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

目录

临空经济是什么

临空经济是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临空指向性产业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集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首先,航空运输对临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没有航空运输,临空经济无从谈起;其次,流量经济效应的作用是产业集聚的前奏,没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的汇集,便无法形成产业集聚;再次,临空经济具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临空经济相关的产业、企业会向临空经济区集聚,而不具临空指向性的产业、企业自然会分布在临空经济区之外,从而促进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结构调整;最后,临空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的过程,它是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而言,现在对临空经济的概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产业概念,临空经济不同于交通经济、流量经济、网络经济等概念,他是一种产业经济,重点表达机场及周边范围内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导向的产业活动。包含依赖机场运输相关功能的产业,如航空制造与维修、电子信息等产业,和以机场人流、物流为导向的旅游业、会展业、物流业等。

(2)区域概念,发展临空经济是在机场及周边区域,可以是具体的地理范围内,也能是无形的生产要素集聚区域。且临空经济的发展通常与机场及周围片区的规划、功能及建设基础等因素相关。

(3)经济概念,临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具备经济发展的普遍性特征,集聚生产、资本、人才、创新等要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增添新动能。

临空经济的特征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全新的经济模式,拥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经济的明显特征:

(1)临空指向性。临空经济产生的基础是机场,是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因而只有适合航空运输的产业、企业、产品及生活消费才会集聚在机场周围。

(2)产业聚集性。受临空指向性特征的约束,聚集在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具有一定的临空指向性,而且临空指向性越强越聚集在临空经济区的核心区,具有临空指向性的产业聚集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临空经济的发展,临空经济的极化效应越强。

(3)技术先导性。临空经济所吸引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并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

(4)市场速达性。在临空经济区域内布局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航空运输方便快捷的优势,能够快速把产品送达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5)产品指向性。适合发展临空产业的产品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附加值高、时效性强的特点,能够符合航空运输的要求。

(6)空间圈层性。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对机场的依赖程度不同,与机场的紧密度不同,从而在空间布局上就会出现临空经济圈层结构,产生圈层化发展[1]

临空经济区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1)具有较高综合服务能力的枢纽机场。

枢纽机场作为全球或者区域航空网络的主要节点,是临空经济区的核心资源。机场的通航能力、运输规模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对临空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国内外相关实践与研究表明,机场货邮吞吐量超过20万吨或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是临空经济开始产生的必要条件。综合服务能力较好的枢纽机场,其客、货运都处在全球较高水平,大量的客、货流必然会带动人流、资金等大量的资源向周边集聚,这是临空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临空经济区的形成需要有与机场联系的铁路、水路、公路、公共交通等多种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支撑。完善的交通体系不仅有利于客、货运的快速集散,提高了时间效率,也加强了区域内、外交流的经常化、多样化,这样也有利于促进临空产业在机场周边聚集形成临空产业集群。如韩国仁川机场,通航国际城市多,航线网络密,航班频率高,目前通航国家60个,通航城市180个。机场连接各地方市中心有各种交通设施,建设有仁川机场高速公路、仁川国际机场铁路(AREX)、仁川地铁1号线、轮渡等,在首尔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小时内均可以抵达仁川国际机场,其综合交通图如图

航空经济

(3)聚集的临空产业集群。

临空相关产业聚集是临空经济形成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企业的区位偏好转变为强调时间价值指向。比如高新技术企业以节约研发时间、实现即时生产、新产品需要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目标市场,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成本与收益的重要因素。此时,企业的区位决策目标指向机场,企业对机场周边地区的区位需求成为临空产业发展的动因,在这一动因的作用下,与之相关的企业进驻临空经济区形成临空产业集群,经济得到发展。

(4)较高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研究表明,一个城市的人均GDP与航空运输量需求具有一定的关联,如果机场所在的城市拥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会促进航空运输量的增加,航空运输量的增加又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加速聚集,通过临空经济的外溢效应和乘数倍增效应,又反过来促进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又为临空经济区带来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从而形成“依港兴城、以港促产、产城强港”的规律。空港(机场)与所在城市的经济存着相互依存、互联互动的关系。

(5)有效的政策支持。

国内外先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在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开发运营、临空产业招引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一般来说,政府支持主要有以下表现:

① 主导开发建设。组织编制临空经济区相关规划,保障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合理空间布局;通过划拨土地、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促进临空经济区的建设。

②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临空产业集聚。对符合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企业,在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为相关企业减免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费、提供研发支持、补贴等。

③构建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临空经济区运营保障。例如,打造市场化的平台公司,在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产业人才招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

