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信息无障碍(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信息无障碍(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目录

信息无障碍定义

无障碍(barrier-free)理念起源于欧洲的平权运动。该理念认为,以健全人为中心、忽视残障者需求的社会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主张应通过无障碍设施和技术的支持,帮助残障者融入社会的目的(Carter,2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老年人等障碍群体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多,信息无障碍很早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2000年联合国大会上,信息无障碍(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的概念被明确提出,是指实现为任何人,包括健全人和残障人士、年轻人和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以及具有不同文化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相同或差异较小的成本,方便快捷的获取基本信息或安全顺畅的使用日常信息沟通手段(吴玉韶和王莉莉,2013)。在这个概念中,重点突出的是不同人群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取和使用信息,且需要付出的成本是不存在很大差异的。2005年,国际电联(ITU)在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上提出,为了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及其他处于困境的障碍群体在内的所有人能够方便且以可以承担的成本获取和使用信息,要鼓励和推动信息通信技术设备的应用。2006年12月13日,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物质、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无障碍建设,使残疾人能够在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方面平等的获取和使用需要的信息和服务,第九条无障碍条款中提出“为了使残疾人能够独立生活和充分参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缔约国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确保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无障碍地进出物质环境,使用交通工具,利用信息和通信,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和系统,以及享用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向公众开放或提供的其他设施和服务”,同时要促进在早期阶段设计、开发、生产、推行无障碍信息和通信技术和系统,降低使用成本。

我国是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倡议国和发起国之一,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并持续推动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2004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提出,信息无障碍是指公共传媒应当创造条件使听障群体、语言障碍群体和视障群体等能平等顺畅地获取信息及进行信息交流。中国互联网协会对于信息无障碍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硬件和软件及其辅助产品和技术的无障碍;二是包括网页内容、网络应用在内的网络无障碍,及网络与其辅助产品和技术的兼容性。2020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信息无障碍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明确:信息无障碍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弥补身体机能、所处环境等存在的差异,使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平等、方便、安全地获取、交互、使用信息。可以看出,信息无障碍旨在通过消除或减少获取和使用信息的障碍,使存在信息障碍的各类群体都能够顺畅、便捷地获取信息,从而满足自身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1]。

无障碍信息建设意义

(1)信息无障碍是全面建设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升。从信息社会发展速度角度,我国在“跑得快”层面发展强劲,但如何让信息技术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实现“跑得齐”的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偏远地区的人们面临着各种信息障碍问题,难以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截至2021年12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82亿,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没有上网设备是这类群体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享受着数字红利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庞大的信息障碍群体,他们就会在信息社会中被边缘化,甚至被抛弃。只有凭借不断提升全社会信息无障碍建设意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信息壁垒,才有可能改善这些群体的生存状态,缩小“数字鸿沟”,让残疾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可以共享信息化发展的数字红利,平等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2)信息无障碍是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措施

残疾人、老年人、偏远地区居民、文化水平差异群体是信息无障碍建设的重点面向人群。即使是健全人,随着年龄、环境、技术的变化,也会面临信息障碍问题。信息障碍不仅对个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对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极为不利的。据《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18)》蓝皮书和中国残联等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残障群体人数已经超过8500万,占全国总人口比6.09%,涉及全国1/5家庭,关联到2.6亿家庭人口。其中,视障群体人数已达1700万,听障人群超过2400万。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受环境、自身条件限制,他们在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上存在许多障碍。开展信息无障碍工作,是补齐我国民生短板的重要举措,是帮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享受民生服务的重要手段,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关怀,彰显了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

(3) 信息无障碍是拉动我国信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近年来,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信息无障碍建设是扫清残疾人、老年人信息消费的客观障碍,充分释放内需,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日益增速,中老年人成为日常消费的主力军,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将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占GDP比例将增长至33%,养老产业规模或将达到2万亿元。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不仅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参与信息消费拓展新途径,其催生的新产品和新业态也能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信息无障碍是保障就业与巩固脱贫成效的有效手段

对于大多数残疾人来说,不能使用信息化工具和互联网,会导致他们在信息化时代就业更加困难。截至2020年底,我国符合就业年龄段(男性16-59 岁,女性16-54岁)的持证残疾人有1694.8万,仅861.7万人就业,就业率为50.8% 。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研发推广信息无障碍软硬件产品,开展互联网网站和应用的无障碍改造与优化,可以为残疾人接受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创造更多机会,提高其创业就业的能力。同时,随着具有信息无障碍功能的产品不断丰富,残疾人群能够无障碍地和健全人一样从事各类工作,在各行各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做到足不出户,通过远程办公、电子商务实现居家就业,缩小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5)信息无障碍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迫切需求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在全民集体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信息技术在人群监测、疫情宣传、线上购买生活物资等疫情防控措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还有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居民等4亿左右的庞大群体,尤其是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残疾人,更是疫情的易感、易重人群。他们在获取疫情防控信息时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在居家隔离生活时无法通过线上方式购买疫情防护用品、生活必需品。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公共事件,更加反映出了我国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的迫切性。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不仅是实现信息平等权利的需要,更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迫切要求。

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

残疾人:由于感觉器官等部分身体机能缺陷,在信息获取与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感知渠道受限、操作困难、信息的处理能力低、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导致身体机能衰退,老年人通常遇到的障碍与残疾人的问题相似,并且老年人群体信息技能相对缺乏,对手机、电脑等数字化产品的学习使用能力不强,存在对信息真实性的辨识能力较弱等问题。

偏远地区居民:常年居住在欠缺基础设施条件的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的群体,由于网络设施、教育资源等限制,在获取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基础条件与技术操作障碍[2]。

