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临空产业

临空产业

目录

临空产业是什么

临空产业是指在机场和机场周边地区,根据其临空指向性强弱在临空经济区内呈现出一定分布规律的多种产业集合,它不仅包含为航空运输提供直接服务的产业,也包括因航空运输的人流、物流等因素所衍生的产业。临空产业的集聚使临空经济区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区域,并通过航空运输业的带动效应促进临空经济区所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临空产业分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在《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中,按照空港临近地区产业航空枢纽指向度,将临空产业分为四类:枢纽指向性极强的产业、枢纽指向性较强的产业、枢纽指向性一般的产业和枢纽指向性越来越强的产业

临空产业是临空经济的重要核心,目前国内外临空产业的类型发展得越来越多元化, 按照不同产业与航空运输或空港资源的依赖程度,大致可将他们分为三种类型:航空核 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引致产业。

(1)航空核心产业主要指的是航空运输业和制造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直接依赖机场的 相关设施或服务进行自己的生产或运营,如航空制造、物流、快递等。机场的跑道、货 站等设施是保障其日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它们的布局往往需要紧邻机场。此外,核心产 业还包括航空食品、航空维修、航油航材、航空培训等,他们属于为运输和制造业提供 保障的相关产业,其发展强度直接依赖航空运输和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通常也需要紧邻 机场布置。

(2)航空关联产业指的是对航空运输效率要求较高,希望利用机场的交通和设施优势提 高其运转速度,降低运营成本的产业。一般包括两类:一是高科技制造、轻工制造、现 代农业等,他们有较高的生产附加值,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较高;二是信息、技术和资 金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如企业总部、商务会展等。航空关联产业虽然不直接依赖机场的 设施和服务进行生产运营,但是机场的运输优势可以提高他们的运营效率,节约时间成 本,这类产业的布局往往会综合考虑时间和租金成本选择在机场周边适合区域布局。

(3)航空引致产业主要指由核心产业和引致产业所引发和吸引的各类辅助配套和支持 产业,如居住、教育、消费、购物、休闲娱乐、研发培训、金融服务等等。这类产业主要是为了给前两种产业所带来的各类人员(旅客、机场员工和各类企业办公人员)提供 必要的生活、学习和消费服务,基本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他们收机场运输业务的直 接影响较小,但是收其他产业的影响较大。

临空产业布局模式

从空间上看,临空经济实际上是依托机场的航空运输业、航空制造业、具有临空指向性的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这些产业的相关配套产业在机场周围集聚和发展的经济形式,而机场是临空经济的核心。临空经济的空间扩散效应使临空产业在机场周围形成圈层结构,而临空产业依据自身对机场依赖性的大小,分布于距机场不同距离的环状产业带上。按照产业类型与机场距离的不同,将临空经济区中心至外围划分为四个部分: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相邻空港区、外围辐射区。临空产业按照临空指向性强弱,分布于上述四个区域

临空产业

(1) 空港区

机场区域通常距机场1公里,包括机场基础设施和机场相关功能。其中发展产业所占比例最大的有:为乘客提供基本服务的相关行业,如餐饮,酒店和娱乐业;货运物流企业:航空服务公司,如航空餐饮,清洁和维修,以及航空材料供应商;商贸产业;科技制造行业;相关的航空公司以及政府有关办事处。空港区中76%的企业隶属于上述产业。除此之外,在某些中等规模的机场,空港区内还存在一叠医院以及儿童教育机构等,可以为家常人员、航空公司员工以及其他企业中驻机场的职员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服务。

(2) 邻空港区

临空港区是一个圆形区域,半径为5公里,位于机场中心。此区域的就业增长速度非常高,通常是其他郊区的2~3倍。除了基本的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功能外,在临空区域,它往往会吸引许多与机场运营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用来服务人员和相关企业,其中占比最高的产业依次是:货运物流、富含高科技的制造也、商贸业、娱乐业、研究机构,将近占全部产业种类的90%。

(3)相邻空港区,也是空港交通走廊沿线高度可达地区

该地区位于城市边缘,远离中央机场,通常在机场周边5-10公里范围内,或沿机场交通走廊15分钟车程。城市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是机场与区域之间的连接点,交通十分便利。研究机构及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制造业在该区域中占比最高,大约占全部企业数量的78%。附属产业和吸引产业是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对象。其中,附属产业主要是指空港对四周产生的各类需求,其目的是为航空公司等与航空直接相关的产业中的员工服务,如居民楼、航空公司总部等,可以直接为旅客和工作人员提供社会基础服务的基础设施。上述产业的经济增长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张都与空港的运营状况息息相关,因为距离机场较远,而且比较依赖港区的发展水平,因此,通常只有在机场开放5-10年后才能实现稳定发展;该行业的吸引力主要是为了满足机场需求的间接影响,因此吸引行业与机场运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特别明显。包括高科技产业,综合会议中心和跨国公司总部。

(4)外围辐射区

周边辐射区域是机场经济区的外缘区域。该地区既有周边辐射区的原始产业,也有机场从其他地方移植的产业。该地区许多行业的运营与机场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例如,如果该地区的内部的航空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那么其他的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及相应的资金会被吸引到区域中。大型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可以提高机场区域和整个城市的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促进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和发展。在该地区发展布局的企业主要为其他三个地区的企业提供二次服务[1]

临空产业区发展阶段

临空产业区的发展过程主要有3个阶段,分别为形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根据每个阶段和城市的关联度可以分为以下3中表现形式:

(1)港城独立

临空产业区的形成期,此时城市能级和空港规模较低,以临空核心产业为主,利用基础性动力进行产业聚集式发展。机场作为城市的外向通道、交通配套,与城市相对独立发展。

(2)港城联动

临空产业成长期,由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能级提升后其航空的客货运流量相应增加,临空区累积高质量航空要素,形成临空产业集群。临空关联产业和引致产业逐步进入产业区,一些临空指向性较弱的产业逐步向外围扩张,与城市形成联动发展。

(3)港城融合

临空产业成熟期,发展动力主要是内生需求性动力,在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后,临空区域面临三种发展路径:1、以法兰克福、樟宜机场为例,发展为临空核心产业与关联产业并重的航空城,与城市距离较远;2、以虹桥机场为例,临空引致产业主导的城市核心区,机场与核心区接壤融入成熟发展,距离适中;以巫家坝、启德机场为例,由于周边土地资源的不断升值,机场需要进行搬迁,释放土地资源以服务城市发展[2]

国外部分临空产业类型

国外机场和临空经济区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机场周边产业类型既有航空运输业及其服务业,也有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还有利用区位优势而发展的商贸、旅游业,产业趋向于多样化。

临空产业

国内部分临空产业类型

国内的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目前大多分布在离城市不远的郊区,周边多是未开发的村庄和农田,大部分发展不是很成熟,因此,产业类型比较单一,多以第二产业为主。刚规划建设的临空区主要以物流业为主,如仓储物流、航空货运等;已建成一段时间的临空区大多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主,如微电子、汽车零部件、生物制药等,但是大部分还是偏向制造,真正的高科技研发的少;除此之外,还有些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旅游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从国内机场周边产业发展来看,大部分是以机场为依托,结合本地发展优势,发展航空、临空产业链。

临空产业

参考资料:

[1]赵景博.DL机场集团新机场临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黄琪凯.A机场北商务区临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海水养殖业
下一篇:微信小程序

相关百科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