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实体经济(The Real Economy)

实体经济(The Real Economy)

目录

实体经济是什么(定义)

目前,关于实体经济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定义。从国内理论界来看,关于实体经济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1)把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实体经济,把非物质生产活动都看作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

(2)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为之提供相应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制造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和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而且包括商业、文化、艺术以及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不仅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包括第三产业中除金融业之外的其他产业。

(3)金碚(2012)认为,广义的实体经济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直接服务业和工业化服务业。可见,关于实体经济的定义各有特点。尽管关于实体经济的概念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是在对实体经济的范围界定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实体经济特点

(1)有形性:有形性是实体经济作为物质生产的直观特点。实体经济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都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其经济行为的作用对象也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其目的和结果是生产出能为人切实地感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或者是为生产这些产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往往具有明确的技术标准。

(2)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支柱性的地位。当前社会经济特别是城市生活中所需要的全部工业品和整个经济的全部农业品,绝大多数是由各类制造业提供的。实体经济系统提供的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满足了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绝大部分需求,是解决社会需求的主要经济产出部类。因此,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一国(特别是大国)实体经济不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就难以有效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侵袭。

(3)基础性:实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衣食住用行的需求是人类社会的主导需求,也是基本需求。自古以来,实体经济领域的农业、工业等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物质产品,服务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需求。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实体经济在发展中逐渐产生了对借贷资本的需求,而借贷资本这种虚拟资本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都是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虚拟经济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过度膨胀甚匸重背离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势必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虚拟经济的发展也失去了稳固的根基。因此,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如何风云变幻,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4)均衡性:均衡性是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实体经济在所有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会趋于下降,但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均衡,否则将导致经济的剧烈动荡乃至经济的崩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总量有的已经降到50%以下,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倒金字塔”型的经济发展状况,即3%左右的实体经济支撑着97%左右的虚拟经济。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现实警示世人,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的国家必须着手提高实体经济的比例,谨防出现因虚拟经济陷入困境而严重波及实体经济的现象,确保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必要的均衡。

实体经济功能

(1)实体经济是物质财富的源泉:财富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来源于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和积累。经济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认为物质产品是社会的真正财富,生产物质产品的实体经济则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而实体经济的规模和竞争力则决定了财富的数量和质量。首先,实体经济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或者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各种工具从事的各项生产活动,是创造财富的基本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代表着真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直接创造使用价值,为人类提供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产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实体经济中的生产活动将物质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为人类提供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服务,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提供用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满足国民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塞本需求。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都需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和休闲,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形态,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那么商品生产可能停滞不前,而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等消费需求也就失去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实业兴邦,一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再次,实体经济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生产资料,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真实财富。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是产品,产品的价格主要由成本和平均利润等因素共同决定,产品的交易遵循市场供求规律,并通过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往复实现财富的积累和增值。虽然虚拟经济也具有“财富效应”,但是它只是“以钱生钱”,只是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和重新分配,未能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总之,只有实体经济才是财富创造的真正来源,健康发展的实体经济可以带来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也可以为虚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基础,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发挥着中坚作用。目前,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利润率还是处于上升的趋势,制造业仍是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依靠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迅速起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如今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和资源等要素日益紧缺,成本也快速上升。同时,发达国家现在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注重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力图以科技为资本抢占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竞争、摩擦乃至贸易战在所难免,如何继续保持在世界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中国必须高度关注实体经济,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健康的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物质前提,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有利于减少经济泡沫,降低金融风险,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举措。

(3)实体经济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发达的实体经济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首先,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通观中外经济的发展历程,在收入大体相当的国家和地区中,那些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所占比重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就业比较充分,其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稳定性都比较好;而那些缺乏坚实的制造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失业率往往居高不下,容易陷入经济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因此,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而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正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实体经济涵盖绝大多数大中小微企业,其中小微企业由于创业及就业门滥不高,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对缩小收入差距、保障民生和提高居民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达的实体经济还能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其次,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可靠保障。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民对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以及住房的消费需求规模十分庞大。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中国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产品,满足人民各方面的基本需求。只有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中国才能不断扩大税基,拓宽税源,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城乡人民多样化的需求。再次,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致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保障。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1) 创造更加丰富物质财富:实体经济水平可以体现出社会生产力的高低,同时实体经济也是综合国力和社会财富的物质基础。为此,我国要保证实体经济发达稳健,长远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为人民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帮助部分人民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地帮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繁荣,每个人都要休闲、看病、居住、行动、穿衣和吃饭,只有这些基本需求得到保证才能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实体经济不仅可以给人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时还能带动消费,对企业生产起到推动作用,进而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所以,想要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发展实体经济必不可少。

