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旅居养老

旅居养老

目录

旅居养老是什么

旅居养老最早由中国老年学会副秘书长程勇提出,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目前对于“旅居养老”概念的定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全国老龄办于2015年11月发布的《旅居养老服务机构评价准则》中给出的旅居养老的定义:老年人在常住地域以外的地域旅行并居住,单次旅居时间超过15日,在旅居过程中,享受各类适老服务,进行养老的生活模式。旅居养老的概念由旅游和养老两条路径演化而来,所以旅居养老实质上既是一种旅游的方式也是一种养老的方式。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旅居养老包括异地性、暂时性、目的性、时间性四个要素。异地性指到定居地以外的地方进行活动;暂时性指到一个地方进行短暂的观光,不是长期居住;目的性指旅居活动的休闲性和参与性;时间性要求旅居活动至少十天以上。

旅居养老与旅游养老的区别

旅居养老与“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有一定关联性和继承性,“旅游养老”的定义时间较早,接受度较高的是:老年旅游者以异地养老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长期移民为目的的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的总称,它融度假、观光、疗养、保健等多个旅游形式于一身。从定义可以看出,“旅游养老”没有区分“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其内涵较为广泛。而相对而言,“候鸟式养老”这一概念的概念范围较为狭窄,特指以“避寒”和“避暑”为目的的异地养老行为,忽略了以旅游观光、保健养生、医疗康复、探亲访友等目的。其内涵指向性较强较为狭窄。旅居养老由旅游、居住和养老三项活动构成,同时还具备异地性和时限性,这样就能将旅居养老与和它相似的异地养老和老年人旅游等概念区分开来。

旅居养老

旅居养老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的旅游产业开发比较而言,旅居养老在旅游吸引物的选择、有关产品的适老化研发、运营管理的弹性化探索这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1)旅游吸引物的选择:旅居老人通常对环境舒适度要求对比一般旅游者有所提高,因为老年人群普遍感知觉器官逐渐老化,而且旅居养老停留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对旅居目的的选址就要充分考虑气候、生态、交通便捷性等问题。在旅游吸引物的选择上老年人对环境气候及文化氛围的注重较强,对娱乐休闲设施等相对要求没那么高。

(2)产品的适老化研发:老年人旅居养老需要在功能配置上考虑得更为完整,一般包括居住功能、医疗保健功能、休闲度假功能等。由于要承担长时间的居住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在功能配置方面,应着重考虑相关配套设施的比例问题。包括医疗服务、生活休闲配套、餐饮商业等多个方面的配比。在居住建筑和景观环境的设计上,也既要满足建筑规范标准的要求还要针对性的考虑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及心理需求。比如通过环境色彩、材质材料、空间尺度的设计优化等综合提升旅居养老者的养老居住体验。同时,丰富多样、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交流场所也有利于提高旅居养老生活的居住体验。

(3)弹性化的运营管理:目前的传统休闲度假旅游模式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并还有存在产业链较为单一的问题。普通养老度假区则多暴露出空置率高、居住时间短等问题。旅居养老则是对整体区域旅游资源、养老资源、医疗资源等的充分整合。它将各个业态也进行优化整合,灵活地将田园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旅游、养老地产开发、休闲旅游度假等结合在一个做整合调整并进行弹性化的开发。通过对其功能、空间和相关资源配套服务设施的复合性综合规划,达到各功能业态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旅居养老的基本类型

旅居度假养老根据旅居地点的不同和旅居活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田园式旅居养老

田园度假(RuralSeniorCare)养老也称“乡村度假养老”、“田园休闲养老”、“乡村享老”等。它也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养老模式。主要是一种依托其自然田园景观资源和当地休闲生态农业,老年人可享受田园农家生活居住、医疗康养保健、农业休闲采摘、文化娱乐等服务而乐享退休生活的养老模式。例如位于成都大邑青霞镇的烟霞湖风景区的幸福公社,其位于川西旅游环线的核心位置,幸福公社采取特色街区打造、服务提升、举办赛事活动等措施创新社区治理,让新农人创客入住匠人村,通过“幸福课堂”的学习带动村民创业,将养老方式融入旅游生活当中,同时也服务于大部分老年人思想怀旧的情绪。更是提供了部分市民享受并体验乡野生活的平台,同时也是提供给小孩儿们玩乐的新场所。

