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

目录

共同基金是什么

共同基金(Mutual Fund),即证券投资基金,信托基金的一种,在美国被称为投资公司(Investment Company)。美国、德国和法国称共同基金为“投资公司”,英国称其为“单位信托”,日本和中国台湾称其为“证券投资信托”,中国香港称其为“单位信托与互惠基金”,我国大陆地区则称其为“证券投资基金”。

共同基金是从投资者处募集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债券等证券的金融载体,相当于国内的公募基金。这些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经理管理,他们决定基金投资的去向并试图为投资者创造资本收益或收入。共同基金的投资组合的搭建和维护应与其募集说明书中规定的投资目标相匹配。

共同基金可以让散户接触到包含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在内的专业管理的投资组合。每个份额持有人都会按比例享受到基金的收益或损失。共同基金投资到大量证券,其业绩通常通过基金持有的证券总市值的变化得出,即综合了所有底层投资的表现。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的分类

(一)根据交易方式区分

共同基金按交易方式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及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

(1)开放式基金指投资人直接向基金公司或其代理机构购买及卖出基金,以基金净值作为买入卖出价格,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会随着投资人的买入卖出而增加。

(2)封闭式基金指一个基金在一开始募集完成之后,就不再由投资人直接或间接向基金公司购买,而是在股票市场上向其他拥有基金的购买人购买,因此基金的规模不会因为买卖而增加或减少,此外,由于市场上的预期涨跌心理,实际买卖的价格可能会与基金净值有一段差距

(3)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又称作ETF,其大致上原理与封闭式基金类似,但增加了以基金与实物可交换((股票基金的话即股票)的机制,这一方面使得折溢价(价格与净值的差异)不会像封闭式基金那么大,另一方面资产变动虽不如开放式基金那么大,但会因交换机制而有所变化。

(二)根据资产类别区分

依照资产类别,共同基金大致可分为:

(1)股票型基金:又可依投资地域、产业再细分。

(2)债券型基金:又可依债券类型、地域再细分。

(3)货币型基金:可依货币币种再细分。

(4)平衡型基金:可同时持有多种类别资产。·地产基金、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5)原物料基金

(6)避险基金(HedgeFund):除持有一般资产之外,经理人可运用更多的金融工具或手法,如期货、选择权,放空股票等手法来操作基金。

(三)根据操作方式区分

按操作方式一般可分为主动型基金及指数基金。

(1)主动型基金即操作策略,买进卖出等都由基金经理人或团队来作决定,希望能获得最好的绩效,市面上多数的基金属于此类。

(2)指数型基金,基金经理人运用追纵技术,使得基金的表现能与相对应股价指数相近。一般而言这类基金的收费较便宜,因此实际上绩效并不输给主动型基金。目前市面上大多数ETF都属此类型(2008年在美国开始出现少数主动型ETF),但也有许多开放型的指数基金。

(四)根据基金组织形式区分

按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可分为:契约型(ContractType)和公司型(CompanyType)。

(1)契约型基金,也称信托型基金,它是依据信托契约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投资基金。该类基金一般由基金经理、基金保管人及投资者三方当事人订立信托契约。基金经理可以作为基金的发起人,通过发行受益凭证将资金筹集起来组成信托财产,并依据信托契约,由基金托管人负责保管信托财产,具体办理证券、现金管理及有关的代理业务等;投资者也是受益凭证的持有人,通过购买受益凭证,参与基金投资,享有投资受益,基金发行的受益凭证表明投资者对投资基金所享有的权益。

(2)公司型基金依公司法成立,通过发行基金股份将集中起来的资金投资于各种证券。公司型基金在组织形式上与股份有限公司类似,基金公司资产为投资者〔股东)所有,由股东选举董事会,由董事会先聘基金经理,基金经理负责管理基金业务。公司型基金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事人∶基金股东、基金公司、投资顾问或基金经理、基金保管人、基金转换代理人、基金主承销商。

共同基金的特点

共同基金是由专业基金经理管理,专门投向证券市场的基金,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共同基金是专业管理共同基金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对证券市场进行间接投资,资产由专业基金经理进行管理,投资经验相对丰富,获取投资收益的概率较一般投资者更高。另外,与直接投资股票相比,共同基金投资者不参与上市公司的决策与管理,享有公司利润分配权同时承担风险较小,这是专业管理的优势。

(2)共同基金的管理费用通常较低共同基金管理费用与基金规模和风险程度相关,规模越大、风险越低,管理费用越少。同时,共同基金管理费也受到基金类别和所在地区的影响。根据国际惯例,目前基金管理机构收取的管理费率一般为0.5%-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率为2.5%,较其他直接投资低。另外,为鼓励共同基金的良好发展,许多国家地区对共同基金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

(3)共同基金投资种类众多,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生活常识,也是投资领域的真谛。分散投资于不同种类资产,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但往往中小投资者无法实现这样的分散投资。而共同基金即是通过集合千万个中小投资者资金,形成大额投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种资产组合,有效分散风险。

(4)共同基金流动性强:作为一种多方向、多种类投资方式,共同基金相对股票投资而言,流动性较高,每日公开报价、随时购买赎回机制是共同基金的一大特色。开放式基金是共同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投资者有灵活的购买和赎回权力,每日接受申购赎回机制也相对成熟[1]

