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

目录

智能投顾是什么

智能投顾(Robo-Advisor)主要区别于纯人工的投资顾问,通常也可称之为机器人理财、智能理财等,在国外被称为机器人投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模型,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和风险偏好,提供基于客户自身特点的资产投资建议,并自动完成如股票、债券、期权、房地产等资产的配置和交易过程。

智能投顾

以下是国内外知名机构对智能投顾的定义:

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在2016年3月发布“Report on Digital Investment Advice”(数字投资顾问报告)中,将智能投顾称作“Robo-Adviser”,即“机器人投顾”,认为其核心活动包括“用户画像、资产配置、投资组合建议、交易执行、投资组合再调整、税收亏损收割、投资组合分析”。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2017年发布的针对智能投顾的“IM Guidance Update”中,对于智能投顾进行了定义:“通过使用创新技术和算法程序,为他们的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同日,SEC还发布了关于智能投顾的投资者公告,并提出智能投顾的定义为“自动化数字投资顾问”,并认为多数时候,智能投顾会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投资组合建议,而后进行资产管理。

加拿大证券管理局发布的“Guidance for Portfolio Managers Regarding Online Advice”以“online adviser”作为加拿大智能投顾的名称,即“在线投资顾问”,指的是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向投资者提供混合服务,人工必须主动参与智能投顾的服务。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半智能投顾定义。半智能投顾在目前的智能投顾市场中,主要是由传统金融机构创办或由传统金融机构收购智能投顾公司开展,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资金优势,同时运用人工弥补了目前人工智能不够智能的缺陷,既能让投资者放心投资,也可以保证高净值用户的参与,因此目前在市场中相较于全智能投顾有着较大的优势。即便如此,在目前多数的分析报告中,均将全智能投顾作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2016年,招商证券发布《IT宿命系列之:Fintech专题(一)》中,将智能投顾定义为“智能投顾是一种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及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在线投顾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及其他增值服务”。

2018年,埃森哲(Accenture)对智能投顾的定义为“基于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其提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智能投顾的模式

智能投顾的主要模式为首先投资者在线上注册会员;其次平台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判断,并且对其风险偏好进行分类;然后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给不同投资者指定不同的投资策略;最终投资者接受平台给予的投资策略并进行投资。智能投顾以其定制化的优势逐步吸引着中小投资者的目光,其挖掘市场的重点主要是前期对传统投顾市场进行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且在深入挖掘自身算法模型时,也可适当的加入一些理财计划,比如针对税收筹划、房产贷款等,提升用户粘性。

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的业务类型

(1)面向普遍用户的建议型智能投顾:该类型的智能投顾是较为低层次的人工智能运用,其业务模式表现为运用算法等软件自动分析市场数据,研究市场动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投资建议推送给普通投资者。该种建议型智能投顾一般依托证券类投资软件发布相应资讯,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属于面向不特定投资者的投资咨询服务。在实践中,其常以荐股软件的形式出现,如同花顺、益盟操盘手等软件。但由于其建议咨询并不面向特定投资者,实质上不属于投资咨询业务的范畴,不属于投资顾问概念下辖的范畴

(2)面向特定客户的咨询型智能投顾:该种类型的智能投顾是指,用户根据智能投顾平台的投资者适当性问卷调查,测试风险类型。根据用户对不同答案的选取,智能投顾平台会对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自动评测,一般为保本型、稳健型、风险偏好型三种风险评估结果。在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智能投顾平台会进一步询问客户的收益目标,结合客户的具体投资需求,在平台范围内选取适合的投资产品,基于算法向投资者推荐特定的投资组合,介绍投资组合的产品特点、业绩走势等基本情况,为客户提出个性化的投资建议。但在具体的投资操作上,投资者负责最终的产品确认和投资策略选取,并向经纪商发出交易指令。智能投顾平台扮演纯粹的狭义上的投资顾问角色,提供基于算法的投资建议咨询。在实践中,投米RA、中银慧投等智能投顾平台均提供此种服务。根据《资管新规》的规定,开展此种业务需获得投资咨询业务对应的资质牌照。

(3)面向特定客户的委托型智能投顾:该类型的智能投顾是在咨询型智能投顾业务基础上的扩展,其根据特定客户的委托为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与咨询型智能投顾业务不同,委托型智能投顾在选取特定的投资组合后不需由客户手动确认,而直接在客户的授权范围内代其进行资产管理和运用,其事实上是涵盖投资咨询业务功能的资产管理业务。以美国Betterment的运行模式为例,其运行基于四个步骤:(1)客户接受在线问卷评估,测试投资的风险类型并匹配其投资目的和偏好;(2)Betterment运用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运行的智能算法为客户匹配投资组合,涵盖被动投资策略、股票ETFs、债券ETFs等;(3)客户将其资金存入其在Betterment开设的证券账户内,并授权Betterment代其理财;(4)Betterment基于算法实时跟踪市场状况并自动调仓[1]

