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新零售

新零售

目录

新零售是什么

2016 年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纯电商时代很快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然结合,诞生真正的新零售。阿里巴巴创始人作为马云是“新零售”的第一个提出者,他指出新零售是以消费者的体验为核心,应用已有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将零售业的线上线下和物流配送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种零售新业态。由于新零售最早是在业界在探索零售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出,各个企业对于新零售的认识都是有所不同的[1]

(1)阿里巴巴集团:将消费者的体验作为核心,应用已有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将零售业的线上线下和物流配送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种零售新业态

(2)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本质在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通过经营模式的升级,释放顾客的购买力

(3)海尔电商:通过企业与顾客进行深度沟通,为顾客带来最佳的消费体验,改善整个零售业产业链结构

(4)苏宁云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为企业预测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为企业的生产制造提供充分的信息,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更为精准

(5)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新零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提高零售业效益和降低成本为目的,希望可以将科技应用到实体消费场景中的一种零售模式

新零售

新零售的内涵

(1)尊重“人”:即以人为本,识别消费者需求、联系消费者并与消费者产生互动,精准把握自身目标消费者的行为与习惯,进一步挖掘潜在需求。

(2)提供“货”:向消费者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和产品,进一步引起更大的纵向需求差异,从而将商品与服务一体化成为创造最大化消费价值的最佳途径。

(3)打造“场”:现代的消费者的平台多归属导致单一的场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意味着需要打造全渠道多种场景来连接线上线下,全方位、差异化的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高效服务。

(4)开启“循环”:这意味着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通过企业间合作创造价值,形成零售商间全面合作的“共享商业经济”,实现利益互补和利益共享资源,和谐的商业生态对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是合作共赢的存在。

总体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论是新零售贸易的重要特点,而且整体上新的零售贸易展现了动态工业创新,各种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经营形式,渠道的分割,资源集中和价值链调整方面的变化;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智慧零售、无人零售、人人零售的最终零售业态[2]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关系

(1)联系

尽管新的业态不断涌现,新零售发展始终都是以传统零售为根本。

一方面,两者的活动主体、核心要素未曾改变:自零售业产生至今,买家和卖家就分别是零售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即“人”要素;零售交易的内容是卖产品或者卖服务,即“货”要素;在零售交易发生时往往需要依赖一定的承载场所,即“场”要素。不论是传统零售业还是新零售,在交易过程中买方都是为了满足便捷、实用、舒适等各种需求,而商家都是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吸引消费者,实现盈利。因此两者的相同点是全都围绕“人、货、场”这三大核心要素进行,无论如何发展,其内在的本质都是以满足买卖双方的需求为目的,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直接面对消费者。

2017 年,我国商务部深度解读新零售认为其本质内涵仍旧是延续传统零售业的商业中介,旨在增进买卖双方“契合”,打破供求困境,最终,零售业中参与主体的目的也未曾改变。

(2)区别

“新零售”本质上是一个新的零售贸易概念的表现,是基于传统的零售贸易发展得来的,两者的核心要素都是“人、货、场”,但是其反应的顺序和方向有所变化。即传统零售业和新零售最大的区别为将“货-场-人”重构为“人-货-场”,确切达到消费领域反方向牵引生产过程中的新变革,意指早期传统零售市场由于商品货源不足在相当长的时段里格外注重“货”要素,而新零售则一切从“人”出发,最大限度地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新零售相比于传统零售来说更加离不开现代网络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与加持。在传统零售业中零售企业面对面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基础服务,然而在新零售背景下,零售企业依靠现代网络和新技术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产品和服务的高度升级、线上线下渠道的多样选择,还为消费者实现了脱离零售人员的自助购物式的自由体验,相比而言,传统零售业则将线上线下割裂,即便同时存在线下和线上店铺等多种经营平台,但却各自经营缺乏联系,两种渠道的负责团队的相互之间缺乏合作[2]

新零售

新零售特点

(1)引领新型服务

新零售背景下,零售商业功能从单向的线性订货向双向的服务转变,引领新型服务。新零售背景下,零售商的功能不仅是提供订货、卖货的商品交换职能,又增加了新型服务功能。对供应链的上游制造商来说,提供消费数据采集分析服务,充当生产智囊团,为上游制造企业提供消费者大数据,实现精准生产,生产向私人定制、“0”库存化发展,提高流通效率。对下游消费者来说,零售商不仅承担了传统的商品零售的售中、售后服务,还将服务内容进一步延伸,通过新兴技术采集并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大数据,得出最贴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组合,引导消费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并完成购买行为。另外,为消费者推送最精准的、最需要的购物内容,增加潜在购买需求和提高复购率。

新零售

(2)重塑零售经营形态

新零售背景下,通过调整商品、服务、环境等因素重塑零售经营形态。以更精准的消费者需求信息调整零售经营要素,建立线上、线下、移动、社交全方位的营销渠道,形成多触点、多维度的新型零售经营形态。与消费者多触点交互,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想买到购买,并且各个过程的体验都满意的过程。

