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阿里研究院(AliResearch)

阿里研究院(AliResearch)

目录

阿里研究院简介

阿里研究院(AliResearch)2007年4月正式成立,国内互联网企业中第一家内设研究智库。主要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海量数据、深耕小企业前沿案例、集结全球商业智慧,以开放、合作、共建、共创的方式打造具影响力的新商业知识平台。多年来,阿里研究院见证、参与和推动了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在国内外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智库。阿里研究院与业界顶尖学者、机构紧密合作,聚焦电子商务生态、产业升级、宏观经济等研究领域,共同推出aSPI-core、aSPI、aEDI、aCCI、aBAI及数据地图等多个创新性数据产品、大量优秀信息经济领域研究报告,以及数千个经典小企业案例。阿里研究院秉承开放、分享、透明、责任的互联网精神,扎根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丰富的商业生态,依托海量的数据和案例,洞察新知、共创未来,引领着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研究。

阿里研究院

阿里研究院发展历程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官网,阿里研究院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有:

2007年4月,阿里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14年8月,新经济·新商务系列论坛开启第一届

2008年7月,与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共同主办第一届电子商务 生态学术研讨会。8月,首届网商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并与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网商研究中心”。

2009年2月,阿里巴巴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活水计划”)正式发布,阿里巴巴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正式启动。

2011年9月,与5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信息社会50人论坛,目前该论坛已成为中国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研究的引领者。

2012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政策研究室成立,9月首届电子商务园区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电商集成服务趋势凸显

2013年12月,首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浙江丽水召开,并发布《淘宝村研究微报告2.0》

2014年7月,首届中国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召开,并发布《2014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微报告》;10月,第一届阿里巴巴复杂科学前沿论坛在杭州举办;11月,阿里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政策研究室携手,组建全新的阿里研究院;12月,2014中国微金融发展论坛暨微金融50人论坛成立大会在北京举办

2015年4月第一届中国电子商务园区峰会在洛阳举行,发布全国首份《中国电子商务园区发展报告(2014—2015)》;6月,与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几家权威机构共同举办“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论坛”,阿里跨境电商研究中心宣布成立,与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金融与发展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举办“创新与全球经济论坛”成立国内首个聚焦于数据经济领域的研究中心——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ADEC)

2016年1月举办首届新经济智库大会,阿里研究院的智库化之路加速;2月参与发起的“新治理智库联盟”在北京召开第一次预备会议;3月马云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倡议,阿里研究院深度参与eWTP研究设计;10月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12月与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互联网信用研究中心

2017年4月与联合国贸发会议、国际贸易中心联合举办“普惠发展与电子商务:中国经验”论坛;11月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首届“看中国”高端思想论坛

2018年6月阿里研究院入选首批北京市工商联智库成员单位;12月发起成立首个新零售研究高端智库“新零售50人论坛”

2019年1月;阿里研究院入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组(TTCSP)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位列中国入选智库第15名;2月阿里研究院入围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8年中国智库影响力评价与排名”三项排名榜单,位居企业智库系统影响力榜单第2位;7月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商业学堂”正式开学

阿里研究院合作机构

阿里研究院与国内外机构展开广泛的合作,其中机构包括国家智库、重点高校以及学会协会。

国内机构

国家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

重点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等

学会协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百货协会、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等

国际机构

国际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国外高校: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鲁金斯学会、哈德逊研究所、罗格斯大学等

国际机构:麦肯锡、波士顿咨询、贝恩、德勤、毕马威等

阿里研究院重点项目

(1)淘宝村:从2009年全国总计3个,到2020年全国5425个,淘宝村一路走来,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淘宝村不断发展,不断向欠发达地区渗透,并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

根据阿里研究院制定的淘宝村标准,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或当地家庭户数的10%,就可以认定为“淘宝村”。2021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出现7023个淘宝村,较上年增加1598个,增量再创新高,连续第四年增量保持在1000以上

(2)新商业学堂:新商业学堂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和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共同发起,旨在培养数字化新商业领袖。依托清华经管学院累积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和阿里在数字经济领域多年思考和最新商业实践,通过与学员企业共创共讨,为各行业商业领袖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想和方法论。

(3)活水计划:取义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阿里研究院于2009年启动,旨在搭建“实践者+研究者”共创平台,发掘阿里经济体案例和数据的价值,支持优秀青年研究者进行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活水计划”拟建设一个产学研联动的学术生态,通过对接阿里内部的现实发展经验和内部数据资源,为青年学者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通过对接学术资源、宣传平台、学术会议等,为请青年学者提供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当前,活水计划已经连接了370多名的学者, 推动了超过220项的合作项目,针对新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经济、电子扶贫等数字经济的研究领域,产生大量的理论与应用创新,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阿里研究院数据产品

aEDI

aEDI(alibaba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dex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基于阿里巴巴平台的海量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各地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包括网商指数、网购指数两个一级指标以及四个二级指标。”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的取值范围介于 0~100 之间,数值越大,反映当地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越高。

aSPI

aSPI阿里巴巴全网网购价格指数(aSPI,即alibaba Shopping Price Index),该指数以生活费用理论为基础,在理论上能克服固定篮子指数面临的这一缺陷。该价格指数衡量的是消费者获得效用不变条件下,产品相对价格变动引发消费数量上的替代效应,所带来的最小支出水平的变动。阿里巴巴全网网购价格指数(aSPI)正是建立在叶子类目每月加权成交均价基础上,采用链式指数算法,用以反映全网总体网购支出价格水平的变化。aSPI与aSPI-core十大分类指数构成一致,具体分类占比按月变动,权重变化比aSPI-core更具有实时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印证。

