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碳审计

碳审计

目录

碳审计是什么

作为监督与控制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现代审计理应运用自身的知识特征、技术专长和专业能力,促进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知识文明向低碳与生态文明的转变。其中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使用审计手段进行审验、鉴证或第三方评论,例如清洁能源的利用,低碳、零碳的技术创新,“碳足迹”的计算,碳会计信息等内容。因而不得不发展碳审计,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检查和鉴证政府及企业履行碳排放责任的具体情况,对碳排放管理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独立监测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碳审计的涵义是指审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在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同时,通过跟踪和分析碳元素来执行相关的碳审计程序,出具碳审计报告的一项鉴证业务。

碳审计相关概念

(1)环境审计:是对审计对象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检查和验证。

(2)节能减排审计:主要是对节能、减排两方面审计,评估是否落实相关政策,目标是否实现;其减排的范围不仅包括碳,还包括各类环境因素。相比之下,碳审计主要追踪碳元素,凡是与碳元素有关的物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碳审计的范围。其价值在于其可以帮助整个社会产生经济利益,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3)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是现代审计在能源治理中的运用。能源审计是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测、核查、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的活动。能源审计是在对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审计、诊断和分析的同时,对环境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从而寻求耗能效益的最大化。能源审计关注的重点是能源利用状况,能源消耗中的碳排放并不是其关注的重点。但是,能源消耗是最重要的碳排放活动,也是碳审计的重点内容。因此,能源审计与碳审计有交叉,能源消耗状况是二者共同关注的内容;二者也有差异,能源审计重点评价能源使用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经济效果,并提出节能改造措施,而碳审计的重点则是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因此,能源审计与碳审计是关系密切但并行独立的两种审计类型[1]

(4)碳排放审计:碳排放审计是对审计客体碳排放社会责任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鉴证,并将最终的审计结果传递给相关使用者的过程;碳排放审计是评价一个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一种手段,即由专门实体鉴证企业的碳足迹。基于上述表述,碳排放审计关注的也是碳排放相关事项,所以,低排放碳审计的实质就是碳审计,是碳审计的另外一个名称

碳审计程序

通过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企业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创新绿色能源。在企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三者相辅相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影响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而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馈,企业可以根据自然的反馈,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从而继续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此循环往复,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碳审计程序主要分为七步:主体与客体的明确、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预审(包括现场考察、评价能耗状况、确定审计重点)、项目现场实施审计(包括确定排放源、编制排放清单、计算碳足迹)、低碳减排方案的确定(包括筛选减排方案、确定减排方案、实施减排方案)、报告的形成。不同于传统审计程序的是,碳审计需要对碳足迹进行计算。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公司环境与业务后,审计人员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能耗状况,确定审计重点,实地审计,形成审计报告。具体程序流程如图[2]

碳审计

碳审计目标

碳审计目标包括了碳审计各项目审计共同具有的方向和应达到的目的,以及单个项目审计计划、实施单个项目审计程序的指南。碳审计目标依照其适用范围,可以分为三类,即碳审计总目标、碳审计一般目标和碳审计项目目标,具体如下表所示:

碳审计

从控制经济运行的环境风险的审计目的出发,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碳审计的目标主要是相对评价和信息反馈,其中,碳审计的具体目标应当包括:(1)制度制定过程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低碳政策落实过程的遵循性;(2)低碳产品补助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果;(3)碳财税减免的效果性;(4)对碳交易市场的规范性

碳审计主体

作为环境审计的分支之一,碳审计的主体有: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关。从宏观角度,其主体应该是受公众委托的国家审计机构;从微观角度,其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企业内部审计,也可以是特定的外部审计机构。客观来说,一方面,如果碳审计被视为政府职能,则相应的审计费用由政府承担;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独立进行碳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服务的费用,则应由企业支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碳审计的作用,落实其碳减排的评估和监督功能,需要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一般而言,企业碳审计业务的完成包含三个主体:提供审计服务的主体——会计师事务所,即碳审计主体;购买审计报告的主体——相关企业或政府部门,即碳审计客体;使用碳审计报告的主体——社会公众[3]

碳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区别

企业的碳排放是碳审计的主要目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审计含碳物质的排放,从企业公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年度报告里获取所需的碳数据,综合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客观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碳排放状况,评估其碳减排是否达标。不同的是,传统审计依赖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对报表里的数据开展的审计,两者大不相同

(1)审计主体:传统审计的审计主体是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碳审计的审计主体是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初期主要是政府审计,渐渐过渡为注册会计师审计)

(2)审计客体:传统审计的审计客体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财政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碳审计的审计客体除传统审计客体外,还包括个人

(3)审计目标:传统审计的审计目标是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与管理层沟通;碳审计的审计目标是碳排放政策的执行、低碳技术的应用、碳排放责任履行情况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4)审计内容:传统审计的审计内容是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评价、专项评价等;碳审计的审计内容是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财税资金的使用情况、低碳行为和产品的认证情况、节能减排的达成情况

(5)审计程序和方法:传统审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有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碳审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有在传统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还需要借助环境学、物理化学等专业知识和人才,除了审核碳足迹,还要考虑碳抵消(如植物造林或其他吸收CO2的措施)因素

(6)审计报告:传统审计的审计报告包括标准意见报告、非标准意见报告、其他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碳审计的审计报告包括碳审计报告:1.合并在传统审计报告;2.单独出具碳审计报告

碳审计

碳审计的注意事项

碳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和谐发展,协调企业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基于碳审计的复杂性特点,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碳审计项目

碳审计项目的确定对保证审计效果至关重要。碳排放审计是针对碳燃料使用及排放进行的专项审计,要点是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切中能源管理的薄弱环节或挖掘出潜力点。审计机构在编制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计划时,综合考虑应该收集和掌握的信息,通过分析和评估,最终确定节能减排审计项目。

(2)科学制定碳审计方案

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碳排放相关资料,了解内控风险评估的情况来确定审计重点。可能涉及的文件资料主要包括能源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能源、原材料实物消耗平衡表,生产部门统计台账和报表,节能部门的能源消费台账和考核结果等等。审前调研可使我们对审计对象有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认识,为审计工作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3)细致实施碳审计程序

碳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两个阶段:①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人员应紧紧围绕审计目标,根据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进行调查取证。②编制、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碳审计工作底稿与一般财务审计相比,碳审计工作底稿更侧重于碳燃料使用范围、耗费、排放的统计与计算。应当把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情况贯穿到审计方案中,从工艺技术的选择,到设备、材料和燃料的选购,是否坚持了节约和效能相结合的原则。

(4)综合编写碳审计报告

节能减排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报告的内容应注意:报告内容和要素齐全,事实清楚、证据准确,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情况及政策方针的执行情况的需要

(5)在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总结。查明企业碳燃料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等不必要的情况,围绕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纠正偏差以求改进[4]

参考资料:

[1]郑石桥.论碳审计本质[J].财会月刊,2022(4):93-97.

[2]方宏圆.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碳审计研究--以中石化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2020.

[3]金密.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在化工企业的应用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4]何雪峰,刘斌.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A).会计之友.2010,30

碳审计相关报告:

碳达峰碳中和指数研究课题组:中国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摘要报告(2020-2021)(17页).pdf

大国碳中和之一文理解“碳定价”:大势所趋挖掘碳交易受益标的(26页).pdf

中国碳论坛: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51页).pdf

CMF: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挑战与实现路径(2021)(57页).pdf

【精选】2021年全国碳市场展望及减碳成本测算分析报告(24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高技术产业
下一篇:低碳经济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