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

目录

远程医疗是什么

1996年美国远程医疗协会(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ATA)对它的定义是:“通过电子通讯的手段,如双向视频技术、电子邮件、智能电话、无线工具等,在不同地点之间交换病人的医疗信息,从而改善对病人的医疗诊断水平的一种先进医疗诊断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WTO)称远程医疗,距离是重要因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病人法的有效信息传输交换实行评估、诊疗、预防以及研究,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还可以推动个人及社区健康。远程医疗是利用通讯网络对医学信息的采集、信息间的传输、数据处理、资料储存以及信息查询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实现不同地点用户的诊断、检测、实时监测以及网络数据间传递和信息资源管理等,最终进行医疗咨询,诊断,治疗的过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指出,远程医疗服务是邀请方医疗机构,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预约等方式,邀请受邀方医疗机构对其患者提供病例及影像传输、远程咨询、远程会诊等项目的医疗服务。在该服务过程中,基层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发起申请,当审核通过与匹配成功后,在约定时间内与会诊专家共同对患者病例进行探讨并得出最终诊断意见。

从广义角度来看,远程医疗利用信息科学和通讯技术提供远距离的医疗活动,涵盖了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医疗服务以及远程教育、学术交流、信息储存和管理等医学信息服务。狭义角度看,远程医疗包括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监护等有关医疗的基础服务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的主要应用

(1)远程多学科会诊

传统多学科会诊需要各科医生聚集到一个诊室才能进行,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参诊的医生由于出差或正在处理其他事情,就无法参加。这种情况下,远程多学科会诊的价值就体现了。通过远程会诊,医生在不同的空间,就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提供诊断意见,制定治疗计划,指导后期康复。

(2)远程医疗监测和护理

远程医疗监测和护理主要是利用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方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连续和长时间的监测与护理。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群,远程医疗监测和护理可以提供及时的健康监护和干预。另外,有些特殊的医疗场所往往限制非医护人员进入,例如ICU、新生儿,这些地方可以利用远程监测系统,通过实时地将病房内的情况传递到监控中心,起到安抚患者家属的效果,从而提升医学关怀。

(3)远程应急救援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的时候,为了帮助急救人员和医务人员更迅速地做出更优的临床决策,远程医疗也是急需的。例如,在应急救援场景中,远程医疗救护车扮演着急救中心的角色。救护车上的“院前”急救人员与医院“院内”急诊抢救医护团队通过远程将真正实现“零时差”融合,大大地缩短运输导致的诊断时间延长,从而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4)远程手术

远程手术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利用现场影像来进行手术操作,再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来传递远程操作,从而控制现场的医疗器械的动作,从而起到医生亲自对远程的患者进行一定操作的效果。远程手术打破了传统手术的局限,因为传统手术必须在现场才可以进行。远程手术可以充分利用顶尖医学专家的技术。

(5)远程医学教育

远程医学教育有十分显著的价值,因为我国医疗教学资源或者医疗水平存在极大的地区差异。通过远程教学可以让优质资源在跨区域跨校际间实现共享。让全国的医学生或者医务人员,足不出校门就能聆听到最前沿的医学讲座,接触到最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或者交流典型的疑难病例[1]

远程医疗的特征

(1)系统性

远程医疗建立在软硬件系统之上,因此,管理人员对于会诊系统的发布、传输、接收、储存、统计报表更加重视。医师对于系统的便捷程度和稳定性较为关注。而远程医疗过程中的系统性并不单单包括组织结构和技术手段,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心理因素,例如,不同的患者存在年龄、性别、主诉、既往史、经济能力的差别,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在就诊、确诊、治疗、康复阶段发生变化,对于会诊的意愿也会有所差别,会诊质量也会有所差异。

(2)持续性

用户体验是体现在远程医疗的整个过程中,因此不仅需要满足当下的医疗就诊需求,会诊结束后还需要能够保障健康管理的持续性。例如,患者在此次会诊之后,基层主管医师可随时与会诊医师沟通患者病情,随时调整诊治方案。如需进一步治疗,可联系会诊医师,并通过既往病史和诊疗记录及时提供最优秀治疗方案。同时,进一步增进了医师间的感情交流,增加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

(3)协作性

远程医疗的协作性是指用户是不能够单独完成问答、交流、讨论等的双向互动,是需要多个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所完成的信息交互。由患者提出需求,基层医生提出申请,受邀方管理人员接收会诊,进一步安排至会诊医师的整体协作模式。对于远程会诊的治疗而言,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就诊需求,医师间产生信息、知识的交流,也丰富了其知识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的价值[2]

远程医疗与医联体的区别

基于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大多地区成立了以三甲医院为首的医疗联合体结构,建立医疗机构间的协作网络,其中,远程医疗作为建设沟通的桥梁,精准的解决了医疗体系战略要求和患者的就诊需求。医联体的出现是医院之间加强区域协同合作的产物

远程医疗作为主要服务项目,将线下医疗服务场景移动至线上,实现“基层首诊、上下联动”:村—乡镇/或社区—县级—市级,使得医疗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得以创新,体现了医院在医疗资源整合和输出的方式上向多元化、协同化的方向转换。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疗的区别

互联网医疗是通过移动技术而是实现的移动医疗,是指互联网技术与医疗行业服务融合的产物,利用互联网为载体,信息技术为手段,从而提供多种形式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包括有在线咨询、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信息查询、远程会诊以及治疗