(2) 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近几年,虚拟经济发展势头十足,各地区开始将重心放到了发展虚拟经济上面,导致实体经济被忽略,虽然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可是投机过度宏观经济就会发生动荡,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了遏制实体经济空心化苗头,保持国民经济能够稳定增长,需要拓展市场内外需求,调研市场要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将重点放在新的增长动力培育中来,发展和消费增长点对应的现代经济实体,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增长。

(3)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实体的工业企业可以增加社就业岗位,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人民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经济收入,同时就业岗位增加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和,这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要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

(4)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力:实践证明,以廉价劳动做作为竞争优势或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当遭遇金融危机等经济低迷时期会受到巨大的外部冲击,对本国经济命脉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会一蹶不振。因此,实体经济发达稳健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让国家巍然屹立,抵挡住外部冲击。

发展实体经济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国家相关部门要发挥服务作用,通过宏观调控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保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政府要不断优化相关的体制机制,为实体经济提供肥沃土壤,提高实体经济吸引力,不断引进必须的资金和人才,让实体经济保持活力和发展动力。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劳动者是最光荣的,想要促进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就必须保证劳动者们的利益,不断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劳动实业致富”观念,鼓励广大劳动者参与到实体产业工作中来,脚踏实地创造财富。首先,政府要增加资金扶持的力度,开展更多社会服务项目,比如实业培训,营造劳动致富的社会氛围,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创业大军中来。其次,要改革收入分配的制度,修改分配政策,构建政府、企业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机制,使得收入分配能够多向中低阶层劳动者倾斜,增加劳动者们的收入财富,保护劳动者们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另外,市场准入门槛要降低,向广大民间资本开放市场,发挥政府财税杠杆调节作用,解决民间实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让广大实体企业投资者感受到国家的友好政策,感受到生活是否希望的。此外,要不断扩大内需,实现实体经济升级转型,通过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动力。首先要健全就业有限政策保障机制,拓宽就业的渠道,解决城镇人口就业难的问题,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保证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劳动收入。其次要完善人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养老体系、医疗体系以及住房保障措施等等,让劳动者没有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后顾之忧,释放人民消费潜力,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为实体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企业要不断提升价值链,其次,坚持科技创新,引进最新科研成果和尖端技术,让实体经济沿着价值链不断攀升,使我国实体经济不断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此外,要解决企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凸显实体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让实体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更上一个层次,实现实体经济持续稳健的发展。实体经济想要稳健发展必须要有传统产业的支持,依托于传统产业进行创新发展,结合时代要求调整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这既是实现实体经济转型的重点,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但我们要迎难而上,既不能摒弃传统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现代化脚步进程,实现实体经济长远发展。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竞争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巨大发展需求和技术突破作为基础,具有综合效益高、成长潜力大、物资消耗少、科技技术密集等特点,对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有着巨大带动作用,是未来国家经济体系中重要支柱,可以说谁能占据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献计就是掌握了世界未来发展主动权。特别是金融危机过后,各国奇特纷纷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产业结构的隐患,开始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我国也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关乎到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时转变经济模式和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的关键举措,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要深入研究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东西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一方面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拓展新兴产业市场,另一方面要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创新意识,掌握重点领域技术,达到培育全新经济增长点,打造产业竞争的新优势的目的,让我们的传统产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占据绝对主动权,促进新兴产业长久健康发展。

(3) 完善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业是密不可分的,是国民经济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实体经济可以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而金融业优势社会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帮助,百业稳金融就稳,百业兴金融就兴,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升华金融体制改革,跟随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的现代化金融体系。我国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做好顶层设计,推动金融服务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首先要坚持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打造和实体经济发展匹配的现代化金融体制,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良性互动,让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资金运转,从而促进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型产业转型发展。其次,金融业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的服务水平,使其成为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各行业领域产业对于金融服务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为此,为了促进实体经济长远发展,金融业必须要从服务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让金融业的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首先,要优化金融结构,促进各金融机构部门高效合作运营,提高结构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其次,创新金融产品,调整银行网点,建设融资渠道,让全国各地享受同等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长远发展提供金融基础。最后,金融服务的产品必须坚持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杜绝出现捆绑销售和附加条件的情况,还实体经济发展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金融机构要分析客户需求,调研市场需要,结合企业资金运转状况和经营特征设计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为各产业发展提供贷款资金支持。

