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债券违约

债券违约

目录

债券违约是什么

债券是发债人在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约定条件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违约(Bonddefault)指的是债券发行方按照约定好的债券协议进行债券发行,之后未能履行协议约定内容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同项下的违约。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均明确界定了债券违约,综合来看,其主要包括:未在到期日偿付足额本金和利息;企业发生债务置换或者重组计划;企业申请破产、清算或者被托管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是国际权威投资信用评估机构,它认为只要债务人存在以下任何一种行为均可视作违约:(1)未能按照合约规定支付或延期支付利息或本金(不包括在合约允许的宽限期内支付的情况)。(2)债券发行人或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或法律接管,使其未来可能不能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债券协议的支付义务。

(3)出现不利于债权人的债务置换,①债务人给债权人提供新的或重组债务,或一组新的证券组合、现金或资产,从而使债务人可以相对于原始债务承担较少金融义务;②该类债务置换有明显的意图来帮助债务人避免破产或违约。

(4)由主权国家导致的信贷协议或契约的付款条件变化,从而使债务人可以承担较少的金融义务,例如,主权国家或债务人实行强行的币制改革,或强行改变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始承诺,如指数化或到期日的改变。

债券违约

国内对于债券违约的界定,通常是依据募集说明书中设立的条款,如2015年证监会发布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规定,有关债券违约的情形、责任、承担方式以及相关争议的解决机制等内容,均应在募集说明书中进行明确约定。其中债券违约情形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拖欠付款、企业解散和破产。

债券违约还可从狭义和广义上理解,狭义上来看,债券违约意味着债券到期后的限定时间内未能全额偿还债券的本金及利息;广义上来看,债券违约的表现主要如下:(1)债券发行方在债券未到期以前就已破产或被接管;(2)债券发行方未能在债券到期日后的限定时间内全额支付本息和;(3)债券发行方进行债务重组,该重组使债券持有方承受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债券的本息和;(4)债券未到期,但是有充分证据证明债券发行方无法全额按期支付债券本息和;(5)债券发行方在债券到期日利用贷款对债券本息和进行支付。

债券违约的分类

1、公司债券违约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普尔将其分成三种类型:

(1)全面性违约。指债券发行方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全额偿还本金及利息;

(2)外力干预性违约。主要是指政府或者其他官方机构参与接管债券发行人的债务;

(3)选择性违约。指债券发行方根据合约仅偿还部分债务,未对全部债务实行全面偿还,造成违约行为,如通过发行不等价的新债券替换原有债券。

2、按照是否真实存在违约行为将债务违约分为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两种。

(1)实际违约是指债券到期时,发行方无法或不愿偿还债务的行为。

(2)而预期违约是指债券尚未到期,有证据表明由于发债企业因自身原因很可能丧失偿债能力,从而触及到合同中的保护条款时,发债方未能按合同约定及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发生违约的行为。

3、在我国的法律关系中,我国的债券违约情况可以分为长期债券违约和短期债券违约。

(1)当长期债券发行人出现以下这些情况之一时,构成长期债券违约:长期债券到期日前发行公司出现破产或被接管的情况;发债公司不能在债券到期日后90天内全额偿还债券本息合计的全部金额;发债公司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使得债券持有人人的本息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包括减免债务或债务延期等情况;债券虽然未到期,但有充分证据表明发债公司不能按期全额偿还债券本息之和的全部金额;发债公司在债券到期日使用另一笔贷款偿还该债券的本息和。

(2)当短期债券发行人出现以下这些情况之一时,认定该短期债券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构成违约:发债公司不能在债券到期日后30天内全额偿还债券本息合计的全部金额;发债公司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使得债权人的本息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包括减免债务或债务延期等情况;债券未到期,但有充分证据表明发债公司不能按期全额偿还债券本息;发债公司在债券到期日使用贷款偿还该债券本息之和的全部金额[1]

债券违约的原因

(1)公司经营管理不善

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对于公司的日常运作与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若出现问题,将会对企业运营和资金的筹集及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违约的风险也会因此变大。企业在经营中不考虑自身状况地盲目扩张,是近年多数公司发生债券违约一大重要原因。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并购其他具有相似业务,或是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企业,来快速拓展业务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与依靠自身经营进行逐步发展相比,这一渠道能够更快地拓宽经营范围,加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在对外收购和并购的过程中,很多上市公司通过银行借款、信用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扩张资金,这会导致公司财务杠杆增加,相应财务风险也会升高,其资金链断裂风险也随之攀升,进而引起违约事件的发生。

(2)公司盈利能力不佳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佳,就将无法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日常经营,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会十分巨大,偿债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其发生债券违约的可能性也必然会增大。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数据表明,许多企业在发生违约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净利润每年都在减少,也有许多企业在违约之前存在净利润为负,甚至是连年亏损的情况,由此也能够看出公司盈利能力对其违约风险的影响。

