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中国财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财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中国财险简介

中国财险全称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美国《财富》世界“500强”第90位)下设的子公司,是集团的核心成员和标志性主业,也是目前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有财产保险公司。2003年11月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业务包括机动车辆保险、意外及健康保险、农险等非寿险业务。2020年公司注册资本达222.42亿元,总资产达6468.01亿元,连续8年入围“港股100强”之“综合实力100强”主榜榜单,名列第31位

中国财险发展历程

中国财险

中国财险股权结构

中国财险的控股股东为中国人保集团,2021年末,中国人保集团持有中国财险68.98%的股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持有中国人保集团60.84%的股份,是人保集团的控股股东,也是中国财险的最终实际控制人。剩余31.02%的股份由H股股东持有。前五大股东中,人保集团以60%以上的持股比例遥遥领先,股权集中度较高,结构稳定。作为国有资本属性的代表,财政部有利于中国财险的政策优势发挥,在涉及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的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稳定的国有资本属性利于中国财险与外部环境的融合发展。同时,有4家外资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占比6.89%,为长期价值投资基金,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

中国财险

中国财险董事会成员

中国财险董事会共有8名成员,其中,2名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董事长罗熹先生

(1)罗熹:董事长、非执行董事,兼任中国人保集团执行董事、董事长,人保资管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中国人保(香港)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保险业协会名誉会长、金融学会副会长。曾任农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执行董事,工行执行董事、副行长,中国信保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太平(香港)董事长,曾兼任太平控股董事长、太平人寿董事长、太平资管董事长。

(2)于泽:执行董事、总裁,兼任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金服非执行董事、董事长。曾任太平财险副总经理、总经理,曾兼任太平再保顾问董事、太平科技董事长、太平史带控股董事、太平史带代理董事等职务。

(3)降彩石:执行董事、副总裁,保险业协会非车财险委、乡村振兴委委员,集共体理事长,船级社副理事长,地震共保体大会主席。先后曾任中国人保财险部、团险营管部、大商风部总经理,本公司农险部总经理,中国人保集团高级专家兼业务发展部总经理,本公司执行副总裁、监事会主席、监事,曾为首任地震共保体大会主席、农共体轮值主席。

(4)李涛:非执行董事,兼任中国人寿监事长。先后曾任中国人保研发和计统部副总经理,本公司董事会秘书局副主任、主任,中国人保集团发改部总经理、政研室主任、董事会秘书。

(5)林汉川:独立非执行董事,浙工大中小企业研究院名誉院长、浙江省中小企业新型智库首席专家。先后曾任中南大经济学院院长,贸大学术委副主任、校学位委副主任,凯乐科技及申港证券董事。

(6)卢重兴: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香港机管局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副主席、港铁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香港市建局独立非执行董事、香港九龙医院管治委员会主席、山水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中行(香港)运委会首席顾问等职务,并在该行任职期间出任香港银行公会轮替候补主席。

(7)初本德:独立非执行董事,数字经济投融资联盟副主任委员、贸大兼职教授、浙大校外兼职导师。曾任国家外汇局副主任、综合司司长、管理检查司司长,人民银行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分局副局长,人民银行工委会常务副主任,互联网金融协会主任。

(8)曲晓辉:独立非执行董事哈工大(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会计教指委顾问、教育部社科委委员、成本研究会副会长、粤港澳会计联盟常委主任、三棵树及青岛双星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厦大财会研究院院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咨询专家、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中国财险的竞争优势

中国财险全面落实集团“卓越保险战略”,目标是打造现代科技型风险管理公司,运用“承保+减损+赋能+理赔”保险新逻辑,推行六大战略服务:乡村振兴、智慧交通、健康养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社会治理。中国财险在政策、品牌等方面,建立了诸多竞争优势,具备包括:

(1)政策优势: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在保险这一对稳定社会民生极为重要的领域,中国财险更易于承接国家相关的政策落地,更易于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和资源整合。

(2)品牌优势:70年的品牌沉淀,国内知晓度及信任度俱佳,并且借助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一带一路、G20峰会、世博会等世界重大赛事、活动,逐渐鸣响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影响力。

(3)技术优势:凭借行业最全面、时间覆盖最长的数据库,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中国财险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4)网点优势:中国财险拥有遍及全国城乡的约1.4万个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机构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98%,构建了线上线下互动、城网农网结合的立体化销售服务网络。

(5)规模经济优势:财险公司规模经济效应显着,强者更强趋势愈发明显,公司沿袭了“强化精益管理努力实现成本领先”的经营策略

中国财险

中国财险核心业务

中国财险在2021年调整了组织结构,下设四个事业部,分别是个人事业部、法人业务事业部、政府业务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过去的中国财险以管理为导向,每个险种一个部门,每个渠道一个部门,包括产品开发、定价和渠道等,现在的中国财险以客户为导向,才有了以上的业务架构调整,将渠道和产品定价等环节按照客户种类整合在一起。对应的,中国财险的核心业务可分为三类,一是个人业务,包括车险、健康险及意外险,二是政府业务,包括农险和大病保险(财报中归类于健康险),三是企业法人业务,包括责任险、企财险和货运险。

中国财险

中国财险营收和净利润

2021年中国财险净利润223.65亿,同比增长7.2%。ROE虽呈下行趋势,但仍保持在10%以上,近5年均值13.1%,仅次于中国平安(18.9%),21年为11.3%,同比下降0.4pc。承保利润震荡较大,总体下行,2021年承保利润15.21亿,同比下降63.6%,主要受非车业务影响。车险业务持续贡献承保利润,且是承保利润的主要来源,2018年至今,非车业务出现承保亏损,21年亏损51.51亿。

2011-2021年,中国财险总保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复合增速10.0%,2021年保费达到近4500亿,2019年之前的增速均在10%以上。市占率始终位居行业第一,并与第二名相比优势较大,2021年,中国财险市占率32.9%,约是第二、三名中国平安(19.7%)、中国太保(11.2%)的1.5倍、3倍。从产品结构看,车险是第一大险种,但保费占比呈下降趋势,非车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车险与非车占比分别为56.8%、43.2%,产品结构更为均衡。

参考资料:

中国财险-强景气高票息低风险的“类固收+”标的-220509(37页).pdf

中国财险-来自客户根植客户-20220410(19页).pdf

中国财险-深度报告:拐点已现财险龙头将迎戴维斯双击-220509(30页).pdf

中国财险-首次覆盖报告 :演绎强者恒强的产险龙头-220518(27页)(27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