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目录

低碳经济是什么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英国政府对“低碳经济”一词做出了如下定义:“低碳经济是在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前提下,需要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与污染更少的环境。”

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重要原因,英国首相布朗所提出的:“实施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但是却必须要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量这两种举措来进行”。这是对低碳经济概念的描述最为权威的声音。

低碳经济

从经济层面来说,莱斯特提出的有关低碳经济的论述为“能源经济革命论”。他认为只有将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能为核心的经济,才能有效的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同时他还指出,想要尽快建构低污染、低排放乃至零污染、零排放的能源经济体系,还需要将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转向以更高效能为基础的经济,同时这种转变是必要的,紧迫的。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性的绿色发展路径,其实质是采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降低高碳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持续降低二氧化碳强度,从而以尽量少的能源消费、尽量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尽量高的经济产出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相对应。

(2)低碳经济的手段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其目的是改变能源体系,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增加新能源消耗,从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效率提升和二氧化碳强度的持续降低。

(3)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是看是否能够以尽量少的能源消费、尽量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尽量高的经济产出效益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尽量少的能源消费不仅仅指的是能源消费量上,更是体现在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变为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上[1]

低碳经济的特征

(1)目标性。低碳经济的目标非常清晰,那便是尽可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促使能源资源使用率不断提高,让社会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其次,经济性。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规则及原理。保护环境确实很重要,但是一味保护环境而导致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下降的做法也不可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既应该做到低成本,同时也要追求高收益,这同样是低碳经济的重点内容。

(2)技术性。企业应不断更新落后的技术及设备,让能源资源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因此技术性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特征。

(3)全球性。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温室气体排放难题。因此所有国家都应该大力推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避免排放过多温室气体,唯有如此,才可以让人类处于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中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一)概念

绿色经济是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自然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绿色经济多关注的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处的状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循环。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过程,通过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此实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使其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循环经济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再利用。

通过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可以发现低碳经济中产业结构化、能源低碳化过程中对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是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具体方式。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二)联系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理论基础、追求目的、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相同点。

三者都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结合了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并着重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调查和实施,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发展两者协调发展的平衡点,以实现生态经济的优化目标;将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的目的;技术上依靠生态技术既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也能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

(三)区别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1)研究侧重点不同。绿色经济主要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分配等,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循环经济着眼于生产、流通、消费整个过程的社会物质循环,运用自身的“3R”原则使得物质得到多次重复循环利用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达到最终环境保护的目的。低碳经济主要指能源行业和全球变暖,侧重于实现清洁生产,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较低的碳排放能够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

(2)控制端不同。绿色经济更加注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后果对环境的影响,即绿色经济控制的是出口端。循环经济则是从资源的输入端和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的出口端来控制,特别强调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输入影响。低碳经济关注能源的输入端,通过清洁能源的输入,从开端就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中心内容不同。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是寻找经济发展方式和自然持续发展两者协调发展的平衡点,能够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改善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能够实现较少资源耗费和较少的环境代价,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作用。低碳经济通过节能减排技术、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消费观念转变等方式,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

(4)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面对的是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全世界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因此需要各个国家的政府进行合作才能够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包括国家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等都是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则在没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无国界情况下进行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评价体系不同。循环经济可依据《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综合指标、专项指标和参考指标来选取和理解指标。综合指标主要考虑资源利用水平和资源循环水平两个方面,借此选取了主要资源产出率和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两个主要指标。专项指标主要分为资源产出效率指标、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指标和资源循环产业指标等11个具体指标。参考指标虽然不用作评价指标,但其主要是废弃物末端处理处置指标,用于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和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此《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国家、省域等两个层面。而目前我国对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的评价指标体系[2]

低碳经济产生背景

(1)关乎人类社会未来的进展以及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重要原因。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已清楚的认识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人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废气、污染物将空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大大增加,导致了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如果人类想要满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改变经济模式,积极采取措施来降低碳排放。