(2)滨水旅居养老

滨水旅居养老主要可以分滨湖和滨海两种度假养老。比起北方寒冷的气候,滨水环境下温暖的气候更有利于老年旅居养老者长时间养生养老。可见冬季也是老年人选择到南方滨海城市的最高频季节。这其中滨水环境下舒适宜人的微气候条件和良好独特的景观资源是吸引老年人选择滨水环境旅居养老的主要因素。

(3)山地旅居养老

山地旅居养老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其中对老年人最独特的吸引力则来自于山地景观的优美。山地区域通常都具备独特的人文特色。况且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和山地优质清新的空气也是山地受老年人青睐的原因。就养老成本而言,山地度假养老一般都在近郊风景名胜区,所以养老度假的成本也相对更为低廉。

(4)旅游型城市旅居养老

旅游型城市旅居养老是指通过在环境气候良好的城市及周边区域建设养老度假点,在此为旅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一系列养老服务。它的优势是相对可提供更完善的养老生活服务配套及老年人更直观体验城市度假的魅力,享受别具一格的休闲城市型养老度假生活,典型的城市有云南昆明[1]

旅居养老的实践模式

(1)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

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又被称为季节性旅居养老,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旅居养老模式。与后来陆续出现的其他旅居养老模式的区别在于,选择候鸟式旅居养老的老年群体,大多只需要支付往返交通费和住房使用费,经济成本相对较低。也使得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在老年群体中备受青睐。当前很多的养老服务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候鸟式的旅居养老,在实践中出现了例如老年社区的集合型公寓,或者是采用因南北方季节更替而实现交叉和错峰入住的老年连锁养老院等多种形式,还有一些服务机构专门联合老年旅行社共同开发新型老年旅游服务形式。这些旅居养老方式的推广和实现,有助于更多老年人感到精神愉悦,安享晚年。

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为:海南的恭和苑,这是典型的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主要吸引北方旅居养老人群,作为一个覆盖海南、北京、上海等地的连锁养老服务机构,可以兼顾旅居老人的度假养生和照料服务需求,并未其提供以集中公寓为主要建筑形式,服务配套完善的旅居养老住所及服务。

(2)康养式旅居养老模式

康养式旅居养老模式,是以健康为诉求,以满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需要为目的的旅居养老模式。康养式旅居养老目的地一般选择在远离城市,且自然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区域。康养式旅居养老模式以特色养生资源为依托,同时对目的地的医疗条件、饮食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

比较成熟的代表案例为:浙江的象山养老小镇,已建有疗养院、养老社区等适合旅居养老的相关服务机构,并不断对整个村庄进行有规划的升级和改造建设。旅居养老人群在此地养老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有很多机会在象山旅游景点进行游览参观和锻炼身体。另一个较为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北京太阳城,其坐落在北京小汤山疗养区环境清新自然宁静安谧的郊外,具有功能复合程度较高的旅居住所,并具备较多种类的配套设施,采取出租与出售结合的经营方式,更方便旅居养老旅游者不同停留时长的选择。

(3)乡村田园式旅居养老模式

所谓田园式旅居养老,是指依托特色乡村风情、乡村绿色田园景观、农家乐、农事娱乐体验等旅游项目,使老年人在旅居过程中实现休闲度假目标的产业模式。这一旅居养老模式需要依托田园式旅居养老目的地。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现代农庄建设成果为基础,通过企业与地方的合作,对乡村的生态、文化资源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对乡村社会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改造,建设“农业+文旅+社区”互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老年人口可以享受乡村旅居养老资源,为实现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发展较为完善的田园式旅居养老目的地有上海的崇明岛,是比较典型的田园农家养老。崇明岛环境资源和生态农业优势,筛选符合条件的农家进行养老服务,其优势是价格较为低廉,每月不到1000元。且老人可参与乡村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并且支持子女乘坐班车前往探望。另外还有黑龙江富锦市“稻”梦空间、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无定河镇的新风古韵、江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安徽肥西官亭林海、上海金山嘴渔村和四川成都郫都区多利农庄等。这些田园式旅居养老目的地风格不一,但有相似的产业布局,做到以农业为核心特征,以度假养生功能为特色,并逐渐加入居住功能。其中,居住功能的加入,为田园式旅居养老旅居功能奠定了基础。以田园式旅居养老目的地为载体,将乡村旅游与中高端旅居养老产业相融合,促进田园综合体与养老产业建设的共同发展[2]

参考资料:

[1]程雅荷.西南山地度假区旅居养老一体化规划设计研究——以贵州省九坝镇上天池度假区规划设计为例

[2]韩晓清.智慧化旅居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农产品冷链物流
下一篇:休闲农业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