部又宣布以新罪 名起诉华为和孟晚舟,取代其于 1 月 28 日提出的起诉。2 月 13 日的起诉书增加 了对华为设备有限公司和华为在美国的研发子公司 Futurewei 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的指控。27新的指控包括了敲诈勒索和密谋窃取商业机密。而此前 的华为案以及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的主要起诉

27、理由是相关业务违反了美国对伊 朗的制裁。随着起诉对象的增多和起诉罪行的增加,华为案件的性质也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新的商业窃密指控涉及互联网路由器源代码、蜂窝天线技术和机器人 技术。美国指控华为及其美国研发子公司 Futurewei 公司从 2000 年起侵占加州 北部一家公司的互联网路由器操作系统源代码、 用于与路由器通信的命令以及操 24 US Congress, “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 of 2018,” August 13,2018,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5th- congress/house-bill/5040 2

28、5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nnounces the Addition of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o the Entity List,” May 15, 2019, 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19/05/department- commerce-announces-addition-huawei-technologies-co-ltd 26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Chinese Telecommunicat

29、ions Conglomerate Huawei and Huawei CFO Wanzhou Meng Charged with Financial Fraud,” January 28, 2019, https:/www.justice.gov/opa/pr/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s-conglomerate-huawei-and-huawei-cfo-wanzhou-meng-charged-financial 27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s Conglomerate Huaw

30、ei and Subsidiaries Charged in Racketeering Conspiracy and Conspiracy to Steal Trade Secrets,” February 13, 2020, https:/www.justice.gov/opa/pr/chinese-telecommunications-conglomerate-huawei-and-subsidiaries-charged- racketeering 14 作系统手册, 然后将华为自己的路由器以比该美国公司产品更低的价格在美国出 售。 此次对华为的打压升级意味着今后以知识产权窃取为由针对中

31、国企业和个人 发起的指控会更加频繁,成为一种新常态。而此次起诉升级也将给孟晚舟案的结 案增添新的不确定性。 在禁止采购方面,2018 年 8 月 1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2019 财年国防 授权法案 ,其中明确禁止任何美国政府部门使用中国华为与中兴两家公司的产 品。28到了 2019 年 5 月 1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以“科技网络安 全”为由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向美国商务部赋权,禁止美国公司购买“外 国敌人”生产的电信设备和相关技术,为禁止美国企业与华为的业务往来铺平道 路。 292020 年 2 月 27 日, 美国参议院一致投票通过 安全和可信电信网络法案 , 将向

32、相关电信运营商支付 10 亿美元, 以拆除和更换现有的华为和中兴网络设备。 30 在限制科研交流方面, 2019年5月29日,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在其中文官网发布的一份中英文声明表示, 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条例限制了华为 公司及其员工无法参与 IEEE 一些通常不向公众开放的活动,包括对出版物的同 行评议和编辑过程。IEEE 表示,由于违反出口管制条例的行为将受到重大的民 事或刑事处罚,因此 IEEE 必须遵守美国及其他地区管辖权内规定的法律义务。 31这是美国利用其国际影响力限制华为的国际科研合作和长期人才培养的标志 性事件。 在联合盟友限制华为方面,自 2018 年以来

33、,美国通过“五眼联盟” 、北约等 28 US Congress,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9,” August 13, 2018, https:/www.congress.gov/115/crpt/hrpt676/CRPT-115hrpt676.pdf 29 White House, “Executive Order on Secu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Supply Chain,” May 15, 201

34、9,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executive-order-securing-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services-supply-chain/ 30 John Hendel, “Congress Approves $1B for Rural Telecom Companies to Ditch Huawei,” Politico, February 27, 2019, 31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

35、ers, “Compliance with US Trade Restrictions Should Have Minimal Impact on IEEE Members around the World,” May 29, 2019, https:/www.ieee.org/about/news/2019/compliance-with-us-trade-restrictions.html 15 同盟体系,在全球对华为展开舆论攻势,施压各国政府不要使用华为设备。所幸 目前英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在遏制华为的问题上采取了更为务实和灵活的政策。 总体上,美国对华为的遏制是残酷并收获了一定效果的,不

