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

目录

养老服务业是什么

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理及心理服务相关业态的统称,其首次被提出是在2006年,国务院第一次对养老服务业的概念进行明确,是我国对养老服务业进行规范化描述的最早官方文件。《意见》指出,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其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既包括日常看护照料、饮食起居、身体检查、医疗救助,也包括精神抚慰、心理关怀、康复疗养等。从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到养老服务业形态构建,以传统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新型机构专业化养老为支撑,构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以针对性养老服务为基础,满足老龄人群多样化养老需求。

有学者提出养老服务业界定,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来理解。从狭义上来说,养老服务业向老年群体提供其需要的基础产品和基本服务,具体可以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卫生护理、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的经济单位。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养老服务的市场逐步扩大,广义上说,养老服务不仅涉及了日常生活、护理保健、精神支持等基本养老服务,还涉及到养老用品、医疗器械、专用设施的研发设计、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等附属养老服务,以及文体娱乐、金融投资、专业咨询、旅游教育等衍生养老服务。广义养老服务业包含多个领域,提供与老年人养老需求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服务,具有较为宽泛的养老服务覆盖范围。

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的特点

养老服务业是由现代服务业衍生发展出来的行业,但是又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因为服务的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导致养老服务业也相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主要的特征是福利性与营利性共存,公共服务事业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因此,养老服务项目本身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而养老服务业作为我国养老事业的一部分,具备福利性的特征。相应地,养老服务业也与养老产业相交叉,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行业,需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资金运作和流转,通过获取利润来使企业活下去,所以,养老服务业同时兼具的第二个特征就是营利性[1]

养老服务业的主要类型

养老服务在供给中会表现为具体的服务形态,养老服务业也基本依托于这些形态来发展,无论第一、二产业的产品使用、场所建造,还是第三产业所包含具体服务类别的提供,都要在一定的空间中完成,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业也以一定的具体形态来实现。

养老服务业

(1)居家养老服务业

居家养老是在家庭养老的基本模式,即养老服务的提供在家庭内部,同时以所在社区为辅助,有效利用社会化养老资源,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满足老年人生活所需为目的,为选择居家养老的人提供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成本低,可以享受足不出户的照顾,目前依然是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服务内容包括日常照料、饮食起居等,附带医疗陪护。居家养老一般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上门提供服务,有时也由社区或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提供照料等日常服务,上门进行服务是居家养老的最主要形式,这种养老服务业形态符合中国人传统习惯。

(2)社区养老服务业

社区养老是现代化养老服务的基本形态,服务提供集中在社区,由专业人员或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基本内容与居家养老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饮食起居照顾、病理看护照料、日常娱乐服务、心理陪护、继续教育、健康养身等。社区养老服务是一种集体属性较强的公共化服务模式,一方面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以经常性群体活动的模式享受专业化服务,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业的组织性和体系性更强,对养老服务业需求的统筹更为快速便捷,可以降低单向性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本。

(3)机构养老服务业

机构养老是未来养老服务业态模式的发展方向,老龄群体享受服务不再局限于家庭和社区,而是在养老机构享受更为专业的服务。具备资格的养老院、敬老院和福利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公寓式、住宿式的养老服务业。选择机构养老,既能享受便捷的养老服务设施,也能享受专业的病理看护、康养疗养、继续教育、文娱玩乐、心理慰藉等服务。相较于传统养老服务业,机构养老可以更全面地将养老服务业所涵盖的产业融合进来,养老机构能提供更可口的饭菜、更健全的设备以及更加专业化的人性服务。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以及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都是机构养老服务业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

(4)“医养结合”服务业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业的进阶形式。老年人养老服务最大的需求之一是医疗服务,传统医院的看护服务具有单一性,医养结合则把医疗和养老相结合,既能享受专业化医疗服务,也能享受到人性化的陪护服务,相当于把养老院和医院“合二为一”。医养结合能大大降低老年人在医院看病的不安,把生活照料和康复疗养相结合,实现病理疗养、体检筛查、诊疗治理、病理看护多样合一[2]