信息无障碍发展现状

1、国外现状

在发达国家,信息无障碍引起了相关人士和政府的重视,一些国家已经通过法律手段,对相关的政府网站,实现信息无障碍。近几十年,不同的国家出台了各种明确的法律与法规。

(1)美国,The American Disabilities Act of1990》、《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1996》;

(2)美国1998年,复健法案的第508部分(508法案于1973年通过修正),要求所有联邦机构电子及信息科技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时,都必须切实保证弱势群体也可以使用;要求那些从联邦机构寻求信息或服务的残疾人能够获得和使用与正常人相当的信息和数据。508法案的出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美国境内多个州都按照这个法令进行信息无障碍的实现,而后西方各个国家相继也受用此建议;

(3)英国,《British Disability Law》、《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Act 1995》、《Special EducationalNeeds and Disabilities Act 2001》;

不仅在发达国家,通畅的、平等的无障碍的信息已引起了国际关注,在2003到2005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的“行动计划”,将信息无障碍的概念提高到了信息通讯相关的技术、设备、服务和国家通讯信息方面的重要部分。在发达国家,对信息无障碍的相关措施的实施已经为很多弱势群体通过互联网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平等的获取信息,低特殊人群对政府的依赖度,减轻国家的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无障碍,促进了隐形效益上增加。

2、国内现状

在国内的信息无障碍的研究,最早开始在一些研究部门和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等。

2002年,联合国在《琵琶湖千年行动纲要》于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通过,其中明确提到,信息无障碍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还强调,推进信息无障碍是新时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沟通障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社会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并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10月15-16日,首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的召开预示着我国信息无障碍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目前,一年一度的“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已经象征着中国信息无障碍事业的发展。并且年度论坛的召开,政府部门越来越深层次的参与,体现了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无障碍事业。

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多届,得到了国内、国外相关部委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届论坛围绕不同主题,反映了信息的可获得性,在中国标准建设试点工作的最新成果,信息的可及性理论和技术,产品应用的深入,各行各业的应用等。

就信息无障碍在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已经越来越获得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国务院老年办、中国残联、残疾人基金会、互联网协会、CCSA、国务院扶贫办等各个政府部门都全力推动信息无障碍发展,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相关行业协会和生产部门为信息无障碍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并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就目前而言,信息无障碍的基础理论研究、标准化研究、产品制造、概念的推广、专用服务提供和社会基础信息建设等六个不同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很多的研究结果都是针对国内的使用群体设计的,初步我国国情下的信息无障碍的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

(1)政府积极出台指导文件

(2)国家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标准的发展

(3)对信息平台的构建,为特殊人群的需求奠定基础

(4)启动我国信息无障碍的技术支撑的体系以及示范应用

(5)建立“中国残疾人信息和可访问技术研究中心”[3]

中国信息无障碍政策

《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支持将信息无障碍建设纳入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无障碍环境等城乡信息化建设工作。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推进互联网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推动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将信息无障碍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文明城市、新型智慧城市评比指标[4]。

信息无障碍产业体系

信息无障碍产业体系

信息无障碍产品

信息无障碍产品

信息无障碍发展趋势

(1)平面媒体

平面产品,这是个传播既方便,又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却对于视障人群是不适用的。而对于视障人群的“平面传播”一一盲文,其实是很不实用旳,从多数调研结果来看,盲文实际的使用率远远低于预期,而盲文的学习以及印刷对于视障人群或者出版社来说都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信息无障碍的传播上面,平面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辅助器具

无论是在衣食住行哪个方面,视障用户由于自身的原因,会造成很多的不便,而辅助的无障碍产品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现今的这种情况。但是,针对于信息传播的产品,需要设计者们应当适当的考虑已解决现状。例如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视障人群使用的阅读机等。

(3)通信产品和服务

时代的发展,使我们使用的通讯产品越来越智能化和方便化,而这一改变,也为视障人群带来了福音。在调研的过程中,现在的视障用户的手机也多为智能手机。而针对于特殊人群的使用,在手机硬件以及软件设计之初都应当将信息无障碍设计作为考虑范围之内。

(4)辅助软件产品

现在帮助视障人群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产品就是读屏软件,它的开发改变了视障用户的生活,因为对用户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信息无障碍的运用,使得读屏软件切切实实的成为了视障用户的有力助手。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许多方面对于读屏软件来说是无法识别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读屏软件的进一步开发是必不可少的。

(5)网络无障碍

网页无障碍是信息无障碍的一个分支,而且占据一定的比重。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大平台,承载着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群,其中就包括视障人群。信息平等的传播,需要在网页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一系列的设计实践中,国际通用的信息无障碍标准则应该作为指导理论之一,为视障用户设计出更平等的获取信息的虚拟平台。

(6)公共设施信息无障碍服务

在整个无障碍设计过程中,公共设施一直是不可避免的设计之一,在很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做的就非常的完善。在调研初期,围绕视障用户出行的是个很大的问题,而获取出行信息则成为了阻碍之一。总的来说,社会提供服务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同时,应当保证信息能够顺利被视障人群所顺利获取。

现在的普遍设计面向的适用人群各不相同,而在设计之初就应当考虑产品的使用会不会成为视障用户的障碍,而不是后期再做的另一款产品。根据上文所提到的那样,视障人群并不喜欢区别对待。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平等,获取信息的平等,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平等。

信息无障碍的推广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一部分。强化信息无障碍在我国社会中的比重,大力宣传信息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得到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帮助信息无障碍建设。努力营造出一个平等的信息无障碍下的良好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5]。

信息无障碍报告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
下一篇:杨国福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