新零售

(3)重构零售生态链

传统零售中供应链是典型的推式供应链,往往以生产商的生产量为起点,生产量决定配货数量,决定零售商进货数量,从而决定消费者可挑选的商品数量。而且,生产什么商品、生产多少数量,都来自市场调研和产能,往往存在滞后性和盲目性,流通到市场中,却不一定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从而导致生产过剩、资源浪费,流通效率低。新零售背景下,供应链的商业关系被重构,形成以消费者需求为起点的生态链伙伴关系,是典型的拉式供应链模式。一方面,零售商根据新兴技术,采集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消费潜在需求;另一方面,零售商将需求信息传递给上游供应商,使生产商根据需求合理安排产能,生产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盲目性。

新零售

(4)提升零售服务和效率

新零售背景下,由于零售商功能的转变,以消费者需求为起点,根据需求,重塑零售经营形态,提供更好的服务。根据需求,重构零售生态链,提高流通效率[3]

新零售发展历程

中国的零售行业大致经历了“集贸式零售—连锁店式零售—电子商务式零售—新零 售”四个发展阶段。历经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全球化趋势、互联网崛起等时代背 景,零售行业先后出现了百货、邮购、连锁、自选超市、大卖场、折扣店、购物中心及电商等多种业态[4]

新零售

(1)集贸式零售(1990 年以前):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增长但实际购买力不高, 消费者的功能性消费需求逐渐显现;商品供应能力受限于低效的物流方式以及运营 模式,产能效率低下,且信息的高度闭塞导致供需严重不平衡;零售业态主要为以百 货店、杂货铺为主的单一业态,特点是分散式、小面积、柜台售卖式的经营,经营效率低下,辐射人群有限。

(2)连锁店式零售(1990~2002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于商 品的多样化需求开始增长;商品供应体系包括物流体系以及分销体系趋于规模化,商 品的品类丰富性大大增加,且随着渠道力量的减弱,更多厂商开始研究消费者的购买 习惯;自 1992 年开始,中国允许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投资,中国形成了百货、超市、 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1996 年后又出现了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业态。

(3)电子商务式零售(2003~2015 年):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 渠道更多元化,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对商品的品牌度以及丰富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物流系统以及支付系统的完善大大降低了商品的流通周期,零售 终端的商品价格溢价减少;大量依托互联网的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 迅速崛起,电商模式从 C2C 发展到 C2C 与 B2C 等多种模式并存,虚拟的线上交易场合提高了交易的效率,扩大了消费者的辐射范围。

(4)新零售(2016 年以后):移动互联网逐渐渗透且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者越来 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线上零售业态的推陈出新加速其对线下零售业态的替代,消费 者更加注重实体零售场合的购物体验,个性化、娱乐化需求渐长;数字化的供应链管 理方式使得商品的生产、库存以及销售等环节的控制更加精细化,随着全城配送体系 的健全,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零售终端开启以“娱乐、互动、体验”为主的场景革命。

新零售发展趋势

(1)人性化零售:当前零售商品种类较为丰富,因此通过推陈出新获取流量的方式变得越发困难,零售的发展,未来会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顾客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组合。

(2)数据化零售:新零售的实现依赖于对消费者的全方位解读,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则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和定位,未来企业将既是零售企业同时也是大数据企业。

(3)无边界零售:传统零售的边界在于拥有线下店铺以及配置的工作人员,前者对地理位置有较高需求,后者则需劳动者具备一定技能;但随着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普及,无人零售可能将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

(4)可视化零售:消费升级时代下,人们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些已经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来说,通过记录各个环节数据,使消费者能够追溯商品出厂运输、配送的全过程,让购物变得更加安心。

(5)全渠道零售:新零售是线下与线上的融合,零售门店将加速与电商共享渠道资源,互相导流,在降低获客成本的同时增加用户粘性[5]

参考资料:

[1] 李冰莹. 新零售模式下生鲜超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 杨怡莹. 新零售背景下汽车后市场企业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21.

[3] 王少华. “新零售”背景下休闲食品零售业转型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0

[4]2022年新零售行业年度策略报告:解构“人货场”掘金新成长-211209(105页).pdf

[5]易宝研究院&;宜人智库:2018年新零售行业研究报告(32页).pdf

相关报告

因物创新咨询:新零售行业研究&;用户研究报告(60页).pdf

有赞:新零售营销密码(74页).pdf

【研报】2020年零售行业同城零售兴起分析研究报告(43页).pdf

创业邦研究中心:2018新零售白皮书(57页).pdf

careertu:2021海外电商新零售品牌增长攻略(39页).pdf

易观分析:2019中国旅游新零售市场专题分析(40页).pdf

新零售研究框架:后电商时代:阿里、永辉们的困局与破局(62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工业软件
下一篇:预制菜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