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

目录

数字乡村是什么

根据中国联通发布的《2021年中国联通数字乡村白皮书》[1],从本质看,数字乡村不仅是指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简单应用和叠加,而是利用数字经济理念,依托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通三农领域的信息壁垒,以信息流带动生产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重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激发乡村活力,从而推动乡村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数字乡村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乡村形态

数字乡村

《2021年中国联通数字乡村白皮书》指出,从数字化的角度看,数字乡村包含两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基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物理世界要素和活动所表达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数据建模实现对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服务等各方面的分析判断、形成响应策略并反馈执行,从而智慧地作用于物理世界。

(2)第二个层次是将农业、农村、农民所涵盖的物理世界要素和活动进行数字化表达,包括农业的各类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农村的空间地理信息、治理活动,农民的个体信息、生活活动等,采用数字化手段体现成数据。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

数字乡村的时代内涵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它在实际的落实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中呈现出从无到有,再到高速发展的过程形态,具体涉及政策、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社区综合服务三个方面:

(1)政策方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主要配套支持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年-2019年,这一阶段由于数字乡村的发展还停留在理论初期,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发展支持政策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延伸。

第二阶段:2019年-2020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一年,从理论学习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落地实施,再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国农业农村建设整体发展日趋成熟。

数字乡村

(2)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网络扶贫让新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了多赢。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我国2020年12月互联网普及率为79.8%,较2020年3月提升3.3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同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末,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宽带比例达到98%。

数字乡村

社区服务方面,我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在2018年出现指数型发展的拐点。2018年到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降低了城乡区隔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的社会福利差异化,使得农村居民真正意义上地分享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

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建设六大具体内容

(1)完善基础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加快,但各地普遍存在农民素养不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农村数据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农村数字基础还比较薄弱,应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数字产业化。

(2)扩大应用

对农民来讲,眼见为实,当下见效最好。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在农村普及较快,就是因为简单实用。淘宝村、微商村到现在的直播村出现,也是因为好应用推广。应着眼农业农村实际,开发更接地气、更简单实用的数字应用。

(3)改进治理

如何以成熟的数字应用与乡村治理体系相结合,在发展集体经济、民主监督、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是数字乡村发展重点探索的内容。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农村的政务服务数字化,未来很有前景

(4)人才培养

现在农村的问题,重要制约是没有人才,甚至有的地方连人也缺。特别是初期的示范引领者缺失,是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应结合乡村人才振兴,加大数字乡村复合人才的培养,支持数字乡村创新创业,推动数字乡村发展。

(5)探索经济新业态

通过深化制度机制创新,加强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让现代化技术和农村各领域各环节能够深度融合,推动农村生产的智能化,经营的网络化,提高农村的产出率、生产率机资源利用率。

(6)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适用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数字乡村战略发展阶段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给出了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四个阶段。“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第一个阶段:数字乡村建设确定初步进展

到2020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网络扶贫行动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第二个阶段:数字乡村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到2025年,4G在乡村进一步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逐步推广。农村流通服务更加便捷,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第三个阶段:数字乡村建设确定长足进展

到2035年,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明显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第四个阶段:全面建成数字乡村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实施数字乡村的第一阶段要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第二阶段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第三阶段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能力基本实现。

数字乡村与智慧乡村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智慧乡村是以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建立智能化文化、产业价值体系为目标,创造集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农耕养殖等多功能业态环境。

(2)内容范围不一致

数字乡村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治理,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产业发展,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服务等方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的抓手。

智慧乡村更多层面是“互联网+乡村”,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产业体系以及文化娱乐。

(3)不同的层级高度

2019年5月中办、国办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给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而智慧乡村更多的是智慧城市的延展,是一种发展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明确的目标要求,更多的体现在使用信息技术在乡村各个层面的运用。

数字乡村与智慧乡村的联系

二者的联系,数字乡村作为国家级的发展战略,从更为全面的角度阐述了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乡村,智慧乡村乡村只是其中的具体体现,数字乡村包含了智慧乡村的内容;其次二者都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数字乡村不仅依赖互联网技术还依赖卫星遥感、导航、大数据、地理信息等综合性更强的信息技术,而智慧乡村则更多的依赖于互联网技术[3]

数字乡村与数智乡村的区别

“数字乡村”主要强调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运用,而“数智乡村”概念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指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智技术,建设以乡村数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乡村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乡村产业数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生活智慧化,全面赋能农业生产、农村治理、农民生活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智乡村建设的总体内容是基于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要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激活各种要素,重构乡村现代经济发展形态.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乡村生活服务供给创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实际与规律,因而数智乡村并非智慧城市的翻版。

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建设。2018年9月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9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战略部署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数字乡村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和数字引擎,成为“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5月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作为数字乡村产业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为“数字乡村”建设明确重点任务、指明具体方向,对“数字乡村”建设做出4个阶段目标划分。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十四五”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并指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是“数字乡村”战略的有力支撑。

2020年1月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联合相关部委,于2020年7月相继发布《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统筹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并征集了117个县区作为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21年1月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

基于上述国家政策和文件精神指导,各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各项工作部署,已有22个省出台“数字乡村”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对促进“数字乡村”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各方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4]

参考资料:

[1]中国联通:2021年中国联通数字乡村白皮书(25页).pdf

[2]中通服设计:江苏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1)(69页).pdf

[3]数字乡村建设研究院.数字乡村与智慧乡村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4]苑东平,张小漫,徐明慧,等.数字乡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5):32-36.

数字乡村相关报告:

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116页).pdf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页).pdf

农业农村部: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 (2020年)(93页).pdf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指南(试行)(2021)(65页).pdf

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18)研究报告(76页).pdf

京东科技: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66页).pdf

中保协: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1)(74页).pdf

极数:2021年旅游助力中国乡村振兴研究报告(44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薪酬管理
下一篇:自由现金流量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