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电子信息制造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目录

电子信息制造业概念界定

对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概念界定相对比较清晰,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报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电子信息产业一词,2009年起电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第三产业的特征,更偏向于服务业,而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的军民结合型工业,更具有制造业的特征。

电子信息制造业

虽然各地区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划分范围稍有不同,但国家统计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明确规定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分类标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电子信息制造业采用制造业分类下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部门数据,其细节产业组成可以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下是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分类的相关界定。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特征

(1)产业渗透度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全球化,电子信息制造业正逐渐渗透到各类行业中,物联网、5G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而这些新兴技术的运用离不开

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正是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芯片、通信设备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渗透到制造业的个部门中。

(2)研发成本高于制造成本电子信息制造业属于知识密集性行业,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子信息产品已经不是单一领域的产品,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的研发通常是跨学科、跨专业,因此投入是巨大的,但是电子信息产品达到量产阶段时,投入的资本却相对较低。

(3)产业更新与产品迭代速度快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通常比较短,产业更新速度快,新研发的产品往往可以迅速投入使用。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技术和产品的替代每时每刻都发生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例如3G技术到现在5G技术的普及,仅仅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在5G技术还没彻底普及和商业的同时,一些先进的电子通信企业已经开始探索6G技术,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的技术标准正在不断变化。

(4)用户成本锁定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品区别于其他制造业产品的明显特征即用户成本锁定,电子信息产品往往处于一个程序之中,只通过单件产品不能发生作用,需要多个产品的配套使用,用户也会面对数据交换的需求。这种情况使得用户如果需要变换产品就要面对高额的转移成本,用户因此被锁定,不会轻易变换供应商。如我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商占据了电子通信大量市场,在三家公司不能相互转网期,用户转变服务商,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包括号码变换,相关信息变更,这就导致通常大部分客户不会选择更改供应商,客户被牢牢锁定。

(5)标准的高依赖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控制住产业标准的企业,往往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此外,电子信息产品通常需要多家厂商的通力配合,才能保证产品正常生产,如果一个地区或者企业控制了整个生产链的标准、技术,就会产生难以比拟的优势,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例如华为在5G技术和标准上的领先,确立了5G行业的领导权,由此引发了美国的觊觎和制裁[1]

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但行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且逐步加剧,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走弱。自2018年11月份开始,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降低,虽然2019年降低趋势有所缓解,但仍然呈现负增长,同时,全行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也不断增加,2019年1~7月份同比增长2.2%,企业面临高的融资约束,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电子信息制造业

(2)新兴领域投资“泡沫泛起”,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增大。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夸大项目成果,预设过高利润,但往往最终无法实现其承诺。例如,自动驾驶领域、人工智能领域融资持续升温,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规模2219亿,占全球3/4以上,但不少资金投资于低端技术、“伪人工智能”等,未能实现技术提升,产业发展也无从谈起,这些都会影响人们对新型领域的投资意向,研发活动面临的融资约束增大。

(3)行业研发效率较低,“大而不强”问题凸显。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投入、研发成果逐年增加,但一些核心技术等没有掌握,比如:芯片、操作系统等,发展仍然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导致我国行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附加值较低,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由于国际政治关系导致的利润增速波动短期内难以回暖。在行业结构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将迎来更艰巨的挑战,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差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2]

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

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实现利润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的显著特征。

(1)生产增速稳中有升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相比去年。增长15.7%,排名在41个大类行业中为第6,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较上年加快8.0个百分点;增速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1个百分点,差距较2020年有所扩大,但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低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6%,比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5.5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拉动作用明显。

电子信息制造业

12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从月度增速看,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1年,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7.6亿台,同比增长7%,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2.7亿台,同比增长9%;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4.7亿台,同比增长22.3%;集成电路产量3594亿块,同比增长33.3%。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

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3%,增速比同期制造业(13.5%)、高技术制造业(22.2%)分别高8.8和0.1个百分点;在制造业行业投资增速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专用设备制造业(24.3%)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3.3%)。

在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背景下,近两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领域投资活跃,实现半导体器件设备、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投资额的大幅增长,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7.3%,远高于制造业两年平均的5.8%。

电子信息制造业

(3)出口交货值增速加快

202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2.7%,增速较上年加快6.3个百分点,但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低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5%,较工业两年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

12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

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2.2亿台,同比增长22.4%;出口手机9.5亿台,同比下降1.2%;出口集成电路3107亿个,同比增长19.6%;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同比增长16.9%。

(4)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202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1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增速较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5%。

营业成本121544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总额8283亿元,比上年增长38.9%,两年平均增长27.6%,增速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高4.6个百分点,但较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低9.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低0.9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

参考资料:

[1]王欢.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D].陕西:西北大学,2020.

[2]郝杰莉.融资约束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影响[D].陕西:西北大学,2020.

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报告:

赛迪观点:2021年下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走势分析与判断(10页).pdf

新世纪评级:电子信息制造业2020年度信用展望(22页).pdf

IMT-2020(5G)推进组:2020电子信息制造业5G应用需求白皮书(29页).pdf

【精选】2021年电子行业中日先进制造业国际比较分析报告(82页).pdf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能制造政策白皮书(35页).pdf

普华永道:中国电子制造业物流市场格局与展望(17页).pdf

头豹研究院 :电子制造行业:2021年中国电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短报告(25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动脉网(VB)
下一篇:城投债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