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产业金融

产业金融

目录

产业金融是什么

产业金融是指金融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活动总称。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全社会能够以金融为支撑,极大地利用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金融对提供资金起决定性作用,而资金对产业发展的重要程度更是不言而喻。如果说产业创造经济价值是化学反应,那么金融便是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即金融与产业互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加速财富累积过程。从资本的角度看,产业的财富累积优势也会不断扩大,但是金融不能脱离产业发展,必须服务于产业,否则会虚拟膨胀,必将造成金融危机。而金融与产业紧密融合互动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稳健发展。因此,产业金融从诞生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产业金融的内涵

产业金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主要由包含三个方面:

(1)产业金融是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的有效方案;

(2)产业金融实际上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融合机理分别为资产资本化、资源资本化、知识产权资本化和未来价值资本化;

(3)产业金融通过前期通过资源的资本化解决资金的融通,中期的资源整合培育核心能力,后期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价值,通过资本运作放大价值。

所谓产业金融发展,主要研究产业与金融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共创价值,如技术金融、服务金融、运输金融和环境金融等。而产融结合以产业为本金融为用,在融合中加快产业的发展,产融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资本积累的扩大推动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产业发展对金融资本的追逐具有很大的热情,发展产业金融大有可为[1]

产业金融的分类

根据市场和政府扮演角色及发挥作用不同,可将产业金融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

按照产业金融的范围,可以分为全国性的产业金融和区域性产业金融。全国性产业金融行为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金融规则的条件,从而实现金融制度的创新,同时为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创造条件。而区域性的产业金融只能在现有的金融制度和金融规制条件下实现有限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对现有金融工具进行组合,从而实现创新。

按政府对产业金融的支持程度划分,就产业政策而言,政府对有的产业发展进行鼓励,对有的产业发展进行维持,也会对一些产业进行限制,与此相对应,金融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可分为鼓励、维持和限制三类。

从产业金融的手段上看,金融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和政策性手段。市场型的产业金融手段主要由商业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来提供。政策性手段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主要的手段包括政策性贷款、贴息和注资等。

产业金融存在的必要性

通过发展产业金融可实现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的有效衔接。金融资源越稀缺,金融市场体系越不完善,产业金融的必要性就显得越重要。金融手段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善了产业经济的资金循环,突破了产业自身发展规模的局限,逐步演变为依靠和促进特定产业发展的产业金融体系;经济体中的主导产业是产业金融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动因和现实载体。主导产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关注的重点。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在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金融完全可以依靠巨大的市场容量发展[2]

产业金融发展阶段

根据普华永道,产业金融的演进历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即最初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到产业链金融模式,进一步转变为产融生态圈模式。

(1)传统金融模式

直接面向单点客户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传统金融机构视国有、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为优质客户资源,提供单一或整合的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模式的运营目的较单一,即利润获取

(2)产业链金融模式

延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产业链金融模式。产业集团及金融集团都在快速布局该领域,通过产业链进行客户获取,开展融资租赁、担保、企业财务、保理等业务。产业集团的产业链金融模式通常以“盘活资金、服务主业、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开端,逐步成为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产融生态圈

以产业为核心,以平台为拓展方式的产融生态圈模式。以支持产业、服务产业的方式,开展金融撮合乃至金融业务,通过平台化方式集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并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线上化发展。产融生态圈模式通常与金融科技密不可分,该模式通过平台化触及客户需求,通过科技化提升风控水平,通过资本化纽带提升生态圈联动效应

产业金融

产业金融发展趋势

产业金融未来呈现的四大主要趋势:科技化、资本化、垂直化、生态化。

(1)科技化

随着产融科技(FindustrialTech)的持续演进,科技化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渗透明显,加速产融升级,驱动产业金融形成新格局,助力产业金融在客户挖掘、产品服务、合作伙伴及渠道模式方面转型。

以iABCDE(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DataAnalytics、边缘计算EdgeComputin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金融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驱动产业金融在各环节实现突破,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产业金融

(2)资本化

在产业金融中,资本不仅是获利手段,它还帮助产业金融企业形成了与合作伙伴间的关系纽带,在共赢的目标下实现整体共同发展和价值增值。

产业金融

(3)垂直化

产业划分出现垂直化特征: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而跨界竞争的大趋势倒逼各产业向垂直化和专业化发展,重塑竞争壁垒

产业联盟出现新模式:基于垂直产业链产生新的产业联盟形式,企业向线上化、数字化和生态化转型,而这一趋势促使产业链上下游需要进一步共享数据并开放自身能力,推动产业链诞生新兴的商业模式B端企业的融资需求向上下游拓展,其特征出现明显的供应链金融属性

产业分工格局被重构:科技进步促进分工进一步细化,产业链企业向专业化转型,自身定位更清晰、明确,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原有的边界模糊的分工体系

(4)生态化

产业及金融集团纷纷开展金融业务,通过自身实力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支持,或通过自身能力构建场景化的生态圈,通过合理的资本收益和透彻的对业务的理解,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帮助产业链生态共同提升硬实力,进行整体生态化转型,并反哺金融业务。

产业金融生态圈包含四个主体:

①产业金融源:产业金融的受益主体主要是依附于产业焦点企业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通过融入到产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借助焦点企业信用提升产业上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②产业金融实施主体:在产业金融发展初期,实施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而在产业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不再是产业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的绝对主体。掌握了产业上下游企业真实贸易的行业龙头企业、B2B平台企业、物流企业等参与方纷纷利用自身优势,进入产业金融服务领域。

③产业金融资金提供方:产业金融资金提供方是直接提供金融资源的主体,也是最终承担风险的组织。

④产业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方:产业金融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方,如区块链技术服务提供商、电子仓单服务提供商、产业金融信息化服务商、行业组织等。这些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产业金融基础服务的优势,链接资金提供方、产业金融服务方、融资对象等,为整个产业金融生态圈提供基础服务[3]

参考资料:

[1]苑培培.我国产业金融融合发展进程研究

[2]李楚君.商业银行涉农产业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发展研究——以邮储银行**支行“龙虾贷”项目为例

[3]普华永道:产融2025——共生共赢从容应变(36页).pdf

产业金融相关报告:

中航产融-聚焦战略发力产投深化产融助力实业-211207(27页).pdf

德勤:打造“产、融、投一体化”商业模式(23页).pdf

投中:2017创新性产融结合研究报告(24页)PDF(24页).pdf

京东数科:产业金融区块链联盟白皮书(20页).pdf

艾瑞: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金融白皮书(50页).pdf

中国人民大学:泰州市产业金融发展指数研究报告(114页).pdf

安永&;百信银行:数字筑机创变为先——产业数字金融研究报告(2021)(60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智慧税务
下一篇:连锁经营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