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知识产权服务业

知识产权服务业

目录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什么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将知识产权服务业定义为:“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特定领域等各类知识产权‘获权-用权-维权’相关服务及衍生服务,促进智力成果权利化、商用化、产业化的新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据此,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指以人的智慧成果依法取得的一定期限内的独占权——即智慧劳动者对其以知识、技术、信息资源依法取得的一定期限内的独占权,以这种权利的创造、加工、传播、运用中的申请、评价(估)、交易、保护、配置为主线所形成的新型服务行业。简而言之,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事务相关服务的行业即为知识产权服务业。

知识产权服务业

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类

知识产权事务包括各种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权利的维持放弃、复审无效、异议评审、诉讼打假、许可转让、质押保险、战略策划、信息检索与分析、信息加工、资产评估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与知识产权服务活动多种多样,基本集中在专利、商标、版权(包括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与原产地保护等知识产权领域。

(一)从知识产权取得、运用、维护的过程来分知识产权的服务

(1)代理服务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是将智慧劳动者得之不易的智慧劳动成果固化为受法律保护的一定期限的独占权——财产权利和名誉权,尽可能地为智慧劳动者争取最大化的权益。代理服务是知识产权的基础服务,是全部知识产权服务的开始和起点。知识产权代理制度是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施行多年同时出现的,并同时伴随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目前代理服务体系已非常成熟,代理服务的内容也已在群众中普及,目前我国已拥有数量可观的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员。国家知识产权局设有代理人资格考试,为代理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水平、业务能力强的代理人员。随着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建立和维护,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业管理规范。按照相关规定,如果要审批成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其机构名称都必须要有“代理”二字,比如“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专利代理公司”等,以此可看出代理行业的地位,但同时也对该行业造成了一定限制,不利于外延服务的开发和推广。

(2)咨询服务

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是为客户提供解决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知识产权创作之前所提供的帮助。提供咨询服务的个人或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决策提供专业意见,为有知识产权创作需求的企业在梳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搭建管理构架方面提供参考,是一种顾问及相应的客户服务活动行为。服务流程一般是先由客户提出知识产权问题或创作的方向和构思,服务主体(答疑方或服务人)给出知识产权问题或创作方向的建议或解决方案,双方通过彼此的沟通研究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确定未来知识产权创作的方向。

从广义上讲,任何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的请教、询问、商议等内容,以及双方问答等知识产权事件,对于问方来讲,都可作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目前我国对于知识产权咨询业务归纳在代理服务之中,但严格来讲,知识产权的代理和咨询行为有各自不同的法律范畴,从人员业务能力上看,可以为客户提供“代理”服务的人员并不一定能够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而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因难度大、要求高,需要从业人员有更宏观的行业视角及专业水平。

(3)知识产权交易服务

知识产权交易、转化的商用化服务则是帮助智慧劳动者运营其智慧财产,将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并投入到生产行业,是知识产权由“虚拟”变为实际的重要过程。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的交易和转让、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价值分析、涉及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服务、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专利许可贸易服务、商标许可贸易服务、植物新品种销售推广服务、植物新品种权许可服务、植物新品种权展示交易服务、版权使用报酬收转服务、版权贸易服务、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文化艺术、娱乐和体育有关的版权服务等。服务形式多样、行业经济效益和产值高,是非常活跃的市场行为。

(4)知识产权运用服务

主要是指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而产生的相关生产性的服务。包括专利技术孵化转移、融资与产业化、专利信息(包括专利检索和咨询、信息平台、数据库开发与运用、专利预警等)、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转化等。商标转让授权、版权使用、植物新品种的销售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国际协调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务。

(5)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主要是指为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及利益的独占(也包括反对不合理的垄断和诉权利人权利无效),围绕着行政和司法保护而产生的相关司法服务。知识产权的保护服务也是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是利用智慧劳动者已拥有的知识产权,在其保护范围内,对侵权主体进行维权、防止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维护其合法权益。

服务内容主要有:专利、商标和版权的诉讼、调解、仲裁、司法鉴定服务;为地理标志产品提供司法与行政保护服务,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涉外知识产权的诉讼,如应对美国特别301条款和337条款的诉讼应诉及调查等。

(6)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对信息量庞大的专业数据进行合并、分类以及更新,这些信息库为帮助创新主体的研发方向和思路提供意见,为创新主体提供最新商业研发动向建议。服务内容是提供信息的企业以自身开发的知识产权数据库为基础,按照客户要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对目前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例如专利信息服务就是以各企业通过自身建立起的专利数据库,通过对已授权(或驳回)的专利进行关键词、技术要求甚至用途等进行专业语言的修正后建立起能够快速检索的信息库,为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企业提供详细、客观的分析报告。