养老服务业体系

养老服务产业的划分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进行分类,狭义的养老服务产业包含于第三产业之中,主要为养老康复、基础用品等。狭义的养老服务产业则涉及多个行业,是以老龄人口消费市场为原动力的新的产业体系,包含但不仅限于养老康复、用品、医药健康、医疗科技、介护培训等多个行业。依《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标准分类为准,养老服务业产业又可以分为支柱产业和支撑产业,其中直接服务于有需求的个人的有养老用品、金融、介护及康复服务、地产,这部分产业内企业统一归属于养老服务支柱产业体系,其他的辅助性的产品和服务则归属于支撑产业。

养老服务业

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市场发展和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化,2020年党中央和政府部门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的基础上,将养老产业以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需求,提供相关产品服务为基础,综合第二、第三产业中所有涉及养老产业的全部内容,对养老产业的范围进行界定,将养老产业分为了12个大类51个中类和79个小类

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1)对养老服务业的重视是应对当下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必然选择,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加快,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增长快,空巢化趋势明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比例高,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2)养老服务业蓬勃发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方面也会起到积极影响。《推进供给侧改革,共同把养老事业做大、做好》指出到2020年,中国养老服务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它不仅有利于保护老年人的权益,而且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

养老服务业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群对日常生活以及精神娱乐的需求也不断多样化,这不仅拓宽了养老服务业市场,而且提升了养老服务业的经济地位。

(1)从养老服务需求来看,第一,养老服务对象增加,截止2018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7.9%,说明我国老年人数量庞大,逐渐成为新的主要消费全体;第二,养老对象比重增加,老年抚养比从2011年的12.3%增加到2016年的15%,说明我国消费结构逐渐从青年市场转向老年市场,老年消费人群比重的增加,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的不断兴起以及养老产品的不断多样化。

(2)从养老服务供给来看,第一,我国养老服务设施逐年增加,到2018年6月份,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6万个,各类养老床位达到700多万张,比如老年学校数从2011年的48116个到2016年增加到53913个,其他老年组织从2011年的36198个增加到38482个。可见,随着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种类不断增加,养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第二,养老服务产业规模的扩大,在经济方面,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从2011年的20727.8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0202.17亿元,养老保险收入的大幅增加,表明我国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养老金融服务市场在逐渐完善。在医疗方面,每千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从2011年的19.96万张增加2016年的31.60万张,而且超过了93%的养老院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说明养老医疗服务在不断完善,另外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也加快了养老医疗服务的发展。

(3)从养老服务整体发展来看,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质量问题,倡导“质量优先、多元供给”的养老服务,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在“十三五”养老服务规划中也提到,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幅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改善养老服务质量,使其更具层次化、多样化[3]

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

(1)需求导向趋势。十九大以来,针对老龄化问题的政策都在强调满足不同主体的多元化需求,比如2019年9月民政部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就是其中的代表性文件。可见,今后的养老服务发展,既要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社会参与、个人发展等多样化的需求,产业划分将更加细致专业。

(2)强调健康服务。中央政府连续出台多个文件,指向人民健康,这也意味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要朝着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人民健康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3)更加注重科技支撑。当前的养老服务供应存在一系列技术瓶颈,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元素的引入,建立市场化的科研支撑体系。

(4)强调质量效益。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经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基调,养老服务业也不例外。如《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就要求“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养老服务业的质量效益,体现为对老年人高层次、高质量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的满足[4]

参考资料:

[1]桑梦琦.我国养老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2]梁珺.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以山西中部F市为例

[3]邸晓东.空间视角下养老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4]刘宏明.德州市养老服务业供需关系及经济发展效应研究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养老服务业相关报告:

艾瑞咨询:江涵秋影雁初飞-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49页).pdf

易观分析:2021中国养老服务市场洞察(26页).pdf

鲸准研究院:2019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研究报告(71页).pdf

清华大学: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77页).pdf

2021年养老服务行业供需状况及海阳股份商业模式分析报告.pdf

2020年英国社会养老服务和劳动力状况报告 - Skillforcare(英文版)(130页).pdf

【公司研究】海阳股份-首次覆盖报告:优质养老综合服务商轻资产打造运营闭环(更新)-210426(22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海洋经济
下一篇:科技企业孵化器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