智能投顾的特点

(1)价格低廉、损耗小人力成本较高限制着传统智能投顾仅向高端客户发展,并且其边际成本下降非常慢也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反观智能投顾行业,其管理费普遍在0.25-0.5%之间,人工成本仅有研究算法模型成员构成,边际成本下降非常明显。

(2)门槛低:传统投资顾问对客户的资产状况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在百万甚至千万以上,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智能投顾一般要求客户用于投资的资产在几千到几万元范围内,相对较低。以行业领先者Wealthfront和Betterment为例,前者的投资门槛为500美元后者更是没有对投资者做出资产要求。传统投资顾问存在高门槛问题,服务客户较多的倾向于高端客户,对中低端客户市场几乎没有覆盖,在中国投资额度在1万到20万的客户一般无法享受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智能投顾弥补了这片空白,让80%以上的中小投资者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投顾服务,从少量高净值客户到大量中产阶级人群的下沉,将C端客户的数量指数级扩大。

(3)使用简单,体验好传统投资顾问主要针对面对面服务,而智能投顾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投资者可以全过程在线上实现,一般仅仅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体验智能投顾的服务,非常简单便捷。

(4)信息透明,避免利益冲突传统投资顾问对于投资标的的信息披露较为不完善,存在某些极端情况时会出现客户利益与公司整体投资风格观念相互冲突,不利于投资顾问的发展,而对于智能投顾来说,它是根据传统投资顾问服务的信息披露晦涩,存在金融产品供应商与客户利益相冲突的问题,而智能投顾在帮助客户投资前要判定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偏好,在了解客户的情况下游针对性的进行投资顾问服务,不会因为业绩的压力误导客户进行多次无意义的操作使其增加佣金提成,这样可以减少道德风险[2]

(5)全天候服务。相较于人工投资顾问,智能投顾的服务没有时间、地域等限制,投资者仅需一台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终端操作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相关服务。假使现在有一位投资者在凌晨三点想获得相关讯息,或他所处的区域交通不便,传统投资顾问这时一般便难以为其提供服务,但智能投顾却可以无视这些阻碍因素,提供高质量服务。

(6)理性专业化。面对证券投资,投资者个人不仅会选择理性投资,必然还会进行诸多情绪化操作。智能投顾以系统决策代替人的行动,避免了人的情绪化投资行为,使整个投资过程更加合理。智能系统的知识存储功能也可以使其在短期内具备专业的投资能力,智能投顾可以具有与经验丰富的自然人投资顾问同等的业务水平,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的分类

智能投顾在我国,其具体类别上也产生了国内独有的类型,按照开发主体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独立第三方机构、大型互联网平台以及传统金融机构三大类别;按照其具体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纯粹建议类、通道服务类和自营业务类;而按照投资者的授权程度,可以区分为一般授权类和全权委托类

一、不同服务模式下的智能投顾类型

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模式,智能投顾可以分为纯粹建议类、通道服务类和自营业务类。

(1)纯粹建议类:纯粹建议类,即根据客户的选择,提供相关的投资建议,如财鲸、百度股市通等等。这类智能投顾平台往往是不具备证券销售牌照的互联网公司,因此只能通过提供建议的模式进行经营。

(2)通道服务类:该类智能投顾平台的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承担能力分析后,将投资者引导至其合作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中,平台本身并不触碰投资者的资金,也不对账户进行管理,相关账户由专门的托管银行管理,而资金直接流向基金公司等产品提供机构,再由经纪商在交易所中进行购买等操作。这类智能投顾在对用户进行基本的风险分析后,通过向投资者提供建议,提供购买链接,指引投资者购买与智能投顾平台之间有代销协议的金融机构的资管服务和产品,并通过提示的形式进行后续的调仓操作。这种模式的智能投顾平台主要参照美国Betterment模式,多为由第三方金融机构设立的,例如理财魔方、胜算在握、拿铁理财等。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基金销售由证监会监管后,互联网公司无牌照情况下也就无法继续进行基金推介业务,且理财魔方被山西证监会点名不具备基金销售资格的情况下与盈米财富合作推荐其基金涉嫌“基金引流”后,这一类型的智能投顾平台被强制取得证券销售牌照后方可经营,因此相当一部分智能投顾平台被卡在了资格外,但仍然具有一定规模。

(3)自营业务类:自营业务类的智能投顾,在其智能投顾服务中,既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又直接对接自身资产管理服务,提供自有的资产管理产品。由于在我国的金融分业体制下,能够开展资产管理本身就需要具有丰富的牌照支撑,因此这一类型的智能投顾平台多为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的业务拓展,如宜信财富的投米RA,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平安一账通等。自营业务类智能投顾依托于本身深厚的实力,虽然较之前两种智能投顾更晚进入国内智能投顾市场,但凭着专业优势和广大的用户基础,迅速占领了市场高地。这种自营类业务由于本身属于传统金融机构,在新用户面临选择时也会基于对其背后拥有较高信服力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所提供的产品经过长期的实践而优先选择这类智能投顾。同时,在运营上,这类智能投顾也能很好地连接自己的既有业务与智能投顾服务,开展起来相对难度较小。

