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

目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是什么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以其管理的资产质量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管理优质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管理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例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证券公司设立的资产管理部或者经营相关业务的子公司就属于管理优质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范畴,而后者则是专门成立来接收及处置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范畴更小。

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ration,缩写为AMC)的定义,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提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类

资产管理公司(AMC)业务非常广泛。从定义上来看,凡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都可以称之为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但是没有金融机构许可证的企业。另一类是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它们有银保监会专门颁发的金融许可证。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金融监管机构颁发的金融牌照。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建立及发展

我国的不良资产业务发端于上世纪,主要为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当时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出现严重的存量资产质量问题,不良信贷资产规模巨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1998年与1999年依次高至33%、41%,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商业银行面临严重危机。为化解相关金融风险,1999年我国陆续创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与中国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各自连接工、农、中、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承担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缓解金融风险与帮扶国有企业改革的职责,维护市场对国有银行的信心。至此,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正式产生,其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行业发展初期(1999—2003年)

四大AMC旨在发挥政策性作用,当时计划存续期为十年,对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帮助其对口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这是实施的第一次不良资产剥离。资金来源以发行金融债或从央行贷款等途径获得。在政策性阶段,该行业主要特点为被收购对象限制为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并都按账面原值购入,且多为过去计划经济转型阵痛期国企坏账遗留的难题,质量不佳,导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该阶段不良资产经营的现金回收率仅仅为20%左右,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2)商业化转型阶段(2004—2009年)

2004年财政部开启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与市场化变革,基于对资金回收率和费用率的考量,施行商业性质考核,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探索新路径,步入商业化转型阶段。2004—2005年,四大行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资产剥离(第二次不良资产剥离),该回的剥离意图是为通过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而帮助其成功上市。第三次不良资产剥离依然在商业化转型阶段进行,中国工商银行在2005年将可疑类贷款拆成35个资产包,采用分包报价,向四大资管公司发售,金额达4,500亿元。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不良资产以折价的方式售出,进行市场化交易,四大AMC逐步走向市场化,并主动往外延伸业务,慢慢收购、处置除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3)全面商业化阶段(2010年—至今)

在2010年和2012年,中国信达与中国华融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革,象征着我国不良资产行业步入全面商业化阶段。财政部同银监会随即在2012年出台了《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表示各省和直辖市允许存在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该省不良资产的业务经营。同年10月,银监会又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四大国有AMC业务范围再次扩大,将社会企业等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纳入其中。随后在2016年,银监会继而又下发了《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各省可以再添设一家地方AMC,同时容许其收购的不良资产可对外转让,并解除了转让主体的地域限制,处理方式也愈加灵活[1]

目前,不良资产管理领域已经形成“5+2+银行系AIC+外资系+N”的格局,更加多元化的业务主体,更加多样性的业务开展方式对于地方AMC的展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

amc

截至2021年2月,我国共有63家持牌AMC机构,其中,5家是全国性AMC,58家是地方性AMC,持牌AMC机构与银行系、非持牌机构形成了“5+2+外资系+非持牌+银行系AIC”的多元化行业格局。其中“5”代表5家全国性AMC,“2”代表各省级可设立2家内资地方性AMC,“外资系”代表外资地方性AMC,不限数量,“非持牌”表示非持牌机构,主要是各类型的私募、P2P平台等,“银行系AIC”共有五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amc

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全国AMC的比较

国有AMC和地方AMC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制度体系和业务范围上面。国有性质的AMC到目前为止,一共有5家,分别是东方资产、信达资产、长城资产、华融资产和银河资产。它们都是受国家财政部和银监会直接领导和管辖的全国性AMC,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的不良资产兼并重组等业务;而地方性质的AMC则是由省一级地方政府批准设立,报国家财政部和银监会备案的地方性小型AMC,只允许在本区域范围内从事相关的金融管理业务,而不能参与全国范围内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只能批量处理省内不良资产[3]

