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信贷工厂

信贷工厂

目录

信贷工厂是什么

“信贷工厂”运营模式是专为中小企业开发的信用贷款业务模式,由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开发和实施。该模式指出银行如同工厂流水线标准化制造商品一样,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按照专业化的标准流程来进行,批量处理信贷业务,包括寻找客户,联系客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款监控,风险控制和贷款回收等流程均按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通过创新和简化信贷业务流程,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要求,简化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程序,建立一个处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部门的过程已经精简。促进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扁平化,上下保持高效合作,及时响应客户融资需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扩大规模,降低既定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的成本,并以客户为导向,高质量,高效率地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需求。

信贷工厂,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业务经营管理体系,建立专门的业务运作机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打造“流程银行”,建立标准化的信贷业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以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和银行控制风险的双重需要。它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中小企业的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建立一些专门的业务机制,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也可以实现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加标准化的信贷业务流程,从而提高了业务运行的效率,也能够满足顾客的融资需要,并且也能够对银行进行风险把控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信贷工厂模式产生背景

“信贷工厂”模式也叫做“淡马锡模式”,它是银行以“工厂流水线”的形式实现信贷业务流程,是由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集团创立的。作为一家具有集团公司他具备非常雄厚的实力,拥有所处片区的多家银行的股权。面对亚洲金融危机,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受到了严重的恶化,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淡马锡面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结合中小企业所独有的信贷特色,分析了在针对这类企业的经营中应该注重的实践经验,然后提出了“信贷工厂”的经营框架,并且通过在所经营片区的推广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也引起了世界很多国家关注。“信贷工厂”就是以虚拟的工厂形式,去经营和生产信贷业务。该模式所坚持的理念就是客户至上,并且以市场的发展为引导。它把所有岗位设置在工厂车间内,从过去的分散零售经营,转化成为标准化的、批量的产业经营。它的转变是从过去单独的部门,改成整个工厂上的某个环节。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中更加的专业、快捷。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选择不同的风险级别,从而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信贷批量处理,增加了前期产品设计标准化,将原来信贷中的贷前、贷中、贷后环节和后期的风控管理,都进行了变动,改为每一个信贷流程都是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和岗位。这样采用流程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的方式,使各个“生产”环节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在商业银行内部可以打造一个效率高、运转快的信贷业务“流水线”,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

信贷工厂

信贷工厂模式核心技术

(1) 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包括对宏观与微观的经济环境分析、行业的动态分析,及时获取不同的经济信息,预测不同行业的趋势,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 客户准入

客户准入是客户选择和客户评估的标准,包括客户选择系统和客户评估模型。客户选择系统由营业执照和贷款卡验证,年度审核后,企业的信用评级为CCC(含)以上,企业的营业期大于2年,企业的法人或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的主业从业经验大于4年、信用记录良好5大标准组成,5大标准需同时满足。该技术不完全依赖于查看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其他各种书面材料,更加注重于收集中小企业客户及所有者的非财务信息,是对客户做出分析和评估的重要依据。

(3) 授信审批

授信审批指商业银行从接收到中小企业的信贷申请到最终审批通过对其授信的过程。以往的企业信用贷款客户授信需要依次经过以下流程:接受信贷申请部门→公司信贷业务部门→调查审批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贷款发放部门→授信执行部门,而这些流程需要经过几个不同部门完成,大大降低了效率;而“信贷工厂”运营模式重新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将以上需要在几个部门间流转的过程统一在一个部门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4) 预警

预警指的是在一个问题客户违约前,就通过事前控制手段,积极地识别过程,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预警信号,根据客户面临的风险程度采取相措施,运用事前控制手段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障了资金安全。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信贷工厂

(5) 软回收

软回收指的是商业银行针对贷款状态逾期但尚未迈入不良的中小企业,通过专门人员电话联系企业告知还款,了解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偿债计划、目前的企业经营状况与偿债困难,从而尽快收回逾期授信,或尽早地识别风险,找出异常情况,尽早地采取相应的行动,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中小企业偿还信贷资金的过程。

(6) 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包括监测和分析信贷业务的总体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以及综合资产管理与各种风险,以及动态信贷政策调整和业务计划以提高资本回报率。资产组合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可以用投资组合模型来评估年度业务目标的实现,为管理层提供决定业务目标的决策基础,并在业务监测过程中动态监测工作状态和操作。偏离目标指标和相应的管理措施,预期损失压力测试可以作为调整信贷政策、指导方针、准则、标准、例外控制和特别制度的指南,以确保“灵活性政策”不会产生不利影响[1]

信贷工厂特征

这种模式有着包括:管理集约化、产品标准化、队伍专业化、作业流程化、生产批量化等五大化的特点。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当中,这样中小企业就可以达到客户信贷融资的要求。从而减少了成本、增大了效率,这也就成了当前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主要需求。所以能够实现在已有的风险容忍水平中,增加效率、加大规模、减少成本,不仅实现了中小企业客户信贷融资的要求,而且使得银行完成了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发展标准。

