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

目录

创客空间是什么

创客空间又名黑客空间、创作空间,在英文翻译里有hackerspace、makerlab等叫法。空间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实验室,为有创意想法的人提供了平台,不同职业群体的创客用户在创客空间分享交流、协作互助,从而产生新的创意产品。这一概念最先出自于美国著名杂志《Make》,在这本书中从功能视角出发,定义创客空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理场所,亦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等多种功能,具有开放和交流性质的实验室、工作室以及机械加工室

有学者指出创客空间是创客运动的载体和存在基础,是指一个由创客群体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创新思想、分享创意和知识、开展合作来共同创造新事物的物理空间实验室。创客空间与人们在自己家中单独创造新事物的私人空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空间更强调是一个开放与交流、共享与合作,为兴趣相同的创客提供创造条件的工作空间。

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的价值

(1)当代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从知识地汲取到理论联系实际地活学活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单一的学习模式将不能满足复杂多元的新知识产品。然而,创客空间可以作为一个舞台将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人和平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创造出新价值。创客空间为创客们提供了实践机会,创客通过创客活动的过程也会因为各自知识和思想的碰撞,在批判思维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知、动作、技术、产品,提高效率促进创新;

(2)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型模式有效促进创客更好的拓展思维,创新创意。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趣味性,促进公共文化教育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化,提高了用户实践能力,丰富了知识吸收方式,而不单是扩大知识消费

(3)促进公共文化宣传教育,搭建平台,全民学习创新。使社会成员有机会接触到基础前沿尖端技术,了解新社会需求下的发展导向,通过多学科交叉协作推动创新发展,培养协作意识,引导创新性思维,激发群众创造能力[1]

创客空间的特征

作为一个教育空间,与传统的教室等传统教育空间相比,创客空间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创客空间通过配备开源软硬件设备,各种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等,为创客教育开展提供了开放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高质量的创客空间,一般面向所有学生开发,学生皆可进入创客空间进行创客活动。

(2)创造性。创客空间一直致力于为“基于创造的学习”服务。通过提供创造的场地、工具和技术等,让学生有条件和可能将自己的创意、想法制造出来,形成作品。

(3)协作性。创客空间提倡合作学习,通过设计具有高难度和挑战性的项目课题,加强了同伴间的分工合作。

(4)共享性。创客空间通过建立作品展示的功能区以及作品、经验分享的网站平台等,为学生的交流、分享提供场所和平台[2]

创客空间分类

(1)创客空间根据是否盈利分为公益类创客空间和商业类创客空间:公益类创客空间有柴火创客、DimSumLabs、蘑菇云创客空间等。该空间用户限制低受众广,多为政府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商业性创客空间有Techshop、京东·E世界、江南创客小镇等,通过向用户收取设备使用费、空间服务费、课程培训费及投资创业项目等方式获取经济收益。

(2)创客空间根据其运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或企业运营、学校运营、公共图书馆运营三大类。

①个人创办并运营的创客空间多以兴趣爱好为主,由一个或者若干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共同创办,还有一些创客空间是由企业投资建设并运营,属于盈利性创客空间;企业支撑的创客空间如海尔创客实验室、京东·E世界等主要面向社会,门槛要求较高。创客空间还有咖啡、餐厅、社区、工作坊等创客形式,例如IC咖啡、肯德基主题创客餐厅、YOU+青年公寓、深圳DIY社区等。

②学校运营的创客空间是指高校或中小学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对校内外空间和资源的整合而建设的创客空间;高校创客空间有中国科大创客中心、i.center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客空间等,为高校创客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意活动实践平台。

③公共图书馆运营创客空间是由于目前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各地的图书馆纷纷在馆内空间再造和服务类型上寻求创新和发展,创客空间因其具有创新、开放和共享的特点受到公共图书馆的青睐,其创建的形式一般为在图书馆原有空间上进行改造或与其他机构合建而成,与学校运营的创客空间相同,属于公益性创客空间[3]

创客空间发展历程

“创客”这一词语来源于国外,最早是由“Maker”、“hacker”等英语单词翻译而来,是指一群拥有创新爱好、努力将各种创意创新的想法付诸行动并将其变成现实的人。20世纪,出现在美国的车库文化、黑客文化和DIY文化等历史文化共同催生了创客这一群体,并且极大地推动了创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创客运动的热潮逐渐兴起并风靡全球。“创客空间”一词最先出现在《创客杂志》(Maker Magazine),在国外普遍被称为makerspace、hackspace、creative space、Fablab和hacklab等。

创客空间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81年产生于德国的黑客空间一一混沌计算机俱乐部,这是世界上存在的第一个创客空间,也是目前欧洲空间最大的创客空间。随着创客运动的兴起和创客文化的传播,创客空间由单一的计算机黑客领域延伸到生产加工制作、物理电路设计等众多领域,由最初的个人创办创客空间发展到现在学校和图书馆等机构也选择建立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最早进入图书馆是在2012年,法耶特维尔图书馆首先购置两台3D技术打印设备,并且面向图书馆用户提供了3D打印模型库的网络服务;同年,内达华大学雷诺分校的图书馆是美国高校图书馆中最早向在校学生提供3D打印机的服务项目。随后,美国其他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陆续在图书馆内部构建创客空间,比较典型的有维斯特港、克利夫兰和底特律等公共图书馆,以及瓦尔多斯塔州立大学的图书馆。

在国外创客运动和创客文化的影响下,以及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双创”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也掀起了创客运动的热潮,并推动大量“本土化”创客空间的出现和发展。截止到2017年11月,我国存在的创客空间达3000余家,除了个人或企业独立运营的创客空间,还存在一些为社区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以及为学校师生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2013年5月,上海图书馆建立并运营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创新空间,这是国内首次将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结合发展,开创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的先河。目前国内建立创客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有深圳、广州、长沙和成都等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高校图书馆有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4]

创客空间案例

中国科大创客中心设计分析:创客中心位于中科大先研院 B0 层,中科大先研院创新工作室建设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总面积约为 584 平方米,空间包含成果展示区、接待区、洽谈交流区、轻操区、重操区。骨干人员 7 名,配套职工培训室、图书室、展览室等功能区,用于开展创新技术的研发、创业培育、创客教育等创新创业活动。工作室建设目标是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为合肥高新区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空间整体功能区及配套设施齐全,室内空间装修风格简约,以木质装饰元素为主,接待区、展示区、洽谈交流区位于入口处,空间较为开放,便于沟通交流和展示互动,轻操区和重操区则位于空间内部较为安静的私密区,满足创客用户对于安静操作区的需求,同时也防止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

创客空间

参考资料:

[1]张倩.基于体验经济下公共图书馆的创客空间设计研究——以山东省图书馆旧址空间改造为例[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21.

[2]孙晓洁.基于创客空间的初中生学习投入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3]李越.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学生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20.

[4]张浩东.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0.

创客空间相关报告:

上海市嘉定区众创空间联合会:2020上海·嘉定众创空间发展白皮书(63页).pdf

【公司研究】力合科创-资源禀赋优异科创服务龙头乘风起-210605(28页).pdf

腾讯众创空间:为了每一个创业梦想(23页).pdf

区块链产业园案例:广州蚁米区块链创客空间(15页).pdf

艾瑞:2019年中国产业创新孵化器行业报告(36页).pdf

壹网壹创-深度覆盖报告:全域衍生+品牌孵化器电商服务商龙头整装前行-20211113(37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绿色信贷
下一篇:碳盘查

相关百科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