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智慧林业

智慧林业

目录

智慧林业是什么

《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指出,智慧林业是将传统“数字林业”的3S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通过感知化、物联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

可见,智慧林业是基于数字林业,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智慧林业具有感知化、一体化、协同化、生态化、最优化的本质特征。智慧林业把林业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运用感知技术、互联互通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使得这个整体运转得更加聪明、高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林业资源发展的持续性以及林业能源利用的有效性。

智慧林业

智慧林业的原则

智慧林业推进了林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林业更加注重各个环节的协调、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智慧林业的核心和关键是抓好“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这就是智慧林业的基本原则。智慧林业要加大融合创新力度,面向林业各部门和林农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及时、低廉的信息与应用服务。智慧林业要形成一个完善、规范、可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及应用系统顺畅有效衔接,以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1]

智慧林业发展现状

国外林业的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了系统阶段。他们以基础数据为依托,将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与信息决策系统进行了相互的融合,其中尤其是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最强大和有效的应用,其中典型的是加拿大是目前该领域的佼佼者,该国研究学者高效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依靠遥感和GPS系统数据,依托强大的分析工具Arc/Info系统在图表等平面数据中获取空间悉尼,建立了加拿大森林资源数据库。

我国仍处于“智慧林业”的起始与发展阶段。2013年,国家林业局制定了《中国智慧林业发展规划》,该规划认为智慧林业作为一个一体化、协同化、智慧化的系统工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仍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同时该规划指明,智慧林业的核心是利用通过体制、机制等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启可持续化发展之门,实现林业行业保质、保量、高效、长足的发展模式。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李世东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力争通过智慧林业的建设,形成地、天、人、林一体化的感知体系,实现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等的全面、实时监控。目前,清华大学首先将九寨沟打造成了智慧林业的典范,但尚处于智慧林业的建设阶段。2013年,我国首片利用智慧化实现的“信息林”在北京园博园圆满落户,标志着我国的“智慧森林”正式建立[2]

智慧林业与林业现代化

智慧林业是林业发展的自身需求,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视角下地球村互相融合、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智慧林业是智慧地球的子系统。伴随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正在变得更小、更扁平、更智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有“智慧”的生命系统,由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自然系统相互连接而成,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来构建、汇集、整合和连接存在于任何地方的各类资源。因此,再也没有人或单位能够独立寻求到更好的发展。有学者认为,预计到2014年,全世界62%的工作将基于云计算来完成

森林、湿地资源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两大重要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地球70%以上的化学循环过程,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主要角色,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维护以及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中枢杠杆作用。发展智慧林业,可促使林业系统中的森林、湿地沙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被相互感知,随时提供能够被获取的数据和信息,改变以往“人为主体、林业资源为客体”的局面,实现林业客体主体化。可以说,智慧林业是“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将林业资源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使林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让林业与其他相关行业之间信息的互融互通成为可能,并将为更有效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发挥巨大作用。

就林业发展来看,智慧林业是其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林业正在发生由以木材生产等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国际社会对林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联合国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我国已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我国林业必须承担起生态建设的主要责任,打造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成为目前我国林业的主体目标与任务。利用智慧林业,我们可以摸清生态环境状况,对生态危机作出快速反应,共建绿色家园;更智能地监测预警事件,支撑生态行动,预防生态灾害。同时,发展智慧林业,建立相应的一体化、主动化管理服务体系和生态价值考量体系,可使林业的民生服务能力得以加强,生态文明的理念得以深入社会各领域与各阶层,符合林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

智慧林业相关政策

2012年-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3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

2016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关于推进中国林业物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中国林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式写入党章;国家林业局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中国林业云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8年-十三届全国“两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

智慧林业建设重点工程

(1)中国林业云创新工程

智慧林业作为林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需要用物联网实现全面的感知,实时、准确的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并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价值挖掘、安全运营等。

云平台是实现智慧林业的关键,需要通过统一规划、集中部署,加快中国林业云示范推广及建设布局步伐,早日建成全面统一的林业云平台。

中国林业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林业云计算数据中心、云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虚拟资源池平台(虚拟主机、虚拟桌面)等。林业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借助弹性的云存储技术和统一云监控管理等软件,结合全国林业部门各业务系统接口特点,开发适合林业系统架构的云数据资源中心,实现数据的高效交换、集中保存、及时更新、协同共享等功能,并为扩展容灾、备份、数据挖掘分析等功能做必要准备。

(2)中国林业网站群建设工程

依据智慧林业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整合各领域、各渠道的服务资源,进一步扩充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构建智能化、一体化的智慧林业网站群。

构建国家林业系统从上至下的门户网站群平台,把全国林业系统政府网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管理,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和智能化调用,系统的统一维护和容灾备份,实现林业系统间资源整合、集成、共享、统一与协同,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满意度[3]

参考资料:

[1]梅路俊.林业管理由“数字林业”向“智慧林业”发展的思考[J].华东森林理,2019,33(04):34-35+47.

[2]赵怡康.智慧林业[D].山东大学,2014.

[3]周坤.智慧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三)

相关报告:

【精选】2021年林业碳汇经济价值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42页).pdf

国家林业局: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 (2017-2025年)(39页).pdf

2021年林业碳汇行业发展趋势与全国碳交易市场规模分析报告(31页).pdf

广东省林业碳汇碳普惠方法学(2020年修订版)(25页).pdf

园林行业深度报告(三):生物多样性履约责任、林业碳汇等多因素加速行业蜕变-211216(26页).pdf

【研报】轻工行业碳中和系列专题(2):林业碳汇价值剖析五问五答-210531(52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