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

目录

总部经济是什么

“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由于其具有自身的资源优势或是产业特色,吸引企业总部到该区域来进行集群布局,并且在企业总部落户之后,将其生产基地布局在该区域具有一定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形成了区域资源与企业价值链的空间耦合,通过“总部—制造”方式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该区域内不同地区分工协作的经济形态,优化地区资源配置。总部经济是企业衡量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后,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设置不同企业组织以求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新形态,通常表现为企业总部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企业制造基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聚集。

总部经济的特点

(1)高知识性,总部经济聚集了大量的企业总部,这些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内容,例如研发、营销、资产战略等。

(2)高集约性,总部企业安排空间布局的原则是收益最大化,最大限度的利用总部所在地中心城市服务业聚集、智力资源汇集,同时充分利用了生产基地所在地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极大的降低了总部企业的经营成本。

(3)层次性,由于总部企业的所属产业、规模大小、具体功能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区域、城市,具有全球、区域、国内乃至地区总部,功能上有行政、研发、结算、营销总部等多层级。

(4)延展性,总部经济发展形成的经济产业链可以实现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之间的延展,而且可以实现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向一般服务业的延展。

(5)辐射性,总部经济的发展能增强总部经济聚集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利用不同区域优势,带动整个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的形成原因

(1)企业集聚的外部经济为总部经济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企业集聚主要是关联性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一旦实现企业集聚形成,该区域内资源可以共享利用,企业彼此之间共享利益,企业边际收益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企业集聚促使形成外部经济,外部经济促使形成内部规模经济。

(2)资源享赋的空间差异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企业运营过程中既需要土地、原材料、人力等常规性资源要素,还需要信息、技术等非常规资源要素,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常规性要素和非常规性要素获取的成本不同,在发达区域,常规性资源要素稀缺,非常规性资源要素丰富,在欠发达区域,常规性资源要素丰富,非常规性资源要素稀缺,这种资源享赋的空间差异促使总部经济的形成,总部在发达区域城市中心,制造基地在欠发达区域,实现了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3)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总部与其它部门区域分离。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变化,有锥型组织结构向扁平型组织结构发展,信息传递更加灵活,企业运转更加灵活,尤其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实现了融合,企业可以根据外部市场环境调整经营战略。此外,信息处理技术的运用推动了企业总部与其它部门区域分离,企业可以在资源丰富的区域设立部门,充分利用该区域资源,如行政总部可以设立在城市中心,生产基地可以设在原材料便宜,劳动力密集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不存在障碍,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企业总部和其它部门的沟通。

(4)企业总部功能定位转变促使总部经济的形成。企业总部功能定位发生变化,主要承担信息收集整理处理、战略发展决策等功能,企业总部在城市中心即可,其它部门区域设在适合发展的区域的即可,企业总部功能定位的转变,促使总部经济的形成[1]

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

(1)在该区域内拥有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教育机构,能够使得聚集在该地区的企业在创造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时能拥有较低的成本。因此,提高城市的人力资源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和开放的知识创新的氛围。总部的经济活动知识密集度高,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来予以满足。东京、香港以及北京、上海等这些城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对吸引总部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有利,这是上述城市发展总部经济所拥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厚条件。

(2)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网络设施。比如东京、上海等城市,总部企业在这些城市聚集,很大程度上来说得益于它们优良的区位条件。这些城市多为地理位置优越的良港和口岸,具有良好的通达性和开放性,能满足总部企业的物流高便利性的需求。完善的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运输体系,也是总部企业决定落户的重要因素。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使企业总部与分公司、网点、生产基地之间的各种联系更为便利和顺畅,使总部企业的主要管理者与各分部工作人员之间能更为便捷的沟通,有利于管理者及时掌握公司运营情况。

(3)区域拥有发达的信息通道,基础条件比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发达的信息、网络通道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企业总部与各分部、生产基地等因为地域上的分离而形成的空间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更有利于吸引大型集团公司、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总部的落户。在基础条件方面,若土地、劳动成本等资源禀赋与其周边地区有明显优势,则更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获利空间,从而吸引总部企业在区域内落户。

(4)该区域要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高效廉洁的法律制度环境、良好的政务服务、多元的文化氛围、优良的城市管理水平等。要发展总部经济,除了城市建设等硬件要达到较高标准以外,更重要的是城市管理、文化氛围、政务服务等软实力的提升。要用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思路,打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企业的制度性成本,法律法规接轨国际通行规则,增加政府的透明度,营造良好的法律和市场环境。同时,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治安、通关便利性、城市文明、开放程度等也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5)拥有完善现代服务业配套。现代服务业包涵的行业十分广泛,金融、会展、商贸、物流、培训、中介咨询、电子信息服务等,这些行业都与总部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通常发展呈现一种规律,也是就是当一个地区国际化程度越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越强,通常服务业也较为发达,高发达的城市第三产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多在70%以上。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既是支持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城市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2]

