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目录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什么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个舶来词,最早在国外出现,国内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比如“私募股权投资”、“未上市股权投资”以及“私人股本投资”等等。在国内接受度最高的一种是“私募股权投资”。由于在实际操作当中,私募股权投资都是以基金的形式进行运作,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往往也被称呼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两个名称在国内通常是表达同一个意思。

George W.Fenn,Nellie Liang和Stephen Prowse(1995)所共同著作的“The Economics of the Private Equity Market ”描述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不是已经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公司,而是尚未上市公司各个阶段的股权,交由专门的基金公司来进行管理,最后通过成功退出而获得收益。

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多是指基金管理人通过不公开募集的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的股权,通过权益性的投资在基金清算后获得收益的一种金融产品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类

(1)按基金组织形式分类

按照基金组织形式分类,分为信托制、公司制和合伙制。

①公司制私募基金是通过成立公司,向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其优点在于法律法规体制较为完善,受《公司法》制约,可以有效保障股东权力,但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程序复杂、运营管理成本较高和利润分配时涉及童复征税间題。

②信托制私募基金是以信托合同为基础,由投资人通过信托公司,将财产交付信托公司进行管理,信托公司按照投资人的意思,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并管理的方式。信托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信托计划,约束投资人、信托公司和受益人的权责利关系。

③合伙制私募基金是以昔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组成合伙企业,由GP承担私募基金风险和管理责任、LP负责出资并分享收益。相对于前两种组织形式,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利隔离LP与GP之间风险,且组织灵活、运营成本低,合伙人仅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避免重复征税间題。

(2)按股权投资阶段分类

按照基金所处投资阶段,主要可以分为早期投资、VC、PE、FOFS、战略投资者,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按基金获取收益方式分类

按照私募基金获取收益方式分类,分为权益投资类、固定收益类及其他混合类私募基金。固定收益类主要投向固定收益类产品,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基金。权益投资类主要投向公司股权,通过后期股权增值来创造价值。其他混合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其他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艺术品和房地产等[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特点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均为不公开募集,且募集人数不能超过200人,基金运作信息也仅仅只对基金投资者以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披露,所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属于较隐秘的投资;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采取权益型投资方式,少数会涉及债权投资,且目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债权与股权投资有严格的规定,实际操作中债权比例不能超过整个基金的10%比例。根据2018年最新规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还可以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权益;

(3)投资标的为非上市企业,只有部分并购及定向增发产品才会投资于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的股权;

(4)投资期限较长,一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期为3到5年,退出期为2年,即整个基金从成功设立到退出一般为5年到7年,属于中长期投资;

(5)投资过程中,资金流动性差,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相关规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为封闭式基金,在投资过程中不允许提前赎回基金份额;

(6)投资退出渠道多样化,包括了回购、清算、IPO、并购、APO、募新换旧等方式。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模式

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等商事法律法规及其相关解释的规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运作模式可以分为股权受让、增资入股与债转股等三种

(1)股权受让

股权受让,指的是标的公司原始股东主动以股权受让的方式,将流通股转让给私募机构以获得相应对价。这种模式下,所降低的是原始股东的持股比例,但并不会对公司所有者权益及负债情况产生影响。

(2)增资入股

增资入股,指的是私募机构作为注资方以增资的方式参与标的公司.内部的股权分配,并享有股东收益。这种模式主要是标的公司主动进行资本运营的结果。增资入股改变了公司所有者权益,广泛被用于应对公司暂时性负债压力。而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获得所出让股权的形式实际上也完成了资本的投资性需求,同样也是私募基金的首选运作模式。

(3)债转股

债转股,指的是私募机构将资金以债权的形式,为标的公司注入资金,成为债权人并享受固定债权收益,受公司短期实际运营与盈利情况影响较小。同样的,当满足一定条件后,可由公司或私募机构主动提出将债权转换为公司股权,完成增资入股。但在具体执行上,私募机构并不会选取单一的资本运作模式,会根据标的公司的投资潜力以及其对资金的需求类型进行组合性投资。既可以是“增资入股+股权受让”的双重叠加模式,也可以是“增资入股+股权受让+债权”的三重叠加模式[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流程

从更好进行项目管理目的出发,完整的运作流程包括“募集”、“投资”、“管理”和“退出”四个步骤,“募”、“投”、“管”和“退”每一个步骤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募集”是指从符合所需投资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处非公开地募集资金。这一步骤处于整个运作流程的起点阶段,所募集到的资金是向投资项目中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

(2)“投资”是指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已经选定的被投资企业当中以获得股权。在选择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基金管理人要对投资项目仔细地进行筛选,对重点考察的企业要再实地进行各方面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等等。经过谨慎判断后最终进行投资活动,并与被投资企业签订好投资协议。

(3)“管理”是指投资后所必须的管理过程,在进行了投资之后,紧跟其后不可或缺的就是要进行投资后的管理,然而中国目前对于投后管理这一环节没有足够重视。随着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私募机构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天生优质的投资项目显然不能满足市场投资,私募机构仅仅通过向优质投资项目当中注入资金就获得高额回报的时期已经在快速终结。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说,除了融资的需求,基金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人精细化的投后管理作为一种增值服务,显然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基金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人应当针对被投资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具体发展情况,提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投后管理策略。