航空经济

临空经济发展阶段

(1)临空经济起步阶段

该阶段临空经济的发展与规划具有显著的自发性,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的特点:从产业构成来看,仍然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临空经济的指向性仍处于较弱的时期;从相关服务发展来看,配套及关联服务业处于构建和形成阶段,整体规划和发展水平较低;从经济聚集水平来看,该阶段各产业间相对独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集聚效应也不明显;从空间位置来看,主要临近航空港区,并没有形成较大空间范围内的发展,位置的限制作用较为明显。

(2)临空经济成长阶段

伴随着临空经济区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航空运输的优越性也更加明显,临空经济随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在该阶段,临空经济成长的速度和规模较其他经济阶段更加迅猛。从产业结构来看,在原有传统制造业基础上,越来越多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新技术企业被吸引过来,临空经济的指向性随之显著提高;从相关服务发展来看,配套设施也已经基本完善,并朝着更高要求和更高水平发展,航空服务也迅猛发展;从经济的集聚水平来看,企业柔性生产方式带动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集聚效应十分明显;从空间位置来看,临空经济区在空间位置上进一步拓展,沿着航线网络进行延伸,出口外向型产业也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位置对产业分布的限制作用大大降低,产业分布在紧邻航空港的交通走廊地带。

(3)临空经济成熟阶段

经历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随着机场航线网络的不断拓展以及腹地经济的发展,临空经济区产业规划和布局已十分合理,发展模式经过实证检验得以进一步优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该阶段,临空经济具有很高的指向性,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主导;航空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相对十分完善;集聚效应十分显著,从产业链发展模式向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演变;产业整体空间布局上,突破位置限制,形成临空经济带,成为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点[3]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

不同地区由于机场规模限制、交通便利程度、资源量多寡、政策导向差异以及经济增长水平高低的区别而适用于不同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交通运输导向型发展模式、产业导向型发展模式以及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

(1)交通运输导向型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对机场的运输量以及规模提出较高要求,其发展前提是具备发达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在此基础之上,临空经济区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要素跨区域流动,从而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2)产业导向型发展模式。若临空经济区内具备覆盖全面的交通网络、完备的硬件设施,可以充分满足不同行业的时效性要求,那么其对相关行业的吸引力会进一步提升,众多企业会在机场周边设址,产业导向型发展模式得以形成。

(3)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不同临空经济区所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呈现出差异性,如果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那么该地区便可以采取以休闲旅游养生业为主的资源导向型临空经济发展模式[4]

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区的概念由临空经济提炼而来,最早在1999年由曹允春教授提出,随后得到国内学者普遍认同。他认为临空经济区是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空港附近人口、资本、生产、技术、和贸易的集聚,形成功能齐全的经济发展区域

在地理位置上,临空经济区多位于机场周围15范围内,不同机场城市由于其腹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不一,临空经济影响范围的不同,故临空经济区的范围也不同。

在规划位置上,国内对具备一定临空经济发展基础和规模的城市设立临空经济示范区,在示范区内重点发展临空指向性产业,培育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发展阶段上来看,临空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会经历空港区、空港经济区、航空城、航空都市区这些概念的阶段,具备逐步从航空运输经济经历临空产业的发展历程成型为城市综合经济的经济发展性质。

一是空港区,泛指由机场运营设施和配套综合服务设施组成的区域,这些设施会随着机场的运营逐步完善和扩大。

二是空港经济区,将众多研究中的空港园区、机场产业区、临空产业区等概念统称为“空港经济区”,指在机场和航空运输的诱发作用下,在空港附近形成的多种经济活动区域。

三是航空城,此时临空经济的发展以具备一定规模,较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表达以机场运输为核心的城市化区域[5]

参考资料:

[1]曹景.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2]亓婷婷.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

[3]曾政瀚.青岛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

[4]李蕾.青岛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5]张海川.基于产业生态圈的重庆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临空经济相关报告:

蒙田研究所:脱碳航空业-全体上船(英文版)(85页).pdf

Cirium(睿思誉):2021年航空业前景展望报告(英文版)(53页).pdf

普华永道:展望2022后疫情时代航空业发展遇新机(17页).pdf

交通运输行业春季航空策略:全球航空业重塑格局后疫情时代国际航线迎来战略机遇期-20220322(43页).pdf

交通运输行业航空起风时系列:国际航线聚焦全球航空业重塑格局后疫情时代国际航线迎来战略机遇期-20220226(38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对赌协议
下一篇:农业科技园区

相关百科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