aBAI

aBAI(alibaba Business Activity Index 阿里巴巴小企业活跃指数)是反映阿里巴巴网络零售平台上几百万个商家的总体活跃情况的指数,用0-100之间的数值来表示,50表明当期的活跃度与上一期相比没有变化,大于50表明总体的活跃度在提升,小于50表明总体的活跃度在下降。aBAI的目标旨在基于微观数据产生宏观应用,从线上企业的经营&;行为数据抽象出经济现象,构造易于理解和传播的经济指数。

aSPI-core

aSPI-core(alibaba Shopping Price Index-core 阿里巴巴网购核心商品价格指数)是固定篮子价格指数,其测度思路是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篮子,考察在不同的时点和不同的价格结构下,购买该产品篮子的费用变化程度以代表价格水平的变化,即大多数国家编制CPI价格指数使用的理论框架。aSPI-core通过创新筛选算法圈定阿里零售平台上近100000种核心商品作为固定“篮子”,每月追踪该特定篮子内商品和服务所需价格变化,以体现网购市场价格相对于宏观经济的敏感性。

aSPI-core由十大分类指数构成,分别是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办公用品及服务和爱好收藏投资十个大类。

aCCI

aCCI(alibaba Consumer Comfidence Index  阿里巴巴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指消费者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对就业、收入、物价等问题的综合判断后得出的一种看法和预期。该指数最初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调研中心SRC于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全球已有至少45个国家和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消费者信心调查,已经成为最有影响的经济指标之一。

阿里研究院关注话题

截至2022年4月20日,阿里研究院的热点话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数字技术洞察:专注于探讨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发展各类话题,为阿里技术社区与外界沟通的搭建桥梁。

(2)与新商业领袖谈谈新:数字经济浪潮袭来,商业世界已发生巨变;当“所有行业都应该重做一遍”的时候,企业面向新商业未来之路该如何走?与清华-阿里新商业学堂一起来谈谈关于新商业的那些事

(3)产业观察:依托阿里巴巴集团产业生态,围绕二手电商、直播电商、B2B、拍卖、新服务等领域,解读产业数字化转型热点,挖掘产业价值,通过智力赋能助力产业数智化发展,洞见产业未来。

(4)云端思享汇:“云端思享汇:数字原生的崛起”。这是一档面向数字技术和产业前沿动态的最新节目,每期邀请最具技术和商业洞见力的新锐企业领袖和技术专家大咖,围绕当下社会最关心的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前瞻性、引领性话题,搭建洞察未来、碰撞观点、陪伴思考、思想汇聚和洞见分享的平台。

阿里研究院研究力量

(1)高德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依托高德海量交通出行数据,携手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和智库,精细化考量城市交通,与决策者和出行者共同畅想未来交通。

(2)竞争政策研究中心:基于阿里巴巴全球数字经济实践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研究数字经济领域竞争政策的前沿问题,包括数字经济竞争规制理论创新、数字经济反垄断分析框架、竞争政策和法律的发展与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分析工具研究、竞争政策比较研究等。

(3)数据安全研究中心:阿里巴巴数据安全研究中心专注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安全研究,研究工作涵盖国内外数据安全政策法规、数据安全产业实践、数据安全前沿技术跟踪等内容。

(4)数字经济财税研究中心:基于阿里巴巴全球数字经济实践,聚焦经济数字化对财税理论、财税政策、财税管理产生的影响,探索财税领域的理论创新、政策重塑和管理变革。

(5)数字商业研究中心,旨在通过产学研互动与交流,以中国数字商业最佳实践为蓝本,携手数字经济下中国的“福特”与“泰勒”,共同推动数字商业理论创新,见证数字商业变革与发展。

(6)数字社会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经济数字化在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的社会价值,探讨数字技术对社会行为、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社会治理产生的影响与趋势判断。

(7)数字文娱和新媒体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10月,是阿里大文娱各业务线与政府、高校智库之间的高端对话平台。

(8)新服务研究中心: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聚焦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关注以餐饮为代表的生活服务业在数智化创新中迸发出的新增长点,同时关注互联网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绿色环保等领域,挖掘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依托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海量数据,汇聚学界商界的才学智慧,挖掘中小企业的有益实践,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新服务”研究生态平台。

(9)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Alibab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成立于2020年10月,基于SEEG(社会、经济、环境、治理)研究框架,专注于数字经济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生态环保、绿色科技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

(10)新乡村研究中心:新乡村研究中心(Alibaba Research Center For Rural Dynamics)成立于2016年10月,是一个开放式、公益性的研究网络,致力于研究互联网赋能下乡村发展的新现象、新模式与新趋势。研究主题包括农村电商、电商减贫、返乡创业、乡村治理等。

(11)产业研究中心:围绕高速发展的数字产业,研究面向未来的先进生产力及其模式。研究领域包括产业带、数字化贸易、数字文娱、直播电商、本地生活、资源发展数字化服务、数字地图与交通、闲置资源网络交易等。整合研究生态、挖掘产业价值,探索产业发展规律,助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阿里研究院官网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零担物流
下一篇:公路货运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