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

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产生集聚效应。企业总部集聚在中心城市,其所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带动效应等可以带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制造基地向外迁移,企业总部和制造基地的联动才能实现总部经济,总部经济也促进了制造基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带动效应等,企业总部和制造基地实现了区域分工合作,但是以企业为枢纽实现企业总部和制造基地的联动,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产生集聚效应。

(2)总部经济促进不同空间资源的科学配置。总部经济使得总部和制造基地空间分离,这种空间分离通过企业实现,企业总部集聚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集聚大量人才,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丰富信息和技术等战略资源,制造基地向外迁移,布局在郊区等较不发达区域,该区域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总部经济促进不同空间资源的科学配置。

总部经济的社会辐射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总部经济条件下,企业总部经营所产生的利润及带动相关部门、人才所得的高收入都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向当地纳税。同时,总部经济中“总部——生产基地”的模式也将带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税收比例下降,而以金融、咨询、商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税收比例上升,对企业总部所在地的税源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

(2)产业集群与产业乘数效应。企业总部集聚到某区域并形成一定规模时,通过产业的前后关联将会极大地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产业价值链中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将被吸引,如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业聚集到企业总部周围,形成产业集群,而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业也因企业总部集聚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和进步,甚至诱发同行业竞争企业前来投资,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竞争力。

(3)消费促进效应。企业总部和总部人员的消费是其集中体现。一方面,企业总部在其日常的商务、研发、经营活动中必将产生消费,以及企业办公场所租赁建设等费用;另一方面,企业总部人员的高收入所带来的高消费水平和为满足个人发展所花费的住宿、交通、娱乐、教育、旅游等费用,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就业拉动效应。企业总部凭借其占据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密集度最高的位置而需求大量高智力人才,为总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当地的劳动就业,产生就业拉动效应。同时能够促进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吸引大量人才从事更加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5)综合社会效应。总部经济中,一个企业总部的成功管理体系和经验有助于其他企业学习吸收,以节省自身的企业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成本,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从而帮助其他企业缩短或跳过自我摸索阶段,提升管理水平;总部集聚的城市或地区因企业入驻而极大地提升城市影响力,使得城市对外商务能力增强,以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提高区域综合实力[3]

总部经济的招商方案

方案一:设立新公司

企业可将适合总部经济招商政策的业务板块,在政策地设立新公司,独立运营,享受政策。

优势:独立核算所有税收缴纳在政策优惠地,,能全面享受政策优惠,企业收益大。

特点1:新成立公司过程中,不影响原公司正常业务。

特点2:企业开具的每一份发票,都能享受政策扶持。

方案二:设立分公司独立核算

企业在当地成立分公司,申请独立核算,即可自主开票,享受当地税收政策扶持。

优势:办理简单、方便、快捷,不需要跟原有工商税务沟通。

特点1:分公司无需注册资本,企业仅需提供相关资料即可办理。

特点2: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独立对外承接业务。

特点3:分公司可自主选择所得税汇算地。

特点4:分公司开具的每一份发票,都能享受政策扶持。

方案三:设立个人独资咨询服务等企业

可申请享受特惠政策,核定征收,资金任意转至私人账户。

适用于1:优化企业所得税;

适用于2:股东分红高管工资提成的税收优化。

优势: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个人所得税,交完个税之后利润全部归个人所有,解决企业无进项发票高利润问题

特点1: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后企业总税赋不超过5.16%,且账务处理简单。

特点2:个人独资企业履行完“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义务后,投资者不存在其他税收问题。

方案四:整体迁移(变更注册地)

在公司名称、经营范围、经营模式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仅将注册地址变更在政策所在地,即可大限度的享受政策扶持。

优势:税源在总部经济区,企业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4]

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

当下,总部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市场自发集聚,政府再参与规划,完善条件加快发展;

第二种是:政府先行规划建设,通过招商吸引总部企业集聚。

参考资料:

[1]张婷.昌吉州总部经济发展研究

[2]吴睿.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优化研究

[3]姜伯琳.基于总部经济的硚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4]丰润泽资本.一文读懂“总部经济”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文旅产业
下一篇:监管沙盒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