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什么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了满足重要的发展需求而进行技术创新的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拥有特殊的知识密集型属性,物质资源的消耗低,增长潜力高,总体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新方向,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于2010年初步形成,至今尚未成熟,但是其发展前景良好,可以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持续走高,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顺利完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其概念的界定大多来自于国家制定的权威性文件。我国于2010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界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继续加入相关服务业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两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包括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加快建设宽带、数字、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包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在航空工业上取得新突破,扩大和加强卫星及应用行业,增强轨道交通设备的领先地位,增强海洋工程设备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基础支撑新材料的功能

(3)新材料产业

包括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新材料相关服务。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制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郎淘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4)新能源汽车产业

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5)新能源产业

包括核电产业;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产业等。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6)生物产业

包括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其他生物业。建立新的生物医学体系,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加快生物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生物制造业的大规模应用,推进新型生物能源发展模式和生物服务形式的创新。

(7)节能环保产业

包括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8)数字创意产业

包括数字创意技术设备制造;数字文化创意活动;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首先要提升和革新数字文化创意采用的技术和设备;鼓励文化创意的内涵和模式向更为丰富的方向发展,同时不能忽视不断提高创新设计水准,还应推动相关产业之间的交流融合。

(9)相关服务业

包括新技术与创新创业服务;其他相关服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战略产业的区别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基认为同时具备高资本回报率和强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可以称为战略产业。战略产业普遍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政策导向性等特点。全局性表现在战略产业对国家或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具有关键性作用。战略产业对经济增速的贡献是持续性的,并随战略产业潜力的挖掘而不断增大。同时,战略产业是由政府政策支持的产业,通过政策的倾向性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长久动力保障。它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特点,差别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拥有颠覆性技术的升级型产业或全新产业,能够促使其他产业转型共同完成产业结构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区别

主导产业早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他认为主导产业是利用革新或全新的价值性资源得到快速成长,并产生带动其他产业扩张效益的产业。在此基础上,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主导功能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和区域产值比重大等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差别:在经济带动效益上,主导产业主要针对当前区域内强势产业的辐射作用,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地关注未来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动向。同时,主导产业的要求层级更为宽泛,主要是在产值上占有主导地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要求是以突破式技术创新和巨大市场需求为核心,推动整个产业系统的革新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区别

新兴产业被认为是以科技的进步、成本关系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提升等经济社会变化为基础所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新的行业需求而形成的新型产业,具有高增长、科创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同时,新兴产业是以突破性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由此带来了全新的消费市场,并将高新技术快速渗透到新兴市场中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新兴产业的进一步细化,它既具备新兴产业的特点,也具有引导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性的作用,能对关联产业产生强力的辐射带动效应[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技术与产业高强度融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且与国民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引领科技创新的方向,而且能指导产业的新发展动态。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

(1)创新性。在社会需求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作为新技术的突破从而形成的新兴产业。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崛起,R&;D投入较大,大力提升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吸引创新型人才来我国创新创业。

(2)战略性。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发展,应结合国际发展形势以及从战略思维的角度进行分析。此产业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引导力,与国民生计、国家安全关系紧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导向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技术方向的代表,此产业会受产业经济周期的影响,根据不同经济环境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4)成长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虽提出较晚,但它呈现出非线性的快速增长趋势,产业处于成长期,成长性极强,可发展空间大

(5)关联性。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覆盖的产业范围广,可以带动与其配套产业的进步。同时对传统产业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强就业能力。

(6)风险性。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产业,创新性较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要靠政府、企业不断摸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有较大的风险[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表明,我国R&;D投资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规模已经达到2214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连续四年全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总投资额位居全球第二;研发资金投入支撑强度目标设定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逐年缩小。

同时,创新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技术市场发展迅速。2019年,我国国内专利授权申请量为247.4万,比上年同期增长6.0%;出版科技论文195万篇,增长6.0%。我国用于创新和发展的新动能的积累正在加速。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正的结果和一些指标最新数据,计算得出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2015-2019年新动能指数。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2015-2019年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7.5%,28.3%,31.8%和23.4%。结果表明,2019年我国新经济发展势头将继续增强,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将加速增长,经济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数字化数据计算分析报告根据资料分析显示,2019年同期中国居民创新创业指数已经首次达到228.3(2005年为100),比上一年同期同比增长7.8%,继续长期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增速态势,转型和结构升级的中国创新创业指数不断得到提高,为141.4,比上一年同期同比增长1.0%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考资料:

[1] 李俊生. 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创新网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 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21.

[2] 张娇扬.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及影响力研究[D]. 河北:河北工程大学,2021.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7页).pdf

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14页).pdf

【研报】“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七问七答(15页).pdf

清华大学: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性监管(178页).pdf

国防军工行业:科技立国、军事强国的战略性产业高景气高确定性溢价凸显-210907(39页).pdf

【研报】钢铁行业: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专题系列之二高性能工模具钢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0827(29页).pdf

赛迪智库:新兴产业政策法规白皮书(194页).pdf

【研报】“十四五”产业发展聚焦战略新兴、现代服务、基建和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20201104(25页).pdf

启信灯塔:2021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报告(50页).pdf

2021年国产数字创意龙头万兴科技公司竞争优势与财务状况分析报告(41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大数据产业
下一篇:风险投资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