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

目录

数字经济是什么

数字经济的概念最早追溯至 《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承诺与危险》(Don Tapscott,1996)中对“数字经济”的描述,将数字经济划分为四个部分:“高度数字化的商品和服务、混合数字商品和服务、信息技术密集型服务产品生产”和信息技术产业。

OECD(2014)将数字经济视为一种广义的数字技术集群,从生态系统视角对数字经济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数字经济是一个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在经济社会领域发生持续数字化转型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至少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2016)从商业化运作层面解读数字经济,认为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相关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二是基于网络实现商业往来的电子商务业务,三是由数字经济使用者所创造和使用的数字媒体。BEA主要从互联网和相关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角度来定义数字经济。

G20 杭州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2016),其中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曼彻斯特发展信息中心的Bukht 和 Heeks(2017)撰文通过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来定义数字经济。第一,数字经济的核心是生产基础数字产品和服务的 IT/ICT部门,包含软件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等;第二,狭义的数字经济可以定义为经济产出当中完全或主要来源于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商品或服务;第三,广义的数字经济可以定义为信息通信技术在所有经济领域的使用,称为“数字化经济”。

英国研究委员会认为,数字经济是通过人、过程和技术发生复杂关系而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在数字经济中,数字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提供一种全球化的平台,促进个人和组织的相互交往、通信、合作和信息分享。

《澳大利亚的数字经济:未来的方向》中认为,数字经济是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和传感器网络等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球性网络化。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发布的《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社会信息活动的经济总和。具体而言,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关键资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紧密融合,形成了基础型、融合型、效率型、新生型、福利型五个类型的数字经济。

前瞻产业研究院在《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1]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我国长期跟踪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机构之一,其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当中对数字经济的最新定义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可见,数字经济建立在 3 个数字要素之上——即①数据资源;②现代信息网络;③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全要素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框架

OECD四层次框架——“核心-狭义-广义-数字社会”

OECD 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定义是市场研究引用最多的框架之一,其分“核心-狭义-广义-数字社会”四个层次定义了数字经济的框架。其中,核心定义是指数字内容、ICT商品、数字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主要包含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服务业等 ICT产业相关的经济活动规模。狭义定义是指依赖于数字投入的经济活动,主要包含数字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电子政务等利用数字化工具的数字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广义定义则是指对数字投入有明显作用的、GDP 生产边界内的经济活动,主要包含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服务业等数字化产业的经济活动规模。数字社会除包含前述范围外,还包含未被统计在 GDP 以内的其他数字化交易和活动,如免费的数字服务等。

数字经济“四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

中国信通院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指出数字经济四化内涵:

一是数字产业化。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数字产业化包括但不限于5G、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产品及服务。

二是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是融合的经济,实体经济是落脚点,高质量发展是总要求。产业数字化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三是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创新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数字化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运用数字技术,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的制度体系,创新服务监管方式,实现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等体制更加优化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数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等。数字化治理包括但不限于以多主体参与为典型特征的多元治理,以“数字技术+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以及数字化公共服务等。

四是数据价值化。价值化的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可存储、可重用,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是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

广义上的数字经济发展最早可上溯到 20 世纪 40-60 年代,以美国研制出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埃尼阿克为开端。尽管目前各方研究在时间划分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大体都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电子计算机诞生(20世纪 40-6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正式开始。早期计算机的硬件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演进,软件也经历了从机器、汇编语言到标准化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 BASIC语言的发展。总体上,电子计算机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体积缩小、价格下降、计算速度提高等进化。

(2)个人电脑时代(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90 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一步缩小了电子计算机的体积,个人电脑(PC)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开始进入中小企业和居民生活当中,并在商业领域广泛运用。这一阶段,个人电脑硬件向着便携式演进,半导体芯片领域快速发展,而软件则在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有诸多创新。

(3)PC 互联网时代(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21 世纪初)。伴随着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开始腾飞。从美国国防部 1969 年建立的阿帕网,到之后逐渐形成了 NSFnet、万维网等主干网。直到 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后推出“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发展阶段。以此为开端,网络浏览器的开发、搜索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硬件等领域都出现了突破性的创新,当下的诸多互联网巨头也是从此时开始起步。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速度、存储规模和网速等客观限制,很多商业模式在彼时得不到有效支撑,最终导致了 2000 年科网泡沫的破灭。

(4)移动互联网时代(21世纪初-2015年左右)。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网络经济以移动互联网的形式再度复兴。从 3G 到 4G 的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升级,以 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互联网企业平台化趋势愈发明显,共享经济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云计算于 2006年最早提出,并开始引领 IT技术的发展趋势。

(5)全面数字经济时代(2016 年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关键基础——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在制造工艺上不断逼近物理极限。传统的摩尔定律即将走到尽头,数字经济开始向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发展: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物联网概念;2016 年云计算进入全面爆发阶段,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迅速膨胀;2008年大数据被正式提出,目前已在政府决策、交通、物流、金融、电商、广告等领域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覆盖了从手机、平板、电脑,到机器人、VR、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此外、区块链、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纷纷涌现

数字经济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任务

(1)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

(2)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

(3)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增强数字化思维,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

(4)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大力推广协同办公、远程医疗等在线服务模式,深化共享经济应用,引导发展智能经济和新个体经济,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

(5)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

(6)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

(7)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8)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

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七大个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云计算:加快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以混合云为重点培育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云服务产业。

大数据:推动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可视化算法等技术创新,培育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完善大数据标准体系。

物联网:推动传感器、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培育车联网、医疗物联网、家居物联网产业。

工业互联网: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

区块链: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锥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人工智能:建设重点行业人工智能数据集,发展算法推理训练场景,推进智能医疗装备、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设计与制造,推动通用化和行业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推动三维图形生成、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动作捕捉、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行业解决方案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

2021年5月《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从统计上确定了数字经济产业的范围和概念。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

(1)数字产业化。可进一步分为四个领域,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以及相关的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二是 5G的建设和应用,试点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三是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尤其是政府将在“十四五”期间推动部分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四是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

(2)产业数字化。一是工业方面,主要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建设,推动工业各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尤其是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二是服务业方面,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三是农业方面,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3)信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快 5G 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 6G 网络技术储备,加快数据中心的布局。

数字经济部分政策

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政策支持,其中主要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十九大报告、中公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穆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奖施方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赀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

数字经济

除此之外,众多国家也发布了数字经济战略。在这场以 ICT 为基础的数字化浪潮中,全球不断加码相关政策,推进 ICT 基础设施持续升级。日本发布《ICT 基础设施区域扩展总体规划 2.0》,欧盟制定了到 2030 年实现欧洲数字化的路线,其中德国还提出《德国工业战略 2030》,美国积极推进先进制造等。

数字经济

参考资料

[1]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55页).pdf

[2]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78页).pdf

相关报告

阿里云&;鲸准研究院:数字生态产业助推共同富裕发展白皮书(30页).pdf

赛迪:2020中国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41页).pdf

数字岛:2019-2020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74页).pdf

腾讯研究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50页).pdf

贸发会议:2021年数字经济报告(英文版)(236页).pdf

中国信通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发展、路径与思考(91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AR(增强现实)
下一篇:数字孪生城市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