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

目录

智慧养老是什么

智慧养老(Smart Senior Care,SSC)这一概念的前身是“智能居家养老”(Smart Home Care),它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最先提出的,也被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智能居家养老”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居家老人开展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从而使老年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其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老人同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2008年以后国际上关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理念相继提出,一系列的“智慧”也应运而生,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在此背景下,“智能化养老”或“智能养老”很自然的被人们演变成了“智慧养老”智慧养老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为了满足老年人全方位、个性化需求而提供各种服务的创新性的养老模式。他与传统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以上三种养老模式与“智慧养老”相结合又发展出了“智慧居家养老”“智慧社区养老”“智慧机构养老”“智慧居家社区养老”等概念。

上述概念在本质上仍然是智慧养老,只是“智慧”手段运用的场域和方式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嵌入式”养老模式倡导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1]

智慧养老

2015 年,国务院提出要促进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掀起了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的浪潮。2017 年,民政部提出:“到 2020 年建设100 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这意味着我国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9 年 2 月,江苏省政府发布了《智慧养老建设规范》,这是全国首个智慧养老地方性标准,为推进江苏省智慧养老标准化打下基础,也为其他城市的智慧养老建设提供了参照。其中,“智慧养老”被定义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它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借助各类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和控制终端,结合不同的养老模式,建立信息平台打通养老服务关联的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市场资源的各项数据,数据经过清洗、挖掘和关联后,促进养老服务相关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效融合,对养老服务活动做出智能响应的新型服务形态。从多维视角出发,《智慧养老建设规范》还通过建设周期、用户构成、技术及数据要素四个角度构建了智慧养老整体的概念模型[2]

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核心内容

(1)档案管理:老人个人信息,家属信息,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动态统一管理。

(2)服务商家管理:服务商家信息的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服务人员的管理、工单接收、添单处理,可以使用手机APP完成。

(3)SOS定位:老人通过使用智育侈甬讯终端一键拨打服务热线进行求助,平台地图能迅速获取老人位置。

(4)居家安全:对接各类安防设备,如烟感、红外、摄像头等设备,出现意外时,社区及老人亲同可能第一时间接到报警。

(5)生活服务工单根据需求类别,选择服务商,生成工单、派单,系统以短信形式通知服务商家。

(6)健康管理:通过智能健康监测仪器如血压仪)自助测量健康参数,数据自动上传到平台通过分析数据异常获取信息

(7)呼叫中心:软电话技术,免安装即插即用,耳麦、手机转接都可以,自动来电识别、示忙、示闲、录音功能、话务报表。

(8)主动关怀:编辑群发短信,将天气情况、保健护理疾病预防、政府养老政策、吃药提醒等发送给老人

目前中国智慧养老服务领域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慢性病管理。慢病管理系统可以为老人提供智能化的饮食运动处方、风险评估预警等。重点发展病情监测、档案管理、个性化评估、趋势分析、诊疗建议、异常预警、紧急救助、康复服务等。

(2)居家健康养老。重点发展健康体检、居家环境监测、远程看护、亲情关怀、健康干预、健康评估反馈等。

(3)个性化健康管理。重点发展信息采集、健康计划、健康教育、健康跟踪、病情诊断、风险筛查、健康信息查询等。

(4)互联网健康咨询。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在线咨询、预约挂号、诊前指导、诊后跟踪等。

(5)生活照护。基于互联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家政配餐代买等智慧便民服务和关怀照料等养老互助服务。

(6)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重点发展机构内老年人的无线定位求助、跌倒监测、夜间监测、老人行为智能分析、老年痴呆症患者防走失、视频智能联动、门禁系统联动、移动定位、消费娱乐等。有专门针对老人的穿戴设备,可以对老人进行定位或者远程监控,有突发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看护人[3]

智慧养老模式

自 2008 年全国老龄办、民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政府开始积极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各地智慧养老推进过程基本类似,但又有侧重。根据养老地点的不同,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智慧养老模式有三种:居家模式、社区模式、虚拟模式。

(一)居家模式

居家模式,即以搭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模式是世界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国内居家养老模式目前通过以下四种服务方式开展运行:

(1)政府补贴。主要针对年龄较大,独居,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或者身体有残疾难以自理的特殊老人,由政府发放各类优惠凭证,以提供无偿或者低偿的服务,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需要;