(7)知识产权培训服务

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为知识产权服务业输送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多方位优秀人才。服务内容是行业内的资深从业人员或专业教师对相关从业者进行的培训。这包括高校的培训、社会机构的培训和由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培训。培训内容多为专业教育、实务操作和技能传授。

(二)按照知识产权的具体分类其服务业范畴的划分,从行业分类上看,知识产权事务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事务。按照知识产权服务的具体内容还可有以下分类:

(1)专利领域的服务:主要包括专利申请代理服务(包括涉外代理),专利诉讼、调解、仲裁、司法鉴定、咨询、维权援助,专利技术孵化转移、投融资与产业化,专利许可贸易,专利技术(发明、实用新型)秘密与技术标准,工业产品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代理,专利行业社团等。专利信息服务包括专利信息传播平台、检索、咨询,专利专题商业数据库开发与运用、专利预警等。

(2)商标领域的服务:包括商标注册代理、转让、司法、咨询、信息、许可贸易服务,与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有关的工商服务,商标行业社团等。

(3)版权领域的服务:包括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文化艺术、娱乐和体育有关的版权代理、转让、海外作品登记、版权使用报酬收转、版权贸易等。计算机领域的软件登记代理、网络与信息服务等也应属版权服务业的范畴。

(4)植物新品种领域的服务:包括品种权申请代理、展示交易、品种权许,新品种咨询、销售、推广、信息提供及司法、社团服务等。

(5)地理标志与原产地保护领域的服务:包括为地方(区域)名、特、优产品申报地理标志提供咨询、策划和代理服务,在地理标志产品注册、产品质量证书、生产许可认证、计量与标准化管理、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此外还有涉及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信息检索与分析加工、教育、培训和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金融、现代商业和公共基础建设方面的服务都逐步进入了新兴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域[1]

知识产权服务业特点

作为科技服务行业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密集,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知识产权服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领域技能,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有序开展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管理、金融、法律等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为提升服务的效率,知识产权的服务还需借助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互联网技术。

(2)高附加值,满足多元化需求知识产权服务贯穿于各个服务环节,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在“互联网+”的时代,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它的服务载体、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时刻都在变化着,并且市场的需求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鲜明特点,和传统的相对单一化的服务需求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它也体现了智慧增值的过程,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价值远高于传统服务业。

(3)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知识产权服务的知识范围较广,几乎涵盖了一些前沿的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从业者在掌握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等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其他的能力,比如说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因为如此,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需要培养的人才,一定是能够吸纳各种知识、并能集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

2021年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报告选取了3775 家服务机构作为调查样本

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全国从事各类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共计约 7.3 万家。超过六成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区域。全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共创造营业收入超过2250亿元,同比增长4.5%,平均营业收入316.8万元。2020年新成立机构超过9500家,退出的机构数量约为6000家。2021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为86.5万人,较2019年底增长5.6%。我国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的人数增至53090人,执业专利代理师达23193人,年增长率为14.9%。

知识产权服务业2021年度大事件

(1)促进发展篇: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商务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申报工作、发布《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发布《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状况(2020年)》、启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制定

(2)强化监管篇:印发《关于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印发《落实2021年“蓝天”行动实施方案》、推进严厉打击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单案处罚超百万元、有效处置恶意抢注奥运热词商标申请代理行为、约谈整治3家平台型商标代理机构,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专利代理信用监管机制建设

(3)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篇:以“知识产权服务走基层办实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群众办事更方便,全面推行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延长报名时间,应对“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为视力障碍考生顺利参加考试提供服务保障

(4)资格考试篇:新增香港考点、发布《关于香港特区居民参加2021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的公告》、试点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2021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再创新高、2021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顺利举行

(5)机构管理篇:《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正式印发、发布《专利代理审批事项服务指南(2021)》、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及专利代理师人数稳步增长、专利代理两项行政审批工作“好差评”获100%好评率

参考资料:

[1]胡翔菲.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知识产权服务业相关报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42页).pdf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1 世界知识产权报告(英文版)(229页).pdf

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制度:大变局下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74页).pdf

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52页).pdf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产权组织事实与数据(中英)(66页).pdf

华为: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24页).pdf

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52页).pdf

抖音电商:2021抖音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报告(27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众创空间
下一篇:共享经济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