(4)“退出”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恰当的时机通过选取适当的退出方式实现退出,从而获取退出收益的过程。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是其投资者收回投资成本、获得投资回报的最核心、最关键步骤。该种基金投资者的目标非常鲜明,并不是为了获取被投资企业的股息和红利,更不是为了获得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权,而是要在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到达预期后,将手中持有的股权转卖出去以回收资本并获得资本增值,再将收回的资本和获得的增值资本投资到下一个已经选定的投资项目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循环[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

(1)国内首次公开发行

国内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一家企业或者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其股份公开向公众进行出售以获取资本融资的行为,国内公开发行主要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及新三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企业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首次公开发行作为过往研究中收益最高的退出方式,一直都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首选退出渠道,其选择的意义在于公开发行的退出方式可以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收益并且可以为基金管理人赢得良好的商业声誉。

(2)海外首次公开发行

海外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中国境内符合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有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模式。境外上市有着高接受度、简单的审批程序、更广范围的可流通股、方便的股权运作以及豁免税务等优点。一般境外上市常见的有港交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等。

(3)回购

回购即由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或者管理层通过购买对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份额或者回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有的企业股份实现基金的退出,一般来讲回购的退出回报率低,但是投资收益稳定。回购一般存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约定了回购的时间和价格,此时的基金运作模式就成为了明为股权投资,实际为债权投资,另外一种为基金管理人在投资之前即与被投资企业管理层签订了对赌条款,若未达到对赌条款中约定的利润或者其他目标,则需要股东对股份进行回购。但是回购需要被投企业管理层能够找到更好的融资杆杠,否则回购很难达成。

(4)出售(并购)

出售是指基金管理人依法将自己持有的被投企业的股权出售转让给他人,套现退出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方式有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区域板或称四板)挂牌转让,协议转让等。此方法适用于融资企业很难借助首次公开发行或者达不到首次公开发行条件时使用,或者本次转让的收益已经达到了基金管理人对本次投资的回报收益时使用,有的基金并不一定要达到最佳的收益要求才会进行退出,如果说基金已经到期并且已经不能延长时,基金管理人便会使用此方法进行退出。

(5)APO

APO(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融资型反向收购,是近年诞生的一种新型的、复合型的金融交易模式,在美国应用较为广泛,指境外(也指我国)拟境外上市的公司完成与全美证券商协会监管的非交易所性质的交易市场(OTCBB)壳公司反向收购交易(买壳上市)的同时,实现向境外投资者定向募集资金,达到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一种模式。APO是介于IPO和反向收购之间的融资程序,特点为方便快捷且费用较低,其有四个要素:一是即公司必须要有SEC(美国证监会)认可的审计公司审计的财务报表;二是要公司准备申报给SEC的相关法律文件;三是公司必须与一家美国上市的壳公司完成反向收购交易;四是在交易结束时投资者的资金通过托管账户放款给公司。

(6)海外上市回归国内股市

根据2018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相关条款,如果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该企业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同度高这三个特点,并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可以在国内主板首次公开发行中拥有绿色通道。此政策无疑给了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多一条退出道路,目前已经有360,阿里巴巴等在尝试这条道路。

(7)清算

投资人最不愿意使用的退出方式,该方式是指对于已经确定项目失败的创业资本,或者是基金已经到期无法延长,该投资只能采取清算方式退出以尽快尽可能多的收回残留资本,其操作方式分为亏损清算和亏损注销两种。此方式不仅管理人自身的声誉受损,投资人的投资也会受损[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现状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

2020年末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含FOF)数量达到2.94万只,规模突破9.87万亿,同比增长11.3%。新备案股权基金数量及规模逐年下降,2020年新备案3860只,规模为4705.37亿元,同比下降22.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

截至2020年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各类投资者合计出资9.42万亿元,同比增长7.8%。主要出资方为机构投资者(包括企业投资者和各类资管计划),出资金额8.17万亿元,占比达86.7%。其中,企业投资者出资规模占比达56.2%,各类资管计划出资规模占比为30.6%。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行业

热门行业和热门区域延续快速发展趋势,投向中小、高新、初创科技型企业增幅明显。截至2020年末,高新技术企业在投案例共19181个,规模为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占比达19.6%。初创科技型企业在投案例5179个,规模为1242.78亿元,同比增长34.2%,占比为2%。科技、消费、大健康产业投资最受关注,增长较快。从行业分布看,在投金额前五大行业分别为“资本品”、“房地产”、“计算机运用”、“交通运输”和“其他金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4)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

截至2020年末,投资案例共退出15968个,发行退出行为32713次,实际退出金额1.83万亿元,平均投资周期36.65个月。2020年当年新增退出案例6135个,发生退出行为9857次,实际退出金额6521.14亿元[5]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参考资料:

[1] 熊俊龙.D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21.

[2] 王裕坤. 论私募股权基金中投资人的权利保护[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21.

[3] 万文静.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 江苏:东南大学,2020.

[4] 卢震. 中国私募股权房地产基金退出及退出收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8.

[5] 四川双马-双轮驱动私募股权基金业务打开新成长空间-21072817页.pdf

相关报告:

中国基金协会: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报告(2021)(27页).pdf

2022年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31页).pdf

普华永道: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调研报告2021 - 运营管理篇(33页).pdf

贝恩:2022年全球私募股权市场报告(84页).pdf

麦肯锡 : 私募股权基金-中国市场经营之道(15页).pdf

安永:私募股权投资议程: 2021年印度趋势报告(英文版) (111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百科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