远程医疗注重于B2B的模式,一方医疗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及通讯技术对另一方医疗机构的病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属于机构对机构的服务模式,最先开始于医联体成员单位内的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增加了B2C的服务模式,即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病人直接给予医疗就诊的模式,所以相对来说更能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二者虽然有区别,但二者之间也是互补的,都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医疗服务,实现了互联网与医疗资源充分融合,建设涵盖了诊前、诊中、诊后的医疗服务模式,前者更能够保障就诊质量和患者的隐私信息安全,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后者在今后的政策支持和信息技术发展下更加方便快捷[2]

远程医疗发展历程

第一代远程医疗起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远程医疗受制于通信条件,主要以电话问诊的方式进行。第二代远程医疗开始与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大批有价值的项目相继启动,其声势和影响远远超过了第一代。第三代远程医疗的开始于2010年,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开始与云计算、云服务结合起来,健康医疗产品逐渐面世。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企业经营模式

(1)以引流为目标的在线问诊平台

平安好医生为代表,可对标美国的远程医疗市场。但是相较于美国的健康管理盈利模式,国内问诊平台仍处在高流量低收入的阶段;主要是我国远程医疗平台的热门功能集中在在线预约挂号、在线轻问诊等方面,但这些功能盈利空间小,用户很难形成付费习惯;医护上门模式与我国稀缺的医疗资源不匹配、医药O20高成本的运营又与微小的社会需求相互矛盾。如果不将盈利模式梳理清晰,每个领域都想涉及,将很难培养用户黏性,让其形成主动付费的习惯。

(2)与药企合作的平台电商

以阿里健康为代表。盛行的原因主要是制药行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化程度高,盈利模式较为明晰;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着形成深度医疗闭环不能只依赖于单一的药品推广这一途径[3]

远程医疗上市公司

Americanwell公司:2006年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于2020年9月上市,截至2020年12月7日市值65.8亿美元。公司以订阅方式销售Amwell平台,赋能客户引入远程医疗服务,同时提供按次付费的医疗服务;收入结构上,收入84%来源于平台使用费,16%来源于问诊费。

平安好医生于2018年5月在香港上市。业务覆盖家庭医生、线上商城、健康管理等,收入主要来自健康商城业务,消费型医疗业务其次。通过与国内线下医院、体检中心、牙科诊所和药店合作,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平台之一。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医药商贸平台,于2014年在香港上市。公司核心业务是自营的医药业务,借助阿里巴巴集团的互联网商务平台优势发展良好。阿里健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医药电商销售[3]

远程医疗

美国远程医疗

(一)远程医疗方式

美国已经成为远程医疗的先驱,当下全球远程医疗的领跑者。在美国,常用的远程医疗服务有平台型服务,包括:远程会诊、虚拟视频咨询以及eICU;另一类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包括:二次建议、远程病人监控、视频诊断和电子诊断。其中最常见的远程医疗平台包括同步和异步两种技术,例如:视频会议、存储和转发图像、电子邮件和远程病人监控等。

远程医疗

(二)远程医疗发展历程

1.0时代1986年以前:19世纪末期,美国利用电话线传输心电图的模式打开了远程医疗的大门;20世纪60年代,两个重要的产业组织先后建立;1959年成立的COCIR(欧洲放射学和医疗保健信息技术联合协会),和1961年成立的HIMSS(医疗保健信息和社会管理系统),这两个组织的成立逐渐将远程医疗引入了大众的视野。

1.0时代1986-1999:1986年到1999年,远程医疗逐步拓展至医疗保健的各个领域。“医学信息学”和“在线问诊”等概念相继出现。更多专业化的组织包活“国示医疗言忘协会”.“美国远程医疗协会”逐渐成立。医疗信息供给青开始整合资源,如1996年成立的vvebMD(健康信息服务网站), 1998年成立的医学百科Medicine Plus,这些网站降低了患者获取医疗信息的成本。

2.0时代2000-2009:2000年到2009年,随着经济繁荣和互联网科技革命的推动,医疗互联网化逐步向市场化倾斜。电子病例、数字化健康管理、移动医疗等概念纷纷出现。Patient Like Me个性化健康服务网站也纷纷成立。可穿戴设备公司也先后成立,例如“Fitbit”为人们提供包括饮食,睡眠,心率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2.0时代2010之后:2010年之后,远程医疗开始成为各种医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模式,互联网医疗也开始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可穿戴设备体积减少,平台定制化程度增加,“微软健康”、苹果“HealthKit”以及谷歌“Googlefit”相继问世,美国互联网医疗在这一时期逐渐趋于完善。各方投资机构也开始涌入远程医疗市场,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全美互联网医疗投融资金额超41亿美元。

远程医疗

(三)远程医疗企业

美国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大致分为:在线轻问诊、居家上门诊疗、慢性病管理、用药追踪、疾病云决策、术后管理、线上预约挂号等类别,各领域企业分布较均匀。大型远程医疗企业超20家,明星企业来势凶猛。远程医疗企业有Zoom for Telehealth 、Sappira、Lemonaid Health、Doctor on Demand、Uber HeaithTap 、iCiniq等

远程医疗

参考资料

[1] 陆思芬. X医院远程医疗发展战略研究[D].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21.

[2] 段志钰. 基于用户体验理论的L医院远程医疗用户满意度提升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21.

[3] 【研报】互联网医疗行业医疗信息化专题系列二:解构远程医疗标杆Teladoc崛起之路找寻中国医疗企业新方向-20200604[51页].pdf

相关报告:

健康界:2021中国远程医疗发展报告(23页).pdf

中投顾问:2021年中国远程医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47页).pdf

【公司研究】科技行业先锋系列报告183:Teladoc 全球领先的远程医疗服务商-20201230(18页).pdf

Drake Star:2021年欧洲远程医疗报告(英文版)(115页).pdf

汇丰银行:中国远程医疗: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英文版)(59页) .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3PL)
下一篇:STEAM教育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