(2)义工参与。通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高校爱心协会等机构组织,自发参与照顾老年人的队伍中,提供义工服务;

(3)自愿购买。有一定经济能力且需要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可以自愿购买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服务;

(4)社会认购。例如通过企业或者社会个人施行认购服务,对服务达到一定时长的企业和个人减免企业所得税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二)社区模式

社区模式,是以社区为平台,将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它以社区村、居委会为核心,将社会化专业服务与非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目前社区养老模式主要存在种运营形式:

(1)组建互助小组。每一位老年人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享受者。这种老年人之间的互助行为,既能让老年人有更多社会参与感,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2)建设覆盖全社区老年人的服务网络,包括针对空巢、孤寡老人的照顾体系,如社区医疗保健站、养老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可以在家享受到便利。

(3)由社区创办日间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可以在闲暇时间与其他相同情况的老年人一起娱乐。上海目前就将以智慧养老作为重点内容,试点推进 10 个左右“智慧养老社区”建设。

(三)虚拟养老

虚拟养老,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老年人可以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将自己的需求告知养老服务平台,平台则会根据老年人要求安排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虚拟养老院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相融合:老年人既可以不占用养老院床位,还可以享受到如住在养老院一般的服务。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是我国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现已投入运行,正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从目前的运转情况来看,这种模式会根据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以及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次的服务,不但保障了社会困难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还满足了其他老年人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以目前运营情况来看,虚拟养老似乎更适合中国国情[4]

智慧养老特点

(1)大数据收集存储。传统养老产业是粗放型经济,没有精准服务投放策略,各类服务对象不明确,目标群体实际需求被忽略。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利用现代“互联网 + ”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做到量化、连续化、智能化数据采集,为智慧化分析提供源源不断的第一手资料。

(2)需求发现与智慧化决策。传统养老产业供给方式是先有需求模型,再定义目标对象群体,然后输送大量供给。这种方式导致了服务供需之间缺乏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没有差异化服务策略,定制化程度不高,种类较为单一。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利用通过“互联网 + ”和大数据的模式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可以起到引领市场的作用,达到“精准决策”。

(3)服务从供给端精准投放到需求端。传统养老产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严重,行业内缺少专业的服务人员。而智慧养老产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服务养老事业,解决了养老市场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

智慧养老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1)萌芽期(2012年—2013年)

我国智慧养老始于2012年,全国老龄办在2012年首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鼓励并支持开展有关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国老龄委成立";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为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制定目标,引路导航。

(2)发展期(2014年—2018年)

2014年至2018年,为我国智慧养老发展期。2014年,国家民政部发布通知,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北京市大兴区新秋老年公寓、江苏省无锡市失能老人托养中心等全国7家养老机构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工作;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6年,工信部、国家卫计委和民政部三部门联合召开“信息技术和健康养老融合发展论坛";,提出要加强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的推广,做大做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并在论坛上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年,国家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2018年,国家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等政策,推动了我国智慧养产业的不断发展。

(3)黄金期(2019年一)

2019年1月21日,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了第二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大会上指出“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再次明确了智慧养老相关产业政策及智慧养老发展路径。智慧养老行业专业人士预言,智慧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智慧养老

各地智慧养老发展情况

云南:2019年。“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项目:12349呼叫中心、养老大数据中心“两中心”;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养老管理平台“两平台”。

上海:2019年。硬件+平台+APP的智慧养老整体解决方案:智能烟感报警器、智能燃气报警器、守护宝(位置定位与一键告警)、智能红外传感报警器、智能门窗报警器、智能药盒。

湖南:2019年。湘潭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政府监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养老机构;试试监控老人补贴审批发放、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使用情况;养老机构展示、养老服务预约平台。

北京:2019年6月:通州区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网络体系;2019年8月:通州区“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上线

参考资料:

[1]秦绪美. 智慧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2]豆小红.新时期我国智慧养老健康发展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06).

[3]徐学超.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运作模式分析

[4]席阳. 智慧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兰州大学,2020.

[5]清华大学: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9)(70页).pdf

相关报告:

参照系:智慧健康养老行业研究报告——附152家关联企业介绍(49页).pdf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智慧健康养老市场前景研究报告(36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