总之,实体经济的发 展离不开国家、社会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我们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让实体经济更加壮大,在坚持自身不断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寻找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我国实体经济长远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打好经济基础。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现代经济系统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经济形态,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应始终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虚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虚拟经济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其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虚拟经济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日益显现。成思危教授认为:“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它们是互相依存的。”从实际经济运行过程来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健康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和可靠保障;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也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虚拟经济系统的发展可以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系统而运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通过各自的作用机制双轮驱动现代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一对经济学概念。“实体经济”这个概念首先是作为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概念而被创造出来的。成思危教授认为,“虚拟经济”这个词语就是从马克思《资本论》英文本中的“虚拟资本”转化而来的。从文献资料来看,“虚拟资本”这个概念是英国银行家威利瑟姆最早提出的,马克思借用了这个概念。马克思在《信用和虚拟资本》一文中指出:“威利瑟姆(约克郡的银行家)在《关于通货问题的书信》(1840年伦敦增订第2版)中说:融通票据,就是人们在一张流通的汇票到期以前又签发另一张代替它的汇票,这样,通过单纯流通手段的制造,就创造出虚拟资本。成思危教授提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第25章及其以后几章中,对虚拟资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将其主要内容归纳为两条:一是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二是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获取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可以说,马克思是第一个深入系统研究虚拟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但是囿于时代和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虚拟经济的概念。我国经济学界一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经济学问题研究,学者们基于虚拟资本的概念衍生出虚拟经济的概念。所谓“虚拟经济”,主要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是一种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其核心是资本的信用化和证券化。广义上的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关注的衍生金融业、投机性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和收藏业等。虚拟经济的特点是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如上所述,实体经济的内涵界定相对比较统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除了定义不尽相同之外,二者的区别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载体不同:实体经济内部价值运动的载体是实物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相关的服务);而虚拟经济内部价值运动的主要载体是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实体经济系统内的货币收入主要通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和流通来实现;虚拟经济系统内的货币收入则是通过虚拟资产的衍生和交易实现的。

(2)生产方式不同:实体经济是根据相应的生产技术,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创造使用价值的一种经济活动。马克思借用英国银行家威利瑟姆提出的虛拟资本概念阐述了资本循环过程:首先用货币资本(G)通过交换在市场上雇佣工人(A)、购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建设厂房(Pm),在投入以上生产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生产(P)变成产品(W';),产品通过流通变成商品,商品最终在市场上出售才能再变成货币(G';),并且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G-→W...P...W';-→G';这一过程创造了剩余价值,因此是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

而从虚拟经济系统来看,虚拟资本是由借贷资本演化而来的。借贷资本是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使用的闲置的货币资本,通过信用手段为各种生产性活动融通所需资金。虚拟资产是基于资本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抵押担保等权利的分离而设计出来的各种代表一定数量资产和某种权利的证券。从理论上来说,虚拟资本可以不依赖于实际资产而被“凭空”地无限量地设计出来,如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虚拟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也没有创造出新的实物财富,只是对交易各方的货币进行再分配。G-G';的资本运动过程体现了虚拟资本食利性的重要特点,说明虚拟经济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成思危教授提出“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可以认为虚拟经济的产品是各种金融工具,虚拟经济的工厂是各种金融机构,虚拟经济的交换场所是各种金融市场。

(2)定价机制不同:实体经济中的商品和服务是有生产成本的,其价格高低与其成本密切相关,这类产品的价格通常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成本的削减以及因竞争而导致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而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实体经济中商品(实物产品和服务)的物质定价系统由成本和平均利润支撑,这种定价方式反映了实体经济的主要特征。实体经济系统中实物产品的流通起源于其实际的生产过程,商品价格的形成取决于实物产品本身的价值、市场供求关系和技术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货币因素的干扰,商品价格将随着技术进步而趋于下降。虚拟经济中虚拟资产采用的是资本化的定价方式,属于观念支撑的定价系统。在虚拟经济中,人们通过虚拟资产交易赚取价差收益,虚拟资产的交易过程并不涉及实体经济发展必需的具体投入产出过程,然而它却同样拥有实现价值增殖的可能性。人们最关注的只是虚拟资产的价格,由于价格只是反映虚拟资本的预期收益,因此虚拟资本的价格总是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很容易脱离它所代表的实际资产的价格,经常出现其价格被严重低估或高估的现象。

(4)稳定程度不同:在实体经济中,其产品所采用的成本加平均利润的定价方式,主要是基于已经发生的成本,因此只需要在核算已经产生的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适度的利润,由于成本相对比较稳定,实物产品的价格相应地也比较稳定。与实体達济相比较,虚拟经济的稳定性较低。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这是由其自身的虚拟性所决定的。虚拟经济中金融产品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人们的心理预期和信心,但是人们的心理预期和信心又往往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前景、国内外政治形势以及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因此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造成虚拟经济的稳定性较低。

(5)存在方式不同: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整个经济系统顺利运行的物质基础,一般情况下其发展规模不必受到限制。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实体经济始终是虚拟经济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虽然虚拟经济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独特的运行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它始终必须寄生在实体经济这一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从发展规模来看,虚拟经济有时候会大幅偏离实体经济,但是不管虚拟经济如何波动,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实体经济上来,不能过度背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因为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当实际资本的增值运动不顺畅时,虚拟经济的运行也终将陷入停滞。

参考资料:

黄聪英.论实体经济[G].福建师范大学,2014.

张步金.当前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及对策[J].中国中小企业,2020.

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49.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