36、仅限制了华为在 美国开展正常的业务,并且一定程度上对华为进行了多领域、多国家的全方位封 锁。尤其是出口管制造成的技术封锁,对华为的自主创新能力带来显著的挑战。 其结果要么拖垮华为,要么迫使华为成长为更加成熟的世界级高科技企业。需要 指出的是,尽管美国对华为的供应链管控可能迟滞华为前进的脚步,但更有可能 损害自身的利益,从而引起国内不同利益团体的争论。2020 年 1 月 24 日,因为 遭到美国国防部和财政部反对, 美国商务部撤回了此前提议的对美国企业通过海 外机构向华为供货的限制措施。32美国国防部认为,限制美国企业与华为的商业 往来,将损害美国企业的利润,从而导致美国企业研究经费的下降,不

37、利于美国 企业提升其技术竞争力。同样的,部分美国企业也反对限制向华为供货,认为这 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刘易斯进而主张 美国政府对相关限制措施进行精确的成本和收益评估。33中国市场对于美国企业 来说至关重要。 过去美国采取通过切断供应链的方式打压华为, 其成效并不明显, 反而加快了华为等中国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实现国产替代的步伐。 表一表一 美方打压华为主要事件整理美方打压华为主要事件整理 时间时间 措施措施 2018 年以来 美国通过“五眼联盟”、北约等同盟体系,在全球对华 为展开舆论攻势,施压各国政府不要使用华为设备。 2018 年 8 月 13 日 特朗普

38、签署2019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强化 CFIUS 审查海外投资的能力 32 Julian E. Barnes and Adam Satariano, “Tougher Huawei Restrictions Stall After Defense Department Objects,”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4, 2020, restrictions.html 33 James Lewis, “The Real Costs of Huawei Technology: A Conversation with James Lewis,” Center for Stra

39、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ttps:/www.csis.org/podcasts/chinapower/real-costs-huawei-technology- conversation-james-lewis 16 2018 年出口控制改革法生效,以国家安全为由 扩大商务部对相关新兴和基础技术的出口管制 明确禁止任何美国政府部门使用中国华为与中兴 两家公司的产品 2018 年 12 月 1 日 加拿大警方应美国政府司法互助要求, 以公司涉嫌违反 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为名,逮捕华为 CFO 孟晚舟,导 致中、美、加三国关系紧张。 2019 年 5 月

40、15 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禁止美国公司购买 “外国敌人” 生产的电信设备、技术,为禁止美企与华为的业务 往来铺平道路。 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 实体名单之列,命令未经批准的美国公司不得销售 产品和技术给华为公司。 2019 年 1 月 28 日 美国司法部以金融诈骗起诉孟晚舟。 2019 年 2 月 13 日 美国司法部以敲诈勒索和密谋窃取商业机密的新罪名 起诉孟晚舟,并在 1 月 28 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华为设 备有限公司和华为在美国的研发子公司 Futurewei 公司 的指控。 2019 年 5 月 29 日 由于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国际电气电子 工程

41、师学会 (IEEE) 禁止来自华为的员工担任旗下刊物 的审稿人或编辑。 2020 年 1 月 24 日 因遭国防部和财政部反对, 美国商务部撤回了此前提议 的对美国企业通过海外机构向华为供货的限制措施。 2020 年 2 月 27 日 美国参议院一致投票通过 安全和可信电信网络法案 , 17 将向农村电信运营商支付 10 亿美元,以拆除和更换现 有的华为和中兴网络设备。 三三、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科研与人员交往受限的案例分析部分限制与全面遏制:科研与人员交往受限的案例分析 除了打压科技企业之外, 美国政府正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与中国的学术交流和 人员往来。其主要措施包括三大类:一是使用签证武器,针