(1)产品标准化

信贷工厂模式的产品设计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且通过这些调查来对经营模式和负债情况、资金周转、经营年份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对不同行业、区域,以及抗经济周期能力进行组合设计,以便进行标准化、流程化和批量化的设计

(2)作业流程化

信贷工厂模式把整一个业务流程分为了六个主要的环节,包括了集中清收、客户营销、货后管理、业务受理、贷款发放和尽职调查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并且负责人员只管理之间负责的的流程模块[33]。用这种流程化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信贷工厂模式的工作效率已经发挥其良好的大范围处理方法。

(3)生产批量化

信贷工厂模式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和流程,来对客户量巨大的情况进行批发式的经营。以个人为授信对象的消费贷款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面对的客户量巨大,适合批发式经营、批量化管理。信贷工厂模式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流程设计,可以实现生产批量化与传统的信贷模式相比这种处理更加便捷。并且每个模块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和以前的一个人从头跟到尾的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加相互独立,并且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业务,大大提高了工作处理的效率。同时业务之间互相影响的作用也会降低。这也控制了风险使各个业务环节的作业流程相对独立,互补影响,可同时处理多个业务申。

(4)队伍专业化

任何一种模式都要有一只专业的队伍去完成,信贷工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的实现,所以队伍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专业的风险控制队伍以及营销队伍,信贷工厂模式想要能够有效地运作,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要有着一支专业化的队伍[37]。此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与专岗专职的作业标准,能够很大程度的使得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以中小企业经营中心为经营载体,集营销、管理和风控于一体的专业化管理体制和集约化经营机制。

(5)管理集约化

信贷工厂模式将主流程纳入总部集中管理,是管理集约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运用信贷工厂模式的银行一般会建立起一个专业的制度平台,以管理服务为中心,以经营作为载体,这样可以把营销和风险控制集于一体,也可以使管理机制更加的集中有效。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对质量的严格管理以及效果跟踪机制,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作用流程中的操作风险与人员道德的风险它能够严格有效地跟踪整体的流程,这样也能够避免一些人为操作上面的风险且这样的工作也是层层递进的相互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个流水线上单独的人员是没有方法可以使得审批的结果收到影响的[2]

信贷工厂线上业务优势

“信贷工厂”与传统信贷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业务信贷的服务效率,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信贷工厂”线上业务优势如下:

(1)“信贷工厂”能够有效的提升审批率。过去商业银行进行授信审批时,主要是由银行的业务部对接营销,风险管理部应对贷款审批,授信部负责放款。可以说每次的贷款业务都是有多部门经过审批后才能够实现的,这里面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转换成为“信贷工厂”之后,则直接把所有的程序流水化,集中在贷款中心内部,就可以缩短审批时限,去掉中间不必要的流程环节。

(2)“信贷工厂”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开展过程中可以降低银行业务成本。中小企业在进行信贷时通常单笔贷款风险高、额度小,这样商业银行长期在这块业务中呈现收益与付出的负相关现象。通过转换思路,引进“信贷工厂”后,采用专业化流水制作的模式,可以大幅度的改善银行的付出成本,提升了银行整体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收益。

(3)“信贷工厂”有利于扩大服务层面,优化客户结构。“信贷工厂”主张以小企业客户为中心,在业务开展时,一般建立在对中小微企业有着充分的调研,从而能够理性的去划分不同的企业风险各类型。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做出个性化产品设计,制定相应的信贷产品,从而更好的设定经营和营销策略。“信贷工厂”的热行在很大程度上与它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个性产品、针对性营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该模式的转变,让整个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结构分析,能够更加优化信贷服务,提升银行自身的专业性,还降低了风险[3]

信贷工厂管理模式

目前,在信贷工厂组织架构的设置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战略事业部制,另一种是准事业部制。

(1)战略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即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模式,它是根据战略事业部体制构建、设立主要为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的专营机构。此类机构可申请单独颁发金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一般需要在总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下辖小企业专营机构的管理。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完全事业部性质的专营机构可真正落实银监会提出的“六项机制”建设,但不足之处在于很难充分共享银行现有资源,而且批量设立专营机构成本很高,推进速度也较慢。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采用此种模式的较少,招商银行的小企业专营机构在组织框架的设臵上与此较为类似。

(2)准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是在总行设立准事业部制的小企业业务部,负责小企业业务的经营和管理,可下辖专营机构,但主要依托现有分支机构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与专营机构相比,最大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不失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目前,采用信贷工厂模式的国内商业银行,一般均为此种组织体制模式,例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杭州银行。

参考资料:

[1]刘思奇.基于“去杠杆降成本”视角下信贷工厂运营模式研究--以Y银行为例

[2]朱梦捷.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

[3]彭磊.J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工厂”线上业务风控研究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