共同基金的发展过程

共同基金的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

(1)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1997年,中国共同基金的萌芽阶段。当时美国的基金产业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中国驻外金融机构也对此格外的关注,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调整以及推进,我国于1985年5月推出了“新鸿基中华基金”,这是中国第一个概念基金。1987年,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与汇丰集团、渣打集团在中国香港联合设立了中国置业基金。这标志着中资金融机构开始正式涉足投资基金业务。在此之后,市场上陆续开始涌现出许多由中外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的中国投资基金。1991年8月,中国第一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即珠信基金,当时其总规模突破了6930万元。1991年10月,“武汉证券投资基金”、“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作为中国第一批老基金开始涌现,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共同基金也正式起步。1993年8月,淄博基金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共同基金开始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也是由此开始,养老基金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就当时的市场而言,中国投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7%,发展潜力巨大。但该时期市场受到了1994年经济膨胀的影响,基金的设立和发展都需要得到政府和地方银行的批准和调控,限制颇多,同时相关的基金设立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因此在后期中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开始出现停滞现象。

(2)从1997年至2001年,中国共同基金的创造期。该阶段最重要的事件即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该《办法》主要针对当时市场上存续的、运作不规范的老基金提出了规范清理的要求。并且该办法首次明确的提出了基金的设立条件、组织形式、持有人的权利义务、基金投资运作与监督管理、托管人与管理人的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问题,这标志着中国的共同基金开始进入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中,中国首批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和“基金元”于1998年3月成立,两者均为封闭式基金。且在此之后,中国共同基金发行的产品主要均为封闭式基金,其中代表性的产品为南方开元基金和国泰金泰基金。仅在1997年之后的两年中,便有10家基金公司成立,直至2001年,国内便发展了47只封闭式基金,总规模近700亿元。

(3)从2001年底至2006年,规范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法案之一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基金”出现,则意味着我国的共同基金也即将步入下一发展阶段。在此之后,开放式基金成为了共同基金设立的主要形式。2002年,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该法案明确的指出了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并在共同基金的发行、运营、监管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司法保护。统计至2006年末,国内一共存续的共同基金总数为310只,其中83%以上为开放式基金。这意味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份额将逐步被开放式基金所超越。开放式基金给中国的证券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基金的体系也得到不断地扩张和完善,可投资范围也扩大至涵盖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基金市场等等。

(4)2006年发展至今,为共同基金发展的完善阶段。在该阶段,出台了不少有关我国共同基金投资交易限制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如在2014年8月8日,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提出了“双十法规”。该法规规定我国共同基金单一股票投资不可以超出单只基金商品规模的10%。基金企业全部商品的持股数不能超过单只股票的10%。“双十比例”投资限制规定是借鉴成熟市场做法,以上市公司总股本为控制基准,但在当前我国现行制度下由于主要股东限售原因导致大量上市公司总股本与流通股本差异较大,所以在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进一步对可流通股票进行了限制。该规定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投资组合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规定了同一金融机构发行的全部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者证券投资基金市值的30%。同时,我国监管机构也在不断的规范和完善共同基金的一般投资要求,包括对共同基金资产的杠杆比例要求、基金申报的类型限制要求、信息披露要求等。这也意味着我国通过法律的形式更进一步规范了共同基金的运作方式,同时也是保护和规范市场的一种方式[2]

美国共同基金

美国共同基金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是1980-2000 年间,美国经济繁荣发展,共同基金规模增长来自资金大幅流入和资产增值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也是美国养老金大发展黄金时期;第二段是十年震荡期,2001年到2002年,美股科技股崩盘,尽管资金仍然流入,但共同基金规模罕见缩水,2003年到2007年股市复苏回归正轨。2008年金融危机令共同基金规模再次锐减2.5万亿美元至10.1亿美元。第三段是2009年后,经济复苏,市场稳定发展,2020年底共同基金规模达23.9万亿美元,2000年后共同基金数量稳定,规模增长主要靠净值驱动。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示例

投资届最著名的共同基金之一是富达资本的麦哲伦基金。该基金创立于1963年,其投资目标是通过投资普通股实现资本增值。1977年至1990年,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资产由1800万美元增加至140亿美元,造就了富达麦哲伦基金的收益神话。即使在林奇离开后,富达资本的业绩依然强劲。2000年,其管理资产规模增长至近11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从1997年起,麦哲伦不再对新的投资者发售,直到2008年才重新对投资者开放。

截至2020年7月,富达麦哲伦基金拥有超过200亿美元的资产,自2019年2月以来一直由萨米·西姆尼加管理。该基金的表现几乎持平或略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3]

参考资料:

[1]何莉洁.中国共同基金羊群行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2]陆星颖.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持仓偏好差异与绩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

[3]鹿可海外投资.什么是共同基金?

相关报告:

非银金融行业投资策略报告:由美国共同基金发展史看我国公募基金光明前景-220227(37页).pdf

“琢璞”系列报告之五十一:共同基金投资者究竟在关注什么?-220316(18页).pdf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报告(2021)(26页).pdf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0全球创投风投行业年度白皮书(187页).pdf

银华基金:中国权益基金投资者行为金融学研究白皮书(41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SCM)
下一篇:安永(EY)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