42、对特定中国技术专家 和学者,美国政府通过拒绝颁发签证或取消已有签证的方式阻止其进入美国,并 且禁止美国相关科研机构接收中国学者进行访问研究, 妨碍了中美之间正常的学 术往来;二是加强司法审查,美国政府通过司法部、联邦调查局等司法机关,对 其国内参与对华科技交流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以及中国在美科研人员进行严格审 查; 三是利用其它各种措施对学术科研活动进行干预。 从舆论传播和观感上来说, 此类措施令外界更多的联想起 20 世纪 50 年代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盛行时, 出现的 某些现象。 在使用签证武器方面,2018 年 5 月 29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从 6 月 11 日 开始, 将缩短给予中国公民的

43、美国签证期限以打击窃取知识产权的行为。新政之 下, 在技术领域学习和工作的中国公民将面临更严格的背景审查和更高的拒签率。 34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相较于 2015 财 年,2018 财年中国学生获得的留学签证数量下降了 54%。而美国工作签证 H-1B 首次申请的拒签率已经上升至 33%。35与此同时,对高科技领域的学术科研人员 交流限制进一步升级并扩大到社会科学领域。已有超过 30 位中国社会科学领域 的教授、 学术机构负责人和中美关系专家在 2018 至 2019 年一年内被取消了赴美 签证或被要求行政审查。36美方的这些举

44、措不仅为中国学生赴美求学设置了阻碍, 34 Josh Lederman and Ted Bridis, “AP Sources: US to Impose Limits on Some Chinese Visas,” Associated Press News, May 30, 2018, 35 Brittany Blizzard and Jeanne Batalova, “Temporary Visa Hol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cember 5, 2019,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https:/www.migratio

45、npolicy.org/article/temporary-visa-holders-united-states 36 Jane Perlez, “F.B.I. Bars Some China Scholars from Visiting US over Spying Fears,” April 14, 2019, New York Times, 18 而且使得众多学者无法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学术交流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而根据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发布的报告,2018-2019 学年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长率跌至 1.7%,为 1

46、0 年来最低。37 司法审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参与交流的人员进行审查。自 2018 年起,美国联邦调查局认为“千人计划”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并开始对参与 计划的科学家展开排查。38紧接着,排查升级为隔绝禁令。2019 年 2 月,美国能 源部发布的一份备忘录称,由于担心政府项目遭到泄露,美国能源部将禁止其雇 员、合同科学家和项目在研人员参加由“敏感”国家政府资助的人才计划。39很 快,部分华人科学家受到了驱逐。4 月 21 日,美国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以担心 中国试图“窃取”美国的科研成果为名驱逐了 3 名华人科学家。不久后,美国贝 勒医学院等 3 家机构也被要求对 8 名华人科研

47、人员开展调查。5 月 24 日,美国 埃默里大学宣布,该校医学院人类遗传系一对已工作了 23 年的华人教授李晓江 夫妇被正式解雇,其有着 10 多名员工的实验室也在一周前被突然要求关闭。更 可怕的是相关政策还引发了校园中的对立情绪, 增加了在美中国留学生和华裔师 生的不安。众多华人科学家也发布公开信,表达了自己被有色眼镜看待甚至对被 贴上种族标签的担忧。今年 1 月,美国司法部还对三名学者发起了相关指控,理 由是他们涉嫌在学术领域以不正当的方式帮助中国。其中,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 生物系主任查尔斯李波(Charles Lieber)于 1 月 28 日在其办公室被捕,检察 官指控他没有如实披露参

48、与中国千人计划并接受中国资助的情况。 第二名被指控 的学者名叫叶燕青(音译,Yanqing Ye) 。她目前在中国,被指控签证欺诈、做不 37 Wang Su and Yang Ge, “Growth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US Slows to 1.7% Amid Visa Worries ,” Caixin Global, November 19, 2019, studying-in-us-slows-to-17-amid-visa-worries-101485014.html 38 Michael Wessel, “Prepared Testimony of Michael Wessel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复旦智库:共识与分歧:美国各界对华科技政策态势与评估(12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相关报告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