(2)制度与技术的创新也是低碳经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多数的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已经具备了以低能耗和低排放为发展方式的技术实力,碳交易、碳税等相关政策及市场举措在各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全球气候大会的召开以及各项协议的签署和制定给各国带来的减排压力,也都促使着缔约各方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3)提出低碳经济的内在需求便是传统化石能源的稀缺甚至耗竭。同时大量的相关研究显示,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开发以及其他资源的粗放式、无节制使用,都导致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滥用和枯竭。如果继续持续现有的使用水平和开采强度,我们的资源将不再够用。所以提高能源的效率和构建新型清洁能源结构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关注,促使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得以迅速形成和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的多种背景,逐渐深入人心的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与之相应的“绿色供应链”“碳交易权”、“低碳供应链”、“碳关税”等相关概念也应运而生[3]

推进低碳经济的方式

推进低碳经济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三大类,命令型、财税型和市场型,命令型一般指的是依靠规章或者标准来限制某些企业的排放。财税型就主要是利用税收、补贴和融资优惠等手段达到目标。市场型主要是指政 府构建市场,推动排放企业进行排放权的交易。

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要让原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得到彻底的改变,才可以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多样性,既包括生产与分配,也涵盖了交换与消费。因此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低碳设计。

企业在研发、设计产品的时候,应该深入剖析产品销售及流通的所有环节,找出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环境成本,从而开展产品设计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选择相对环保的材料及绿色工艺,从而让生产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状态。除此以外,企业还需要估计环境成本,唯有如此才可以让产品设计具有较高的科学性。通过低碳设计的方式,可以让环境成本下降并对其进行合理控制,让经济与生态效益有效结合。

(2)低碳采购。

企业除了要选择低碳经济模式外,对低碳采购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可以选择新型资源及材料,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让环境污染减少,对环境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在面对低碳产品的时候,企业应该优先选取,从根本上降低污染物排放,这也是从根本上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除此之外,企业还是在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及回收环节坚持低碳排放,唯有如此,才可以让环境成本得到真正的减少。

(3)低碳生产。

企业需推动高科技创新水平及能力的提升,不断研发低碳技术,并通过推广的方式,让越来越多人做到低碳生活,促使能源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以免对环境造成过度污染。企业除了要始终秉承着节能减排的观念,还应对资源进行再利用,从前期的产品设计到后期的服务管理,都应坚持低碳化,尽可能降低有害物体及气体排放量,让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渐提升。

(4)低碳包装及运输。

这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低碳化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企业在选择包装的时候,应该采取环保即可分解材料,多使用绿色、低碳包装。并且采取适合的运输工具,让运输线路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减少污染气体排放量。与此同时,企业还需不断改造升级运输工具内燃技术,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对污染物展开严格的认识控制,以免出现泄漏机排放的情况,造成对环境的过度破坏[4]

参考资料:

[1]杜传甲.基于低碳经济的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政策仿真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2]贾雪莹.基于粗糙集的我国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陕西:西安科技大学,2020.

[3]陈雪.面向网购的低碳供应链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20.

[4]张志勇.低碳经济视角下通信运营商环境成本管理研究[D].湖北:湖北工业大学,2021.

低碳经济相关报告:

2030展望:虚实共生的低碳社会(193页).pdf

稀土永磁行业专题报告 :低碳经济加速发展稀土永磁景气上行-210117(20页).pdf

环保行业2022年策略: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体系舍环保其谁-211220(30页).pdf

2021年新能源行业年度投资策略:“十四五”开局之年低碳经济全球共识-201125(44页).pdf

波士顿咨询(BCG):2021年个人投资者低碳经济报告(英文版)(24页).pdf

WWF:面向2035的城市低碳研究(41页).pdf

前瞻:碳中和背景下低碳科技关键技术发展与机遇(67页).pdf

碳中和之消费领域专题报告:践行绿色发展拥抱低碳消费-210702(24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碳审计
下一篇:碳金融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