(1)监管模式方面,四大AMC是银保监直接管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颁发金融许可证,后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逐步成为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而地方AMC为也由银保监部门批准设立,理应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未颁发金融许可证,在认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时存在一定争议,身份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在与银行的业务合作中,既像一般企业,又像金融机构,尤其在授信业务合作难以突破。在2019年,银保监发布《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153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本地区地方AMC予以监管,但仍未对其明确“身份”。

(2)股东构成方面,地方AMC股东构成形式多样,多由地方国资控股、国有参股,有的甚至民营控股,股东构成的不同形成了各家机构不一样的业务风格,最终在不良市场中各显神通,通过各种途径化解金融风险。

(3)业务范围方面,在2012年政策初期,地方AMC只能在本省范围内参与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局限了地方AMC的业务范围和资产处理渠道,一定程度限制了地方AMC的发展;2016年政策放宽后,允许地方AMC以债务重组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不受区域限制,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地方AMC的主要业务重心仍在本地,在当地熟悉的市场环境和本地银行银行资源是地方AMC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源优势。

(4)地方AMC设立情况,2012年之前,地方政府打政策擦边球,设立地方AMC,从事不良资产二级市场,业务范围主要在政府主导下为政府进行债务化解,极少参与社会债务的化解。财金【2012】6号文,以及银监发【2013】45号等出台,中国银监会明确省级人民政府可分批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AMC,从事地方区域性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对应竞买政府融资平台的坏账等。2014年,首批7家地方AMC正式获批,自此以后,地方AMC的设立数量激增,弥补了地方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市场空白,大大缓解了地方区域金融风险,截止到2020年3月,获得银监批准的地方AMC数量已经达到60家。

amc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格局

据银保监会2022年初披露,我国不良资产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为5家全国性AMC、59家地方AMC及银行系AIC。受限于我国自2019年以来对于不良资管机构的严监管态势,自2016年允许省级政府设立两家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后,政策未再出现放宽,地方性AMC数量扩容有限。全国性AMC自1999年批准设立四家机构之后,也仅在2020年3月增设一家。

(1)全国性AMC: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国于1999年相继设立了四家全国性AMC,其主要股东均为财政部;2020年3月,中国银河成为第五家全国性AMC,此次牌照落地为20多年来首次。

(2)地方性AMC:广州资管、厦门资管、北京资管、甘肃资管、海德股份等59家。我国不良资产规模总规模不断增长但结构区域分散,全国性AMC难以妥善解决,因此地方性AMC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各省级可设立两家地方性AMC。

(3)银行系AIC建信、农银、工银、中银、交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全国性AMC进入全面商业化,无法完全承接银行不良资产;地方AMC受限于地域及规模也难以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银行系AIC就此出现。

(4)外资系AMC:橡树资本、新创建资管等。为践行扩大改革开放的承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国于2018年8月取消中资银行和AMC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20年2月,橡树资本成为中国首家外资AMC。

(5)非持牌AMC:海岸投资,中鑫资产等。主要指未经银保监会设立批准的从事不良资产

收购与处置业务的机构,受牌照限制,非持牌AMC主要在不良资产二级市场参与活跃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1]欧阳文琴.AMC收购非金融机构股权类不良资产业务研究--以Z资产管理公司为例

[2]李媛媛.SD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3]徐悦超.我国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转型策略研究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关报告:

海德股份-持有稀缺AMC牌照多元业务抢占先机-210816(15页).pdf

海德股份-AMC转型成绩卓越未来机遇广阔-220430(17页).pdf

新世纪评级:2021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信用研究(上):行业分类与政策梳理(11页).pdf

新世纪评级:2021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信用研究(中):行业发展与演变(7页).pdf

新世纪评级:2021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信用研究(下):行业信用表现与信用展望(18页).pdf

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19)(123页).pdf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发展报告(2021)(42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不良资产
下一篇:轻资产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