(3)信用评级虚高

债券的投资者大多数通过债券的信用评级来与发行人实行信息的互通和交流,而国内评级机构对债券的评级普遍偏高,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可能加大债券违约风险。一般而言,债券发行人对于其发行债券的相关情况都是充分了解的,而投资者对于债券风险的了解则可能更多地会被评级机构所给出的信息引导,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债券交易活动中的中介参与机构,它们原本的职责是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获取更多有用的数据及资讯,并运用专业的评估方法,提供可靠的风险评估报告给投资者予以参考。但我们国家的评级机构可能由于行业内不正当的竞争关系,而没有办法保证评级结果的公正性,他们所给出的信用评级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债券可能隐含的风险,不利于及时帮助投资者规避相关风险。

(4)宏观经济下行

市场整体的经济环境能够及时地反映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宏观经济的好坏对于市场中债券违约现象的发生亦存在一定的影响。近期我国的经济增速加快,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使得我国经济呈现下行趋势,导致实体企业不敢轻易进行投资,政府也加强了相关的管理监控。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因受到各方较为严格监管而不断紧缩,公司的再融资需求更加难以满足,公司的现金流也因此受到阻碍,其发生债券违约的概率也大大提升。同时,经济不景气导致的通货膨胀更加大了信用市场的风险补偿利差,提高了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进而导致债券违约事件的爆发[2]

企业债券违约的应对措施

债券发行方处理违约行为的措施会影响债券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通过企业针对债券违约行为的解决办法可以看出,多数企业出现违约行为时,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债务问题,其中针对债券违约的处理办法包括三个途径。

债券违约

(1)开源:寻求资金支持

若在债券发行时,发行方为提升债券的质量通过合理的手段增加企业的信用,则可以利用担保偿还的方式解决债券违约的问题。当企业承诺按时偿还本金及利息,签订了担保合约后,企业必须履行偿债义务。当担保生效,履行了相应的约定行为后,债券发行方与投资者之间的合约终止,发行人与担保方达成新的协议约定。他方代偿指债券发行方通过有效途径寻求第三方为其代偿债务,发行方可短期内解决债务偿还问题。他方代偿的本质行为与担保偿还相似,区别在于担保偿还附有连带责任,需强制性偿还债务。因此企业的发展潜力的大小决定是否能够找到第三方为其偿还债务,其关键在于新协议约定的设置是否能够吸引第三方。从目前债券市场债券违约处理的措施来看,多数是通过上述途径完成了偿债行为,例如“ST湘鄂债”,便是寻找第三方中湘实业为其代偿债务。

(2)节流:压缩费用成本

企业面临债券违约之后的问题时,通过内部筹措资金的方式解决债务偿还困境。资产处置则是通过处置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等获得充足的资金用以赎回债券。上市公司不同于其他中小型公司,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相较于其他小公司而言更加多样化,这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能够拥有更加宽阔的融资渠道来偿还公司的债券本息。其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新增股权、银行承兑、股权质押、可转债等多重途径。债券违约事件中较为出名的违约事件是珠海中富事件,珠海中富企业通过抵押贷款的融资方式为企业筹措了资金用以偿还债务。“10英利MTN1”事件的债券发行方同样采取了固定资产出售以及拆迁等方式筹集资金解决债务问题。

(3)重整:全面破产重整

破产诉讼是指投资者通过法律手段追回购买债券的本金及利息的措施,其适用范围主要是针对债券到期时,发行方未按时赎回债券并且发行债券的企业债务规模较大、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运用破产诉讼解决债务偿还问题的情况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情况是破产重整。其实质是在债券违约行为发生时,债券发行方达不到破产清算的要求,并且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解决方案,用破产重整的方式保证投资者的利益[3]

债券违约市场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金融金融监管机构实行大规模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之下,我国的债券违约状况愈演愈烈,违约主体的企业类型、涉及行业及违约债券的种类都趋于多样化。西方国家的债券违约事件已是稀松平常,这可能也是各国经济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它们相比,我国债券违约事件首次出现的时间较晚。虽然此前也会发生兑付危机,但都在政府的帮助下完美解决。而自2014年我国第一例债券违约出现后,违约事件就仿佛突然泄闸的流水,开始频频爆发。

截至2021年3月底,我们国家累计共有628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金额合计5,779.72亿元。下图统计了2015—2020年我国债券市场的违约情况,根据图中的数据显示,我国过去几年违约债券的总金额在2016年和2018年增长异常迅猛。2020年,我国违约债券的数量相比2019年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违约金额却不降反升,“违约常态化”势头不减,这也使得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加速暴露于大众视野之中

债券违约

参考资料:

[1]何柳安.秋林集团债券违约成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2]彭昕雨.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成因及后果分析——以金鸿控股为例

[3]杨涵遥.*ST银亿债券违约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雾计算
下一篇:产业园区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