二、不同授权程度的智能投顾类型

除了在提供服务的模式上的类型区分,智能投顾还存在着依据授权程度不同而进行的区分,这种区分模式下,智能投顾可以分为一般授权的智能投顾和全权委托的智能投顾两个类别

(1)一般授权的智能投顾:一般授权类,指的是智能投顾机构在向投资者进行了风险匹配的投资建议后,根据双方合同约定,平台本身只获得投资者的一般授权,因此在第一次购买以及后续调仓的过程中,智能投顾平台会进行提示,由投资者自行决定是否购买或调仓。多数进行一般授权的智能投顾是基于合规的考虑。智能投顾的全称叫做智能投资顾问,而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中对投资顾问的定义,其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而根据该暂行规定中对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规定,其不得“代客作出投资决策”。因此,如果从既有的关于投资顾问的规定来看,智能投顾的业务范围应当在暂行规定的规定范围内,不得代为决策,采取一般授权的模式不对投资者账户进行管理在合规方面是具有较低风险的。

(2)全权委托的智能投顾:与一般授权类相对的,全权委托类,是典型的的“一键式”服务。智能投顾平台在提供了与投资者风险适配的资产管理产品后,取得投资者的全权委托,投资者在一键购买后,后续便不需要再进行操作,调仓也由智能投顾平台直接进行[3]

智能投顾的运作模式

(1)用户画像。大数据通过KYC问卷生成客户画像,提供符合投资者偏好的精准投资建议,提升客户兴趣和好感度;(2)大类资产配置。用Markowitz模型在能够确认可观利益和低回撤的基础上,从多项基金类别之中进行筛选,创建有收益价值的投资组合;(3)投资组合选择。按照用户的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收益预期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多因子打分法筛选基金产品,把可能产生正收益的基金筛选出来,并确定每个基金产品的权重比例,做到低波动、严回撤、稳收益;(4)选择交易。(5)风险跟踪。全天候7*24小时的跟踪监控范围;(6)投资组合再平衡。随着市场的变化,实时监测现有投资组合和目标组合的偏差,若偏差达到一定阈值之后,则触发调仓机制,对现有的资产组合进行资产再平衡调整。

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企业

智能投顾按人力参与程度,智能投顾分为机器导向、人机结合以及以人为主三种模式,各模式代表公司如下:

(1)以人为主模式

Motifinvesting:2010年6月成立,基于主题投资的社交模式,每个投资组合收费9.95美元,或单只股票交易4.95美元(调仓按同样的方式)。

Covestor:2006年成立,2015 年被美国在线券商Interactive Brokers收购。选择跟投的模式,对于没提成费组合,平台收取0.25%管理费:对于有提成组合,平台收取增值部分2%。

雪球:2010年成立,集资讯、交流讨论、交易等在内的社交投资网络。

金贝塔:2014年底成立,嘉实集团旗下,欲打造中国版Motif,大V、达人等设立组合的跟投模式。

(2)机器导向模式

Wealthfront:2008年12月成立,核心模式为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资产配置,投资范围包括11类ETFs,服务费0. 25%

Betterment:2008年8月成立,核心模式为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资产配置,投资范围包括12类ETFs,服务费0.15-0. 35%

蓝海智投:2015年10月成立,利用";耶鲁模式”理念一键投资全球,包括私募股权、房地产、境外股票、自然资源等。

璇玑:2016年10月上线,PINTEC旗下的数字化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提供商,分为人民币版(以人民币投资公募基金及相应的QD1I基金,直连持牌且交易成本最具优势的虹点基金)和海外版(以美元投资美国交易市场上的全球市场ETF)。

摩羯智投(招商银行):2016年12月推出,投资范围包括股票类、固收类、现金及货币等,投资门槛2万元,是国内率先推出智能投顾的商业银行。

同花顺:2016年iFind推出针对A股的智能投顾服务。

(3)人机结合模式

先锋集团(Vanguard):2014年上线,资产管理规模470亿美元,排名第一。

Schwab Intelligent Advisory:2017年3月嘉信推出的人机结合新业务。投资者可随时通过电话或视频会议获得理财顾问的专业建议,并获得由智能投顾的算法模型给出的基于ETF的投资组合建议。

Betterment Plus,Betterment Premium:2017年1月推出人机结合新业务,Betterment Plus门槛10万美金,费用0.4%,投资者每年可与专业理财顾问进行一次电话咨询;Betterment Premium门槛25万美金,服务费0.5%,投资者随时可获得专业理财顾问的电话咨询服务。

恒生电子:2017年6月发布智能投顾产品BiRobot3.0,产品特点“财富管理自动化+智能理财+有人值守+现金管理策略”。

七分钟理财:2015年10月上线,理财机器人+资深投资顾问的模式,不参与任何金融产品买卖。

参考资料:

[1] 支奕斐. 智能投顾业务下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

[2] 宋艺. 基于同花顺案例的智能投顾行业风险管理研究[D]. 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7.

[3] 廖灏璘. 智能投顾的投资者保护路径优化——以信义义务为中心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蔚来
下一篇:贝莱德(BlackRock)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